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6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志强
《文化纵横》
CSSCI
2019年第6期88-98,共11页
何为“中国”?中国的国家、政治、文明形态有何特殊性?这是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作者直面夏商周断代的争议问题,选择从中国经史传统的解读方式出发,揭示了以“三代”为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思想史内涵。这种解读视角跳出了...
何为“中国”?中国的国家、政治、文明形态有何特殊性?这是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作者直面夏商周断代的争议问题,选择从中国经史传统的解读方式出发,揭示了以“三代”为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思想史内涵。这种解读视角跳出了考古学、政治学界争论的局限性,既从“历史”出发,也从“理念”出发,专注于探讨“三代”为文明史贡献的理论意义。作者认为,“三代”的历史,构成了儒家价值形成的历史前提。“三代”创立的王朝政治形态、天下秩序和“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基本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代
政教传统
中国
文明史
原文传递
中国画史中的图、画之辨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成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在中国绘画史中,存在着一种相当奇异的现象:画家虽然以作画为职业,但他们却更愿意称自己的作品为"图",如《洛神赋图》《步辇图》《匡庐图》《富春山居图》等。从历史看,产生这种称谓歧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图"比&...
在中国绘画史中,存在着一种相当奇异的现象:画家虽然以作画为职业,但他们却更愿意称自己的作品为"图",如《洛神赋图》《步辇图》《匡庐图》《富春山居图》等。从历史看,产生这种称谓歧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图"比"画"具有更深邃的表意功能;二是"图"比"画"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类经验;三是河图在中国文明史中的神圣地位,使与此建立关联的绘画获得了价值提升。换言之,在中国画史中,"图"与"画"称谓的歧异,反映了画家既以绘画为业又试图超越自身局限的哲学努力;"以图为画"的自我定位,为艺术作品提供了既兼顾审美又向认知、象征等价值探进的多元取向。进而言之,这种图、画之辨,是现代艺术中关于图像与绘画关系讨论的历史版。厘清这一关系,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绘画的意义承载,同时使现代图像学研究在中国本土艺术中获得历史依据和理论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绘画史
《洛神赋图》
艺术作品
价值提升
现代艺术
《步辇图》
中国
文明史
表意功能
原文传递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3
作者
魏兴涛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3年第4期80-86,共7页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深化古代文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追流
中国
文明史
文明史
研究引向深入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明史的开端 《史记》的总纲─—《史记·五帝本纪》散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阳仁
《怀化师专学报》
1999年第6期30-35,共6页
《史记·五帝本纪》将中国文明史的开端断限于黄帝,体现了着眼于古代文明和经世致用的宏观史学观,贯穿着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思想。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宏观史学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结局设计看中国改编儿童剧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1
5
作者
韩卫娟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7,共4页
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出现过很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是人们情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多少年来,儿童从中感受成长与关爱,体会快乐与悲伤,成人亦能从中洞察人性、体会人生。这些常读常新、亘古流传的作品,是我们取之不...
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出现过很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是人们情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多少年来,儿童从中感受成长与关爱,体会快乐与悲伤,成人亦能从中洞察人性、体会人生。这些常读常新、亘古流传的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儿童剧
审美追求
儿童文学作品
改编
设计
世界
文明史
情感体验
原文传递
华夏衣冠——中原古代服饰的研究和复原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敏英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0期83-87,共5页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历代服饰的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状况,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服饰文化既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探索文明的...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历代服饰的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状况,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服饰文化既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探索文明的过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自建团以来,一直将"博物馆与音乐考古"列为研究的课题,对音乐文物复制及中原古代服饰做重点的考古研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无论从远古时期的服饰,还是先秦、汉代以及唐代服饰,都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服饰
华夏
中国
文明史
复原
中原
社会物质生产
河南博物院
中华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耶鲁演讲”对历史学习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冯一下
《历史学习》
2006年第9期34-35,共2页
历史新课程按文明史范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说,文明史范式已主导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外文明史已成为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在此情况下...
