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008
篇文章
<
1
2
…
1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40
1
作者
邓广铭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一、应当建立一支研究宋史的宏大队伍就我国目前对各个断代史的研究情况来说,辽宋金史的研究是断代史研究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与日本的辽宋金史研究情况相较,我们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辽金史的研究方面,也得承认是落后一些的。现在只...
一、应当建立一支研究宋史的宏大队伍就我国目前对各个断代史的研究情况来说,辽宋金史的研究是断代史研究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与日本的辽宋金史研究情况相较,我们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辽金史的研究方面,也得承认是落后一些的。现在只谈谈宋史的研究。宋史研究在近代之所以不曾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
史
宋代
王安石
封建社会
司马光
研究方法
精神文明
研究工作
中国
古代史
研究情况
原文传递
科举学发凡
被引量:
22
2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5-71,共7页
科举学发凡刘海峰为了使国内外的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和系统比,笔者经过长期而郑重的思考,撰写了《“科举学”刍议》一文,提出建立科举学的初步构想,于1992年11月在全国第四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并在《厦门大...
科举学发凡刘海峰为了使国内外的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和系统比,笔者经过长期而郑重的思考,撰写了《“科举学”刍议》一文,提出建立科举学的初步构想,于1992年11月在全国第四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并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刊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学
中国
科举制
科举考试
专有名词
研究对象
科举制度
教育考试
考试制度
中国
古代史
独特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
被引量:
24
3
作者
俞旦初
《史学史研究》
1982年第4期69-83,共15页
四、“民史”思想发展的历史和新高潮关于反对“君史”、提倡“民史”的史学思想,中国在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因为维新变法的需要,已经从西方和日本那里学来一点,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对封建旧史学提出了极其初步的批判。当时这...
四、“民史”思想发展的历史和新高潮关于反对“君史”、提倡“民史”的史学思想,中国在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因为维新变法的需要,已经从西方和日本那里学来一点,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对封建旧史学提出了极其初步的批判。当时这种认识和批判,还是比较零星片断而缺乏系统。到二十世纪初,情况有所不同。随着西方和日本资产阶级学术文化思想的大量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历
史
中国
通
史
史
学
史
学术文化思想
初考
中国
史
书
历
史
实际
三十年
文明
史
中国
古代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
被引量:
20
4
作者
朱大渭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朱大渭李济先生在《跪坐蹲居与箕踞》一文中,研讨了古代人这三种生活习俗的起源与分布,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意义。李氏指出,原始人为缓解劳累,最自然的休息休态,以蹲居(下肢屈折,以膝向上,臀部向下而...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朱大渭李济先生在《跪坐蹲居与箕踞》一文中,研讨了古代人这三种生活习俗的起源与分布,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意义。李氏指出,原始人为缓解劳累,最自然的休息休态,以蹲居(下肢屈折,以膝向上,臀部向下而不着地)及箕踞(以臀部坐地,两腿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大渭
中国
古代史
敦煌壁画
《晋书》
尔朱荣
绳床
坐法
朱然墓
李贤墓壁画
《魏书》
原文传递
河西考古杂记(下)
被引量:
20
5
作者
阎文儒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1期130-148,共19页
四安西南湖与双塔堡考察记由敦煌城东行,十五里老爷庙。庙西有大墩,墩前有五小墩,为清时所设置。二十五里新店子,从此以东入戈壁中,无人居住。新店子东有盐池,产量丰富,就是《沙州图经》中所记的东盐池。东行疙瘩井子、甜水井子、瓜州口...
四安西南湖与双塔堡考察记由敦煌城东行,十五里老爷庙。庙西有大墩,墩前有五小墩,为清时所设置。二十五里新店子,从此以东入戈壁中,无人居住。新店子东有盐池,产量丰富,就是《沙州图经》中所记的东盐池。东行疙瘩井子、甜水井子、瓜州口,到安西县城。十二月六日,夏先生和我赴安西南湖一带,考察各旧城和榆林窟等遗址。出城南行三十里十工。由此入山,行三十里,出山入南湖界。草滩辽阔,红柳丛生。十里温家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发掘
河西
考古
敦煌
三角城
安西
吐谷浑
拾得
考察记
原文传递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17
6
作者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11期51-53,共3页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孔子
中国
古代史
教学艺术
教育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被引量:
18
7
作者
刘文明
《全球史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3-27,308-309,共26页
西方的'帝国'概念渊源于古代罗马的imperium,其内涵成为一种'帝国理念',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到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近代殖民帝国,作为一种帝国文化遗产而传承下来。它包括三个要素:合法的统治权威、由...
