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
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
|
《文学评论》
|
1985 |
443
|
|
2
|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
戴建业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8
|
|
3
|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
王齐洲
|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7
|
|
4
|
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
刘再复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4
|
|
5
|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
何其芳
|
《文学评论》
|
1961 |
50
|
|
6
|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
胡明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6
|
|
7
|
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 |
张未民
|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2
|
|
8
|
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
董乃斌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42
|
|
9
|
听音闻道识媒介——写在“媒介道说”译丛出版之际 |
黄旦
|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40
|
|
10
|
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 |
郑闯琦
|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
2004 |
33
|
|
11
|
谈《诗论》“诗亡隐志”章 |
李学勤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4
|
|
12
|
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
董乃斌
|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3
|
|
13
|
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教授访谈录 |
钱锡生
季进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31
|
|
14
|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
莫砺锋
|
《杜甫研究学刊》
|
2000 |
27
|
|
15
|
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 |
王水照
朱刚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28
|
|
16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王瑶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6 |
23
|
|
17
|
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的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 |
张英进
|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4
|
|
18
|
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 |
何诗海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19
|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 |
尤西林
|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20
|
|
20
|
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论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 |
戴燕
|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