历史新课程按文明史范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说,文明史范式已主导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外文明史已成为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在此情况下,高中历史学习(含高考复习)自然应将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作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习
世界
文明史
高考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中国
文明史
知识体系
高考试题
历史高考
原文传递
谈“天”录(之三)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上帝相对于天 "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地排挤了以礼为中心的天人秩序观.而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分裂,更有违"...
上帝相对于天 "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地排挤了以礼为中心的天人秩序观.而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分裂,更有违"天下观念"中的"和而不同"原则.不过,中国历史虽然存在着这样的断裂,但是其中以礼为中心的天、地、人关系模式一直还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对于中国文明史的整体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
“和而不同”原则
中国
历史
中国
文明史
天人合一
行政制度
春秋战国
五代十国
关系模式
中国
人
原文传递
殷墟探幽
9
作者
彭夫
马丽
《前进论坛》
2005年第1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殷墟文化
中国
文明史
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
古代
文明
世界
文明史
甲骨卜辞
文字记载
安阳市
河南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之我见
10
作者
谢茂松
《湘潮》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及其连续性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中国道路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平地而起,而是对中国文明史的节节接续与全体贯通,要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接续、贯通。第一,要把握新中国成...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及其连续性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中国道路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平地而起,而是对中国文明史的节节接续与全体贯通,要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接续、贯通。第一,要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与改革开放40年的连续性。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光直
连续性
文明
接续
新
中国
成立
中国
文明史
道路
贯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安徽博物院藏“群仙祝寿图墨”赏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方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1期45-47,共3页
墨作为一种古老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目前所见最早的墨的实物是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秦代墨块,可以说墨承载了中国文明史的记忆。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黄河地区一...
墨作为一种古老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目前所见最早的墨的实物是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秦代墨块,可以说墨承载了中国文明史的记忆。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黄河地区一直都是墨制作的集中地,但随着唐后期北方战乱的频繁发生,大批制墨名家纷纷迁移至皖南地区,制墨中心也随之南移,从而造就了徽墨的传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院
赏析
祝寿
安徽
新石器时代
中国
文明史
文明
起源
皖南地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画神韵——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巡礼
被引量:
1
12
作者
朱存明
《荣宝斋》
2018年第7期38-67,共30页
在中国文明史上,徐州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上古时代,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到了汉代,刘邦在此地兴起,经过西征强秦、楚汉硝烟,建立了大汉王朝。两汉享国四百余年,通过民族融合、抵御外强、经...
在中国文明史上,徐州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上古时代,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到了汉代,刘邦在此地兴起,经过西征强秦、楚汉硝烟,建立了大汉王朝。两汉享国四百余年,通过民族融合、抵御外强、经学教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影响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汉画像石
艺术
神韵
中国
文明史
上古时代
民族融合
文化观念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在全球化时代重述中国文明史
13
作者
肖自强
《文化纵横》
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文明史观和文明史教育,是目前教育思想界正在尝试的一种历史叙事和历史教育。本文基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系的变化,对文明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与革命史观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系根据上海科技大学中华文明教育项目"文...
文明史观和文明史教育,是目前教育思想界正在尝试的一种历史叙事和历史教育。本文基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系的变化,对文明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与革命史观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系根据上海科技大学中华文明教育项目"文明史与革命史"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作者认为,欲以文明史观超越目前的革命史观,必须从新的全球化视野出发,以1840年以来的300年为尺度,去发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文明史意义。如此,才可能造就一个世界性的"中华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全球化时代
文明史
观
重述
历史教育
中华
文明
全球化视野
革命史
原文传递
圈里·圈外——评兰子《圈子》系列作品
14
作者
杨维民
《美术向导》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回顾中国文化艺术史,容易被大家想起来的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寥寥无几。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除了词宗李清照之外,几乎很难再举出第二个例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相比较,...