西方的'帝国'概念渊源于古代罗马的imperium,其内涵成为一种'帝国理念',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到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近代殖民帝国,作为一种帝国文化遗产而传承下来。它包括三个要素:合法的统治权威、由多民族构成的广大领土、以'责任'和'使命'相标榜的普世追求。然而,一些西方学者无视西方'帝国'概念的历史性及其文化独特性,把'帝国'抽象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国家形态或类型,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世界历史上丰富多样并各具特色的大国,冠之以'帝国'之名,造成了'帝国'概念的滥用。但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各国历史的特殊性,强调西方'帝国'概念的独特性,反对将这一概念运用于西方之外。一些学者尤其是西方的清史研究者,将西方含义的'帝国'概念用于中国史,中国学者对此也展开了讨论。笔者赞同不能将西方的empire译为中文'帝国'并将其用于分析中国史。如何用中国本土概念来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话语体系,是一个中国史学界值得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殖民地
欧洲民族国家
中国
古代史
历
史
渊源
原文传递
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
17
8
作者
何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把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其中,尤以京西的“三山五园”为中国古典园林...
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把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其中,尤以京西的“三山五园”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三山五园是研究清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的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
史
文化遗产
中国
古典园林
中国
古代史
称谓
建筑艺术
皇家园林
优秀传统
园林艺术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
被引量:
16
9
作者
金景芳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4期153-164,共12页
现在我正写中国古代思想史。需要说明的,我之所谓古代,并不是如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把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统称为中国古代史,而是专指奴隶社会而言。具体说,就是指从夏后启杀益夺权变传贤为传子开始,到秦统一中国截止这一段的历史。人类...
现在我正写中国古代思想史。需要说明的,我之所谓古代,并不是如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把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统称为中国古代史,而是专指奴隶社会而言。具体说,就是指从夏后启杀益夺权变传贤为传子开始,到秦统一中国截止这一段的历史。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所谓中国古代思想,是从中国原始时代思想发展而来的。光讲中国古代思想,不讲原始时代思想,则中国古代思想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思想
史
马克思恩格斯
原始宗教
中国
古代史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时代
表现形式
渊源
思想发展
母系氏族公社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
被引量:
12
10
作者
管彦波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2-25,共4页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
统一多民族国家
历
史
过程
民族融合
中国
古代史
中国
历
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甲骨文字契刻初探
被引量:
17
11
作者
赵铨
钟少林
白荣金
《考古》
1982年第1期85-91,共7页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一种书法篆刻艺术珍品。它那优美雋秀的字体和刚劲有力的刀法,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和赞叹。但是,当初殷人是怎样在龟甲和兽骨上契刻文字的...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一种书法篆刻艺术珍品。它那优美雋秀的字体和刚劲有力的刀法,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和赞叹。但是,当初殷人是怎样在龟甲和兽骨上契刻文字的?数十年来虽有学者对此作过研究和推测,但还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论证。因此,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骨文字
骨料
刀具
刻刀
硬度
出土
中国
古代史
刀法
软化处理
含锡量
原文传递
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祝总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7-90,共14页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东晋是一个由王、庾、桓、谢四族为代表的高级士族先后执掌政治军事大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出身“寒微”的低级士族刘裕敢于觊觎皇帝宝座,而最后终于得以如愿以偿,凌驾诸高级士族而上,推翻司马氏,建...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东晋是一个由王、庾、桓、谢四族为代表的高级士族先后执掌政治军事大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出身“寒微”的低级士族刘裕敢于觊觎皇帝宝座,而最后终于得以如愿以偿,凌驾诸高级士族而上,推翻司马氏,建立宋王朝呢?其原因我以为最根本的就在于东晋后期高级士族的没落,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无能和软弱,他们已经统治不下去了。而这一切正是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书
刘裕
孝武帝
门阀制度
中国
古代史
司马氏
北府兵
琅邪王氏
陈郡谢氏
军事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
被引量:
14
13
作者
谢广山
《职教论坛》
2004年第10S期63-64,共2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源远流长,在有文字记载的史册中可追溯到夏朝,其灿烂和兴盛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在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讲,我...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源远流长,在有文字记载的史册中可追溯到夏朝,其灿烂和兴盛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在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讲,我们总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与近代精细的社会分工狭义地联系在一起,而忘却了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引起社会分工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遵循了这样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
古代史
教学内容
管理体制
培养目标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关于重构中国古代史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14
14
作者
叶文宪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1,共7页
关于古史分期的问题已经讨论70多年了。虽然学者们并无达成共识,但大多数人已放弃了奴隶社会主张。通过分析国家的特征,我认为应把中国历史分为酋邦时代、封建王国时代、转型时期和专制帝国时代等几个时代,其中专制帝国时代又可分...
