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俗叙事”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精神转换
1
作者 杨国伟 《南方文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7,共6页
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①,国内有学者也看到了文学作品与民俗事象相结合的多重价值,认为“文学作品依赖于民俗事象”“作家需要民俗事象来为作品塑造时代背景”“民俗事象给文学作品提供文化意蕴”“文学作... 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①,国内有学者也看到了文学作品与民俗事象相结合的多重价值,认为“文学作品依赖于民俗事象”“作家需要民俗事象来为作品塑造时代背景”“民俗事象给文学作品提供文化意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典型靠民俗来塑造”等②。的确,古今中外不少例证都可以说明,与民俗联结是文学寻找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路径之一。可以说,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也是百年中国文学与民俗相结合的历史,尤其是以“寻根文学”为代表的1980年代中国文学,“民俗叙事”是一项作家开展创作的集体性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发展史 民俗叙事 寻找自我 百年中国文学 寻根文学 民俗事象 丹纳 超越自我
原文传递
知识结构背景下明代文学内在体系的变革
2
作者 何宗美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 2024年第4期64-66,共3页
知识结构体系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并进而支配人的观念、行为和著述、创作。中国古代共同的知识结构体系大体可归结到经、史、子、集四部,在四部分类法正式形成前也不例外。四部体系在每一个时代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以此角度审视明代... 知识结构体系决定了一个时代的思想面貌并进而支配人的观念、行为和著述、创作。中国古代共同的知识结构体系大体可归结到经、史、子、集四部,在四部分类法正式形成前也不例外。四部体系在每一个时代又有一定的独特性,以此角度审视明代,一个基本的认识是,明人的知识结构体系既大不同于此前的汉、唐、宋、元等,也大不同于此后的清代和近代。这是明代思想变革的基本前提,而思想变革又直接成为明代文学发生的重要背景。建立在知识、思想、文学关系链上的明代文学内在体系的调整,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一次深度变革,意义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知识结构体系 四部分类法 思想变革 关系链 内在体系 人的观念
原文传递
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学通史中的唐宋派
3
作者 向云 陈文新 《天中学刊》 2023年第1期102-110,共9页
作为明代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进入本土学者的中国文学通史始于1904年。清末民初,传统学术观居于主导地位,文学史中的唐宋派叙述与《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体相近。“五四”以后,纯文学观、进化史观确立了其主导地... 作为明代重要的散文流派,唐宋派进入本土学者的中国文学通史始于1904年。清末民初,传统学术观居于主导地位,文学史中的唐宋派叙述与《明史·艺文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大体相近。“五四”以后,纯文学观、进化史观确立了其主导地位,唐宋派叙述被纳入复古与革新相互对峙的框架,唐顺之的“本色论”和归有光的日常生活散文受到极大关注;与七子派相较,唐宋派是换了另一种旗帜的复古还是开启了文坛的新气象,也成为关注焦点。1938年后,叙述基调渐趋一致,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作为“五四”以来具有总结性意义的著述,对20世纪中叶的中国文学史统编教材具有示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 唐宋派 20世纪上半叶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下载PDF
《诗经》史诗与荷马史诗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蒋见元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71-75,105,共6页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五篇属于《大雅》的祭歌:《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反映了周族起源、发展以至建国的情况。我国的《诗经》研究学者一般都把这五首诗称为周代的史诗。如冯沅君《诗史》称... 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五篇属于《大雅》的祭歌:《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它们反映了周族起源、发展以至建国的情况。我国的《诗经》研究学者一般都把这五首诗称为周代的史诗。如冯沅君《诗史》称这五篇为后稷传、公刘传、古公亶父传、文王传、武王传。她将《小雅》的《出车》、《采芑》、《江汉》、《六月》、《常武》五篇种族战争诗和上五篇诗合称为“周的史诗”。她说:“这十篇所记大都周室大事,东迁以前的史迹大都备具了”。再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称《大雅》的五篇诗为”民族史诗”,称《小雅》的五篇诗为“具有史诗因素的诗歌”。他说:“如果把这些史诗有次序地排列着,那末东迁以前的周民族历史,就可以看出一个线索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雅》 《大雅》 诗歌总集 皇矣 古公亶父 中国文学发展史 周室 武王 周族 文王
下载PDF
三苏祠
5
作者 文少林 《集邮博览》 2023年第8期68-70,共3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文学的新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及至宋代,欧阳修、苏轼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秉承前朝韩、柳文风,引领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古文学家。其中,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唐代中期韩愈、柳宗元所倡导的“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文学的新进程,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及至宋代,欧阳修、苏轼作为一代文坛领袖,秉承前朝韩、柳文风,引领并涌现出一批优秀古文学家。其中,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被后世尊称为“唐宋八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发展史 唐宋八大家 古文运动 文坛领袖 柳宗元 欧阳修 三苏祠 曾巩