回顾中国文化艺术史,容易被大家想起来的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寥寥无几。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除了词宗李清照之外,几乎很难再举出第二个例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相比较,女性艺术家拥有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而在这样已然很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下,更为冷酷的是“伟大”的评价标准完全建立在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习惯之上。中国艺术进入当代,无论在人数,影响力以及市场上,男性艺术家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呈现出明显的“圈子”式特点。面对这种情况,理应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主义作品给予更多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品
圈子
男性中心主义
女性艺术家
中国
文明史
中国
文化
评价标准
中国
艺术
原文传递
从中国历史的维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三大成就的深远意义
15
作者
杨金海
《经济》
2011年第8期8-9,共2页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所办的三件大事,令人鼓舞,发人深思。这三件大事,即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讲的方面很多,可以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所办的三件大事,令人鼓舞,发人深思。这三件大事,即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讲的方面很多,可以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研究的角度也很多。对于这三件大事,也就是三大成就的意义,可以从5000年中国文明史、170年中国近代史、90年中国现代史这样三个维度做进一步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共产党
意义
中国
历史
成就
维度
“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
文明史
原文传递
孔子与摩西
16
作者
张文华
《天风》
2019年第9期32-33,共2页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先秦时,儒、墨并称“显学”,秦坑儒时受钳制,至西汉有董仲舒“独尊儒术”,宋朱熹后儒学始终被尊崇,儒学在华夏历史和现在的中国文明史中始终占...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先秦时,儒、墨并称“显学”,秦坑儒时受钳制,至西汉有董仲舒“独尊儒术”,宋朱熹后儒学始终被尊崇,儒学在华夏历史和现在的中国文明史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摩西
中国
传统文化
“独尊儒术”
中国
文明史
儒家学说
思想体系
后儒学
原文传递
东吴法学传奇的史鳞片拾与沧桑浩叹
17
作者
范忠信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43-48,共6页
近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明史上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视为中国与世界文明沟通程度的标志.在170余年的近现代史中,学子出洋留学研习外国法律,国内开设学堂讲授法律,二者大约经历了三次高潮:清末变法新政时期,南京政...
近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明史上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视为中国与世界文明沟通程度的标志.在170余年的近现代史中,学子出洋留学研习外国法律,国内开设学堂讲授法律,二者大约经历了三次高潮:清末变法新政时期,南京政府黄金十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三个时期彰显一个共同的特征:凡法学教育空前兴旺繁荣的时期,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朝气蓬勃、与世界主流文明沟通畅达的时期;反之则否.一部东吴大学法学教育史,创业艰辛、业绩辉煌、命运坎坷、结局悲怆……,是近代中国法学教育史的缩影,也是与世界主流文明沟通历程的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教育
东吴大学
中国
文明史
近现代
中国
传奇
世界
文明
经济社会发展
外国法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18
作者
孙虎成
《理财(经济)》
2021年第2期52-56,共5页
人是精神的动物。研习书法几年,随着技艺的些许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艺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的深入,对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这一命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试述如下。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同源、同步、共舞文化的载...
