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被引量:443
1
作者 黄子平 陈平原 钱理群 《文学评论》 1985年第5期3-14,共12页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中不约而同地,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叫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初步的讨论使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 我们在各自的研究课题中不约而同地,逐渐形成了这么一个概念,叫作“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初步的讨论使我们意识到,这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所谓“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 世界文学 现代中国文学 近代文学 十九世纪 中国文学史 文学语言 美感特征 艺术思维 民族意识
原文传递
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教学现状与反思 被引量:58
2
作者 戴建业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4-91,共8页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 目前大学中文系古代文学在课程设置上本末倒置,在教学中以文学史而不是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偏重于文学史线索的梳理,相对忽视了对文学作品的讲习;偏重于对文学史常识的教学,相对忽视了对作品的精微体悟;偏重于治学方法的传授,相对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这样,无法让学生掌握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精髓。本文从历史渊源追溯古代文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古代文学特殊性入手探求其纠偏的途径——不能再把古代文学作品作为"文学史参考资料",而应让"中国文学史"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辅助教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教学 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文学史
下载PDF
雅俗观念的演进与文学形态的发展 被引量:47
3
作者 王齐洲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164,208,F003,共16页
雅俗观念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观念,它的演进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同步的。以音声为表征的政治雅俗观是与政教合一、学在王官的礼乐文化相伴生的,它所凸显的是宗法伦理和等级秩序,其文学形态是诗、书、礼、乐等反映礼乐教化的贵族... 雅俗观念是中国文学的重要观念,它的演进与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发展是同步的。以音声为表征的政治雅俗观是与政教合一、学在王官的礼乐文化相伴生的,它所凸显的是宗法伦理和等级秩序,其文学形态是诗、书、礼、乐等反映礼乐教化的贵族文学。以学术为表征的文化雅俗观是与政教分离、学在四夷的道德文化相伴生的,它所张扬的是中国早期知识分子的文化理想和文化精神,其文学形态是反映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论、说、记、传、辞、赋等精英文学。以文本为表征的艺术雅俗观是与成长为独立门类的艺术文化相伴生的,它所强调的是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其文学形态是注重形式和风格、强调审美和娱乐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美感文学。从局部而言,中国文学史上确实存在着某些文体由俗而雅最后走向衰落的现象;从整体而言,中国文学的发展并不呈现由俗到雅再到衰落的趋向,而是不断地由雅趋俗,即从贵族走向精英,从精英走向大众,文学主流文体越来越通俗化,文学消费主体越来越大众化,这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趋向。准此,我们对中国文学史应该有新的视角和新的描述,对当下中国文学应该有新的认识和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形态 雅俗观念 演进 中国文学史 知识分子 中国文化 政教合一 礼乐文化 等级秩序 宗法伦理 贵族文学 礼乐教化 政教分离 道德文化 文化精神 文化理想 中国早期 文化人格 精英文学 艺术文化 审美感受 情感体验 消费主体
原文传递
金庸小说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被引量:44
4
作者 刘再复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9-24,共6页
五十年代中期,金庸首次执笔写武侠小说,前后约十七年,他笔无停辍,总共发表了十四部作品。他把书名的第一个字连缀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后又经过作者封笔之后花了十年工夫认真修订,现今刊行的版本比... 五十年代中期,金庸首次执笔写武侠小说,前后约十七年,他笔无停辍,总共发表了十四部作品。他把书名的第一个字连缀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其后又经过作者封笔之后花了十年工夫认真修订,现今刊行的版本比当初在报纸连载时精致了许多。尽管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 白话文学 金庸小说 中国文学史 本土文学 武侠小说 中国现代文学 自由精神 文学传统 意识形态
下载PDF
少数民族文学史编写中的问题——一九六一年四月十七日在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召开的少数民族文学史讨论会上的发言 被引量:50
5
作者 何其芳 《文学评论》 1961年第5期66-87,共22页
