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的现代家庭:来自经济史和法律史的视角 被引量:131
1
作者 黄宗智 《开放时代》 CSSCI 2011年第5期82-105,共24页
主要社会科学理论以及中国当前的现代化主义意识形态认为,伴随现代经济发展,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小农生产将被个体的产业工人所取代,其三代家庭也将会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中国经济史的实际却显示,即便是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 主要社会科学理论以及中国当前的现代化主义意识形态认为,伴随现代经济发展,以家庭为主要单位的小农生产将被个体的产业工人所取代,其三代家庭也将会被核心家庭所取代。但中国经济史的实际却显示,即便是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的今天,小农家庭农场,以及其三代家庭,仍然顽强持续。当前的中国法律体系在实践层面上也同样展示一个庞大的家庭主义而不是个人主义的非正规领域。同时,在非正规—家庭主义和正规—个人主义之间,还存有一个巨大的两者拉锯的中间领域。家庭单位的经济行为所展示的是与一般经济学的前提信念很不一样的逻辑。它对待劳动力的态度既有别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司,又不同于个体的工人。它的劳动力组成结构也迥然不同,对待投资、子女教育和婚姻也很不一样。中国的现代性在社会、经济和法律层面上与现代西方存在的种种差异,意味着亟需建立另一种社会科学;同时,也为中国现代文化之不同于西方的主张提出社会经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业 三代家庭 家庭主义法律 家庭经济单位 中国现代性
原文传递
“气”与村庄生活的互动——皖北李圩村调查 被引量:61
2
作者 陈柏峰 《开放时代》 CSSCI 2007年第6期121-134,共14页
"气"是人们在村庄生活中,未能达到期待的常识性正义衡平感觉时,针对相关人和事所生发的一种激烈情感,它有身体暴力、语言暴力、上访、自杀等诸种"释放"方式。基于维系村庄共同体的需要,熟人社会中存在着"忍让&... "气"是人们在村庄生活中,未能达到期待的常识性正义衡平感觉时,针对相关人和事所生发的一种激烈情感,它有身体暴力、语言暴力、上访、自杀等诸种"释放"方式。基于维系村庄共同体的需要,熟人社会中存在着"忍让"意识形态、伦理秩序、面子机制、命运观等对"气"的有力平衡机制。李圩村的经验材料表明,这些平衡机制日益失效,人们越来越肆无忌惮的"释放""气",村庄中乖戾之气横行。这必须放到当前中国现代性和伦理变迁的背景下去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庄生活 “气” 皖北 伦理秩序 平衡机制 中国现代性 身体暴力 语言暴力
原文传递
乡愁乌托邦:乌托邦的中国形式及其审美表达 被引量:62
3
作者 王杰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10,共7页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以来,乌托邦就是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以及乌托邦的存在形式和表达机制均有其特殊性。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乌托邦呈现出分裂的现象,... 自1516年托马斯·莫尔发表《乌托邦》一书以来,乌托邦就是社会现代化过程的一个重要维度。由于中国社会文化的特殊性,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过程以及乌托邦的存在形式和表达机制均有其特殊性。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乌托邦呈现出分裂的现象,表达形式分别为宏大叙事的"红色乌托邦"和以"乡愁理念"为基本内容的"情感乌托邦",亦可称为"乡愁乌托邦"。"乡愁乌托邦"以中国文化中"回旋性回归"为基本的审美表达机制。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过程中,从1905年李叔同创作的《送别》,到2016年毕赣导演的电影《路边野餐》都体现并表达了这种中国式乌托邦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海战 中国现代性 情感乌托邦 乡愁
原文传递
关于“现代性”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3
4
作者 赵景来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6-32,共7页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马克思哲学 "现代性"
原文传递
文学东北与中国现代性——“东北学”研究刍议 被引量:43
5
作者 王德威 《小说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5,共16页
"持东北事以问国人,每多不知其蕴。"——傅斯年《东北史纲》①"东北"作为中国现代经验的辐辏点,具有多重意义。狭义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东部。这块土地面积一百五十二万... "持东北事以问国人,每多不知其蕴。"——傅斯年《东北史纲》①"东北"作为中国现代经验的辐辏点,具有多重意义。狭义的东北指代东北三省——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以及内蒙古东部。这块土地面积一百五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超过一亿。广义的东北则指涉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1689)时的规划,包括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在内的大片土地。东北一词最早出现《周礼·职方氏》《尚书·禹贡》《山海经》也均有记载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东部 中国现代性 《尚书·禹贡》 乌苏里江 东北三省 多重意义 职方氏 《山海经》
原文传递
理性与现代性——兼论当代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32
6
作者 陈嘉明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11,共7页
