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2篇文章
< 1 2 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上)——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被引量:212
1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23,共21页
1 978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要对“中国... 1 978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尝试给出回答 ,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 ,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 ,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 ,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同时 ,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最终导致了所谓的“范失”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 ,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中国法 中国法 权利本位 西方法律 法条 法律文化 理想 时代 自觉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 被引量:114
2
作者 苏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8-66,共9页
十多年前,针对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的发展,我概括并粗略分析了当时中国三种比较显著的法学研究传统:注重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法法学,注重法律适用、解决具体法律纠纷的注释法学,以及借鉴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试图发现制度或规则... 十多年前,针对世纪之交中国法学的发展,我概括并粗略分析了当时中国三种比较显著的法学研究传统:注重政治意识形态话语的政法法学,注重法律适用、解决具体法律纠纷的注释法学,以及借鉴社会科学的经验研究方法、试图发现制度或规则与社会生活诸多因素之间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社科法学。我断言:“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政法法学在狭义上的法学研究中的显赫地位会逐步被替代……在未来中国法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更可能是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但是,这两派在社会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对于法治和法学的发展来说,它们的功能是互补的,尽管它们之间不无可能产生激烈的、有时甚至是意气化的争论”。13年过去了,中国法学研究出现了一些有意义的学术问题,围绕这些问题重新做出理论性分析,或许有助于对十多年前的某些论断予以调整,并从中看出十多年来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 中国法 社科 流变 意识形态话语 经验研究方法 社会科 法律适用
原文传递
法学研究方法的若干反思 被引量:73
3
作者 陈瑞华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当下,有关法学方法的讨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研究以及以移植西方制度为目的的研究双双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中国法学终于迎来了本土化建构的时代。而在法学方法上,法学界出现了“法教义学”与“社... 当下,有关法学方法的讨论已经成为法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在那种以意识形态为导向的研究以及以移植西方制度为目的的研究双双走向衰落的背景下,中国法学终于迎来了本土化建构的时代。而在法学方法上,法学界出现了“法教义学”与“社科法学”的两大流派。一时间,信奉不同方法的学者俨然加入了两个学术阵营,相互之间发生着对话和争论,其中还不乏一些较为尖锐的批评之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反思 方法 意识形态 中国法 本土化 教义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中)——建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时代的论纲 被引量:64
4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共18页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 1978年至 2 0 0 4年 ,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 ,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 ,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 ,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 ,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 ,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 ,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 ,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 ,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 ;同时 ,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 ,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 ,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中国法 理想 现代化范式 论纲 建构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年 1978年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批判 文化论 资源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也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被引量:65