人是精神的动物。研习书法几年,随着技艺的些许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艺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的深入,对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这一命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试述如下。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同源、同步、共舞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中国文明史是从有文字开始计算的,自仓颉造字始,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
仓颉造字
中华
文明
书法
中国
文明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东方原始艺术精华——仰韶文化
19
作者
赵会军
《理财(经济)》
2017年第2期21-27,共7页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里,中华文明一向被形容为“上下五千年”,可仅存的文字记载只能将中国文明史上溯至四千年前,随着古陶器的不断发现,就好比一串钥匙开启了中国古文明史的大门,将我们的视线从现代的车水马龙带向更遥远的时代,...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里,中华文明一向被形容为“上下五千年”,可仅存的文字记载只能将中国文明史上溯至四千年前,随着古陶器的不断发现,就好比一串钥匙开启了中国古文明史的大门,将我们的视线从现代的车水马龙带向更遥远的时代,无声地向今人表白着祖先闪光的生活智慧和中华历史的沧桑变迁,证实了中国确实有着超过22五千年的文明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原始艺术
中国
文明史
东方
中国
典籍
中华
文明
文字记载
生活智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绚丽多姿的西夏文明
20
作者
李彤
《今日中国》
2000年第10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西夏
中国
文明史
中国
西部
中原王朝
蒙古汗国
90年
神秘
生存
诱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被引量:
8
1
作者
张志强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出处
《文化纵横》
CSSCI
2019年第6期88-98,共11页
文摘
何为“中国”?中国的国家、政治、文明形态有何特殊性?这是我们理解当今中国绕不开的话题。本文作者直面夏商周断代的争议问题,选择从中国经史传统的解读方式出发,揭示了以“三代”为中国文明历史开端的思想史内涵。这种解读视角跳出了考古学、政治学界争论的局限性,既从“历史”出发,也从“理念”出发,专注于探讨“三代”为文明史贡献的理论意义。作者认为,“三代”的历史,构成了儒家价值形成的历史前提。“三代”创立的王朝政治形态、天下秩序和“天下一家”的价值理念决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和基本走向。
关键词
三代
政教传统
中国
文明史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画史中的图、画之辨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成纪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出处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2,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传统礼乐文明与当代文化建设研究”(批准号:17ZD03)成果
文摘
在中国绘画史中,存在着一种相当奇异的现象:画家虽然以作画为职业,但他们却更愿意称自己的作品为"图",如《洛神赋图》《步辇图》《匡庐图》《富春山居图》等。从历史看,产生这种称谓歧异的原因大致有三:一是"图"比"画"具有更深邃的表意功能;二是"图"比"画"包含了更广泛的人类经验;三是河图在中国文明史中的神圣地位,使与此建立关联的绘画获得了价值提升。换言之,在中国画史中,"图"与"画"称谓的歧异,反映了画家既以绘画为业又试图超越自身局限的哲学努力;"以图为画"的自我定位,为艺术作品提供了既兼顾审美又向认知、象征等价值探进的多元取向。进而言之,这种图、画之辨,是现代艺术中关于图像与绘画关系讨论的历史版。厘清这一关系,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中国绘画的意义承载,同时使现代图像学研究在中国本土艺术中获得历史依据和理论阐明。
关键词
中国
绘画史
《洛神赋图》
艺术作品
价值提升
现代艺术
《步辇图》
中国
文明史
表意功能
分类号
J209.2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3
作者
魏兴涛
机构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3年第4期80-86,共7页
文摘
对中国文明历史的研究一直是百年中国考古学最为关注的研究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经过几代学者接续努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绩显著,但仍然任重而道远,必须继续推进、不断深化。“要深入了解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作为考古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深化古代文明研究。
关键词
寻根追流
中国
文明史
文明史
研究引向深入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明史的开端 《史记》的总纲─—《史记·五帝本纪》散论
被引量:
3
4
作者
刘阳仁
机构
怀化师专学报
出处
《怀化师专学报》
1999年第6期30-35,共6页
文摘
《史记·五帝本纪》将中国文明史的开端断限于黄帝,体现了着眼于古代文明和经世致用的宏观史学观,贯穿着作者“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著述思想。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史记》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
