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明清之际士大夫与中西礼仪之争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金水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0-37,共18页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译名展开争论,到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的裁决,... 礼仪之争是17-18世纪中西历史上就中国祭祖、祭孔礼仪发生的一场大争论。自1610年利玛窦去世后不久,耶稣会内部就'上帝'、'天'译名展开争论,到1742年教皇本笃十四世颁布'自上主圣意'对礼仪之争作出最终的裁决,整整延续了一个多世纪。它是中西交往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东西方历史影响甚巨,罗马教廷七位教皇,清廷两代皇帝康熙与雍正,葡萄牙、西班牙、法国等国国王,罗马教会宗教裁判所、传信部枢机团、巴黎大学神学院,杨森主义者以及有关的修会和团体,还有两位教皇特使,路易十四忏悔师和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伏尔泰、莱布尼兹等,都卷入了这场纷争。其最终结果,在中国导致清政府对天主教的严厉禁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耶稣会士 中国士大夫 传教士 葡萄牙 利玛窦 基督教 孔子 天主教 罗马教廷
原文传递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 被引量:10
2
作者 卓新平 《世界宗教文化》 1997年第2期9-13,共5页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卓新平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 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双向契合●卓新平在现代社会重新审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关系的思潮中,中国文化发展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突破,而基督教在中国的适应亦面临着一次新的机遇。在经历了各种文化运动和艰难变革之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知识阶层在社会现代化的氛围中重新开始沉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督教 中国文化 中国基督教 传教士 文化交流 中国文化传统 文化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礼仪 文化融入
原文传递
天儒同异:明末清初中西文化学说述评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天纲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9-34,109-110,共8页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为中国和西方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同时也开始了最初的文化冲突。由利玛窦和中国士大夫分别提出的“中学西源”和“西学中源”两种完全相反的学说就表明了这一点。但明末“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极... 明末清初,天主教耶稣会士,为中国和西方搭建了一座文化桥梁。同时也开始了最初的文化冲突。由利玛窦和中国士大夫分别提出的“中学西源”和“西学中源”两种完全相反的学说就表明了这一点。但明末“三柱石”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极力主张“会通”与“超胜”,使我们从中看到了比较健康的文化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文化 徐光启 明末清初 耶稣会士 天主教 “西学中源”说 利玛窦 基督教 中国文化 中国礼仪
下载PDF
罗马天主教会与中国礼仪之争 被引量:7
4
作者 朱静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35-41,48-110,共9页
历时三百年的中国礼仪之争破坏了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好局面.本文依据旧金山大学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礼仪之争国际研讨会整理的罗马教廷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主要文件一百篇,探讨发生这场大争论的深层原因:罗马教廷以“文化... 历时三百年的中国礼仪之争破坏了17-18世纪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好局面.本文依据旧金山大学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国礼仪之争国际研讨会整理的罗马教廷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主要文件一百篇,探讨发生这场大争论的深层原因:罗马教廷以“文化至尊”自居来禁止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几千年的维系纽带,必然会发生激烈的文化碰撞,这是中西方文化交流史上的一个惨痛教训,不同质的多元文化间的对话必须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至尊”的观念是万万不可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罗马教廷 传教士 罗马天主教会 中国传统文化 康熙皇帝 中西方文化 基督徒 耶稣会士 礼仪习俗