5
作者 顾培东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17,共13页
近些年,中国法学正依循着"知识—文化法学"的进路前行;法学研究越发成为疏离社会现实而自闭、自洽和价值自证的文化活动。受此影响,中国法学对法治实践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正不断减弱。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法治实... 近些年,中国法学正依循着"知识—文化法学"的进路前行;法学研究越发成为疏离社会现实而自闭、自洽和价值自证的文化活动。受此影响,中国法学对法治实践的贡献度和影响力正不断减弱。形成这种状况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中国法治实践并不完全符合法学人对法治的愿望和期待,从而导致一部分法学人放弃对法治实践的关注和参与。本文认为,中国实行法治的主要难点在于,传统法治理论以及西方法治模式中被认为具有普适性的某些原理、原则以及制度遭遇到中国具体国情的挑战。因此,中国法学应当立基于"法治的中国因素",直面中国的法治实践,对在中国这片土壤中如何实行法治做出自己的回答,为中国法治的创造性实践提供应有的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进路 法治实践 中国因素
原文传递
新法律现实主义的勃兴与当代中国法学反思 被引量:58
6
作者 范愉 《中国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8-51,共14页
本文从对美国“新法律现实主义”的评介入手,简要分析了当代法与社会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和方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代法治理念及法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提倡一种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从事实... 本文从对美国“新法律现实主义”的评介入手,简要分析了当代法与社会研究中的现实主义立场和方法及其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与意义,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代法治理念及法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提倡一种以经验(实证)研究为基本方法、从事实和具体问题出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的现实主义法学研究方法和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现实主义 法与社会研究 中国法
原文传递
2004年行政法年会“公共利益的界定”之议题研讨综述 被引量:33
7
作者 陶攀 《行政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关键词 行政法 公共利益 修宪 提交 行政补偿 中国法 国家赔偿法 公民财产权 界定 法制
原文传递
关于前苏联法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影响——建国以来法学界重大事件研究(22) 被引量:41
8
作者 蔡定剑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7,共5页
当我们回顾反思新中国法制建设史,总结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忽视前苏联法学和法制对中国法学和法制建设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与前苏联经历过从情同手足的兄弟到反目为仇的敌人的历史。今天的中国与前苏联的继承者... 当我们回顾反思新中国法制建设史,总结法制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的时候,我们切不可忽视前苏联法学和法制对中国法学和法制建设产生的巨大影响。中国与前苏联经历过从情同手足的兄弟到反目为仇的敌人的历史。今天的中国与前苏联的继承者在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已分道扬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苏联法 中国法制建设 苏联法 中国法 重大事件 马克思主义 理论 教育 阶级斗争 中国人民大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下)——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被引量:51
9
作者 邓正来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2-72,共21页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 1978年至2004年,中国法学在取得很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问题,而它的根本问题就是未能为评价、批判和指引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作为理论判准和方向的“中国法律理想图景”。这是一个没有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时代。据此,要对“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这个理论论题给出回答,并对中国法学这一时代进行“总体性”的反思和批判。较为具体地讲,采用经过界定的“范式”分析概念,对中国法学中四种不同甚或存有冲突的理论模式即“权利本位论”、“法条主义”、“本土资源论”和“法律文化论”进行了深入探究。中国法学之所以无力引领中国法制发展,实是因为它们都受一种“现代化范式”的支配,而这种“范式”不仅间接地为中国法制发展提供了一幅“西方法律理想图景”,而且还使中国法学论者意识不到他们所提供的不是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同时,这种占支配地位的“现代化范式”因无力解释和解决因其自身的作用而产生的各种问题,最终导致了作者所谓的“范式”危机。正是在批判“现代化范式”的基础上,我们必须结束这个受“西方现代性范式”支配的法学旧时代,开启一个自觉研究“中国法律理想图景”的法学新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资源论 批判 本土 现代化范式 苏力 中国法 法制发展 “范式” 2004年 1978年 “总体性” 权利本位论 根本问题 理论模式 西方法律 支配地位 理想 文化论 现代性 新时代 作为 法条 和解
原文传递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消极影响的深层原因——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出发所作的分析 被引量:35
10