宏观史学观
Keywords
Shi Ji
Biographic Scketches of Five Emperors
general principle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K092.34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结局设计看中国改编儿童剧的审美追求
被引量:
1
5
作者
韩卫娟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
出处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4-47,共4页
文摘
在中国文明史乃至世界文明史上,出现过很多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它们是人们情感体验和智慧的结晶。多少年来,儿童从中感受成长与关爱,体会快乐与悲伤,成人亦能从中洞察人性、体会人生。这些常读常新、亘古流传的作品,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儿童剧
审美追求
儿童文学作品
改编
设计
世界
文明史
情感体验
分类号
J805 [艺术—戏剧戏曲]
原文传递
题名
华夏衣冠——中原古代服饰的研究和复原
被引量:
2
6
作者
王敏英
机构
河南博物院
出处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10期83-87,共5页
文摘
中国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产。历代服饰的传承,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宗教、民俗等状况,在中国文明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服饰文化既代表着人类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反映了社会物质生产和人类探索文明的过程。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自建团以来,一直将"博物馆与音乐考古"列为研究的课题,对音乐文物复制及中原古代服饰做重点的考古研究,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无论从远古时期的服饰,还是先秦、汉代以及唐代服饰,都掌握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了丰厚的成果。
关键词
古代服饰
华夏
中国
文明史
复原
中原
社会物质生产
河南博物院
中华民族
分类号
J523.5 [艺术—艺术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耶鲁演讲”对历史学习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
1
7
作者
冯一下
机构
成都教育学院
出处
《历史学习》
2006年第9期34-35,共2页
文摘
历史新课程按文明史范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新的知识体系,而通过对近年高考历史试题(含“文综”卷中的历史试题)的分析,我们又有足够的理由说,文明史范式已主导着历史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外文明史已成为历史高考的核心内容。在此情况下,高中历史学习(含高考复习)自然应将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作为重点。
关键词
历史学习
世界
文明史
高考历史试题
高中历史
中国
文明史
知识体系
高考试题
历史高考
分类号
G63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谈“天”录(之三)
被引量:
1
8
作者
王铭铭
机构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
出处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8-103,共6页
文摘
上帝相对于天 "天人合一"的观念,不可能一成不变地被古代中国人所尊奉.秦代郡县制的兴起,将世俗的行政制度引入了中国历史,部分地排挤了以礼为中心的天人秩序观.而春秋战国、三国、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时期的分裂,更有违"天下观念"中的"和而不同"原则.不过,中国历史虽然存在着这样的断裂,但是其中以礼为中心的天、地、人关系模式一直还是作为一种理想模式,对于中国文明史的整体产生着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天”
“和而不同”原则
中国
历史
中国
文明史
天人合一
行政制度
春秋战国
五代十国
关系模式
中国
人
分类号
D63 [政治法律—政治学]
B22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原文传递
题名
殷墟探幽
9
作者
彭夫
马丽
出处
《前进论坛》
2005年第11期38-40,共3页
关键词
殷墟文化
中国
文明史
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
古代
文明
世界
文明史
甲骨卜辞
文字记载
安阳市
河南省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G236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之我见
10
作者
谢茂松
机构
不详
出处
《湘潮》
2022年第12期31-34,共4页
文摘
中国文明和中国道路的关系及其连续性张光直提出,中国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的连续未断裂的原生道路文明。中国道路不是无源之水,不是平地而起,而是对中国文明史的节节接续与全体贯通,要把握四个历史阶段的接续、贯通。第一,要把握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与改革开放40年的连续性。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前30年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关键词
张光直
连续性
文明
接续
新
中国
成立
中国
文明史
道路
贯通
分类号
F4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博物院藏“群仙祝寿图墨”赏析
被引量:
1
11
作者
方林
