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道路:历史、现实和未来
1
作者 方芳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56-60,共5页
历史地看,中国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实中,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性与世界历史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智慧的当代展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未来,除了要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国际关系准则和政治、经济、文化... 历史地看,中国道路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必然产物。现实中,中国道路体现了中国特色性与世界历史性的有机统一,是中国智慧的当代展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在未来,除了要坚持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国际关系准则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还要继续开拓创新,更加致力于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以实现人的现代性为根本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道路 中国特色 世界历史 人的现代
下载PDF
试论邓小平的发展思想
2
作者 王赣华 《江西电力职工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56-58,共3页
邓小平的发展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体现了“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主题具有世界意义 ;构筑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国际战略。同时它为中国指明了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发展思想 中国特色 对外开放
下载PDF
以标识性概念为方法:新时代中国叙事体系传播逻辑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悦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53-57,共5页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建构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对系统地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需要回答的是“叙什么—为什么叙—如何叙”的问题,要在“纵”“横”交错的时空领域中把握基于标识性概念...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建构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对系统地讲好中国故事至关重要。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需要回答的是“叙什么—为什么叙—如何叙”的问题,要在“纵”“横”交错的时空领域中把握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内容优势,在“中”“外”交汇的国际视域中释放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话语优势,在“宏”“微”相济的辩证观念中探寻基于标识性概念的叙事体系传播的方法优势,不断提升对外传播效果,彰显新时代中国参与世界发展和治理的责任和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标识概念 叙事体系 对外传播 话语创新
下载PDF
中国特色配置性方式探讨
4
作者 李宪徐 《广州航海学院学报》 2016年第2期58-61,共4页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为目标追求,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根本立足点,提出并通过对"中国特色的配置性方式"的内涵、有效性及决定因素的探讨,进一步增强并升华中... 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背景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为目标追求,以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根本立足点,提出并通过对"中国特色的配置性方式"的内涵、有效性及决定因素的探讨,进一步增强并升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论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配置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下载PDF
中国民众与政府在网络公共性事件中的发声-合作型互动 被引量:1
5
作者 陶萌萌 《传媒与教育》 2016年第1期48-51,共4页
近年来,中国民众与政府在一些网络公共性事件中的互动关系引人注目。具体来讲,存在着'发声-合作''退出-冲突''忠诚-协调'等三种互动形式。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话语分析对发声-合作型互动进行解读。具体来讲,在... 近年来,中国民众与政府在一些网络公共性事件中的互动关系引人注目。具体来讲,存在着'发声-合作''退出-冲突''忠诚-协调'等三种互动形式。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话语分析对发声-合作型互动进行解读。具体来讲,在这种互动中,民众在地方层面对公共性事件发声,中央政府通常会给出合作型互动以解决相关矛盾。类似事件不断涌现,使得有中国特色的协商性民主在网络这个虚拟的公共空间中逐渐建构,为社会矛盾的化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公共事件 互动 公共空间 中国特色的协商民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