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允熠
张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5,共7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恩的中国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虽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如果能借用马恩的看法反观自身,这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中国
皇帝
中国
官吏
中国
农民
中国
苦力
宗法骗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雁南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8-43,共6页
在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鼎盛时期,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描述显示出超越国界的阶级认同。从昭和元年里村欣三的《苦力头儿的表情》,到昭和4年平林泰子的《敷设列车》,再到昭和6年黑岛传治的《武装的城市》,日本作家对...
在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鼎盛时期,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描述显示出超越国界的阶级认同。从昭和元年里村欣三的《苦力头儿的表情》,到昭和4年平林泰子的《敷设列车》,再到昭和6年黑岛传治的《武装的城市》,日本作家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描述从日本人的单方面想象逐步发展为以中国劳工为主体的自我表述。在越来越彻底地摆脱殖民主义偏见的同时,人物塑造从模糊和自然走向清晰和符号化,思想大于形象的趋势日渐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无产阶级文学
中国
苦力
殖民主义偏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毛姆笔下的中国苦力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
3
作者
王木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5-88,共4页
毛姆在其游记集《在中国屏风上》对中国苦力形象着墨不少。在对待这一形象上,他的心态是复杂而矛盾的:有同情、有嘲讽、甚至有轻视。而隐藏在这一矛盾心态的背后,除了与毛姆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叔父篱下的个人经历有关,也与毛姆作为一个...
毛姆在其游记集《在中国屏风上》对中国苦力形象着墨不少。在对待这一形象上,他的心态是复杂而矛盾的:有同情、有嘲讽、甚至有轻视。而隐藏在这一矛盾心态的背后,除了与毛姆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叔父篱下的个人经历有关,也与毛姆作为一个人性观察者和挑剔者的写作风格有关,还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英国对于中国形象的整体想象物有关。在这一整体想象物的影响下,《在中国屏风上》中的苦力形象既言说了苦力自己,也折射出作家毛姆内心,含有自大而偏颇的殖民主义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姆
《在
中国
屏风上》
中国
苦力
集体想象物
殖民主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拿破仑与中国苦力的邂逅
4
作者
王吉会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8,20,共6页
1815-1821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与岛上的华人苦力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本文介绍这些华工的来历及其在拿破仑身边的劳动和生活点滴。并在汇集不同回忆录等历史资料的同时,展示拿破仑与华工的交往和对华工...
1815-1821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与岛上的华人苦力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本文介绍这些华工的来历及其在拿破仑身边的劳动和生活点滴。并在汇集不同回忆录等历史资料的同时,展示拿破仑与华工的交往和对华工抱有的同情态度,以及普通华人给法国人留下的中国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拿破仑
中国
苦力
圣赫勒拿岛
原文传递
苦力贸易与英国国际废奴协会的早期活动研究
5
作者
马晓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英国在从事贩运中国苦力的过程中,导致中国苦力大量死亡。1839年成立的“英国国际废奴协会”致力于废除全世界的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协会认为中国苦力贸易是变相的奴隶贸易,并通过运用宣传武器激起公共舆论和走上层路线两种途径向英国政...