下载PDF
清初“中国礼仪之争”的文化学再反思——兼与安希孟先生商榷 被引量:5
5
作者 李秋零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13-118,共6页
 "中国礼仪之争"是清初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一次大碰撞。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基督教修会间的争论发展成为罗马教皇与中国皇帝之间的政教之争。中西文化传统对宗教的不同理解使二者之间的分歧无法调解,罗马教廷的武断...  "中国礼仪之争"是清初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化的一次大碰撞。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基督教修会间的争论发展成为罗马教皇与中国皇帝之间的政教之争。中西文化传统对宗教的不同理解使二者之间的分歧无法调解,罗马教廷的武断强硬态度最终使矛盾激化为抗争,导致了清王朝的禁教政策。"中国礼仪之争"的结果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负面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清朝初年 中国文化 基督教文化 禁教政策 现代化 负面影响 安希孟
原文传递
《致外省人信札》与中国礼仪之争——从决疑论角度试析帕斯卡尔对耶稣会士在华传教策略的解读 被引量:4
6
作者 黄佳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99-103,共5页
詹森派是对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进行攻击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影响主要局限于西方基督教世界,帕斯卡尔的《致外省人信札》则是双方激烈论战的重要文献。本文以帕斯卡尔信札中涉及中国礼仪的一段文字为切入点,结合詹森派和耶稣会双方各自的... 詹森派是对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进行攻击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影响主要局限于西方基督教世界,帕斯卡尔的《致外省人信札》则是双方激烈论战的重要文献。本文以帕斯卡尔信札中涉及中国礼仪的一段文字为切入点,结合詹森派和耶稣会双方各自的神学观点和道德神学立场,尝试剖析帕斯卡尔代表的詹森派攻击耶稣会在华传教活动背后的思想因素,希有助于加深对中国礼仪之争历史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斯卡尔 《致外省人信札》 詹森派 耶稣会 决疑论 中国礼仪
下载PDF
《中国哲人孔子》中的孔子形象 被引量:4
7
作者 朱雁冰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2-17,共6页
(一) 《中国哲人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据丹麦龙伯格(Knud Lundbaek)考查,从它序言原稿上的修改痕迹看,耶稣会在华教团早在此以前20年就已经准备出版这... (一) 《中国哲人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 sive Scientia sinensis latine exposita)于1687年在巴黎出版。据丹麦龙伯格(Knud Lundbaek)考查,从它序言原稿上的修改痕迹看,耶稣会在华教团早在此以前20年就已经准备出版这部著作了。这是完全可能的,因为在当时作为本书署名译者的郭纳爵(Inacio da Costa,1606—1666)和殷泽铎(Prosper Intorcetta 1625—1696)合译的《大学》和《论语》的前十章,后者即习惯上所称的《上论》,于1662年问世;殷泽铎译的《中庸》于1667年刊布。就本书所收的范围看,所缺少的只是《论语》的后十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形象 耶稣会士 基督教伦理学 译者 爱比克泰德 哲人 路易十四 论语 中国礼仪 天主教
下载PDF
“中国礼仪之争”的缘起和中西学统的关系 被引量:5
8
作者 纪建勋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2-121,159,共11页