关于古史分期的问题已经讨论70多年了。虽然学者们并无达成共识,但大多数人已放弃了奴隶社会主张。通过分析国家的特征,我认为应把中国历史分为酋邦时代、封建王国时代、转型时期和专制帝国时代等几个时代,其中专制帝国时代又可分为汉民族第一帝国时期、汉民族第二帝国时期和多民族帝国时期三个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分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被引量:
14
15
作者
贾志扬
胡永光(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关键词
贸易体系
宋代
世界
国体
东亚
中国
古代史
转型时期
中国
历
史
原文传递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显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共2页
明清时代(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结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由此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历史发展遭遇从未有过的世界变局的时期,中国从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强国在由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被迫融入世界体系,...
明清时代(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结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由此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历史发展遭遇从未有过的世界变局的时期,中国从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强国在由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被迫融入世界体系,而一步步走向被动挨打,犹如一条巨轮,行驶到三岔港湾,其走向如何,直接决定着此后中国的命运。因此,探讨这一时期发展的历史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无论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还是对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请张显清、南炳文、冯尔康、李治亭、林金树、常建华等明清史专家围绕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走向问题进行讨论,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晚期
时代特点
中国
古代史
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
社会转型
进步社会思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现代汉语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李向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50,共8页
本文提出时间的基准定位和参照定位是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着重讨论了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并对其语义特征、定位方式、表义能及其时点属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表形式
时间参照
参照点
中国
古代史
定位方式
时间范围
说话时间
方位词
时间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
被引量:
10
18
作者
张泽咸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概念。城市的产生及其增多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史记·货殖传》一一列举了西汉时的十几个城市,逐一指明“亦一都会也”。汉代的城市规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比之春秋以前已有明显扩大,在全国大一统的局...
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概念。城市的产生及其增多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史记·货殖传》一一列举了西汉时的十几个城市,逐一指明“亦一都会也”。汉代的城市规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比之春秋以前已有明显扩大,在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下,有如司马迁所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无不通,得共所欲”。事实表明,汉朝城市中的工商业已比先秦时有所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中城市
唐代
工商业者
富商大贾
中国
古代史
坊市制
市籍
发展
城市居民
贸易
原文传递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被引量:
13
19
作者
陈业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共12页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钻孔孢粉资料等,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战国初期,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武帝后期,气温下降,气候温凉,极端寒冷事件不断出现;约从公元前100年始,气...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钻孔孢粉资料等,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战国初期,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武帝后期,气温下降,气候温凉,极端寒冷事件不断出现;约从公元前100年始,气温明显回升,至公元初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复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公元之初的新莽政权时期,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降温过程大致持续到东汉明帝时期;之后至东汉中后期,气候暖湿,尤其是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汉后期,气候再度出现了幅度不大的波动,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降温的开始。此间气候虽屡有起伏,但总体而言,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仍以暖湿为主,气温略高于今,或与现今差别不大。在干湿状况方面,具有干湿相间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迁
长江中游地区
战国
秦汉时期
中国
古代史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
被引量:
11
20
作者
袁林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00年第12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历
史
研究
数字化文献资源
检索结构
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
原文传递
题名
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
140
1
作者
邓广铭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2期137-144,共8页
文摘
一、应当建立一支研究宋史的宏大队伍就我国目前对各个断代史的研究情况来说,辽宋金史的研究是断代史研究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与日本的辽宋金史研究情况相较,我们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在辽金史的研究方面,也得承认是落后一些的。现在只谈谈宋史的研究。宋史研究在近代之所以不曾得到长足的发展,原因之一。
关键词
宋
史
宋代
王安石
封建社会
司马光
研究方法
精神文明
研究工作
中国
古代史
研究情况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科举学发凡
被引量:
22
2
作者
刘海峰
出处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1期65-71,共7页
文摘
科举学发凡刘海峰为了使国内外的科举研究走向理论化和系统比,笔者经过长期而郑重的思考,撰写了《“科举学”刍议》一文,提出建立科举学的初步构想,于1992年11月在全国第四届教育考试科研讨论会上作了大会发言,并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1992年第4期刊出...
