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郭沫若国民生存论史学思想初探——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为中心
1
作者 谢想云 《史学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30-136,共7页
郭沫若于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在整个中国史学发展史尤其是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学界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研究成果很多,评价也非常高。白寿彝认为,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郭沫若于1930年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在整个中国史学发展史尤其是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义。学界对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的研究成果很多,评价也非常高。白寿彝认为,郭沫若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是“中国史学史上第一部试图以马克思主义解释中国历史发展全过程的著作”(白寿彝:《史学概论》,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334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白寿彝 思想 宁夏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中国现代史 概论》
原文传递
西方史学的传播与古史辨派的产生
2
作者 张利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18-121,共4页
20世纪初 ,西方的史学思想 ,尤其是进化论、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史学传入中国 ,更新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掀起了追求科学的浪潮 ,促进了中西学术的交流 ,也形成了我国现代史学史上震动一时的“古史辨派”。
关键词 西方思想 进化论 实用主义 实证主义 中国现代史 辨派
下载PDF
中国现代史学史的新诠释及其方法论上的启示--兼评王学典教授《良史的命运》
3
作者 赵满海 《社会科学论坛》 2017年第6期126-141,共16页
在《良史的命运》一书中,王学典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诸多史学流派、史学名家作出了全新解读。他既注重寻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更强调揭示学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将社会学视角引入史学史研究,开创了"史学社会学"... 在《良史的命运》一书中,王学典教授以全新的视角,对中国现代诸多史学流派、史学名家作出了全新解读。他既注重寻绎学术发展的内在理路,更强调揭示学术发展的外部环境,尤其是将社会学视角引入史学史研究,开创了"史学社会学"的新思路,在对中国现代史学史做出全新阐释的同时,对中国史学史方法论研究做出了可贵的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 叙事的客观性 《良的命运》 社会”.
下载PDF
陈寅恪治史,有成就也有局限 被引量:1
4
作者 乔治忠 《历史评论》 2021年第4期54-61,共8页
陈寅恪善于从民族关系、宗教角度以及地域分野出发,研讨政治格局、历史事件,并多将佛学与中国某些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评议历史人物,探索门第、出身因由。这种思路,具有可能建构新说的空间。但这种思路一旦过度套用,就会成为主观的穿... 陈寅恪善于从民族关系、宗教角度以及地域分野出发,研讨政治格局、历史事件,并多将佛学与中国某些文化现象联系起来考察,评议历史人物,探索门第、出身因由。这种思路,具有可能建构新说的空间。但这种思路一旦过度套用,就会成为主观的穿凿和臆断,甚或陷入思维定式而难于自拔。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陈寅恪(1890—1969)无疑是值得大书一篇的史学家,这不仅因为他学识渊博、著述宏富,更因其名声乃鹊起于治史成就之上,享誉海内,被推至史坛之巅,影响深广,以至于无法回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寅恪 中国现代史 识渊博 政治格局 思维定式 门第
原文传递
陈独秀与中国近代史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汉全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87-96,共10页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五四时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同时期的李大钊一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陈独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来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 陈独秀是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他在五四时期对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作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与同时期的李大钊一样是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创者。陈独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从西方列强入侵中国和中国社会自身的变化来分析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认为近代中国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动,政治上成为“半殖民地”,进而提出民主革命是近代中国社会的历史主题,反帝反封建是民主革命的基本任务。陈独秀还以“革命史”观看待近代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对义和团运动、戊戌维新、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历史事件在中国民主革命的历史地位进行了比较细致的研究,深化了对近代中国历史的认识。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近百年历程看,陈独秀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为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建立做了基础性的工作,是近代史研究“革命史范式”的重要开创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近代研究 “革命范式” 中国现代史
下载PDF
加强对历史知识社会传播方式及其作用的考察
6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42-242,共1页
胡逢祥撰文《中国现代史学史研究三题》指出,史学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知识积累和自我反思的文化行为,其完整的过程本应包括历史记录或记忆、史实的考辨解析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发布及其影响等环节。而目前的史学史研究,基本工作都集中在史... 胡逢祥撰文《中国现代史学史研究三题》指出,史学作为一种人类社会知识积累和自我反思的文化行为,其完整的过程本应包括历史记录或记忆、史实的考辨解析和研究成果的社会发布及其影响等环节。而目前的史学史研究,基本工作都集中在史家对历史文献的收集、积累、研究、解释、传承和对学术界的影响等方面,对于历史知识如何在整个社会大众中传播并影响普通民众的行为意识,却甚少涉略。应当看到,中国的重史传统,不光表现为史家对历史知识的积累传承,也反映在整个社会和民族注重读史、习史和以史益智的习俗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逢祥 中国现代史研究三题》 书评 书介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