作者 唐永春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8-160,共13页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 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产生过深刻的消极影响 ,其原因除了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国际环境等直接因素外 ,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历史传统的因素 ,这就是两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同质性———基于古代东方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形成的东方专制主义传统———的遗存及其影响。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是理解这一同质性的钥匙。认识这种深层原因 ,对我国今后法学研究及法治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法 中国法 研究 法治建设 深层原因 传统政治文化 专制主义 马克思 同质性 消极影响
原文传递
怎样看待中国法学的“法条主义” 被引量:39
11
作者 刘星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54-57,共4页
关键词 中国法 主义 法条 术旨趣 改革开放 价值判断 注释法 部门法
下载PDF
共同关切的话题──“《婚姻法》修改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研讨会”综述 被引量:22
12
作者 薛宁兰 《妇女研究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8-64,共7页
关键词 《婚姻法》 婚姻法 提交 中国法 修正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 修改 北京 自治区 经济
下载PDF
法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吗?——试论“法律科学”的属性及其研究方法 被引量:37
13
作者 郑戈 《北大法律评论》 1998年第1期1-30,共30页
近代以前的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规范体系,我们即使可以宣称这个规范体系中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法律,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法律"实际上处于边缘的位置。中国的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学都是自西方移植而来的,起初出于被迫,而后在"... 近代以前的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社会规范体系,我们即使可以宣称这个规范体系中存在着近代意义上的法律,也不得不承认这种"法律"实际上处于边缘的位置。中国的近代法律体系和法学都是自西方移植而来的,起初出于被迫,而后在"现代化"的引诱下变为自愿。这一移植西法的过程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其间,我们每每发现法律与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无法契合,总是归因于"学得不像",还需要继续学习和引进地道的西方法律。中国法学也总是停留于介绍西方法律理论或注释舶来的"中国法律"的水平,极少以中国社会为立足点来思考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是否需要法律以及需要什么样的法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方法 近代社会科 法律制度 法律职业者 法律职业共同体 社会生活 中国法 罗马法 中国社会
原文传递
“体系外国家”心态与中国国际法理论的贫困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崇利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3-36,共4页
2005年《政法论坛》基于学术立场,特辟专栏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政法学术研究现状展开了讨论,其中,邓正来教授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所提出的“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赖以为凭的支援性理据是什么... 2005年《政法论坛》基于学术立场,特辟专栏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政法学术研究现状展开了讨论,其中,邓正来教授的《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这篇长文所提出的“中国为什么会缺失中国自己的法律理想图景”,“中国法学赖以为凭的支援性理据是什么”等问题引起了一系列争论、回应、批评甚或反批评。本刊认为,《中国法学向何处去》一文的意义至少指向了中国法学知识生产的主体性、能力、方式、技术等问题。勿庸置疑,这些问题关系着中国政法学术的体面与尊严。为此,本刊特约请法学界不同学科的学人从自己的专业或研究领域出发,以“笔谈”的形式进一步拓展这种讨论。从本期开始,本刊将陆续登载这方面的稿件,并期待您的加入和赐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西方国家 国际法理 贫困化 国际法
原文传递
社科法学的跨界格局与实证前景 被引量:32
15
作者 侯猛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0-35,共6页
中国法学自恢复重建以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跨学科法律研究的兴起,并越来越强调实证的研究方法。这类研究也被称为社科法学。2001年,苏力曾乐观估计在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三分的中国法学基本格局中,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更可... 中国法学自恢复重建以来,一个重要的变化是跨学科法律研究的兴起,并越来越强调实证的研究方法。这类研究也被称为社科法学。2001年,苏力曾乐观估计在政法法学、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三分的中国法学基本格局中,诠释法学和社科法学更可能在未来中国法学中起主导作用。而且,社科法学“会在中国占有相当重要的一席之地,甚至有可能比欧美国家的类似学科状况更为重要一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社科 实证 2001年 恢复重建 法律研究 欧美国家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法学 被引量:24
16
作者 李贵连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13,共13页
