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7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与作曲家秦文琛谈音乐创作 被引量:19
1
作者 周勤如 郭赟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18,52,共17页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 为了关注和推进中国的现代音乐创作,《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从本期起特开辟专栏,邀请国内外一些著名的华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工作者和表演艺术家,以及对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感兴趣的外籍学者,就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特别是对2l世纪以来中国作曲家群体的当代音乐创作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反思,以此促进我国音乐创作与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发展。本专栏涵盖的论题拟包括:1.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成就及问题;2.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中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技法的关系;3.国内外音乐创作最新动态及比较;4.中国现当代音乐创作的教学与表演实践问题;5.个人创作的理念和技术总结;6.某类音乐体裁创作的总结与反思,等等。欢迎对上述论题感兴趣的作曲家、表演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参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音乐创作 作曲家 中国现代音乐 秦文琛 作曲技术理论 表演艺术家 理论工作者 中央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郭文景其人其作 被引量:15
2
作者 李吉提 《人民音乐》 1997年第10期1-3,共3页
郭文景其人其作李吉提郭□李吉提文景是中国文联“世纪工程之星”中评选出来的全国中青年“跨世纪优秀人才”之一,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早在十几年前他来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时,我就认识了他,现在又与我在同一个系任教。所以当... 郭文景其人其作李吉提郭□李吉提文景是中国文联“世纪工程之星”中评选出来的全国中青年“跨世纪优秀人才”之一,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早在十几年前他来中央音乐学院读书时,我就认识了他,现在又与我在同一个系任教。所以当《人民音乐》约我写一篇综合介绍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文景 《狂人日记》 美声唱法 西方现代音乐 中国现代音乐 《蜀道难》 音乐创作 李吉提 奏鸣曲式 中央音乐学院
原文传递
齐尔品与中国的音乐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已任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2年第4期100-106,共7页
水文原载香港1979年9月《明报月刊》第165期,作者在投寄给本刊吋又作了修改和订正。作者张己任现居美国,曾在纽约市立大学从事中国现代音乐方面的研究工作。
关键词 中国音乐 音乐创作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 作品 音乐 萧友梅 钢琴曲 钢琴演奏 五声音阶
下载PDF
20世纪上半叶苏俄音乐对中国音乐文化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李晓莹 张青云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6-80,共5页
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其民族深厚的艺术底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音乐方面,更是引人注目。俄罗斯这片沃土培养出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如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拉赫玛尼诺夫等均享誉世界。多年来,俄罗斯音... 俄罗斯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其民族深厚的艺术底蕴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在音乐方面,更是引人注目。俄罗斯这片沃土培养出了许多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如柴可夫斯基、格林卡、拉赫玛尼诺夫等均享誉世界。多年来,俄罗斯音乐在国际乐坛始终占有重要的一席。在20世纪上半叶,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俄罗斯音乐对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在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史中,深深地镌刻着俄罗斯音乐的印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文化 20世纪 上半叶 中国现代音乐 俄罗斯历史 俄罗斯音乐 苏俄 拉赫玛尼诺夫
原文传递
分歧与出路——在“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道路的回顾与反思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9
5
作者 魏廷格 《人民音乐》 CSSCI 1999年第2期2+6+5+3-4,7,共6页
