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覆盖比较完整的台站观测始于1951年,1951年之前虽然有一些观测记录,但是残缺不全。所以要建立更长的气候序列就要吸收代用资料,但是代用资料可能与气候要素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不可能一一对应,因此应用代用资料重建的气候序列...中国覆盖比较完整的台站观测始于1951年,1951年之前虽然有一些观测记录,但是残缺不全。所以要建立更长的气候序列就要吸收代用资料,但是代用资料可能与气候要素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不可能一一对应,因此应用代用资料重建的气候序列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Climatic Research Unit(简称CRU)通过整合已有的若干个知名数据库,重建了一套覆盖完整、高分辨率、且无缺测的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时间范围覆盖1901-2003年,空间为0.5°×0.5°经纬网格覆盖所有陆地。这套资料和中国已有的气候数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国西部20世纪前半期非常缺少观测,CRU资料尽管包含插值带来的误差,经比较仍可作为有一定信度的参考;第二,中国现有的百年温度序列只是年或季分辨率,而CRU资料达到月分辨率;第三,建立这个序列仅使用观测结果,做统计内插,不包括代用资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CRU的序列与用代用资料补充得到的序列在资料方面有较大不同,比较这两个序列,不仅可以进一步确认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也可以彼此校正。结果表明:(1)CRU资料反映的全国年平均温度年际变化和考虑代用资料重建的序列吻合得很好,相关系数达到0.84;(2)区域尺度上,两者在10个典型分区的气温变率也相当一致,相关整体保持在0.8左右,仅新疆西南部和西藏西北部两者差异较大;(3)CRU资料揭示的中国年总降水量在1951~2000年的变化与160站观测吻合,相关系数达到0.93;(4)CRU资料的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和重建资料十分一致,秋季一致性最好,相关0.93;(5)CRU资料和重建的序列比较一致地表现出中国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其给出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旱和20世纪40年代中国高温的空间�展开更多
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展开更多
地表干湿变化是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一个古气候瞬变模拟试验的数据,采用降水与潜在蒸散量(PET)之比所定义的干湿指数(AI),研究了过去21 ka中国地表干湿状况演变特征。就中国区域平均而言,气候在10 ka B.P.以前总体偏湿,之后...地表干湿变化是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一个古气候瞬变模拟试验的数据,采用降水与潜在蒸散量(PET)之比所定义的干湿指数(AI),研究了过去21 ka中国地表干湿状况演变特征。就中国区域平均而言,气候在10 ka B.P.以前总体偏湿,之后则逐渐变干。决定干湿变化的外强迫因子随时间而变。22~19 ka B.P.,AI受低温室气体浓度和大陆冰盖影响,比目前高22%;19~10 ka B.P.,AI随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大陆冰盖融化而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北半球高纬夏季日照量增大而升高,总体上维持在末次冰盛期的水平;10 ka B.P.之后,AI受控于轨道强迫,逐步降低至目前水平。在过去21 ka,AI变化总体上由PET主导:温室气体浓度、轨道参数分别通过影响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来改变PET大小;而在冰盖强迫下,PET变化源自气温和相对湿度的联合作用。与轨道尺度变化不同,气候在千年尺度冷事件期间总体偏干,变化主因是降水减少。空间上,AI变化有明显地域差异,不同地区AI变化的主导因子、对相同外强迫的响应形式各不相同。展开更多
