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宋郭若虚“心印”说探析
1
作者 郑一帆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5期21-23,共3页
北宋郭若虚在其画学理论著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气韵非师”之论,并引用“心印”一语作为其“气韵必在生知”观点的注脚。“心印”一词在郭若虚的画学语境中实现了儒学内涵的转换。在北宋理学思想的陶染之中,郭若虚赋予“心印”一词... 北宋郭若虚在其画学理论著作《图画见闻志》中提出“气韵非师”之论,并引用“心印”一语作为其“气韵必在生知”观点的注脚。“心印”一词在郭若虚的画学语境中实现了儒学内涵的转换。在北宋理学思想的陶染之中,郭若虚赋予“心印”一词更为深刻而丰富的内在理路,体现了儒学对于“心”之涵养功夫的强调,而这正揭示出中国绘画美学的本质,充分彰显了“心印”说在中国绘画史中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若虚 “心印”说 中国绘画美学 北宋理学
下载PDF
197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开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古画收藏 被引量:4
2
作者 谈晟广 《中国书画》 2017年第8期4-10,共7页
《197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开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古画收藏》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古画鉴藏作了学理性的钩稽爬梳,从中可见西方对中国传统绘画保藏的不懈努力。书画代笔现象在古代司空见惯,尤其知名画家尝乐于此道。... 《1973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何开始建立世界一流的中国古画收藏》对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古画鉴藏作了学理性的钩稽爬梳,从中可见西方对中国传统绘画保藏的不懈努力。书画代笔现象在古代司空见惯,尤其知名画家尝乐于此道。《萧云从画作的代笔人》对明末清初画家萧云从绘画的代笔者作了初步探讨,并论证其代笔者萧一芸的生平与绘画创作。《"神"与中国绘画美学的融合》指出中国古代"神"的语义主要是指神灵,自东晋顾恺之提出"传神"论之后,开始与绘画美学相融合,并衍生出"气韵""图真"等新的语词,促使"神"的美学内涵不断得到扩充,形成现代美学中"神"的丰富含义。《石涛"一画论"的艺术创造理念》从绘画本体的立场对石涛"一画论"作了深入探讨,指出"一画论"就是中国画艺术表现的创造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画论 中国画艺术 萧云从 石涛 中国绘画美学 艺术创造 东晋顾恺之 夏山图 鉴藏 美学内涵
下载PDF
苏珊·朗格的情感形式合一论与中国绘画美学 被引量:3
3
作者 伍蠡甫 《文艺研究》 1987年第4期105-120,共16页
小引 现代西方美学著作大都结合艺术的实践与理论,许多作者有丰富的部门艺术知识,熟悉艺术创作的甘苦,特别是艺术形式及其具体运用、包括名家和主要流派的技法特征,从研究多种形式进而评论多种艺术风格。他们把造型艺术的审美判断建筑... 小引 现代西方美学著作大都结合艺术的实践与理论,许多作者有丰富的部门艺术知识,熟悉艺术创作的甘苦,特别是艺术形式及其具体运用、包括名家和主要流派的技法特征,从研究多种形式进而评论多种艺术风格。他们把造型艺术的审美判断建筑在对形式的感觉、感知的基础上,从而论说绘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艺术形式 苏珊·朗格 生命情感 符号形式 情感形式 艺术品 情感与形式 造型艺术 表现力
下载PDF
心师造化 境生象外——赵炽光山水画作品解读
4
作者 黄丹麾 《南腔北调》 2023年第9期78-83,共6页
赵炽光先生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来自户外写生,因为生活是艺术的源泉,没有对自然山川的悉心观察与透彻领悟,不可能产生山水画精品,所以赵炽光先生的山水画作品首先是“心师造化”的结晶。“心师造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国绘画美学命题。
关键词 心师造化 中国绘画美学 境生象外 户外写生 山水画 自然山川
下载PDF
略论中国绘画美学虚实之思维方式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周小瓯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20-123,共4页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从早期不自觉地以形写神,到魏晋南北 朝始自觉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到宋代文人画在时间性上突破了空间 性的“形实”,的确在“虚”的“神”的表现性上有所拓展,但其总体的思维 方式仍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天人合... 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从早期不自觉地以形写神,到魏晋南北 朝始自觉地以形写神、形神兼备,到宋代文人画在时间性上突破了空间 性的“形实”,的确在“虚”的“神”的表现性上有所拓展,但其总体的思维 方式仍是中国文化所固有的“天人合一”、“比德”、“性理”等观念演绎的 产物。它与西方绘画美学观念从其古代的天人相分至现代表现主义等 在“虚”、“实”关系的发展上,有着实质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思雏方式