"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 "礼仪之争难题"不应该是一个只关乎西方或者东方的问题,应该将其放归中外交流的历史坐标上重新认识。解决的关键在于辨明论争缘起及厘清冲突背后的中西学统。纵观16—18世纪宗教改革与天主教东传的时代背景,可以让我们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中国礼仪之争"有更多新的认识。如果说恩典观与教会道德神学是影响各修会传教士在论争中做出抉择的西方学统,那么神道设教思想下文教与神教双向度有机互动的中国社会伦理与宗教体系则是国人回应"礼仪之争"的中国学统。直面"礼仪之争"难题以及由此所体现出的中国社会宗教的"双向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西两种异质文化,反对"文明冲突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恩典观 决疑论 文明冲突论 中西学统
原文传递
詹森派视野中的“利玛窦规矩”——以《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二卷为中心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佳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2-128,121+159,共9页
本文以法国詹森主义者康布·德·本特夏托(Sebastien-Joseph du Cambout de Coislin de Pontchateau)批判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论争文献——《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二卷——为研究个案,指出耶稣会在欧洲的敌对力量——詹森... 本文以法国詹森主义者康布·德·本特夏托(Sebastien-Joseph du Cambout de Coislin de Pontchateau)批判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论争文献——《耶稣会士的实用伦理学》第二卷——为研究个案,指出耶稣会在欧洲的敌对力量——詹森主义(jansenism)——对"利玛窦规矩"所持的批评态度和立场。文本资料上,詹森主义者详尽掌握着1652年以前欧洲有关中国礼仪之争的材料;价值立场上,他们更加认同多明我会士和方济各会士的传教方式。詹森主义者对中国礼仪和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贬抑和排斥根源上是由于双方在神学理论和伦理学体系上的差异决定的。但詹森主义者用以衡量、评判耶稣会在华传教策略的严格主义(Rigorism)道德立场在17、18世纪清教主义盛行的法国社会和奉行教会自主原则(Gallicanism)的法兰西教会内赢得了为数众多的支持者,使詹森派在与耶稣会的争论中在舆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詹森主义者对"利玛窦规矩"的批评态度反过来也助长了法兰西教会对耶稣会一直抱持的敌对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詹森主义 利玛窦规矩 中国礼仪 耶稣会 多明我会
下载PDF
利安当与“中国礼仪之争”
10
作者 罗莹 《国际汉学》 2023年第2期60-66,156,157,共9页
“中国礼仪之争”是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围绕中国礼仪的合法性问题,多个来华天主教修会、罗马教廷、清廷乃至法国启蒙思想界都卷入这一旷日持久的争议之中。本文拟以在“礼仪之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托钵会士利安当在华活动为线... “中国礼仪之争”是中西关系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围绕中国礼仪的合法性问题,多个来华天主教修会、罗马教廷、清廷乃至法国启蒙思想界都卷入这一旷日持久的争议之中。本文拟以在“礼仪之争”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托钵会士利安当在华活动为线索,一方面聚焦于反对耶稣会文化适应政策的一派来反思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原因,另一方面基于利安当主要的中外文著述来考察其儒学观的转变,试图厘清他与同为反对派的龙华民之间观点的差异及其来华后期向“利玛窦路线”的靠拢,以期进一步揭示对中国礼仪持不同立场的来华传教士之间,既存在有目共睹的批评斗争,又在中国汉语神学的术语建构及书写践行上保持着密切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利安当 文化适应政策 汉语神学书写
下载PDF
索隐派的代表人物白晋沉寂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西平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2-141,共10页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 白晋是法国来华传教士的代表性人物,在康熙的支持下,他长年从事《易经》研究。在《易经》的研究中,他沿着欧洲索隐派神学传统,开创了对《易经》的索隐派解释,将《易经》与《圣经》合一解释,企图用这种方法化解礼仪之争以来天主教思想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冲突与矛盾。白晋的做法在来华耶稣会士内部引起争论。最终,虽然康熙仍然支持白晋继续研读《易经》,但白晋的全部作品在耶稣会内部遭到了封杀,白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沉寂了。依据梵蒂冈图书馆所藏的重要文献,对这一历史过程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晋 耶稣会 《易经》 索隐派 中国礼仪
