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批评逻辑与意义探究——台湾“中国抒情传统”论争的反思
1
作者
石了英
《华文文学》
2022年第6期90-99,共10页
“中国抒情传统”论述在台湾历经近四十年的热议之后,2009年突遇“热讽”。批判的矛头直指此一学术谱系的理论奠基者高友工先生,龚鹏程以“戏论”“谬说”评价其学术观点,颜昆阳以“死路”“绝路”定义其研究方法。高友工在“形式”能...
“中国抒情传统”论述在台湾历经近四十年的热议之后,2009年突遇“热讽”。批判的矛头直指此一学术谱系的理论奠基者高友工先生,龚鹏程以“戏论”“谬说”评价其学术观点,颜昆阳以“死路”“绝路”定义其研究方法。高友工在“形式”能够体现“精神”这一背景下,试图将“体类美典”与“文化美典”两大论述路径融合统一到对中国美学的阐发中,这种学术意图未被龚鹏程认可和理解,造成了龚鹏程的“戏论”之说。颜昆阳和高友工关于人文学术研究范式的差异理解是二人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龚鹏程、颜昆阳“苛评”高友工,使用了以不同观点驳斥对象论述之失误、反证说明对象论述之偏颇、先将对象论述绝对化再指陈其失当的三种批评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当下学界颇具代表性。二位教授对高友工的批判虽然“矫枉过正”,但对于“中国抒情传统”议题的持续传承与开放讨论自有其学术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抒情
美学
抒情
传统
龚鹏程
颜昆阳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对西方中国文字论的修正
2
作者
石了英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29-247,共19页
语言高于文字是西方学界的主流认识。西方存在一条讨论中国文字的潜流,或将中国文字看成非我族类的'异端',或将中国文字看成疗救病痛的'解药',叙述立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费诺罗萨、庞德对中国象形文字作为诗歌媒介优...
语言高于文字是西方学界的主流认识。西方存在一条讨论中国文字的潜流,或将中国文字看成非我族类的'异端',或将中国文字看成疗救病痛的'解药',叙述立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费诺罗萨、庞德对中国象形文字作为诗歌媒介优势表达性能的论述,高度推阐了中国文字的诗性价值,却仍逃不脱'以西释中'的观照视野。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在西学传统中讨论中国文字,一方面对西方传统认识提出修正,一方面以中西比较、二元比较为论述框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角度,重新思考了中国美学何以走上抒情的主流道路这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文字
中国
抒情
美学
海外汉学
原文传递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美学”的海外建构
3
作者
石了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4-51,共8页
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是"中国美学现代阐释"议题下的一个典范个案。高友工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和拒绝同化,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有意阐发和自觉建构,构成其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见证...
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是"中国美学现代阐释"议题下的一个典范个案。高友工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和拒绝同化,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有意阐发和自觉建构,构成其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见证。通过聚焦语言-形式批评、相对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西差异视域下的阐发研究、从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脉络整体考察中国美学特质等代表性的论述策略,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不仅为中国"抒情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范式,阐扬了中国美学的"感性"传统,还肇始了海外华语学界持续四十多年的"中国抒情传统"研寻热潮,并深化了学界对"中国艺术精神"这一现代美学命题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抒情
美学
海外华人学者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虚设的史观——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
4
作者
石了英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3,共6页
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借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的"四次转型"论,历时性梳理中国抒情美学史之萌芽、奠基、实践、综合、式微的流变过程;二是综合历代乐论、文论、书论、...