关键词
科举学
中国
科举制
科举考试
专有名词
研究对象
科举制度
教育考试
考试制度
中国
古代史
独特性
分类号
D691.3 [政治法律—政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
被引量:
24
3
作者
俞旦初
出处
《史学史研究》
1982年第4期69-83,共15页
文摘
四、“民史”思想发展的历史和新高潮关于反对“君史”、提倡“民史”的史学思想,中国在十九世纪末,资产阶级改良派因为维新变法的需要,已经从西方和日本那里学来一点,并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对封建旧史学提出了极其初步的批判。当时这种认识和批判,还是比较零星片断而缺乏系统。到二十世纪初,情况有所不同。随着西方和日本资产阶级学术文化思想的大量输入。
关键词
中国
历
史
中国
通
史
史
学
史
学术文化思想
初考
中国
史
书
历
史
实际
三十年
文明
史
中国
古代史
分类号
K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
被引量:
20
4
作者
朱大渭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102-114,共13页
文摘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朱大渭李济先生在《跪坐蹲居与箕踞》一文中,研讨了古代人这三种生活习俗的起源与分布,及其在中国古代史上的意义。李氏指出,原始人为缓解劳累,最自然的休息休态,以蹲居(下肢屈折,以膝向上,臀部向下而不着地)及箕踞(以臀部坐地,两腿向...
关键词
朱大渭
中国
古代史
敦煌壁画
《晋书》
尔朱荣
绳床
坐法
朱然墓
李贤墓壁画
《魏书》
分类号
K892.2 [历史地理—民俗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河西考古杂记(下)
被引量:
20
5
作者
阎文儒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7年第1期130-148,共19页
文摘
四安西南湖与双塔堡考察记由敦煌城东行,十五里老爷庙。庙西有大墩,墩前有五小墩,为清时所设置。二十五里新店子,从此以东入戈壁中,无人居住。新店子东有盐池,产量丰富,就是《沙州图经》中所记的东盐池。东行疙瘩井子、甜水井子、瓜州口,到安西县城。十二月六日,夏先生和我赴安西南湖一带,考察各旧城和榆林窟等遗址。出城南行三十里十工。由此入山,行三十里,出山入南湖界。草滩辽阔,红柳丛生。十里温家庄。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发掘
河西
考古
敦煌
三角城
安西
吐谷浑
拾得
考察记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被引量:
17
6
作者
何克抗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出处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年第11期51-53,共3页
文摘
一、孔子的教学方法 孔子实在是中国古代史上伟大的教育家,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之高超至今难以有人能望其项背。
关键词
教学方法
教学思想
孔子
中国
古代史
教学艺术
教育家
分类号
G642.4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被引量:
18
7
作者
刘文明
机构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全球史评论》
CSSCI
2018年第2期3-27,308-309,共26页
文摘
西方的'帝国'概念渊源于古代罗马的imperium,其内涵成为一种'帝国理念',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再到以大英帝国为代表的近代殖民帝国,作为一种帝国文化遗产而传承下来。它包括三个要素:合法的统治权威、由多民族构成的广大领土、以'责任'和'使命'相标榜的普世追求。然而,一些西方学者无视西方'帝国'概念的历史性及其文化独特性,把'帝国'抽象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国家形态或类型,并以此为标准来衡量世界历史上丰富多样并各具特色的大国,冠之以'帝国'之名,造成了'帝国'概念的滥用。但也有部分学者主张各国历史的特殊性,强调西方'帝国'概念的独特性,反对将这一概念运用于西方之外。一些学者尤其是西方的清史研究者,将西方含义的'帝国'概念用于中国史,中国学者对此也展开了讨论。笔者赞同不能将西方的empire译为中文'帝国'并将其用于分析中国史。如何用中国本土概念来讲述中国历史故事,形成自己的历史解释话语体系,是一个中国史学界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殖民地
欧洲民族国家
中国
古代史
历
史
渊源
分类号
K1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及其历史地位
被引量:
17
8
作者
何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出处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60-61,共2页
文摘
清代皇家园林,是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中璀璨的明珠。它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把建筑、山水、花木有机地结合起来,营造出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富有诗情画意的景区。其中,尤以京西的“三山五园”为中国古典园林的最高典范。三山五园是研究清史和中国古代史的一个非常重的窗口。