下载PDF
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画著述评要 被引量:3
6
作者 马鸿增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8,共5页
中国画学著述从六朝兴起到十九世纪末,大体沿续着三种思维模式,即:以《古画品录》为代表的“谢赫模式”,以《历代名画记》为代表的“张彦远模式”和以《林泉高致》为代表的“郭熙模式”;
关键词 中国画学 《历代名画记》 张彦远 画史 《古画品录》 林泉高致 郭熙 谢赫 中国画论 中国绘画美学
原文传递
论油画山水 被引量:3
7
作者 谭天 《美术学报》 1999年第1期66-69,共4页
凡了解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有油画风景、油画静物、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但从未听到过“油画山水”。“油画山水”是一个新名词,也许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自西画东渐以来,中国美术界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不断地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但由于文... 凡了解绘画艺术的人都知道有油画风景、油画静物、水墨山水、青绿山水,但从未听到过“油画山水”。“油画山水”是一个新名词,也许还仅仅是一句口号。 自西画东渐以来,中国美术界的有识之士一直都在不断地吸收西方艺术的精华,但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油画和中国画各自坚守自己的门户,至当代,双方各自的“先锋”和“前卫”不断开拓“新边疆”,以至分隔“油画”和“水墨画”的壁垒越来越薄,薄得象一张糊窗纸,两边互见对方的身影,可惜没有人将这张窗纸捅破。长期以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山水画 油画风景画 “诗意” 中国 油画材料 传统山水画 “气韵生动” 中国绘画美学 空间组织 西方油画
原文传递
意趣与理趣——宋代绘画的美学观 被引量:2
8
作者 张晨 《艺术品》 2021年第4期50-59,共10页
一、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画家宋代是中国绘画美学史迈向新征程的时期,也是绘画美学思想激辩愈演愈烈的时期,宋代的文人摆脱了唐代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的束缚,在宫廷贵族的艺术之外,创作出了大量非宫廷的世俗文人艺术。文人士大夫们在宋代... 一、新儒学影响下的宋代画家宋代是中国绘画美学史迈向新征程的时期,也是绘画美学思想激辩愈演愈烈的时期,宋代的文人摆脱了唐代等级森严的世族制度的束缚,在宫廷贵族的艺术之外,创作出了大量非宫廷的世俗文人艺术。文人士大夫们在宋代已经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宋代的哲学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生了影响中国社会近千年的理学,也就是新儒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士大夫 理趣 文人艺术 宋代绘画 中国绘画美学 美学 等级森严 宫廷贵族
原文传递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萌芽到成形 被引量:1
9
作者 郭因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0-86,共7页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文字资料看,萌芽于先秦诸子,而成形于东晋的顾恺之. 一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提到过“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里的“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所... 中国古典绘画美学思想,从文字资料看,萌芽于先秦诸子,而成形于东晋的顾恺之. 一孔丘(公元前551——前479)提到过“艺”.他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这里的“艺”,是指礼、乐、书、数、射、御这六艺.所谓“游于艺”,并非是说以“艺”来怡情作乐,而是要求人们拿“六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思想 古典绘画 绘画艺术 以形写神 游于艺 中国绘画美学 绘画作品 主观情思 浪漫主义 历代名画记
下载PDF
石涛绘画美学的核心——“一画”论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林德 《思想战线》 1988年第4期40-46,共7页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 从本体论意义讲,“一画”乃是一根通贯宇宙——艺术的生命力运动的线;从宇宙生成论和绘画创作论意义讲,“一画之法”乃是通贯宇宙——艺术生命力运动的根本法则。“一画”论的产生,主要受到道家哲学和庄子哲学的启迪和影响。“一画”论将笔墨技法与绘画原理结合起来,从哲学的高度揭示了中国山水画的审美本质,从理论上阐明了画家在创作中如何获得自由,将传统画论推向新的理论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本质 审美观照 美学本质 石涛 中国山水画 物态化 画语录 哲学基础 中国绘画美学 相互作用