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借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的"四次转型"论,历时性梳理中国抒情美学史之萌芽、奠基、实践、综合、式微的流变过程;二是综合历代乐论、文论、书论、诗论、画论共构"一个较完整的中国美典的发展",可谓既历时性地交待了中国抒情美学史的发展轨迹,又共时性地展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跨艺术门类版图。但遗憾的是,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却是一个虚构的预设,不仅与其抒情美学理论的相关论述矛盾,这么宏阔的进化论史观根本无力描述中国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实际。其洞见与不见都有待学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友工
跨艺术门类
中国
抒情
美学
理论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批评逻辑与意义探究——台湾“中国抒情传统”论争的反思
1
作者
石了英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出处
《华文文学》
2022年第6期90-99,共10页
基金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海外华人学者‘中国抒情传统’现代建构研究”,项目编号GD18XZW01
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华人学者中国文艺理论海外建构的总体视野研究”,项目编号2018WTSCX153。
文摘
“中国抒情传统”论述在台湾历经近四十年的热议之后,2009年突遇“热讽”。批判的矛头直指此一学术谱系的理论奠基者高友工先生,龚鹏程以“戏论”“谬说”评价其学术观点,颜昆阳以“死路”“绝路”定义其研究方法。高友工在“形式”能够体现“精神”这一背景下,试图将“体类美典”与“文化美典”两大论述路径融合统一到对中国美学的阐发中,这种学术意图未被龚鹏程认可和理解,造成了龚鹏程的“戏论”之说。颜昆阳和高友工关于人文学术研究范式的差异理解是二人分歧的根本原因所在。龚鹏程、颜昆阳“苛评”高友工,使用了以不同观点驳斥对象论述之失误、反证说明对象论述之偏颇、先将对象论述绝对化再指陈其失当的三种批评模式,这三种模式在当下学界颇具代表性。二位教授对高友工的批判虽然“矫枉过正”,但对于“中国抒情传统”议题的持续传承与开放讨论自有其学术史意义。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抒情
美学
抒情
传统
龚鹏程
颜昆阳
Keywords
Yu-kung Kao
Chinese lyrical aesthetics
lyrical tradition
Peng-cheng Kung
Kunyang Yan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对西方中国文字论的修正
2
作者
石了英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
出处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7年第2期229-247,共19页
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中国抒情传统海外建构研究”(项目编号:YQ2015166)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高友工与中国抒情学的海外建构”(项目编号:FSYQ-0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语言高于文字是西方学界的主流认识。西方存在一条讨论中国文字的潜流,或将中国文字看成非我族类的'异端',或将中国文字看成疗救病痛的'解药',叙述立场从来就不是客观的。费诺罗萨、庞德对中国象形文字作为诗歌媒介优势表达性能的论述,高度推阐了中国文字的诗性价值,却仍逃不脱'以西释中'的观照视野。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在西学传统中讨论中国文字,一方面对西方传统认识提出修正,一方面以中西比较、二元比较为论述框架,从中国语言(文字)角度,重新思考了中国美学何以走上抒情的主流道路这一问题。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文字
中国
抒情
美学
海外汉学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美学”的海外建构
3
作者
石了英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
出处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44-51,共8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W001)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培养项目(YQ2015166)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GD14XZW12)
文摘
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是"中国美学现代阐释"议题下的一个典范个案。高友工对西方学术传统的深入思考和拒绝同化,对"中国抒情美学"的有意阐发和自觉建构,构成其传统文化认同的一个见证。通过聚焦语言-形式批评、相对主义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中西差异视域下的阐发研究、从中国文化的大历史脉络整体考察中国美学特质等代表性的论述策略,高友工的"中国抒情美学"论述不仅为中国"抒情学"研究奠定了基本范式,阐扬了中国美学的"感性"传统,还肇始了海外华语学界持续四十多年的"中国抒情传统"研寻热潮,并深化了学界对"中国艺术精神"这一现代美学命题的认识。
关键词
高友工
中国
抒情
美学
海外华人学者
Keywords
Yu-kung Gao
Chinese lyric aesthetics
overseas Chinese scholars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设的史观——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
4
作者
石了英
机构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文学院
出处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8-63,共6页
基金
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中国抒情传统海外建构研究"(YQ2015166)
广东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一般项目"台港新儒学美学核心问题研究"(2013WYXM0118)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优秀青年教师培养项目"高友工与中国抒情学的海外建构"(FSYQ-201401)
文摘
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主要做了两方面工作:一是借鉴余英时的中国文化史的"四次转型"论,历时性梳理中国抒情美学史之萌芽、奠基、实践、综合、式微的流变过程;二是综合历代乐论、文论、书论、诗论、画论共构"一个较完整的中国美典的发展",可谓既历时性地交待了中国抒情美学史的发展轨迹,又共时性地展现中国艺术精神的跨艺术门类版图。但遗憾的是,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却是一个虚构的预设,不仅与其抒情美学理论的相关论述矛盾,这么宏阔的进化论史观根本无力描述中国各艺术门类的发展实际。其洞见与不见都有待学界反思。
关键词
高友工
跨艺术门类
中国
抒情
美学
理论史
Keywords
Kao Yu-Kung
interdisciplinary
A History of Chinese Lyric Aesthetics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批评逻辑与意义探究——台湾“中国抒情传统”论争的反思
石了英
《华文文学》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海外华人学者高友工对西方中国文字论的修正
石了英
《文化与诗学》
CSSCI
2017
0
原文传递
3
高友工与“中国抒情美学”的海外建构
石了英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虚设的史观——高友工跨艺术门类建构的“中国抒情美学理论史”
石了英
《华文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