原文传递
回到“问题”本身——文化寻根与百年中国文学 被引量:3
6
作者 曾攀 《扬子江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86,共5页
如何寻根?寻何种根?一直是学界讨论甚至争论的所在。但我在这里关注的是其“提出‘问题’”本身,也就是“问题”何以通过文学得以发抒和生成的过程,以及被发现与被指称的“问题”如何激发文学内部的力量。事实上,纵观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 如何寻根?寻何种根?一直是学界讨论甚至争论的所在。但我在这里关注的是其“提出‘问题’”本身,也就是“问题”何以通过文学得以发抒和生成的过程,以及被发现与被指称的“问题”如何激发文学内部的力量。事实上,纵观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问题”的提出,始终贯穿着文学的发生和流变。二十世纪便是一个文学不断提出问题、结构问题、生产问题乃至试图处理问题的历史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化寻根 百年中国文学 二十世纪
下载PDF
略论《左传》中行人与行辞令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守谦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2期83-86,113,共5页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杰作。唐人刘知几《史通》对《左传》评价说:“著作罕闻,古今卓绝。”《左传》记事详备,文采华赡,在文学方面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文学史家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认为... 《左传》是我国古代一部伟大的历史名著,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杰作。唐人刘知几《史通》对《左传》评价说:“著作罕闻,古今卓绝。”《左传》记事详备,文采华赡,在文学方面有巨大的价值。我国文学史家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中认为,《左传》是一部承上启下的著作。《左传》作者善于通过故事情节、人物言行记述历史事件,描写历史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文 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学 通》 吕相 人物 鲁僖公 《战国策》 吴曾 刘知几
下载PDF
网络文学与“文学大众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方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8-111,共4页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的大众化”是一个持续了多半个世纪并产生持续影响的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平民文学的提倡,到30年代“左联”组织的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从抗战开始时“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响亮口号,到40... 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文学的大众化”是一个持续了多半个世纪并产生持续影响的运动。从20世纪20年代平民文学的提倡,到30年代“左联”组织的三次“文艺大众化”讨论,从抗战开始时“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响亮口号,到40年代延安文学大众化运动如火如荼的展开,再到50年代后,强势话语与体制力量的合二为一……无论表面形式如何变化,其核心理念无非有两个层面:一是大众能够看懂的文学;二是大众创作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大众化 网络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20世纪 文艺大众化 平民文学 “左联” 30年代
原文传递
试论乐府民歌与建安文学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秋枫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2期72-78,共7页
(一) 汉乐府民歌“感于衰乐,缘事而发”,继承了周代民歌的优良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现实。郭沫若认为,乐府民歌是研究两汉社会的第一把手的材料。这话,阐明了乐府民歌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余冠英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 (一) 汉乐府民歌“感于衰乐,缘事而发”,继承了周代民歌的优良传统,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两汉的社会现实。郭沫若认为,乐府民歌是研究两汉社会的第一把手的材料。这话,阐明了乐府民歌所体现的现实主义精神。余冠英说:“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虽然早就表现在《诗经》,但是发展成为一个延续不断的,更丰富,更有力的现实主义传统,不能不归功于汉乐府。这要从建安黄初所受汉乐府的影响来看。”(《乐府诗选序》) 建安,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又是一个“俊才云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府民歌 乐府诗选 中国文学发展史 缘事而发 建安文学 建安诗 黄初 现实主义精神 《杂诗》 悲愤诗
下载PDF
文学史的写作类型与文本性质——论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三次修订 被引量:2
10
作者 贾毅君 南开大学 +1 位作者 中文系 天津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3期206-214,共9页