下载PDF
全球-地方化的汉学--对“中国礼仪之争”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天纲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2,共7页
经过20年的研究,"中国礼仪之争"突破了"民族-国家"的限制,确立了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跨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确认无疑。由此启蒙进而获得"从世界看中国"... 经过20年的研究,"中国礼仪之争"突破了"民族-国家"的限制,确立了一种在世界范围内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观,在文化交流(多元文化、跨文化、比较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确认无疑。由此启蒙进而获得"从世界看中国"的眼光,证明汉学研究的赞美异域,有其外部视野的合理与局限。东方民族的学者,只有带着自己进入同一个"文化比较"的环境,才能真正看清自己。从"中国礼仪之争"引申出来的对话理论引导我们摆脱萨义德"东方学"的后殖民主义与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的束缚,指引我们有可能往中间行走,然后在东西合并以后的整全论域中超越出来,建立一种把地方知识直接汇入全球体系的"全球-地方化的汉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中西交流 文化多元 自我中心论 全球-地方化的汉学
下载PDF
以中国为镜:莱布尼茨的理学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恒 《国际汉学》 CSSCI 2022年第2期25-32,202,共9页
莱布尼茨是17—18世纪“中学西渐”进程中的重要人物。莱氏的理学研究集中体现在晚年对传教士龙华民的批驳中,这种批驳整体上隶属于当时天主教内部的“中国礼仪之争”,即在华传教策略之争。莱氏对“理”确有独到见解,但他将“理”视作... 莱布尼茨是17—18世纪“中学西渐”进程中的重要人物。莱氏的理学研究集中体现在晚年对传教士龙华民的批驳中,这种批驳整体上隶属于当时天主教内部的“中国礼仪之争”,即在华传教策略之争。莱氏对“理”确有独到见解,但他将“理”视作与“上帝”一般的精神性实体,并进而将理学视为有神论,却是对理学的曲解,这种曲解建立在莱氏业已形成的宗教观、哲学观基础之上。莱布尼茨的理学研究实为“以中国为镜”,并从中照见自身、确证自身的范式,对此的揭示有助于对莱布尼茨哲学及“中学西渐”的深入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理学 龙华民 中国礼仪 中学西渐
下载PDF
莱布尼茨与中学西渐──评法国汉学界近年来有关莱布尼茨与中国的几部论著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8年第4期132-139,1,共9页
莱布尼茨(G·W·F·von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一生中从未到过中国,主要是... 莱布尼茨(G·W·F·vonLeibniz,1646—1716年)是17—18世纪德国的著名哲学家、力学家、神学家和史学家。他是上承希腊哲学,下启德国古典哲学的重要人物。莱布尼茨一生中从未到过中国,主要是受法国入华耶稣会士们的通讯和著述之影响与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布尼茨 入华耶稣会士 中学西渐 法国汉学界 中国礼仪 自然神学 《易经》 《圣经》 中国热” 中国思想
原文传递
天主教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衰 被引量:2
15
作者 任婷婷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2-54,共13页
16世纪欧洲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一方面是对天主教会的巨大打击,另一方面也促使教会正视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特兰托公会议,天主教会完成了对组织和教义两方面的改革和"净化",不但重塑了教会形象,使欧洲的天主教一度得... 16世纪欧洲掀起的宗教改革运动一方面是对天主教会的巨大打击,另一方面也促使教会正视长久以来存在的问题。通过召开特兰托公会议,天主教会完成了对组织和教义两方面的改革和"净化",不但重塑了教会形象,使欧洲的天主教一度得以复兴,进而还掀起了天主教海外传教的高潮。"利玛窦规矩"是早期耶稣会在中国进行传教的过程中采用的传教策略,是面对中国文化传统不得不做出的适应和调整,但对于改革后的天主教会而言,情况要复杂得多。耶稣会的欧洲反对者们指责"利玛窦规矩"不符合天主教的"信仰原则",怀疑这一实践可能会形成"异端"信仰或最终形成中国本土教会等问题。本文即以16世纪欧洲天主教改革为历史背景,分析改革与"利玛窦规矩"的兴起、争议与衰落间的关系,从而反映出天主教改革与"中国礼仪之争"间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改革 利玛窦规矩 特兰托会议 中国礼仪