本刊今年第一期卷首语中曾向读者预告:回顾本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历程、科学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本刊今后数年间的任务之一。从本期起,本刊正式开辟“二十世纪之中国法学”专栏,着手这一工作。 20世纪的中国是历史上的其它世纪所无... 本刊今年第一期卷首语中曾向读者预告:回顾本世纪中国法学的发展历程、科学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是本刊今后数年间的任务之一。从本期起,本刊正式开辟“二十世纪之中国法学”专栏,着手这一工作。 20世纪的中国是历史上的其它世纪所无法比拟的,其间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都关连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辛亥革命,导致皇冠落地,延续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寿终正寝;抗日战争的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三年解放战争,迫使代表大地主大买办阶级利益的中华民国退出历史舞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屹立世界东方,宣告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六、七十年代发生的十年文革及其后的改革开放,都提供了深刻的教训、经验与启示。失败与胜利,悲壮与激昂、血泪与欢乐,交织进行,波澜起伏。历史上的哪一个百年有如此巨大的变化呢!20世纪的中国法学,紧随中国国家社会的这种发展变化而相应变迁,几经曲折,终于在世纪后期,迎来灿烂春天。中华民族有辉煌的古代文明,有光彩夺目的古代法文化。同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代法学相比,近百年来的中国近现代法学还显得年轻。而惟其年轻,正显得生机勃勃,昂扬向上。我们愿与读者诸君一起共同回顾、总结本世纪中国法学的百年历程,共同创造和迎接21世纪中国法学的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代法 二十世纪初期 中国法 公法 刑法志 20世纪 黄遵宪 《日本国志》 古代法
原文传递
评司法考试导向性法学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和思考 被引量:29
17
作者 张利民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2002年第6期59-63,共5页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中国法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则忽视了法学教育的更重要的价值。法学教育单纯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会影响法律精神的培养 ,冲击先进教育方法的使用 ,挫伤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实践能力... 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在中国法治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但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则忽视了法学教育的更重要的价值。法学教育单纯以司法考试为导向会影响法律精神的培养 ,冲击先进教育方法的使用 ,挫伤拓宽学生知识面和培养实践能力的努力 ,更是漠视了社会对法律人才的多种需求。法学教育理应关注司法考试 ,但司法考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学教育不能唯司法考试。在法学教育和司法考试之间应建立起良性循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司法考试制度 中国法 法律人才 法律精神 法治 里程碑 指挥棒 培养 教育方法
原文传递
中国法学知识的形态与反思(二) 中国刑法学的想象力与前景 被引量:25
18
作者 周光权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共7页
关键词 中国法 刑法 想象力 研究 中国法 法制发展 邓正来
原文传递
法学方法论的更新与中国法学的发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季涛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0年第5期68-72,共5页
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法学方法论二十年之演进和中国法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 ,对中国法学走向成熟的路径作一分析。本文认为正是中国法学在文化论上或“温和”或“激进”的西化 ,促成了中国苏联化法学传统的重构与解构 ;并借此进而认为 ... 本文试图通过中国法学方法论二十年之演进和中国法学发展之间的关系这一视角 ,对中国法学走向成熟的路径作一分析。本文认为正是中国法学在文化论上或“温和”或“激进”的西化 ,促成了中国苏联化法学传统的重构与解构 ;并借此进而认为 ,中国法学除了应继续重视学习与引进西方法学的方法论之外 ,还应立足本国民族思维的特点通过法学方法论的更新来构建原创性的法学理论 ;并最终使中国法学的传统、重构、解构及建构工作能够整合起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法论 重构 解构 中国法
下载PDF
实践视角下的社科法学:以法教义学为对照 被引量:24
20
作者 李晟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86,共6页
在近年来的中国法学中,社科法学研究日渐兴起,产生了诸多引人关注的成果。与此同时,法教义学也持续产生着学术影响。最初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基于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和视角,所讨论的问题域分离多于重合,相互之间并无太多互动。但是... 在近年来的中国法学中,社科法学研究日渐兴起,产生了诸多引人关注的成果。与此同时,法教义学也持续产生着学术影响。最初社科法学与法教义学基于各自不同的学术旨趣和视角,所讨论的问题域分离多于重合,相互之间并无太多互动。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和法治实践的推进,现实中生成的具有理论挑战性的问题不可避免地摆在了两种学术研究进路面前,双方的分歧也更明显地凸显出来。而有了分歧,也就有了针锋相对的交锋和追求各自更大学术影响力的竞争。竞争虽然在学术领域展现,但是又并不局限于学术领域。法学研究有着必然的实践指向,需要回应并指引法治实践。社科法学虽然强调学术性,但是并不是为学术而学术,而仍然是为社会而学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法 法治实践 教义 社科 术影响力 研究 中国社会 术领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