关键词
历
史
文化遗产
中国
古典园林
中国
古代史
称谓
建筑艺术
皇家园林
优秀传统
园林艺术
分类号
TU-098.4 [建筑科学—建筑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
被引量:
16
9
作者
金景芳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1年第4期153-164,共12页
文摘
现在我正写中国古代思想史。需要说明的,我之所谓古代,并不是如当前流行的一种说法,把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统称为中国古代史,而是专指奴隶社会而言。具体说,就是指从夏后启杀益夺权变传贤为传子开始,到秦统一中国截止这一段的历史。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所谓中国古代思想,是从中国原始时代思想发展而来的。光讲中国古代思想,不讲原始时代思想,则中国古代思想有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关键词
中国
古代
思想
史
马克思恩格斯
原始宗教
中国
古代史
父系氏族公社
原始时代
表现形式
渊源
思想发展
母系氏族公社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
被引量:
12
10
作者
管彦波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
出处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22-25,共4页
文摘
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讲到民族关系时,民族融合是一个频频出现的词语.那么,什么是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出现过哪几次民族大融合,以及民族融合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式又如何?今天,正确地把握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了解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
关键词
民族关系
形成和发展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社会主义
统一多民族国家
历
史
过程
民族融合
中国
古代史
中国
历
史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甲骨文字契刻初探
被引量:
17
11
作者
赵铨
钟少林
白荣金
出处
《考古》
1982年第1期85-91,共7页
文摘
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的文字。它不仅是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的极其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也是一种书法篆刻艺术珍品。它那优美雋秀的字体和刚劲有力的刀法,早已为人们所称道和赞叹。但是,当初殷人是怎样在龟甲和兽骨上契刻文字的?数十年来虽有学者对此作过研究和推测,但还没有足以令人信服的论证。因此,这一问题至今仍是个未解之谜。
关键词
甲骨文字
骨料
刀具
刻刀
硬度
出土
中国
古代史
刀法
软化处理
含锡量
分类号
K8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
被引量:
16
12
作者
祝总斌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3期77-90,共14页
文摘
众所周知,在中国古代史上,东晋是一个由王、庾、桓、谢四族为代表的高级士族先后执掌政治军事大权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为什么出身“寒微”的低级士族刘裕敢于觊觎皇帝宝座,而最后终于得以如愿以偿,凌驾诸高级士族而上,推翻司马氏,建立宋王朝呢?其原因我以为最根本的就在于东晋后期高级士族的没落,政治和军事方面的无能和软弱,他们已经统治不下去了。而这一切正是门阀制度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关键词
晋书
刘裕
孝武帝
门阀制度
中国
古代史
司马氏
北府兵
琅邪王氏
陈郡谢氏
军事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
被引量:
14
13
作者
谢广山
机构
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职教论坛》
2004年第10S期63-64,共2页
文摘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源远流长,在有文字记载的史册中可追溯到夏朝,其灿烂和兴盛几乎贯穿整个古代社会,只是到了封建社会的晚期才开始衰败.在15世纪之前,中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与发达的职业技术教育是分不开的.一般来讲,我们总是把职业技术教育与近代精细的社会分工狭义地联系在一起,而忘却了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会引起社会分工的变化,这些变化势必会影响到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也遵循了这样的变化规律.