出处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年第11期45-47,共3页
文摘
墨作为一种古老的存在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述古书法纂》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目前所见最早的墨的实物是出土于湖北云梦的秦代墨块,可以说墨承载了中国文明史的记忆。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黄河地区一直都是墨制作的集中地,但随着唐后期北方战乱的频繁发生,大批制墨名家纷纷迁移至皖南地区,制墨中心也随之南移,从而造就了徽墨的传奇。
关键词
博物院
赏析
祝寿
安徽
新石器时代
中国
文明史
文明
起源
皖南地区
分类号
J205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画神韵——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巡礼
被引量:
1
12
作者
朱存明
机构
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荣宝斋》
2018年第7期38-67,共30页
文摘
在中国文明史上,徐州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上古时代,徐州是古代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到了汉代,刘邦在此地兴起,经过西征强秦、楚汉硝烟,建立了大汉王朝。两汉享国四百余年,通过民族融合、抵御外强、经学教化,形成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文化观念,影响至今。
关键词
徐州汉画像石
艺术
神韵
中国
文明史
上古时代
民族融合
文化观念
中华民族
分类号
J314.3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在全球化时代重述中国文明史
13
作者
肖自强
机构
修远基金会
出处
《文化纵横》
2015年第4期106-111,共6页
文摘
文明史观和文明史教育,是目前教育思想界正在尝试的一种历史叙事和历史教育。本文基于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关系的变化,对文明史观——特别是文明史观与革命史观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本文系根据上海科技大学中华文明教育项目"文明史与革命史"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而成。作者认为,欲以文明史观超越目前的革命史观,必须从新的全球化视野出发,以1840年以来的300年为尺度,去发现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文明史意义。如此,才可能造就一个世界性的"中华文明"。
关键词
中国
文明史
全球化时代
文明史
观
重述
历史教育
中华
文明
全球化视野
革命史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圈里·圈外——评兰子《圈子》系列作品
14
作者
杨维民
出处
《美术向导》
2008年第2期82-87,共6页
文摘
回顾中国文化艺术史,容易被大家想起来的伟大的女性艺术家寥寥无几。问了身边的一些朋友,除了词宗李清照之外,几乎很难再举出第二个例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比较复杂,但主要原因是在整个中国文明史中,与处于“强势地位”的男性相比较,女性艺术家拥有的机会是少之又少的。而在这样已然很不公平的前提条件下,更为冷酷的是“伟大”的评价标准完全建立在男性中心主义的话语习惯之上。中国艺术进入当代,无论在人数,影响力以及市场上,男性艺术家都占据着绝对优势,呈现出明显的“圈子”式特点。面对这种情况,理应对女性艺术家和女性主义作品给予更多关注。
关键词
作品
圈子
男性中心主义
女性艺术家
中国
文明史
中国
文化
评价标准
中国
艺术
分类号
J03 [艺术—艺术理论]
C912.82 [经济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从中国历史的维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三大成就的深远意义
15
作者
杨金海
机构
中共中央编译局
出处
《经济》
2011年第8期8-9,共2页
文摘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所办的三件大事,令人鼓舞,发人深思。这三件大事,即革命、建设和改革,都具有历史性的意义。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所走过的道路,可以讲的方面很多,可以总结的经验很多,可以研究的角度也很多。对于这三件大事,也就是三大成就的意义,可以从5000年中国文明史、170年中国近代史、90年中国现代史这样三个维度做进一步阐释。
关键词
中国
共产党
意义
中国
历史
成就
维度
“七一”讲话
胡锦涛总书记
中国
文明史
分类号
D239 [政治法律—政治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与摩西
16
作者
张文华
机构
中南神学院
出处
《天风》
2019年第9期32-33,共2页
文摘
孔子开创了儒家学说,其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先秦时,儒、墨并称“显学”,秦坑儒时受钳制,至西汉有董仲舒“独尊儒术”,宋朱熹后儒学始终被尊崇,儒学在华夏历史和现在的中国文明史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孔子
摩西
中国
传统文化
“独尊儒术”
中国
文明史
儒家学说
思想体系
后儒学
分类号
B22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东吴法学传奇的史鳞片拾与沧桑浩叹
17
作者
范忠信
机构
杭州师范大学
出处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年第3期43-48,共6页
文摘
近现代中国的法学教育,在1840年以来的中国文明史上有非常特殊的意义,可以视为中国与世界文明沟通程度的标志.在170余年的近现代史中,学子出洋留学研习外国法律,国内开设学堂讲授法律,二者大约经历了三次高潮:清末变法新政时期,南京政府黄金十年,新中国改革开放头二十年.三个时期彰显一个共同的特征:凡法学教育空前兴旺繁荣的时期,一定是经济社会发展朝气蓬勃、与世界主流文明沟通畅达的时期;反之则否.一部东吴大学法学教育史,创业艰辛、业绩辉煌、命运坎坷、结局悲怆……,是近代中国法学教育史的缩影,也是与世界主流文明沟通历程的缩影.