"理性"是现代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认识之源、价值之源,是所有人类精神意识的最高表现与成就,是事物的现实性的标准,"理性化"因而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有必要运用理性与理性化概念来解... "理性"是现代性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是认识之源、价值之源,是所有人类精神意识的最高表现与成就,是事物的现实性的标准,"理性化"因而成为现代性的标志性符号。建构当代中国的现代性,有必要运用理性与理性化概念来解释有关的对象与事实;要深化对现代性的理性本质的认识,而五四运动在对此问题的认识上有所不足;中国现在还不是侈谈"后现代"的时候,在现代性的进程上,无疑我们与西方社会之间存在一个时间差。现代性的许多规范,我们还未建立或完善起来。而规范是需要理性来建立与完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下载PDF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 被引量:36
7
作者 万俊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20,204,共18页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是在确认西方现代文明之在先性的同时,提出并论证现代文明及其“现代性”本身的多元生成之可能。通过审察在先的西方现代性生成和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内在张力和当代困境,揭示现代性的基本机理和现代性的多种可能性进路... 现代性的多元镜鉴是在确认西方现代文明之在先性的同时,提出并论证现代文明及其“现代性”本身的多元生成之可能。通过审察在先的西方现代性生成和演进过程的复杂性、内在张力和当代困境,揭示现代性的基本机理和现代性的多种可能性进路,亦即“西方现代性”之外的另外一种或多种现代性的可能路径,比如中国现代性及其现实可能。经济全球化是实现人类社会“现代性”目标的第一步,也是其必由之路,任何“逆全球化”和“反全球化”的主张和行为,都会妨碍甚至中断人类社会通向“现代性”理想目标的进程。历史和现实经验证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迄今为止寻求并切近人类“现代性”理想更适合也更具解释力的导向性理念,在理论解释力和彻底性上优于既有的诸如“普世主义”“普遍主义”“世界主义”和“全球主义”,是当代中国对人类现代性的最新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现代文明 西方现代性 反全球化 世界主义 逆全球化 全球主义 中国现代性 普世主义
原文传递
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王德威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4
8
作者 季进 《书城》 2008年第6期5-12,共8页
这是一次迟到的访谈。早在四年前,在波士顿与王德威教授相遇,本来约好做个访谈。不意他来去匆匆,时间排得密不透风,夜里十点多才有时间在他下榻的宾馆坐下来聊天。看他一脸疲倦也就打消了访谈的念头。去年初夏,王德威教授应邀访问复旦大... 这是一次迟到的访谈。早在四年前,在波士顿与王德威教授相遇,本来约好做个访谈。不意他来去匆匆,时间排得密不透风,夜里十点多才有时间在他下榻的宾馆坐下来聊天。看他一脸疲倦也就打消了访谈的念头。去年初夏,王德威教授应邀访问复旦大学,我便早早预约,请他顺访苏州大学。那天,我和两位学生陪他从平江路步行至苏州博物馆参观,然后驱车往太湖,找到一处叫品茗轩的茶馆,我们终于可以坐下来,面对波光潋滟的湖面,开始一番饶有兴味的访谈。本文是我根据访谈录音进行整理,再结合手边的资料略作校正与补充,最后经王德威教授加以修改审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江文也 梅兰芳 浪漫主义 史诗 沈从文 二十世纪 中国传统 现代中国文学 中国现实
原文传递
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蜕变的痛苦灵魂——论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 被引量:34
9
作者 张丽军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2-80,共9页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创造了乡土中国文学写作的"当代传奇",成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史、文化史、思想史的重要文本。从乡土中国百年来文明转型、文化变迁和审美嬗变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梁庄",我... 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创造了乡土中国文学写作的"当代传奇",成为研究当代中国社会变迁史、文化史、思想史的重要文本。从乡土中国百年来文明转型、文化变迁和审美嬗变的角度来认识和思考"梁庄",我们不仅触摸到微渺而又坚实存在的自我生命之根,而且感受到乡土中国现代性蜕变的痛苦灵魂。乡土中国现代性转型远远没有终止,梁庄人和出梁庄人在继续经历现代性撕裂痛苦的同时,也将迎来全面挣脱束缚、全面解放的新历史动力、新可能性与新使命。让乡土不再沦陷,留住乡愁,留住青山绿水,留住乡土中国村庄最微小的文化有机体,阐释和建构从生存伦理到终极伦理的新生态文明理念,这就是当代中国的"旧邦新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乡土中国 生命之根 文化特征 文明转型 文学写作 撕裂痛 生态文明理念 城市中国 变迁史
原文传递
“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两种读法 被引量:31
10
作者 李杨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1-98,共18页
本文认为,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具有双重涵义。其一,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重写文学史”的命题,因为他通过批判五四文学的霸权,确立了“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现代性”的文学史价值,在启蒙文学史和左翼文学史之... 本文认为,王德威“没有晚清,何来‘五四’”的观点具有双重涵义。其一,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重写文学史”的命题,因为他通过批判五四文学的霸权,确立了“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现代性”的文学史价值,在启蒙文学史和左翼文学史之外,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写作,提供了另一种书写方式;其二,将其理解为一个“知识考古学”意义上的解构命题,该命题的意义不在于挑战有关中国现代性的五四起源论,而在于挑战“起源论”本身。本文对“没有晚清,何来‘五四’”两个层面意义的解读,目的不仅在于揭示该命题所包含的内在矛盾,更在于凸显我们自身的问题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四文学 晚清 “重写文学史” 中国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史 读法 文学史价值 知识考古学 书写方式 内在矛盾