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音乐,是个很重要的议题。这涉及到对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全局的认识。而准确、深刻的认识,又必然带有强有力的前瞻性。不必讳言,音乐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分歧在哪?全部分歧都围绕着两个问题,一个... 回顾与反思20世纪中国音乐,是个很重要的议题。这涉及到对近一个世纪中国音乐全局的认识。而准确、深刻的认识,又必然带有强有力的前瞻性。不必讳言,音乐理论界在这个问题上是有分歧的。分歧在哪?全部分歧都围绕着两个问题,一个是:中国原有音乐是否落后了?另一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声思维 中国音乐 中国现代音乐 回顾与反思 专业音乐教育 现代音乐创作 学术研讨会 发展道路 20世纪 中国作曲家
原文传递
反思中国现代音乐文化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关于杨荫浏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廷格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6-23,共8页
为纪念著名中国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逝世五周年,我建议《中国音乐学》杂志重新发表杨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 杨先生这篇文章,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对国乐问题的“立体、全方位观照”。对它的评析,不是个人可以胜任... 为纪念著名中国音乐学家杨荫浏先生诞辰九十周年、逝世五周年,我建议《中国音乐学》杂志重新发表杨先生《国乐前途及其研究》一文。 杨先生这篇文章,用今天的话来说,是对国乐问题的“立体、全方位观照”。对它的评析,不是个人可以胜任的。但是,笔者愿意提供一点背景,发表一点心得,供读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杨荫浏 历史文献 文化问题 中国音乐 音乐学家 九十周年 国乐 读者参考 全方位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教学问题 被引量:8
7
作者 董维松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7-19,共3页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教学问题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这一概念,现在已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它所包含的内容及所指示的方面,在众多人的概念里一般也不会弄错。并且和国际上通用的提法,也相符合。这对我们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 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及其教学问题董维松“中国传统音乐”这一概念,现在已被绝大多数人接受和认同。它所包含的内容及所指示的方面,在众多人的概念里一般也不会弄错。并且和国际上通用的提法,也相符合。这对我们讨论问题,进行学术研究和教学都有极大的便利之处。中国的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民族音乐理论 民族音乐 教学改革 中国音乐学院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民族音乐 音乐院校 中国多声部民歌 宗教音乐
原文传递
现代作曲技术中的中国文化标识——音响设计、节奏数控、结构布局的探索与创造 被引量:11
8
作者 郑艳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19,M0003,共15页
中国现代音乐作为一种国际性音乐文化,如何在技术层面呈现出基于中国文化形态和精神的技术特征,进而显露出中国文化标识,一直是中国作曲家为之不懈探索的课题。在音高结构、和声语言、复调思维等多个技术层面作出民族化探索后,在音响设... 中国现代音乐作为一种国际性音乐文化,如何在技术层面呈现出基于中国文化形态和精神的技术特征,进而显露出中国文化标识,一直是中国作曲家为之不懈探索的课题。在音高结构、和声语言、复调思维等多个技术层面作出民族化探索后,在音响设计、节奏数控、结构布局等方面又有了依托母语文化的探索和创造,故进一步凸显出中国作曲家对现代作曲技术的发展和贡献。音响设计所依赖的声音素材和水墨丹青、节奏数控所依赖的民间吹打和历史文本、结构布局所依赖的阴阳转化和衍展渐变,正是隐含在这些现代作曲技术中的中国文化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作曲技术 中国现代音乐 文化标识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音乐:一种新的存在方式——井冈山“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的启示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诗原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5-128,共14页
中国现代音乐作为一种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音乐,从1979年算起,也有40年的历史.前20年轰轰烈烈,标新立异,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后20年则进入一个没有“宣言”的时代,在“有现代音乐,无现代音乐思潮”的状态中持续,并呈现出... 中国现代音乐作为一种运用现代作曲技法创作的音乐,从1979年算起,也有40年的历史.前20年轰轰烈烈,标新立异,大有“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气概;后20年则进入一个没有“宣言”的时代,在“有现代音乐,无现代音乐思潮”的状态中持续,并呈现出新的存在方式:作为学院派作曲家文化身份的标识,作为专业音乐学院作曲技术训练手段,作为满足部分听众审美需求的小众艺术,作为国际视野和文化自信的表征.关于中国现代音乐的分析和研究,也有40年成果和方法的积累,作为一个学术领域,其方法或已/或当体现出从文本到话语、从分析到阐释、从民族性探寻到中国性构建的转向.此乃2019年暑期井冈山“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研讨会”给我们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存在方式 分析和研究
原文传递
读刘再生的鼎新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兼评“中国现代音乐史学转型”理论的创建 被引量:9
10
作者 郭树群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7-104,共8页