一我们的讨论会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到四月十七日,历时二十四天。我们的会议是开得好的,是很有内容很有收获的。我们讨论了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工作中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对《蒙古族文学简史》、《白族文学史》和《苗族文学史》提了许... 一我们的讨论会从三月二十六日开到四月十七日,历时二十四天。我们的会议是开得好的,是很有内容很有收获的。我们讨论了编写少数民族文学史工作中的一些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对《蒙古族文学简史》、《白族文学史》和《苗族文学史》提了许多修改意见。我们还在会议中交流了工作经验,并且制订了今后的工作计付划的草案。可以说我们相当圆满地完成了这次会议给我们提出的任务。只是会议的时间比起原来的计划延长了许多天而已。我们的会议是努力贯彻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政策的。对编写工作中的某些原则性的问题,对三部文学史中的某些作品的评价,会上都发表了不同的意见,而且有时争论得很热烈。经过了这样的争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 文学研究 克思主义 列宁主义 各民族 蒙古族文学 白族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被引量:36
6
作者 胡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作家究竟有多少?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古代 李清照 文学作品 《国风》 中国文学史 《列女传》 女子 妇女解放 《子夜歌》
原文传递
中国“新现代性”与新世纪文学的兴起 被引量:42
7
作者 张未民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6-22,共17页
一、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话语讨论有关“现代性”的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近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阐释话语。由于在文学研究中弘扬了“现代性”这一概念,仿佛使“现代文学”也充满了宿命般的价值和使命。即便是说到“现代... 一、文学批评的现代性话语讨论有关“现代性”的理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成为近百年来中国“现代文学”的核心阐释话语。由于在文学研究中弘扬了“现代性”这一概念,仿佛使“现代文学”也充满了宿命般的价值和使命。即便是说到“现代”作为一种时间范畴,因为有了“现代性”,那它也不再会像钱基博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所理解的那样,“现代”只是一个相对于“前代”的宽容的客观时间,而是一种表征着“世界化”的时空体系,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的时间观念”。在此之上,获得了“现代性”内涵或“性质”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性” 中国文学史 新世纪文学 现代性话语 90年代以来 现代文学 “现代” 文学批评
原文传递
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被引量:42
8
作者 董乃斌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2,共8页
从文学表现的内涵、特质和基本手段看,中国文学存在两大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学界对前者研究得较多较细,而对后者似乎重视不够。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其实也包括曲赋)的研究中,未能将两大传统充分贯通融合,往往强调了抒情面而忽略... 从文学表现的内涵、特质和基本手段看,中国文学存在两大传统,即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学界对前者研究得较多较细,而对后者似乎重视不够。尤其是在古典诗词(其实也包括曲赋)的研究中,未能将两大传统充分贯通融合,往往强调了抒情面而忽略了叙事面。这不但局限了读解诗词的细致深入程度,也不利于对整个中国文学史面貌的描述理解及对其贯穿线的认识概括。将叙事视角引入诗词研究,可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使诗词研究更加生动细腻、活泼有趣,使我们对中国文学两大传统的研究趋于平衡协调,也可为解决如何认识中国文学传统这个宏大的题目更向前迈出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词研究 叙事视角 古典诗词 中国文学史 抒情传统 大传统 文学表现 叙事传统
原文传递
听音闻道识媒介——写在“媒介道说”译丛出版之际 被引量:40
9
作者 黄旦 《新闻记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46-50,22,共6页
从一个故事说起。以《闲情偶寄》立名于中国文学史的李渔,写有一部小说,名《十二楼》。内中有《夏宜楼》一卷,说的是一瞿姓相公,"亏得一件东西替他做了眼目","微光一隙仅如丝,能使瞳人生翅",偷窥到居于夏宜楼的詹... 从一个故事说起。以《闲情偶寄》立名于中国文学史的李渔,写有一部小说,名《十二楼》。内中有《夏宜楼》一卷,说的是一瞿姓相公,"亏得一件东西替他做了眼目","微光一隙仅如丝,能使瞳人生翅",偷窥到居于夏宜楼的詹姓小姐之美貌,心生莫名爱意。于是灵机一动,将远望高探而得的楼内女方动静,借助媒人之口,一一说与詹小姐听,以示天生有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闲情偶寄》 《十二楼》 夏宜楼 李渔 <正>
原文传递
从夏志清到李欧梵和王德威——一条80年代以来影响深远的文学史叙事线索 被引量:33
10
作者 郑闯琦 《文艺理论与批评》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14,共6页
1980年代 ,“新启蒙主义”提出了一系列观念和理论 ,逐步取得了话语支配权。 2 0年的时间 ,对于学术思想来说 ,已接近一个完成的历史周期。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反思的条件已经具备。今天 ,对 1980年代形成的一系列观念进行清理 ,更成... 1980年代 ,“新启蒙主义”提出了一系列观念和理论 ,逐步取得了话语支配权。 2 0年的时间 ,对于学术思想来说 ,已接近一个完成的历史周期。自 90年代中后期以来 ,反思的条件已经具备。今天 ,对 1980年代形成的一系列观念进行清理 ,更成为下一轮学术思想创新的必要前提。因此 ,本刊特开设“反思 1980年代”栏目 ,以为同道者提供一席之地 ,相信也将引起广大读者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夏志清 李欧梵 王德威 时代精神