原文传递
儒家的宗教性:从“中国礼仪之争”两个文本看儒耶对话的可能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天纲 《哲学门》 2004年第1期153-177,共25页
儒家是否宗教?这仍然是中西学术界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儒家的宗教性问题,最早是由耶稣会士为了“中国礼仪之争”而在中国朝野和欧洲教会挑起来的。争论惊动了康熙皇帝,并引起欧洲当时权威思想家莱布尼茨的注意。文章考察了中外双... 儒家是否宗教?这仍然是中西学术界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认为,儒家的宗教性问题,最早是由耶稣会士为了“中国礼仪之争”而在中国朝野和欧洲教会挑起来的。争论惊动了康熙皇帝,并引起欧洲当时权威思想家莱布尼茨的注意。文章考察了中外双方的有关文献,并挑出其中两件加以重点研究。作者通过具体的文献分析,发现在“中国礼仪之争”的背后,其实存在着儒家思想和基督教神学对话和沟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宗教性 耶稣会士 康熙 中国礼仪 宗教裁判 莱布尼茨
原文传递
小人物的大历史:清初四川天主教徒徐若翰个案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2
17
作者 宋刚 《国际汉学》 CSSCI 2017年第1期30-57,共28页
本文对散藏于欧美各地图书馆的四份稀见中文天主教文献进行比照,同时结合有关教会史料,再现清初四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天主教徒徐若翰的生平。透过此微观史个案,本文揭示徐若翰如何协助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白日昇首次将《新约圣经》译为中文... 本文对散藏于欧美各地图书馆的四份稀见中文天主教文献进行比照,同时结合有关教会史料,再现清初四川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天主教徒徐若翰的生平。透过此微观史个案,本文揭示徐若翰如何协助巴黎外方传教会士白日昇首次将《新约圣经》译为中文,并独自编订了四福音书的《会编》,使"白、徐译本"得以传诸后世,直接影响了19世纪初马礼逊等新教传教士的译经工作。徐若翰从四川到广州、澳门,不但卷入天主教各修会之间复杂的争斗,还担任教宗特使多罗流寓澳门期间的中文秘书。此外,他在未寄出的一封信稿中,以"忝居教末"的信徒身份为多罗辩护,抨击在华耶稣会士一系列不端行为,完全颠覆了后者自晚明起理想化的"西儒"形象。深入挖掘这位小人物的不平凡经历,有助于消除近期研究中的若干盲点,对补充明清中国天主教的历史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若翰 白日昇 耶稣会士 多罗 中国礼仪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思想对西欧启蒙运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定平 《文史知识》 1986年第1期59-64,共6页
在世界历史上,十六至十八世纪是中国与西欧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进行较大规模的直接交往的时期。随着制作精美的大批中国货物的输入,以及耶稣会士发自中国的充满赞誉之辞的报告纷至街来,十八世纪前后。
关键词 中国货物 耶稣会士 中国古代文明 莱布尼茨 思想资料 中国礼仪 单子论 中国哲学 哲学辞典 利奇
原文传递
“中国礼仪之争”中的丧礼
19
作者 王定安 《天风》 2011年第1期27-29,共3页
在“礼仪之争”中,丧礼的争执过程大体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关键词 中国礼仪 丧礼 礼仪
下载PDF
“中国礼仪之争”背景下的士大夫之礼仪观——以夏大常的祭礼观为中心
20
作者 潘斌 《宗教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9-255,共7页
关于“中国礼仪之争”,学术界比较重视对利玛窦等传教士及其文献的研究,而于中国奉教士大夫及其文献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本文以夏大常所撰祭礼文献为考察对象,以见夏氏的祭礼观,进而管窥“中国礼仪之争”中的奉教士大夫在中西文化交... 关于“中国礼仪之争”,学术界比较重视对利玛窦等传教士及其文献的研究,而于中国奉教士大夫及其文献的研究则显得比较薄弱。本文以夏大常所撰祭礼文献为考察对象,以见夏氏的祭礼观,进而管窥“中国礼仪之争”中的奉教士大夫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做的努力及其局限。夏大常因阎当在福建挑起的争论而卷入对中国礼仪的研究。他试图通过论证祭祖祀孔礼仪的非宗教性,从而让祭祖祀孔等中国礼仪成为天主教的同盟。研究中国典籍所载的祭礼,是夏大常传教的策略之举。他对中国的典籍进行诠释时,在内容方面是有选择的。夏大常与耶稣会士对于典籍的处理方式比较接近,然而在深层的理念上却存在差异。夏大常对中国祭礼性质的辨析有其局限性和片面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 夏大常 祭礼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