通过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原本与三次修订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首先分析了两种文学史的写作类型——学术专著型和教科书型的特点 ,以及刘著文学史的写作类型的变化 ;其次分析了三次修订带来的另一种变化——文本性质的变化 ,由此探... 通过对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原本与三次修订本之间的比较研究 ,首先分析了两种文学史的写作类型——学术专著型和教科书型的特点 ,以及刘著文学史的写作类型的变化 ;其次分析了三次修订带来的另一种变化——文本性质的变化 ,由此探讨了人文性叙述文本的特性 ,暗示了阐释性观念在叙述历史中的作用的限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学 写作类型 人文叙述文本 修订 文本性质 学术专著 教材
下载PDF
“孔子删诗”考 被引量:1
11
作者 白秉元 《河西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60-77,共2页
“删诗”说是汉代以来《诗经》研究中的三大问题之一,古今学者论点不尽相同,莫衷一是,致使“删诗”疑案相沿甚久。因此,笔者撰文考之。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编写组所编《中国文学史》。
关键词 孔子删诗 《诗经》研究 中国文学 古今学者 游国恩 季札观乐 《诗三百》 褚斌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下载PDF
小学低年级儿童诗教学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瑶 《陕西教育(教学)》 2017年第3期30-31,共2页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从上古歌谣、《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源远流长。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最有生命力、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诗的数量浩如烟海。重视小学儿童诗教学,首先在弘扬民族文化、加... 中华民族是诗的国度,从上古歌谣、《诗经》、《楚辞》到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今天的新诗,诗的传统源远流长。诗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中最有生命力、最有代表性的文学体裁,诗的数量浩如烟海。重视小学儿童诗教学,首先在弘扬民族文化、加强人文教育方面具有重大意义。新课标指出:“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诗 小学低年级 上古歌谣 文学体裁 中国文学发展史 心灵感受 王菘 苏教版 解词 绘画美
下载PDF
张孝祥被诬入狱之说不可信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济平 《文学遗产》 1984年第3期130-131,共2页
南宋前期爱国词人张孝样是否被诬入狱的问题,过去有些词学论著和中国文学史持肯定的意见,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册)说张孝祥"为秦桧所忌,因以入狱"。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认为孝祥"因事忤秦桧下狱"。 1962年,... 南宋前期爱国词人张孝样是否被诬入狱的问题,过去有些词学论著和中国文学史持肯定的意见,如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册)说张孝祥"为秦桧所忌,因以入狱"。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认为孝祥"因事忤秦桧下狱"。 1962年,宛敏灏先生发表不同看法,认为"孝祥生平未尝入狱"。但没有考辨孝祥"入狱"之说的史料来源及沿讹,也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此近来撰写的某些论著(包括重印的《中国文学史》等),仍主前说,而在学术界影响较大的则是修订本《辞源》(第二册,1980年版)采用被诬入狱之说,其张孝祥条目云: "(孝祥)高宗朝进士第一。曾被秦桧诬陷入狱。桧死后,任建康留守,……"(重点引者加) 这里有两个问题值得商榷:一、张孝祥被秦桧诬陷入狱的问题;二、孝祥是否在秦桧死后任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孝祥 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可信 南宋前期 料来源 《辞源》 秦桧
原文传递
关于近代文学研究的我见 被引量:1
14
作者 任访秋 《文史知识》 1984年第9期11-16,共6页
近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上限开始于1840年的鸦片战争,一而其下限为1919年的五四运动。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在帝国主义侵略下,逐渐从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关键词 近代文学 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文学发展史 反帝反封建 晚清文学丛钞 中国近代思想 现代文学 创作特色 五四文学革命 吴研人
原文传递
毛泽东晚年读书生活的三个侧面(上)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晋 《秘书》 2015年第1期41-43,共3页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毛泽东阅读了一批当代学者写的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著作,其中包括范文澜修订的旧作《中国通史简编》、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毛泽东阅读了一批当代学者写的中国通史、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中国思想史著作,其中包括范文澜修订的旧作《中国通史简编》、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任继愈的《中国哲学史》、杨荣国的《中国古代思想史》、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章士钊的《柳文指要》等。毛泽东在范文澜和任继愈的书中分别留下一些批注文字,1965年还曾向郭沫若推荐杨荣国的思想史,同刘大杰当面交流对文学史的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晚年 读书生活 中国简编》 中国哲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古代思想 中国文学 中国思想
下载PDF
《九歌》为祭歌说献疑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继家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35-39,共5页