关键词
法学教育
东吴大学
中国
文明史
近现代
中国
传奇
世界
文明
经济社会发展
外国法律
分类号
D9-4 [政治法律—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18
作者
孙虎成
机构
河南博物院
出处
《理财(经济)》
2021年第2期52-56,共5页
文摘
人是精神的动物。研习书法几年,随着技艺的些许提高,以及基于迫切需要提高书艺而进行的文化思考的深入,对于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这一命题也逐渐有了自己的认识,试述如下。书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文字同源、同步、共舞文化的载体是文字。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中国文明史是从有文字开始计算的,自仓颉造字始,有了文字就有了书法。
关键词
中国
传统文化
表现形式
仓颉造字
中华
文明
书法
中国
文明史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方原始艺术精华——仰韶文化
19
作者
赵会军
机构
不详
出处
《理财(经济)》
2017年第2期21-27,共7页
文摘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典籍里,中华文明一向被形容为“上下五千年”,可仅存的文字记载只能将中国文明史上溯至四千年前,随着古陶器的不断发现,就好比一串钥匙开启了中国古文明史的大门,将我们的视线从现代的车水马龙带向更遥远的时代,无声地向今人表白着祖先闪光的生活智慧和中华历史的沧桑变迁,证实了中国确实有着超过22五千年的文明史。
关键词
仰韶文化
原始艺术
中国
文明史
东方
中国
典籍
中华
文明
文字记载
生活智慧
分类号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绚丽多姿的西夏文明
20
作者
李彤
机构
宁夏博物馆
出处
《今日中国》
2000年第10期70-74,共5页
关键词
西夏
中国
文明史
中国
西部
中原王朝
蒙古汗国
90年
神秘
生存
诱惑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K246.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代”与中国文明政教传统的形成
张志强
《文化纵横》
CSSCI
2019
8
原文传递
2
中国画史中的图、画之辨
刘成纪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6
原文传递
3
寻根追流: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魏兴涛
《新疆社会科学(维文)》
202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文明史的开端 《史记》的总纲─—《史记·五帝本纪》散论
刘阳仁
《怀化师专学报》
199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结局设计看中国改编儿童剧的审美追求
韩卫娟
《戏剧文学》
北大核心
2017
1
原文传递
6
华夏衣冠——中原古代服饰的研究和复原
王敏英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耶鲁演讲”对历史学习的指导意义
冯一下
《历史学习》
2006
1
原文传递
8
谈“天”录(之三)
王铭铭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原文传递
9
殷墟探幽
彭夫
马丽
《前进论坛》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中国文明与中国道路之我见
谢茂松
《湘潮》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安徽博物院藏“群仙祝寿图墨”赏析
方林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汉画神韵——徐州汉画像石艺术巡礼
朱存明
《荣宝斋》
2018
1
原文传递
13
在全球化时代重述中国文明史
肖自强
《文化纵横》
2015
0
原文传递
14
圈里·圈外——评兰子《圈子》系列作品
杨维民
《美术向导》
2008
0
原文传递
15
从中国历史的维度解读中国共产党三大成就的深远意义
杨金海
《经济》
2011
0
原文传递
16
孔子与摩西
张文华
《天风》
2019
0
原文传递
17
东吴法学传奇的史鳞片拾与沧桑浩叹
范忠信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
CAS
201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中国书法与传统文化的关系及表现形式
孙虎成
《理财(经济)》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东方原始艺术精华——仰韶文化
赵会军
《理财(经济)》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绚丽多姿的西夏文明
李彤
《今日中国》
200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