原文传递
谈《诗论》“诗亡隐志”章 被引量:34
11
作者 李学勤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1-33,共3页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2001年11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内容包括《孔子诗论》、《缁衣》、《性情论》,其中由29支竹简构成的《孔子诗论》,对于孔子及《诗经》研究乃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国艺术史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为此,本刊与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华文化研究所联合于2002年1月12日在北京召开了《战国楚竹书·孔子诗论》与先秦诗学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60余位从事古文字、文物考古、古文献、先秦文学史、先秦历史、先秦艺术史、中国文化史研究的学者,共同就《孔子诗论》的整理与内容,及其对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的影响进行了深入讨论。本刊本着百家争鸣、繁荣学术的精神,从与会专家的论文中选录部分作为一组笔谈发表,以期促进对这批新出版竹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诗论》 诗学 中国文学史 《诗经》研究 先秦文学 楚竹书 《诗论》 战国 文物考古 竹简
下载PDF
论中国文学史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 被引量:33
12
作者 董乃斌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9-177,共9页
中国文学史存在一条抒情传统,从古至今已得到较充分的阐论,且为海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中国文学史也存在着一条与之相对应的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叙事传统,而且这两条传统乃是共生互补、相扶相益的关系,这一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重... 中国文学史存在一条抒情传统,从古至今已得到较充分的阐论,且为海内外大多数研究者所认同。但中国文学史也存在着一条与之相对应的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的叙事传统,而且这两条传统乃是共生互补、相扶相益的关系,这一点似乎尚未引起足够重视,论证得也不充分。这对全面深入理解中国文学史的面貌、特征和本质,无疑非常不利。因此亟需建立文学史研究的叙事视角,并以此为贯穿线重审全部中国文学史。一种研究视角的建立必有其客观实在的条件,决非随心所欲所能奏功;而一个有价值的视角一旦建立,却能够反哺研究工作,使之打开新局面。试以叙事视角和叙事贯穿线观察中国文学史,就不但会收到扩大文学史资料库和研究范围之效,而且会对古老的中国文学本身获得许多新认识,从而使整个中国文学史研究前进一步。当然,对于文学史贯穿线,应该从多种视角去思考和作出概括,多种视角可以并存共荣,叙事视角也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抒情 叙事 叙事视角 传统
下载PDF
探寻中国文学的“迷楼”——宇文所安教授访谈录 被引量:31
13
作者 钱锡生 季进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3-70,共8页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并执教耶鲁二十年。1982年应聘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现为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特级教授,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 宇文所安(Stephen Owen),1946年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1959年移居巴尔的摩。1972年获耶鲁大学东亚系博士学位,并执教耶鲁二十年。1982年应聘为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现为哈佛大学James Bryant Conant特级教授,东亚系和比较文学系合聘教授,是西方汉学界卓有成就、深具影响的中国文学研究者。主要著作有《孟郊与韩愈的诗》(1975)、《初唐诗》(1977)、《盛唐诗》(1980)、《中国传统诗歌与诗学》(1985)、《追忆》(1986)、《迷楼》(1989)、《中国文学思想读本》(1992)、《中国中世纪的终结:中唐文学论集》(1996)、《他山的石头记》(2002)、《晚唐诗:九世纪中叶的诗歌》(2006)、《中国早期经典诗歌的形成》(2006),主编有《诺顿中国文学作品选》(1996)、《剑桥中国文学史》(2009)等。2009年5月和6月,宇文所安应苏州大学文学院和海外汉学研究中心之邀,先后两次访问苏州大学。本刊特委托苏州大学季进教授、钱锡生副教授就有关学术问题采访了宇文所安,现整理出此篇访谈录,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宇文所安 副教授 访谈录 《他山的石头记》 中国传统诗歌 苏州大学 哈佛大学
原文传递
论杜甫的文化意义 被引量:27
14
作者 莫砺锋 《杜甫研究学刊》 2000年第4期11-18,共8页
关键词 杜甫 宋人 诗歌艺术 中国文学史 诗人 文化意义 典范 北宋 人格 地位
下载PDF
三个遮蔽:中国古代文章学遭遇“五四” 被引量:28
15
作者 王水照 朱刚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8-23,共6页
中国古代文章学在"五四"时期遭遇沉重的打击,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进程。文言文被白话文所代替,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忽视;"杂文学"观念被"纯文学"观念所代替,而无法真正把握中国文学史... 中国古代文章学在"五四"时期遭遇沉重的打击,严重影响了这一学科的建构与发展进程。文言文被白话文所代替,中国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受到忽视;"杂文学"观念被"纯文学"观念所代替,而无法真正把握中国文学史的民族特点。清末民初一大批文话著作长期被冷落,造成中国古代文章学史学术链的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民族文化 “五四”时期 文章学 古代 中国文学史 遮蔽 民族特点 白话文