下载PDF
各有灵苗各有探——倘佯于“主”“客”之间的中国绘画美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远乡 《民主》 1998年第5期36-37,共2页
美学所关怀的根本问题是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不同的美学思想对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有不同的认识。中国绘画美学,就是在不同的美学观的对立矛盾、交融互化中发展的。有文字可考的中国绘画美学思想。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美学思想 美学 主观情思 文人画 以形写神 中国 美学理论 艺术 对立矛盾
原文传递
石涛《巢湖图》诗书画赏评 被引量:2
12
作者 傅爱国 《北方论丛》 CSSCI 1998年第6期56-58,共3页
石涛(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室后裔,入清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又作元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清湘道人、大涤子、零丁老人等。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妙。这位在明末清初与八大山人齐名的极富创造精... 石涛(1642-约1718)俗姓朱,名若极,广西全州人。明室后裔,入清削发为僧,法名原济,又作元济,号石涛,又号苦瓜和尚,清湘道人、大涤子、零丁老人等。山水、花鸟、人物皆精妙。这位在明末清初与八大山人齐名的极富创造精神的画家,不仅在绘画创作上独树一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 诗书画 书法艺术 绘画艺术 山水画 写生之作 明末清初 画家 题跋文 中国绘画美学
下载PDF
墨戏: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范畴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晶 《美苑》 CSSCI 1994年第3期25-26,共2页
宋元以降,“墨戏”时常出现于画论之中。尽管很难给它下一个严密的定义,但它客观上代表了文人画的审美倾向。在我看来,“墨戏”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绘画术语,而是一个重要的、独特的绘画美学范畴,它深刻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也展示了中... 宋元以降,“墨戏”时常出现于画论之中。尽管很难给它下一个严密的定义,但它客观上代表了文人画的审美倾向。在我看来,“墨戏”不是一个一般性的绘画术语,而是一个重要的、独特的绘画美学范畴,它深刻体现了中国画的民族特色,也展示了中国近古时期绘画发展的趋势。 首先,要弄清“墨戏”的本体意义究竟是什么。笔者拟在这里作如下较为完整的表述:“墨戏”是中国画的一种独特品类,属文人画范畴,“墨戏”的作者都是文人士大夫,他们以一种游戏式的创作态度即兴写意,以水墨为艺术传达语言,以超越形似、脱略既成的画法模式为其美学特征。这是本文对于“墨戏”所作的初步的、探索性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墨戏 中国绘画美学 画论 米友仁 写意画 审美倾向 院画 审美意趣 本体意义 美学特征
原文传递
中国绘画美学遗产中的一颗珍珠——民间画工高桐轩的绘画美学思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郭因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河北天津杨柳青,在清末,出了一个著名的民间画工与绘画美学家高桐轩。 高桐轩(1835—1906)名荫章,以字行。画室别名《雪鸿山馆》。他出身农民,也能干木工。幼年即爱绘画。长大后,常在干农活与木工活的余暇替人作画。画名传入清廷,慈禧... 河北天津杨柳青,在清末,出了一个著名的民间画工与绘画美学家高桐轩。 高桐轩(1835—1906)名荫章,以字行。画室别名《雪鸿山馆》。他出身农民,也能干木工。幼年即爱绘画。长大后,常在干农活与木工活的余暇替人作画。画名传入清廷,慈禧太后把他召入“如意馆”供奉。曾为慈禧太后画肖像及行乐图,很受这位老太婆的赞赏。不久,高桐轩由于看不惯宫廷奢侈淫靡的生活,毅然离开了宫廷,往来京津一带,以替人画肖像为生。四十岁后,写出了《追容象谱》一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画工 遗产 画家 故实 封建士大夫 “相” 董其昌 劳动人民 笔墨技巧
下载PDF
气盛韵深——中国美学史上的气韵问题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健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32,共6页
本文试图抓住“气韵”这个中国绘画美学史的核心范畴,从哲学、美学、艺术史角度去分析、梳理气韵的含义与演变,对这一问题作一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全面探讨。
关键词 中国美学 中国 中国山水画 中国绘画美学 谢赫 六法 逸气 画品 气韵生动 宗白华
下载PDF
以艺载道——浅谈中国绘画美学的特点 被引量:1
16
作者 姚友毅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9年第6期167-169,共3页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 气韵生动 中国哲学 相互关系 美学思想 儒道两家 载道 审美标准 儒道互补
下载PDF