关键词
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
古代史
教学内容
管理体制
培养目标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710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于重构中国古代史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
14
14
作者
叶文宪
机构
苏州铁道师院历史系
苏州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11,共7页
文摘
关于古史分期的问题已经讨论70多年了。虽然学者们并无达成共识,但大多数人已放弃了奴隶社会主张。通过分析国家的特征,我认为应把中国历史分为酋邦时代、封建王国时代、转型时期和专制帝国时代等几个时代,其中专制帝国时代又可分为汉民族第一帝国时期、汉民族第二帝国时期和多民族帝国时期三个时期。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分期
Keywords
Ancient Chinese history
Periodizafion
分类号
K03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被引量:
14
15
作者
贾志扬
胡永光(译)
机构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顿分校历史系
出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9-108,共10页
关键词
贸易体系
宋代
世界
国体
东亚
中国
古代史
转型时期
中国
历
史
分类号
F741.2 [经济管理—国际贸易]
D9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
被引量:
10
16
作者
张显清
机构
中国明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
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6,共2页
文摘
明清时代(1840年前)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总结时期,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由此进入高度成熟的阶段;同时,又是中国历史发展遭遇从未有过的世界变局的时期,中国从一个历史悠久的世界强国在由西方文明为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被迫融入世界体系,而一步步走向被动挨打,犹如一条巨轮,行驶到三岔港湾,其走向如何,直接决定着此后中国的命运。因此,探讨这一时期发展的历史特点,总结其经验教训,无论对于深刻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特点,还是对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皆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刊特约请张显清、南炳文、冯尔康、李治亭、林金树、常建华等明清史专家围绕明清时代的历史特点及其走向问题进行讨论,在此一并刊出,以飨读者。
关键词
明代晚期
时代特点
中国
古代史
封建社会
近代社会
社会转型
进步社会思潮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现代汉语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
被引量:
12
17
作者
李向农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语言学研究所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3-50,共8页
文摘
本文提出时间的基准定位和参照定位是两种不同的定位方式,着重讨论了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并对其语义特征、定位方式、表义能及其时点属性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现代汉语八百词》
语表形式
时间参照
参照点
中国
古代史
定位方式
时间范围
说话时间
方位词
时间位
分类号
H14 [语言文字—汉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
被引量:
10
18
作者
张泽咸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52-157,共6页
文摘
城市和乡村是对立的概念。城市的产生及其增多乃是社会分工进一步发展的产物。《史记·货殖传》一一列举了西汉时的十几个城市,逐一指明“亦一都会也”。汉代的城市规模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比之春秋以前已有明显扩大,在全国大一统的局面下,有如司马迁所说,“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无不通,得共所欲”。事实表明,汉朝城市中的工商业已比先秦时有所增益。
关键词
大中城市
唐代
工商业者
富商大贾
中国
古代史
坊市制
市籍
发展
城市居民
贸易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被引量:
13
19
作者
陈业新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历史系
出处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共12页
文摘
本文根据历史文献、考古材料和钻孔孢粉资料等,对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状况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战国初期,该地气候温暖湿润;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武帝后期,气温下降,气候温凉,极端寒冷事件不断出现;约从公元前100年始,气温明显回升,至公元初年前后,长江中游地区复为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公元之初的新莽政权时期,气候经历了由暖而寒的历史转变,降温过程大致持续到东汉明帝时期;之后至东汉中后期,气候暖湿,尤其是冬季气温相对较高;东汉后期,气候再度出现了幅度不大的波动,标志着魏晋南北朝时期大降温的开始。此间气候虽屡有起伏,但总体而言,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的气候仍以暖湿为主,气温略高于今,或与现今差别不大。在干湿状况方面,具有干湿相间的特点。
关键词
气候变迁
长江中游地区
战国
秦汉时期
中国
古代史
Keywords
The climate change
the Area of the middle of Yangtze River
from the Zhanguo period to the East Han Dynasty
Chinese ancient history
分类号
P467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
被引量:
11
20
作者
袁林
出处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00年第12期19-27,共9页
关键词
中国
古代史
历
史
研究
数字化文献资源
检索结构
中文古籍全文数据库
分类号
K092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谈谈有关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邓广铭
《社会科学战线》
1986
140
原文传递
2
科举学发凡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
俞旦初
《史学史研究》
1982
2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古汉人由跪坐到垂脚高坐
朱大渭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20
原文传递
5
河西考古杂记(下)
阎文儒
《社会科学战线》
1987
20
原文传递
6
孔子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思想给我们的启示
何克抗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2006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帝国”概念在西方和中国:历史渊源和当代争鸣
刘文明
《全球史评论》
CSSCI
2018
18
原文传递
8
三山五园称谓的由来及其历史地位
何瑜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
1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中国古代思想的渊源
金景芳
《社会科学战线》
1981
16
原文传递
10
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上)
管彦波
《历史教学》
北大核心
200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甲骨文字契刻初探
赵铨
钟少林
白荣金
《考古》
1982
17
原文传递
12
试论东晋后期高级士族之没落及桓玄代晋之性质
祝总斌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
16
原文传递
13
中国古代职业技术教育的兴盛及其特征
谢广山
《职教论坛》
2004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关于重构中国古代史体系的思考
叶文宪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宋代与东亚的多国体系及贸易世界
贾志扬
胡永光(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
14
原文传递
16
晚明社会的时代特点
张显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现代汉语时间参照定位的语表形式——X前/后
李向农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唐代城市构成的特点
张泽咸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10
原文传递
19
战国秦汉时期长江中游地区气候状况研究
陈业新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7
13
原文传递
20
中国古代史研究数字化文献资源与利用
袁林
《中国史研究动态》
CSSCI
2000
1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15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