原文传递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被引量:23
16
作者 王瑶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1-7,共7页
中国现代文学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已有相近的历史。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做了中肯地评价。对近年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近年的研究格局有所突破、方法有革新、认识有提高和发展;肯定这... 中国现代文学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也已有相近的历史。本文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历史进行了回顾,做了中肯地评价。对近年内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近年的研究格局有所突破、方法有革新、认识有提高和发展;肯定这种研究走上了健康的道路;并结合近年新文学的活跃状况,预示着现代文学研究将出现一个更美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史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文学 作家作品 研究工作 反帝反封建 中国文学史 马克思主义 文学史研究 文学革命
下载PDF
批评的漫游性:上海现代派的空间实践与视觉追寻 被引量:24
17
作者 张英进 《中国比较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0-103,共14页
本文分析李欧梵对漫游者所持的令人费解的态度,指出西方理论界近年超越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将漫游性同时理解成为社会人物、修辞比喻和现代性的概念.在讨论上海现代派的视觉语言、空间实践和创新风格后,本文揭示了这些作家和国际先锋艺术... 本文分析李欧梵对漫游者所持的令人费解的态度,指出西方理论界近年超越波德莱尔和本雅明,将漫游性同时理解成为社会人物、修辞比喻和现代性的概念.在讨论上海现代派的视觉语言、空间实践和创新风格后,本文揭示了这些作家和国际先锋艺术运动的联系及其后来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中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派 追寻 波德莱尔 中国文学史 本雅明 作家 命运 修辞 比喻 西方理论
原文传递
齐梁文人隶事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何诗海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34,共12页
隶事游戏作为一代文化风习,表现了南朝士人对博学的特别推崇。这种推崇,是以学术主流的弱化和史学的繁荣为背景的。隶事在形式上逐渐向考试方向靠近,则与南朝察举制的复兴有关。隶事风习直接影响文学创作,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使典... 隶事游戏作为一代文化风习,表现了南朝士人对博学的特别推崇。这种推崇,是以学术主流的弱化和史学的繁荣为背景的。隶事在形式上逐渐向考试方向靠近,则与南朝察举制的复兴有关。隶事风习直接影响文学创作,掀起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使典用事的高潮,具体表现为用典繁密、追求生新、涌现了大批隶事形式的诗作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考察 文人 齐梁 中国文学史 文化风习 文学创作 直接影响 具体表现 察举制 南朝 士人 学术 用事 用典 诗作
原文传递
20世纪中国“文艺大众化”思潮的现代性嬗变 被引量:20
19
作者 尤西林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9,共7页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 “文艺大众化”是纵贯20世纪中国文艺思潮的主流观念,它先后经历了“五四”国民文学启蒙、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工具、“文革”灵魂专政教化与当代商业传媒大众文化嬗变。与九十年代后期开始的以现代性为标尺重写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不同,本文不取将现代性作为价值目标的意识形态立场,而是将现代性作为一个反思的框架,在清理现代中国文学史的一个关键观念同时,让自己走出受支配状态(此即康德所谓启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 文艺大众化 现代性 中国文学史 “革命文学 三四十年代 文艺思潮 文学启蒙 “五四” 文化嬗变 “文革” 九十年代 意识形态 作为 重写
原文传递
文学·文学史·中国文学史─—论本世纪初“中国文学史”学的发轫 被引量:20
20
作者 戴燕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15,共12页
以“文学史”名义对中国文学的历史进行研究和写作,在中国始于本世纪初。1904年,林传甲出任京师大学堂大学国文教席,编写了一部七万字左右的《中国文学史》讲义,这是现在已知的开山之作。从那时起到今天,中国文学史研究起了很大的... 以“文学史”名义对中国文学的历史进行研究和写作,在中国始于本世纪初。1904年,林传甲出任京师大学堂大学国文教席,编写了一部七万字左右的《中国文学史》讲义,这是现在已知的开山之作。从那时起到今天,中国文学史研究起了很大的变化,描述这一研究领域的进程也许还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可是,如果要辨别其中变化的环节与不变的因素,并找出它们的原因,恐怕情况就要复杂得多。将中国已往的文学以“文学史”形式记录下来,实际上是现代学术思想以及方法在传统学术领域波及和运用的后果,要想对近百年来“中国文学史”的著作作一番整理,为它们的不断产生、不断变异找出合乎情理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研究 京师大学堂 1904年 学术领域 学术思想 林传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