文摘中国覆盖比较完整的台站观测始于1951年,1951年之前虽然有一些观测记录,但是残缺不全。所以要建立更长的气候序列就要吸收代用资料,但是代用资料可能与气候要素仅有一定程度的相关,不可能一一对应,因此应用代用资料重建的气候序列有一定的不确定性。英国East Anglia大学的Climatic Research Unit(简称CRU)通过整合已有的若干个知名数据库,重建了一套覆盖完整、高分辨率、且无缺测的月平均地表气候要素数据集,时间范围覆盖1901-2003年,空间为0.5°×0.5°经纬网格覆盖所有陆地。这套资料和中国已有的气候数据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第一,中国西部20世纪前半期非常缺少观测,CRU资料尽管包含插值带来的误差,经比较仍可作为有一定信度的参考;第二,中国现有的百年温度序列只是年或季分辨率,而CRU资料达到月分辨率;第三,建立这个序列仅使用观测结果,做统计内插,不包括代用资料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因此,CRU的序列与用代用资料补充得到的序列在资料方面有较大不同,比较这两个序列,不仅可以进一步确认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也可以彼此校正。结果表明:(1)CRU资料反映的全国年平均温度年际变化和考虑代用资料重建的序列吻合得很好,相关系数达到0.84;(2)区域尺度上,两者在10个典型分区的气温变率也相当一致,相关整体保持在0.8左右,仅新疆西南部和西藏西北部两者差异较大;(3)CRU资料揭示的中国年总降水量在1951~2000年的变化与160站观测吻合,相关系数达到0.93;(4)CRU资料的中国东部四季降水量和重建资料十分一致,秋季一致性最好,相关0.93;(5)CRU资料和重建的序列比较一致地表现出中国温度和降水年代际变化的主要特征,其给出的20世纪20年代中国大旱和20世纪40年代中国高温的空间�
文摘利用近50年月平均的SODA海洋同化资料和NCEP大气再分析资料,研究了热带太平洋次表层海温异常(SOTA)年代际变率主要分布型以及与之相关的亚洲-北太平洋-北美地区上空异常大气环流场,并揭示了类ENSO模态与中国气候异常之间的联系。得到主要结果:(1)热带太平洋SOTA年代际变率有两种类ENSO模态。第一模为类ENSO事件成熟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第二模为类ENSO过渡期热带太平洋年代际SOTA状态。二者组合构成类ENSO事件40年左右及其背景下13年左右的周期振荡。(2)类ENSO事件对亚洲-北太平洋-北美上空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年代际变化具有重要影响。类El Ni o成熟期间冬季,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经向型发展,贝加尔湖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位置偏西,蒙古高原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类El Ni o衰退期(类La Ni a发展期)夏季,贝加尔湖低压槽加深,乌拉尔山高压脊加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弱,新疆-河套地区为较强的异常反气旋环流距平。类La Ni a事件时相反。(3)热带太平洋类ENSO事件通过影响中高纬和副热带大气系统,造成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南风距平的年代际变化,进而导致东亚季风和中国气候异常。类El Ni o事件成熟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多异常偏北风,东亚季风弱,华北少雨,长江中、下游多雨;类El Ni o衰退(类La Ni a发展)期,中国北部地区上空亦为异常偏北气流,东亚季风较弱,华北少雨。中国气候异常型主要取决于类ENSO第一模态,而第二模态主要视位相异同来加强或减弱第一模态。两个类ENSO模态的共同作用导致1978年前后中国气候跃变和华北地区持续20余年的干旱。近期类ENSO模的振荡从1998年左右开始转为类La Ni a模态,大致在2018年左右结束。在此期间,华北降水有望增加,长江中、下游降水可能减少。
文摘地表干湿变化是气候研究的热点问题。本研究利用一个古气候瞬变模拟试验的数据,采用降水与潜在蒸散量(PET)之比所定义的干湿指数(AI),研究了过去21 ka中国地表干湿状况演变特征。就中国区域平均而言,气候在10 ka B.P.以前总体偏湿,之后则逐渐变干。决定干湿变化的外强迫因子随时间而变。22~19 ka B.P.,AI受低温室气体浓度和大陆冰盖影响,比目前高22%;19~10 ka B.P.,AI随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和大陆冰盖融化而逐渐降低,同时随着北半球高纬夏季日照量增大而升高,总体上维持在末次冰盛期的水平;10 ka B.P.之后,AI受控于轨道强迫,逐步降低至目前水平。在过去21 ka,AI变化总体上由PET主导:温室气体浓度、轨道参数分别通过影响近地面气温和相对湿度来改变PET大小;而在冰盖强迫下,PET变化源自气温和相对湿度的联合作用。与轨道尺度变化不同,气候在千年尺度冷事件期间总体偏干,变化主因是降水减少。空间上,AI变化有明显地域差异,不同地区AI变化的主导因子、对相同外强迫的响应形式各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