下载PDF
“费孝通问题”与中国现代性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占江 包智明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共11页
费孝通一生经历了三次学术生命,每一次学术生命关注的主题均有所不同。这种研究主题的跳转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停留在费孝通学术谱系的断裂处而忽略了其间的内在连续性。事实上,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 费孝通一生经历了三次学术生命,每一次学术生命关注的主题均有所不同。这种研究主题的跳转使得人们更多地将目光停留在费孝通学术谱系的断裂处而忽略了其间的内在连续性。事实上,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性进程中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怎样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实现融通和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费孝通以实地研究为基本方法,从活历史和小传统的双重角度切入,对之做出了极富洞见的回答。然而,费孝通的思想深处又有着难以纾解的紧张。这种紧张不仅折射出中国现代性过程中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和转型中国社会的结构性矛盾,也彰显出人格、学术与社会之间的巨大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孝通问题” 传统 现代 中国现代性
原文传递
佛系是一种消极的善 被引量:29
12
作者 汪行福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9-33,共5页
2017年底,“佛系”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表征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重要现象,佛系及其背后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佛系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佛系是中国现代性社会所孕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心态,还是与“圆”“... 2017年底,“佛系”迅速成为网络热词,作为一种表征当下中国社会心态的重要现象,佛系及其背后的问题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思考。佛系出现的社会、经济、文化背景是什么?佛系是中国现代性社会所孕育的一种重要的社会心态,还是与“圆”“丧”一样仅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网络流行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社会心态 消极 文化背景 流行词 “圆” 网络
原文传递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 被引量:27
13
作者 邹诗鹏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1,共6页
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现代性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史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任务与方向。因此,有必要认真清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 现代性在不同的国家与民族有不同的实现方式。现代性在中国的生成与建构,是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现代性的建构,历史地确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起点、任务与方向。因此,有必要认真清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与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内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 中国现代性 建构 国家 实现方式 民族 联系 历史 方向 起点
原文传递
韦伯命题与中国现代性 被引量:24
14
作者 单世联 《开放时代》 CSSCI 2004年第1期34-51,共18页
“多元现代性”的命题和“回到中国自身”的方法是文化中国学人反思韦伯的主要成果,作为“德国思想与中国现代性”专题研究之一,本文述评中国现代性话语与“韦伯命题”的关联方式,认为需要把作为现代化理论家的韦伯与作为文明比较论者... “多元现代性”的命题和“回到中国自身”的方法是文化中国学人反思韦伯的主要成果,作为“德国思想与中国现代性”专题研究之一,本文述评中国现代性话语与“韦伯命题”的关联方式,认为需要把作为现代化理论家的韦伯与作为文明比较论者的韦伯统一起来,在多元发展的文明史中理解现代性的多元形态,在现代化的普遍规范中把握不同文明的共同趋势,实现全球化与本土化、普遍价值与特殊形式之间的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资本主义 韦伯命题 新教伦理 儒家伦理
原文传递
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18
15
作者 旷新年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24,共9页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元话语性质 文学革命——胡适一直执拗地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不仅是一个充满纠葛的文学“尝试”,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价值的重建运动。因此,不但作为一种文学实践,而且作为意识形态的有用武器,中国现代... 一、中国现代文学的元话语性质 文学革命——胡适一直执拗地称之为“中国的文艺复兴”——不仅是一个充满纠葛的文学“尝试”,而且也是一个复杂的文化价值的重建运动。因此,不但作为一种文学实践,而且作为意识形态的有用武器,中国现代文学长期以来就是备受关注的领域。在30年代,《中国新文学大系》和各种版本的新文学史著作的出版便已构成一显明的现象。50年代初,以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为解释结构的王瑶等现代文学史教材的修撰,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因此,中国现代文学不仅作为历史中的一个具体阶段,而且成为一种元话语的展示。中国现代文学的浮沉荣辱和沧海桑田的复杂经历也正是系于它的元话语性质。现代文学的元话语性质使之成为一种能用来进行再度阐释和可以不断借用的理论资源。80年代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对于现代性的重新发掘,不只是对于五四启蒙理想的简单的历史追溯与焊接,而且同时也为“新时期”文学研究配置了丰富的话语资源,并且显示了巨大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意识形态 中国文学 进化论 中国现代性 文学发生 通俗文学 元话语 现代主义
