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年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走向
1
作者 祁国浩 《江苏社会科学》 1988年第Z3期44-45,23,共3页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87级(一)班在任课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于今年六月中下旬召开了近期中篇小说讨论会。会上,有十二位同学对发表在去年和今年各大刊物上的部分中篇作品作了分析评论,大家就作品的题材、主题、人... 江苏教育学院中文系87级(一)班在任课老师的组织指导下,结合中国当代文学课的教学,于今年六月中下旬召开了近期中篇小说讨论会。会上,有十二位同学对发表在去年和今年各大刊物上的部分中篇作品作了分析评论,大家就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形象及表现手法诸方面表现出来的近年中篇小说创作的基本定向进行了热烈的讨论。现将讨论的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篇小说创作 基本走向 表现手法 中国当代文学 作品 故事法 人物形象 玫瑰 教育学院 分析评论
下载PDF
优化课程体系 提高教学质量——《中国当代文学》课的教改实践
2
作者 陈昭明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1996年第2期89-93,共5页
中国当代文学课思想性、时代性、学术性强,为了教好这门课程,把握包含知识传播、情感交流、智能培养、个性塑造等多重因子的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实践,概而论之就是:“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两个突破”—... 中国当代文学课思想性、时代性、学术性强,为了教好这门课程,把握包含知识传播、情感交流、智能培养、个性塑造等多重因子的教学过程,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教改实践,概而论之就是:“一个中心”——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两个突破”——突破囿于文学讲文学的孤立封闭式教学体系,代之以“大文学”的综合开放式教学体系;突破“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范畴,代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相长”的现代教学观念。“五个统一”——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实用性、趣味性的和谐统一。帮助学生建构人类知识的完整图景,情、智、知、行素质综合发展,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造性的复合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体系 人文化教学 点拨引导法 反馈调节法 复合型人才 教改实践 中国当代文学
下载PDF
淡化文史知识 强化育人功能——中国现当代文学课教学反思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路宏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1期57-60,共4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作为非工具类的学科,在经济转型时期日趋边缘化。面对这种教学困境,该课程价值定位应坚守以"人育"和"美育"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应淡化文学史知识,以文本鉴赏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师生互动,科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作为非工具类的学科,在经济转型时期日趋边缘化。面对这种教学困境,该课程价值定位应坚守以"人育"和"美育"为目标,在教学内容上应淡化文学史知识,以文本鉴赏为主;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师生互动,科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文本鉴赏 程价值定位 师生互动 多媒体教学
下载PDF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方式研究
4
作者 曲明鑫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7年第10期92-94,共3页
“慕课”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慕课”教学的优点,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案例,对“慕课”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 “慕课”为我国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带来了新机遇,同时也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基于“慕课”教学的优点,结合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的“慕课”教学案例,对“慕课”教学法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解析,以期优化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方式 应用优势 教学操作
下载PDF
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1
5
作者 齐玉朝 徐丁林 《中国高教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高校 文科专业 中国当代文学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 形式 师资队伍建设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