英国在从事贩运中国苦力的过程中,导致中国苦力大量死亡。1839年成立的“英国国际废奴协会”致力于废除全世界的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协会认为中国苦力贸易是变相的奴隶贸易,并通过运用宣传武器激起公共舆论和走上层路线两种途径向英国政府施压,试图影响英国政府对中国苦力贸易弊端的管控与改善。此外,协会直接参与管理苦力贸易事务,使中国苦力贸易在一种逐渐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苦力贸易的流弊,但协会将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利益置于中国苦力利益之上,决定了协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苦力贸易中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国
中国
苦力
贸易
英国国际废奴协会
英属西印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
被引量:
4
1
作者
张允熠
张娟
机构
中国科技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5,共7页
文摘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中国社会和中国人的观点是其人类学研究和东方社会研究中的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们眼里的中国人基于19世纪的中国状况,有些观点则来源于黑格尔等近代西方学者。对中国人民和中国民主革命持有同情、支持和期待的态度在马恩的中国观中占主导地位,其对中国人素质的评价虽然没有摆脱西方主义的影响,但我们如果能借用马恩的看法反观自身,这对于正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中的中国人来说,是有积极意义的。
关键词
马克思和恩格斯
中国
皇帝
中国
官吏
中国
农民
中国
苦力
宗法骗子
分类号
A811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
被引量:
4
2
作者
李雁南
机构
华南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出处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8-43,共6页
文摘
在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鼎盛时期,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描述显示出超越国界的阶级认同。从昭和元年里村欣三的《苦力头儿的表情》,到昭和4年平林泰子的《敷设列车》,再到昭和6年黑岛传治的《武装的城市》,日本作家对中国无产阶级的描述从日本人的单方面想象逐步发展为以中国劳工为主体的自我表述。在越来越彻底地摆脱殖民主义偏见的同时,人物塑造从模糊和自然走向清晰和符号化,思想大于形象的趋势日渐明显。
关键词
日本
无产阶级文学
中国
苦力
殖民主义偏见
Keywords
Japan
proletarian literature
Chinese Cooli
colonialism
分类号
I313.074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毛姆笔下的中国苦力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
3
作者
王木祥
机构
广西大学
出处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85-88,共4页
文摘
毛姆在其游记集《在中国屏风上》对中国苦力形象着墨不少。在对待这一形象上,他的心态是复杂而矛盾的:有同情、有嘲讽、甚至有轻视。而隐藏在这一矛盾心态的背后,除了与毛姆幼年父母双亡,寄居叔父篱下的个人经历有关,也与毛姆作为一个人性观察者和挑剔者的写作风格有关,还与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英国对于中国形象的整体想象物有关。在这一整体想象物的影响下,《在中国屏风上》中的苦力形象既言说了苦力自己,也折射出作家毛姆内心,含有自大而偏颇的殖民主义思想。
关键词
毛姆
《在
中国
屏风上》
中国
苦力
集体想象物
殖民主义
Keywords
Maugham On a Chinese Screen Chinese labor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bjects colonialism
分类号
I561.076 [文学—其他各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拿破仑与中国苦力的邂逅
4
作者
王吉会
机构
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系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4-58,20,共6页
文摘
1815-1821年,拿破仑滑铁卢失败后被流放到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与岛上的华人苦力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本文介绍这些华工的来历及其在拿破仑身边的劳动和生活点滴。并在汇集不同回忆录等历史资料的同时,展示拿破仑与华工的交往和对华工抱有的同情态度,以及普通华人给法国人留下的中国印象。
关键词
拿破仑
中国
苦力
圣赫勒拿岛
分类号
K141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苦力贸易与英国国际废奴协会的早期活动研究
5
作者
马晓芳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出处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第1期87-93,共7页
文摘
英国在从事贩运中国苦力的过程中,导致中国苦力大量死亡。1839年成立的“英国国际废奴协会”致力于废除全世界的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协会认为中国苦力贸易是变相的奴隶贸易,并通过运用宣传武器激起公共舆论和走上层路线两种途径向英国政府施压,试图影响英国政府对中国苦力贸易弊端的管控与改善。此外,协会直接参与管理苦力贸易事务,使中国苦力贸易在一种逐渐改进的基础上进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中国苦力贸易的流弊,但协会将英属西印度殖民地利益置于中国苦力利益之上,决定了协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苦力贸易中的弊端。
关键词
英国
中国
苦力
贸易
英国国际废奴协会
英属西印度
Keywords
the UK
Chinese coolies trade
the British International Abolitionist Association
British West India
分类号
K561.4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克思眼里的中国人
张允熠
张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
李雁南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6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毛姆笔下的中国苦力形象——以《在中国屏风上》为例
王木祥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拿破仑与中国苦力的邂逅
王吉会
《历史教学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0
原文传递
5
苦力贸易与英国国际废奴协会的早期活动研究
马晓芳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