下载PDF
“抒情传统说”应该缓行——由王德威《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在北大的八堂课》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16
16
作者 汤拥华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7-134,共8页
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实际的贡献,他的一些提法如“被遮蔽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小说中国”等等,在两岸三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06年,他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 哈佛大学东亚系王德威教授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实际的贡献,他的一些提法如“被遮蔽的现代性”、“没有晚清,何来‘五四”’、“想象中国的方法”、“小说中国”等等,在两岸三地引起了不小的反响。2006年,他以“抒情传统与中国现代性”为题在北大发表系列演讲,又将“抒情传统说”推上前台①。这是一次“旧瓶装新酒”的尝试,我们知道,“抒情传统说”的发明者不是王德威,前面已有陈世骧、高友工以及普实克等人为之开路。但是,陈世骧和高友工的重点是中国古典文学(以抒情诗为核心)与西方古典文学(以史诗、戏剧为核心)的横向比较,王德威则是要考察中国抒情传统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存在状态;虽然普实克在解说“五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抒情传统 王德威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北大 中国古典文学 “五四” 哈佛大学
原文传递
伦理秩序与道德资源——关于当前中国社会伦理问题的一点理论分析 被引量:13
17
作者 吴洁珍 万俊人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1999年第6期19-24,共6页
关键词 社会伦理秩序 道德资源 道德文化 伦理问题 中国社会 理论分析 伦理生活 现代性道德 中国现代性 伦理正义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中国现代性裂变的审美镜像——读贾平凹的《秦腔》与《高兴》 被引量:14
18
作者 张丽军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7-82,共6页
在新世纪中国社会转型期,近代以来许多没有解决的问题重新在当代盘根错节纠结在一起。三农问题便是现代民族国家建立后实现现代化转型的中心问题。20世纪之初的以农民为中心主体的中国问题状况仍然横亘在21世纪改革开放的中国面前。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秦腔》 贾平凹 镜像 审美 裂变 乡土 现代民族国家
原文传递
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性的总体构成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杨春时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4-47,共4页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等三个层面。感性现代性是被解放的享乐欲望 ,理性现代性是理性精神 ,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包括艺术、哲学以及宗教等 ,是对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的批判。中国现代性的历史 ... 现代性有感性、理性和反思—超越等三个层面。感性现代性是被解放的享乐欲望 ,理性现代性是理性精神 ,包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反思—超越层面的现代性包括艺术、哲学以及宗教等 ,是对感性现代性和理性现代性的批判。中国现代性的历史 ,存在着感性现代性没有充分发育、理性现代性缺乏科学精神和对个体价值的肯定 ,以及反思—超越的现代性即哲学、审美以及宗教的缺失等根本性的缺陷。这些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现代性 总体构成
下载PDF
个人观转型:中国现代性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晓虹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41,93,共8页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 个人的独立、自由和权利诸观念在思想文化世界中的确立 ,是现代性的重要内容和标志 ,也是西方近代以来启蒙话语所环绕的中心问题之一。中国近代以来 ,要求突破传统桎梏对人的束缚的个性解放意识和以个体自强而求国家富强的救亡意识 ,促使现代个人观在知识精英的思想世界中初步形成 ,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两个方面 :其一是基于人道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个性解放 ,肯定个人的价值 ,追求个人的人格自主和人格平等 ;其二是基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要求个人的政治自由和民主权利。中国近代个人观转型的实质 ,是要求变传统的臣民为近代的国民 ,使个人从道德义务的主体变为现代社会的法权主体。从哲学层面上看 ,也就是要确立个体的主体地位 ,实现个体主体性的解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性 个人观 道德主体 法权主体 民族国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