地理环境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卫军 王靖云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X期54-55,共2页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重要的一种,是我国美学的重要体现。中国绘画美学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由来已久,深刻地说明了地理环境影响艺术家的思想与性格,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源泉。绘画是画家对于客观世... 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中重要的一种,是我国美学的重要体现。中国绘画美学中"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说法由来已久,深刻地说明了地理环境影响艺术家的思想与性格,同时也是艺术家创作的对象和源泉。绘画是画家对于客观世界的一种直观反映,地理环境直接影响山水画作品的面貌、风格以及画派的形成,加强地理环境与山水画之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形式 中国绘画美学 外师造化 新安画派 弘仁 山水画家 吴门画派 林泉高致 中国美术 斧劈皴
原文传递
葛路的治学之路
18
作者 陈泊萍 《美术观察》 1998年第9期64-66,共3页
美术史论家、美学家葛路教授,原名葛光植,1926年生于陕西定边。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期就发表过短篇小说和新诗作品。1947年在北平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曾是平津大学新诗社社联成员。1948年从鲁迅散文诗《路》取义... 美术史论家、美学家葛路教授,原名葛光植,1926年生于陕西定边。自幼喜爱文学,中学时期就发表过短篇小说和新诗作品。1947年在北平华北文法学院国文系求学期间,参加学生运动,曾是平津大学新诗社社联成员。1948年从鲁迅散文诗《路》取义更名葛路,奔赴解放区华北大学学习。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入城后曾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交际处、政务院人事局、中央人事部工作。1953年调中国美术家协会,任《美术》月刊编辑;1961年受聘吉林艺术学院,执教中国美术史;1979年受聘北京大学哲学系,在美学教研室担负中国美学史和书画美学的教研工作。从葛路的艺术经历可以看到他从文学专业转向美术领域,完全是由工作需要决定的。葛路踏踏实实在中国美术史论和美学园地辛勤耕耘数十年,锲而不舍,汗水与心血终于浇灌出学术研究的累累硕果:80年代出版了专著《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中国艺术 绘画理论 中国美术史论 中国古代绘画 山水画 自然美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美术通史 理论发展
原文传递
历史上少数民族中的三个绘画美学家
19
作者 郭因 《民族艺术》 1986年第1期62-72,共11页
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清代少数民族中有三个绘画美学家值得谈谈。这三个人是:唐岱、布颜图和松年。唐岱,(1673—1752后)字毓东,号静岩,一号默庄。满族人。他干过内务府总管。会画山水。学王原祁。属于吴派。康熙皇帝曾赐了他一个画状元... 在中国绘画美学史上,清代少数民族中有三个绘画美学家值得谈谈。这三个人是:唐岱、布颜图和松年。唐岱,(1673—1752后)字毓东,号静岩,一号默庄。满族人。他干过内务府总管。会画山水。学王原祁。属于吴派。康熙皇帝曾赐了他一个画状元的称号。轧隆时、祗候内廷。他著有《绘事发微》,于1716年成书,共二十六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美学 少数民族 布颜图 绘画作品 绘画创作 王原祁 绘画艺术 笔墨技巧 气韵生动 艺术美
原文传递
在绘画思想史书写中传承中华美学精神——评许祖良新著《中国绘画思想史》
20
作者 徐放鸣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4-196,共3页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与西方绘画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对本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如高建平所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1])等一系列成果。2014年,习近... 新时期以来,关于中国绘画美学的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特别是在与西方绘画传统的跨文化比较中,我们对本土绘画艺术的美学特征有了新的认识,产生了如高建平所著《中国艺术的表现性动作——从书法到绘画》^([1])等一系列成果。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强调"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引领学界将传统艺术研究提升到阐发和传承中华美学精神的高度来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绘画美学 本土绘画 西方绘画 文艺工作座谈会 跨文化比较 美学特征 新时期以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