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 |
黄宗智
|
《开放时代》
CSSCI
|
2011 |
131
|
|
2
|
“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 |
陈柏峰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7 |
61
|
|
3
|
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 |
王杰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62
|
|
4
|
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
赵景来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33
|
|
5
|
文学东北与中国现代性——“东北学”研究刍议 |
王德威
|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43
|
|
6
|
理性与现代性——兼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陈嘉明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32
|
|
7
|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 |
万俊人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36
|
|
8
|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
季进
|
《书城》
|
2008 |
34
|
|
9
|
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蜕变的痛苦灵魂——论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 |
张丽军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4
|
|
10
|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 |
李杨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1
|
|
11
|
“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 |
陈占江
包智明
|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31
|
|
12
|
佛系是一种消极的善 |
汪行福
|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9
|
|
13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
邹诗鹏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7
|
|
14
|
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 |
单世联
|
《开放时代》
CSSCI
|
2004 |
24
|
|
15
|
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 |
旷新年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18
|
|
16
|
“抒情传统说”应该缓行——由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引发的思考 |
汤拥华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7
|
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 |
吴洁珍
万俊人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
1999 |
13
|
|
18
|
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裂变的审美镜像——读贾平凹的《秦腔》与《高兴》 |
张丽军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14
|
|
19
|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 |
杨春时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11
|
|
20
|
个人观转型:中国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
刘晓虹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