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周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9
1
作者 高阵雨 陈钟 +3 位作者 刘权 田起宏 王长锐 孟宪平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5-178,共4页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是国家为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延揽海外优秀学者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经过多年发展,该基金在推动我国科技水平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技界积累了良好的口...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是国家为培养青年学术带头人、积极延揽海外优秀学者而设立的专项基金。经过多年发展,该基金在推动我国科技水平进步、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在科技界积累了良好的口碑和声誉。本文通过简要回顾杰青基金设立过程、资助概况与成效统计等,总结杰青基金实施20年来的成功经验和面临问题,并探讨未来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助者 学术带头人 资助强度 项目申请 会议评审 交叉学科领域 中国基础研究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专业评审组 基础研究水平
原文传递
规为引擎 法为准绳——引领中国基础研究进入新常态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卫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0,共6页
2014年度党组扩大会议对科学基金法治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了'十三五'期间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交叉融合的战略思路和优先资助领域,建议了到2020年各学科领域的具体资助目标和指标。现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举'十三... 2014年度党组扩大会议对科学基金法治工作进行深入探讨,交流了'十三五'期间推动学科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交叉融合的战略思路和优先资助领域,建议了到2020年各学科领域的具体资助目标和指标。现从目前的形势与任务,举'十三五'规划之纲、张基础研究发展之目,法规为基金管理的准绳和2015年的工作要点等四个方面,探讨基础研究如何以规为引擎、法为准绳,引领支撑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基金管理 工作要点 资源配置 联合基金 经费预算 生命科学部 研究成果 原创性成果
原文传递
关于我国基础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3
作者 彭以祺 《中国基础科学》 2000年第8期38-42,共5页
从剖析基础研究的现状入手,分析了近10年来我国基础研究的形势、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若干建议。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学科建设 人才培养 科技体制改革
原文传递
渐入佳境的中国基础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卫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1-522,共2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基础研究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学科发展全面加速。我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排名2008年为世界第10位,2...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我国科技创新取得巨大成就,基础研究进入了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到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学科发展全面加速。我国发表的国际科技论文被引次数排名2008年为世界第10位,2013年提升至第5位,2017年跃升至第2位。材料科学、化学、工程科学3个学科发展进入总量并行阶段,发表的论文数量均居世界第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工程科学 习近平 材料科学 微腔 能力提升 角动量 光子学 科研不端行为 青年科学基金
原文传递
新时代我国基础研究迎来新征程 被引量:1
5
作者 白静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第8期32-35,共4页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带领人民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 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年来,带领人民艰难探索,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尤其基础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下,我国基础研究将迎来新的璀璨征程,要悟透中国基础研究的时代特征、发展道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十九大报告 历史方位 艰难探索 中国基础研究 新征程 新时代下 现代化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基础研究向何处去?
6
作者 霍思伊 《新华月报》 2023年第11期76-84,共9页
为什么中国的诺贝尔奖这么少?对这个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王晓东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为什么中国年轻的科学家总处于‘饥饿'之中?”
关键词 国家科学院院士 生命科学 正面回答 诺贝尔奖 中国基础研究 反问
原文传递
中国基础研究领域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概况及启示
7
《新华文摘》 2022年第15期168-169,共2页
韩军徽、梁帅在《中国科技论坛》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无论是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资助类型的横向比较看,还是从历时性的纵向比较看,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越高,其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就越低。建议:1.原则... 韩军徽、梁帅在《中国科技论坛》2022年第4期撰文指出,无论是从不同研究领域不同资助类型的横向比较看,还是从历时性的纵向比较看,在一定程度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的研究水平越高,其以中文发表研究成果的比例就越低。建议:1.原则上,在基础研究领域继续支持和引导以英文发表研究成果,坚持通过国际交流与对话提高中国基础研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技论坛 基础研究领域 中国基础研究 纵向比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交流与对话 资助类型 横向比较
原文传递
时代的呼唤——写在中国工程院成立之际
8
作者 牛人 《神州学人》 1994年第7期5-7,共3页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首批96名院士产生,这标志着中国不但有了高水平的科学院院士,也有了高水平的工程院院士。舆论界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一件大事。同时召开的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 1994年6月3日,中国工程院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工程院首批96名院士产生,这标志着中国不但有了高水平的科学院院士,也有了高水平的工程院院士。舆论界称之为中国科学技术界的一件大事。同时召开的中国工程院成立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引起各界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工程院 技术界 中国科学院 技术科学部 朱光亚 学部主席团 中国基础研究 技术发展规划 师昌绪 学科面
原文传递
正确解读科技论文统计数据至关重要
9