巳丑仲夏,刘再生先生穷经年笔力,为音乐史学界奉献了一本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版,以下称《简述》)。其为作之新,在于历史体验之新、叙事方式之新、知识内容之新、史学观念之新。捧读大作,手不释... 巳丑仲夏,刘再生先生穷经年笔力,为音乐史学界奉献了一本力作《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年7月版,以下称《简述》)。其为作之新,在于历史体验之新、叙事方式之新、知识内容之新、史学观念之新。捧读大作,手不释卷之际,感慨良多。不禁为作者精心面壁、皓首穷经式的学术跋涉而感怀。在爱之过切的冲动之中,有了如下的感言,还请学界同仁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 刘再生 史学转型 近代 力作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9年
原文传递
对我国音乐语言的探视 被引量:4
11
作者 凌瑞兰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3年第4期17-20,共4页
在中外艺术论坛上,至今对“音乐语言”这一术语持有不同见解。笔者试图在“符号学”理论的启发下(不囿于其单纯的形式美),一方面阐述“音乐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将它作为观照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切入点 一、关于音乐语言 “符号... 在中外艺术论坛上,至今对“音乐语言”这一术语持有不同见解。笔者试图在“符号学”理论的启发下(不囿于其单纯的形式美),一方面阐述“音乐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另一方面将它作为观照中国现代音乐创作的切入点 一、关于音乐语言 “符号学”是当今西方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热门。“所谓符号学,按一般理解,就是研究符号的一般理论的学科。它研究事物符号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语言 线性音乐 音乐作品 符号学 西方现代 现代音乐创作 中国现代音乐 创作主体 西方音乐 中国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学堂乐歌到通俗歌曲——兼论中国传统音乐的建架与发展 被引量:6
12
作者 田耀农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67-71,共5页
肇始于学堂乐歌的中国现代音乐到通俗歌曲的出现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不平凡历程,比较首尾两个歌种。
关键词 学堂乐歌 中国传统音乐 通俗歌曲 中国现代音乐 摇滚乐 中国古代音乐 进行曲 音乐传媒 创作模式 创作方式
原文传递
陈其钢访谈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淑琴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2-94,共3页
陈其钢访谈李淑琴1996年11月8日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双簧管协奏曲《道情》(和莫五平《凡一》)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出。由于法国双簧管演奏家让—路易·卡佩萨利的精彩演奏,该作品得到听众及演奏家们的普遍赞赏。就此笔者访问... 陈其钢访谈李淑琴1996年11月8日旅法作曲家陈其钢的双簧管协奏曲《道情》(和莫五平《凡一》)在中央音乐学院演出。由于法国双簧管演奏家让—路易·卡佩萨利的精彩演奏,该作品得到听众及演奏家们的普遍赞赏。就此笔者访问了陈其钢先生,并就一些相关问题讨教。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陈其钢 西方现代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音乐 西方音乐 走自己的路 传统文化哲学 协奏曲 演奏者
原文传递
中国“五四”时期艺术歌曲的美学价值与演唱意义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人亮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3-55,共3页
中国"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与新旧文化的交锋中,它们揭开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篇章。在80余年的时间考验与文化实践中,它们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所独有... 中国"五四"时期的艺术歌曲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在新旧时代的交替与新旧文化的交锋中,它们揭开了中国现代音乐的新篇章。在80余年的时间考验与文化实践中,它们充分显示出中华民族所独有的博大精深的美学价值和与世界艺术歌曲相媲美的重大意义。因此,全方位、系统化地研究这些艺术歌曲的主题、风格、演唱意义等问题,便理所当然地成为声乐工作者与声乐教学者义不容辞的任务,也是新时代对声乐理论研究的需要。为此,笔者不揣浅薄,就此略抒几点浅见,以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五四”时期 艺术歌曲 美学价值 演唱 “五四”新文化运动 声乐理论 文化实践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学科建设的若干建议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聆群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1992年第Z1期39-43,共5页
“在源远流长、累积丰厚的中国音乐史学‘家族’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是一个晚生而又多难的‘小弟弟’。关于这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笔者在《中国音乐学》创刊号(1985年12月)所载《反思求索,再事开拓——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 “在源远流长、累积丰厚的中国音乐史学‘家族’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是一个晚生而又多难的‘小弟弟’。关于这门学科的诞生与发展历程,笔者在《中国音乐学》创刊号(1985年12月)所载《反思求索,再事开拓——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有过粗略的叙述,简而言之,它经历过从早期的‘记述个别史实’,到40年代进行对新音乐运动史的研究,再到1958年以来‘开始建设独立学科’等几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音乐史学 音乐运动 中国音乐 现代音乐 上海音乐学院 萧友梅 音乐传统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当代音乐 中央音乐学院