屈原的《九歌》是一组什么性质的诗歌?对此,历来有不同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祭歌说”。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云:“《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刘大杰的《中国... 屈原的《九歌》是一组什么性质的诗歌?对此,历来有不同说法,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祭歌说”。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云:“《楚辞》中的《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祀神的乐歌的基础上,为朝廷举行大规模祀典所创作的祭歌。”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说“《九歌》是一套祭祀神鬼的舞曲”。司马昶根据《汉书·郊祀志》记载的“楚怀王隆祭祀,事鬼神,欲以获福助、却秦军”一语推测《九歌》是屈原奉怀王命作的捌神之词(见《屈赋微》)。《九歌》是祭歌吗?对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屈赋微 郊祀志 却秦 游国恩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中国文学 东皇太一 祀典 祭神
下载PDF
正确估计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 被引量:1
17
作者 特.赛音巴雅尔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1期20-23,共4页
少数民族文学不仅从古到今始终客观存在,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和占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不可缺少的更不能忽视的一枝奇葩,中国的文学是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正确估计和... 少数民族文学不仅从古到今始终客观存在,而且在整个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起过重要的作用和占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少数民族文学是中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不可缺少的更不能忽视的一枝奇葩,中国的文学是以汉族文学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学。正确估计和认识少数民族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正确处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学 中国文学发展史 作用和地位
下载PDF
论唐代诗歌发展中的三次美学论争——兼及唐诗流派兴衰演变规律问题的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碧波 《文学遗产》 1985年第2期39-50,共12页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文学论争,涉及到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风格以及美学观点上的冲突;诸如先秦时期的《诗三百》之争,两汉的楚辞之争与汉赋之争,魏晋南北朝的言意之辨,唐代的李杜之争,宋代的以文为诗,以诗为词的优劣...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曾经多次发生过文学论争,涉及到文学思潮、文学流派、文学风格以及美学观点上的冲突;诸如先秦时期的《诗三百》之争,两汉的楚辞之争与汉赋之争,魏晋南北朝的言意之辨,唐代的李杜之争,宋代的以文为诗,以诗为词的优劣是非之争等,它们往往涉及到文学发展的历史趋向、民族艺术传统的形成,以及文学发展的客观规律等问题。因此,探讨这些论争的性质、内容及其影响,是文学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流派 客观规律 兴衰演变 美学论争 诗歌发展 唐代 中国文学发展史 唐诗
原文传递
刘勰的文学批评方法论——读《文心雕龙·知音》
19
作者 王家政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3期51-55,共5页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讨论文学批评问题的专篇。它论述的究竟是文学批评的什么问题,或者说,它论述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深究。即使有一些看法,也是说法不一。比如,《知音》中提出:“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 《文心雕龙》的《知音》篇,是讨论文学批评问题的专篇。它论述的究竟是文学批评的什么问题,或者说,它论述的是哪一方面的问题,很少有人深究。即使有一些看法,也是说法不一。比如,《知音》中提出:“将阅文情,先标六观:一观位体,二观置辞,三观通变,四观奇正,五观事义,六观宫商。”有人说,这是刘勰提出的六条文学批评标准(如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如是说);有人认为这不是批评标准,因为它不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音》 文学批评 六观 事义 中国文学发展史 通变 文学作品 沿波讨源 批评标准 治学思想
下载PDF
刘大杰的早期文学创作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永延 《新文学史料》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3-130,151,共9页
刘大杰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甚至现在有的日本大学还以他的文学史作为教材。他的文学史著作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采流丽,备受人们关注。究其原因,这与刘大杰本身就是一位新文学作... 刘大杰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史家,他的《中国文学发展史》在海内外享有广泛的声誉,甚至现在有的日本大学还以他的文学史作为教材。他的文学史著作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文采流丽,备受人们关注。究其原因,这与刘大杰本身就是一位新文学作家有密切关系,但文学史对他的文学创作介绍不多,本文着重介绍他的文学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创作 刘大杰 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学 早期 日本大学 个性特征 文学作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