作者 贺德方 《资源环境与发展》 2011年第2期5-7,共3页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是反映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进步的一把尺子。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科技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1中... 科技论文是科学研究产出的一个重要方面,科技论文统计数据是反映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和进步的一把尺子。近日有媒体报道称: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经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但,这些科技论文的平均引用率排在世界100名开外。1中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在世界排第几首先,国际上是用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评价基础研究成果、用EI(工程索引)数据库评价工程技术应用成果的。在进行科技论文国家间比较时,为保证在同一个范畴内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引用次数 基础研究成果 学术不端行为 科研人员 科学计量学 研究与发展 中国基础研究 总被引次数 科学技术会议
下载PDF
超导泰斗赵忠贤
10
作者 余嘉 《新天地》 2017年第2期8-9,共2页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两位新的得主,分别是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院士拥有一份堪称璀璨的履历——1941年生... 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迎来两位新的得主,分别是中科院物理所赵忠贤院士和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赵忠贤院士拥有一份堪称璀璨的履历——1941年生于辽宁新民,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技术物理系,随即进入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物理系 屠呦呦 科学技术奖励 中药研究 超导研究 高温超导 国家自然科学奖 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科院物理所 中国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揭晓 被引量:3
11
作者 代丽 齐志红 +2 位作者 冯峰 朱宇 严佳君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19-25,共7页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于2008年1月31日在北京揭晓,11项具有重大原创性、新闻性和社会影响性的研究成果入选:①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顺利传回探测数据;②在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 2007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于2008年1月31日在北京揭晓,11项具有重大原创性、新闻性和社会影响性的研究成果入选:①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并顺利传回探测数据;②在多光子纠缠和光学量子计算的实验方面取得新进展;③合成出室温条件下具有超大塑性的块体金属玻璃材料;④找到保存在滞育卵囊中的胚胎化石和6.3亿年前的动物化石;⑤合成出具有高电氧化催化活性的二十四面体铂纳米晶;⑥证实CASP8基因启动子的一个六核苷酸插入/缺失多态与多种癌症易感性相关;⑦揭示出多巴胺-蘑菇体环路在果蝇基于价值抉择中的调控作用;⑧发现β抑制因子-1是调节CD4+T细胞存活和自身免疫性的关键因子;⑨证实大熊猫仍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和进化潜力;⑩A在声子晶体中实现声波的双负折射;⑩B发现全球水循环中的溶解无机碳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碳汇。"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会学术部主办,科技导报社、《中国基础科学》编辑部承办。评选活动始终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从以中国科研单位为主在本年度内取得或公开发表的基础研究领域的重大研究进展中,科学界推荐出197项,主办者初选出31项,1600余位两院院士、首席科学家通过函评确定了11项最终入选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基础研究 科技新闻 社会影响
下载PDF
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简介
12
《中国基础科学》 2010年第1期3-6,共4页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4家杂志承办的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于2010年1月13日揭晓。"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 由科学技术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主办,《科技导报》、《中国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院刊》和《中国基础科学》4家杂志承办的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评选结果于2010年1月13日揭晓。"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重大改造工程通过国家验收"、"查明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平衡状况"、"揭示A1型短指症致病机理"、"发现β-抑制因子-2复合体信号缺损可导致胰岛素耐受"、"实验证实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具有发育全能性"、"发现金属钠在高压条件下可转化为透明绝缘体"、"阐明纳米孪晶纯铜极值强度的形成机制"、"高温铜氧化物超导体物性和超导机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鉴别出与超级杂交水稻杂种优势相关的潜在功能基因"和"找到鸟类起源的一些关键证据"等10项由我国科学家完成或为主完成的重要研究进展入选2009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评选 简介
原文传递
中国高校基础研究与企业创新 被引量:26
13
作者 张杰 白铠瑞 《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4-142,共19页
以高等院校为主要载体的基础研究,愈发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基于DID和2SLS的识别策略表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推动政策未能有效促进地区内微观企业创新投入,揭示了中国当前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活动可能存在“脱节... 以高等院校为主要载体的基础研究,愈发成为决定一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基础性力量。基于DID和2SLS的识别策略表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推动政策未能有效促进地区内微观企业创新投入,揭示了中国当前高校基础研究对企业创新活动可能存在“脱节”效应的重大现象。后续的各项稳健性检验结果,均支持中国情景下高校基础研究对微观企业创新活动“脱节”效应理论假说。进一步的机制分析发现,高校基础研究促进政策,既未对企业创新外包活动产生正向促进效应,也未对企业创新人员的人才结构、工资结构和工资水平产生稳定的正向促进效应。由此证明,中国高校基础研究可能并未通过“知识池”和“人才池”渠道,对地区内微观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相应的正向溢出效应。本文还提供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并未提供有效支撑力量的重要事实,深刻揭示了中国情景下高校基础研究与经济增长之间“脱节”效应。本文一系列的经验分析发现,可为中国如何促进高校基础研究能力提升以及如何通过科技创新夯实经济增长基础,提供重要的政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高校基础研究 企业创新 脱节效应 知识池效应 人才池效应
原文传递
基础研究之难
14
《新华月报》 2023年第11期76-76,共1页
为什么中国的诺贝尔奖这么少?针对这一问题,不少科研人员认为,这与中国基础研究系统性困境有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研究取得了重大成就,但对需要“十年磨一剑”的基础研究而言,以竞争性项目为中心的支持模式带来的浮躁之风.