下载PDF
金湘民族交响乐音乐会评述 被引量:4
16
作者 傅建生 《人民音乐》 CSSCI 1999年第5期2-4,共3页
1998年10月17日晚,“塔克拉玛干掠影”———作曲家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笔者受《人民音乐》编辑部之约,前往音乐厅聆听。音乐会给笔者以鼓舞和启迪,也使笔者忧虑和沉思。随后的六天内,笔者三... 1998年10月17日晚,“塔克拉玛干掠影”———作曲家金湘(民族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音乐厅举行。笔者受《人民音乐》编辑部之约,前往音乐厅聆听。音乐会给笔者以鼓舞和启迪,也使笔者忧虑和沉思。随后的六天内,笔者三次相约或受约与金湘进行长时间交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响乐 文化内涵 音乐 指挥家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传统音乐 曲家 音乐内涵 民族音乐 民族乐派
原文传递
促三位一体 探调解之路——评姚亚平《价值观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乐潇 杨晓琴(指导) 《音乐探索》 2023年第1期135-143,共9页
姚亚平教授的新著《价值观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是一本以中国现代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力图解决中国现代音乐目前在国内的传播问题,以实现公众对专业作曲家的理解与认同。通过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三... 姚亚平教授的新著《价值观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是一本以中国现代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理论著作,力图解决中国现代音乐目前在国内的传播问题,以实现公众对专业作曲家的理解与认同。通过音乐传播过程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即音乐接受、音乐创作和音乐批评三个不同层面对本书展开评述,从价值观层面切入,促进公众对中国现代音乐的接受;指明中国现代音乐通过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音乐元素以达到中西结合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对音乐批评中重要价值判断标准的建立和以“音乐学分析”为指导的方法论推动评论实践等方面为中国现代音乐的传播与发展所作出的独到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传播 姚亚平 《价值观与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关于“可能性追求”的讨论》
下载PDF
回顾萧友梅的中西音乐观 被引量:5
18
作者 魏廷格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6-34,共9页
自1907年发表《音乐概说》,萧友梅始登上中国现代音乐舞台,直到1940年去世,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发展,贡献了三十多年的心血。而他的全部音乐活动,又始终是在中西音乐之间那难解难分的关系中进行的。 因此,为准确地认识、评价萧友梅。
关键词 萧友梅 中西音乐 中国现代音乐 音乐活动 专业音乐教育 概说 中国音乐 舞台 西方音乐 心血
原文传递
民间多声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中的继承与创新 被引量:7
19
作者 赵冬梅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2-28,共17页
纵向多声是专业音乐创作中重要的作曲技术。民间多声是在民间音乐中自然形成的多声织体。与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中具有严格规范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相比,束缚少,所以随机性、灵活性强,并且便于演奏(唱)者的即兴发挥,并且还从某种意义上与现... 纵向多声是专业音乐创作中重要的作曲技术。民间多声是在民间音乐中自然形成的多声织体。与西方专业音乐创作中具有严格规范的作曲技术理论体系相比,束缚少,所以随机性、灵活性强,并且便于演奏(唱)者的即兴发挥,并且还从某种意义上与现代音乐中的某些观念不谋而合。本文从持续低音、支声式多声、和音式多声和复调式多声等方面对民间多声如何与现代多声思维相结合进行了分析研究,为读者展示了其在与现代作曲技术相结合之后表现出的新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表现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多声 中国现代音乐 继承 创新
原文传递
民族乐器改革70年回顾
20
作者 丰元凯 《乐器》 2024年第5期4-7,共4页
从1954年起至今,民族乐器改革已经走过了七十个年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民族乐器改革速度之快、改革力度之大超过任何年代,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一是国家高度重视音乐文化对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创作具有雄壮... 从1954年起至今,民族乐器改革已经走过了七十个年头。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民族乐器改革速度之快、改革力度之大超过任何年代,这是由以下几个因素构成的:一是国家高度重视音乐文化对社会建设的推动作用,创作具有雄壮乐音、鼓舞士气的民族器乐曲成为政府重要的音乐文化政策之一;二是在建国初期,广大人民群众沐浴新时代的春风,乡村、城市和工厂普遍举办大型的文化庆典和文艺演出,气势磅礡、音量宏大的民族乐曲都是演出当中不可缺少的重头节目,这时人民的欣赏需求开始发生了变化;三是中国音乐工作者开始大量接受外国音乐,特别是苏联音乐的熏陶,许多音乐工作者将西方作曲、配器法引进到民族音乐的创作中来,以适应中国现代音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艺演出 音乐工作者 外国音乐 中国现代音乐 中国成立初期 配器法 民族器乐曲 因素构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