关键词 科研人员 诺贝尔奖 浮躁之风 支持模式 中国基础研究 系统性 重大成就
原文传递
“新基石研究员项目”将带来科学评价新思维
15
作者 曾建勋 《农业图书情报学报》 2023年第6期103-103,共1页
2023年1月13日,腾讯公司最新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将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为200位中国杰出科... 2023年1月13日,腾讯公司最新资助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揭晓首期获资助名单,来自数学与物质科学、生物与医学科学两大领域的58位杰出科学家,成为首批新基石研究员。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将在未来10年投入100亿元人民币,为200位中国杰出科学家提供资助,最高每人可以连续获得5年总计2 500万元的科研经费支持。“新基石研究员项目”旨在长期稳定地支持一批杰出科学家潜心基础研究,开拓新方向,提出新概念、新理论和新方法,激发科研新范式,营造自由探索的创新文化,期冀从中产生世界级的大师科学家,实现“从0到1”的原始创新,焕发中国基础研究的蓬勃生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研经费 科学评价 自由探索 腾讯公司 原始创新 资助 新思维 中国基础研究
下载PDF
我国首台基于自由电子激光的太赫兹辐射源出光评选为2005年度中国基础研究十大新闻 被引量:1
16
作者 汪道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8-458,共1页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自由电子激光 太赫兹
下载PDF
Fundamental Research征稿
17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2-672,共1页
Fundamental Research英文期刊(双月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主办,于2021年1月创刊。期刊立足展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代表性成果,充分反映国内外基础研究前沿与动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基础研究在国际科学界的显... Fundamental Research英文期刊(双月刊)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管、主办,于2021年1月创刊。期刊立足展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代表性成果,充分反映国内外基础研究前沿与动态,促进国际学术交流,提升中国基础研究在国际科学界的显示度和影响力。在创刊当年,Fundamental Research相继被DOAJ和Scopus数据库收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PUS数据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际学术交流 显示度 DOAJ 英文期刊 代表性成果 中国基础研究
原文传递
科学家发现超亮类星体
18
《科学家》 2016年第2期3-3,共1页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等研究入选。何为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 新华社北京2月25日电科技部25日在京公布2015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实现单光子多自由度量子隐形传态、探测到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和解析细胞炎性坏死的关键分子机制等研究入选。何为宇宙早期最亮中心黑洞质量最大的类星体?迄今为止,天文学家通过大型巡天已发现30多万个类星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分子机制 量子隐形传态 单光子 地面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 中国基础研究 吴学 埃博拉病毒 重大基础研究 理论预言
原文传递
中国基础研究:从跟随到领跑
19
作者 王丽娜 《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7-7,共1页
中国的科学研究正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追上世界脚步甚至达到"领跑"水平。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国家... 中国的科学研究正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已经追上世界脚步甚至达到"领跑"水平。1月9日,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赵忠贤与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屠呦呦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士 屠呦呦 科学技术奖励 高温超导 研究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奖 超导研究 超导态 中国中医科学院
原文传递
唐明述教授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并载入《中国基础研究100例》
20
作者 陈秀英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89年第2期56-56,共1页
在89年2月,由国家科委主持召开的全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上,我院唐明述教授主持研究的《碱一集材反应》荣获国家1987年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最近,该研究成果又载入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编的《中国基础研究100例》。唐... 在89年2月,由国家科委主持召开的全国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工作会议上,我院唐明述教授主持研究的《碱一集材反应》荣获国家1987年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最近,该研究成果又载入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主编的《中国基础研究100例》。唐教授的研究成果为该研究领域开创了一个崭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基础研究 基础研究工作 唐明述 研究成果 国家科委 中国科学院 自然科学奖 快速法 学术权威 压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