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 被引量:465
1
作者 曹顺庆 《文艺争鸣》 CSSCI 1996年第2期50-58,共9页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曹顺庆当今文艺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文论失语症;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自"五四""打倒孔家店"(... 文论失语症与文化病态曹顺庆当今文艺理论研究,最严峻的问题是什么?我的回答是:文论失语症;长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艺理论基本上是借用西方的一整套话语,长期处于文论表达、沟通和解读的"失语"状态。自"五四""打倒孔家店"(传统文化)以来,中国传统文论就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论失语症 重建中国文论话语 传统文化 西方文论 《文心雕龙》 中国古代 现实主义 西方文化 中国文化 浪漫主义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 被引量:101
2
作者 张世英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4-37,62,共5页
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了解“天人合一”思想的内涵及其发展演变,对于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都是有意义的。今天我谈谈这个思想,并分析一下这个思想的现代意义。
关键词 “天人合一”思想 中国古代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中国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社会 发展演变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探析 被引量:44
3
作者 庞维国 薛庆国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9-62,共4页
从自主学习的价值、自主学习的原则、自主学习的教学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古代的自主学习思想。中国古代学者强调为学贵在自求自得 ,注重立志、学思结合、知疑善问、自我省察、相互切磋等自主学习原则 ,主张遵循启发式的。
关键词 自主学习能力 注重 立志 教学原则 为学 培养学生 思想 自得 自我 中国古代
下载PDF
中国古代的巫 被引量:80
4
作者 童恩正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80-197,共18页
本文首先对原始宗教、多神宗教、一神宗教以及巫师、法师、祭司作出界定,接着对 中国古代的巫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仅仅将中国巫的研究作为 宗教史的一部分来看待是不够的。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氏族的精神支柱,是... 本文首先对原始宗教、多神宗教、一神宗教以及巫师、法师、祭司作出界定,接着对 中国古代的巫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仅仅将中国巫的研究作为 宗教史的一部分来看待是不够的。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氏族的精神支柱,是智慧的化身, 是灵魂世界和现实世界一切疑难的解答者。在中国北方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过程中,许多文 明因素如法律、文字、天文历算、医学等的创造和积累与巫师的活动都分不开。特别是巫 师集团促进了祖先崇拜的制度化和宗庙系统的出现,这对于文明和国家的起源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夏代开始,巫师的后继者祭师集团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集团。 由于他们的最高领袖为世俗的国王,所以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经济的指导者,又是 一切精神财富的保存者。迨至西周,这一集团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战国以后,随着早期 文明史的结束,他们的特殊政治地位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而在民间,古老的巫则继续存在, 但他们的活动已受到主流宗教的歧视和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中国北方 陈梦家 宗教活动 巫术 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
原文传递
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 被引量:82
5
作者 夏鼐 《考古学报》 1963年第1期45-76,156-170,共47页
最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东面的尼雅遗址和吐鲁番附近的阿斯塔那墓地,发现了东汉(公元25—220年)和北朝至府初(六到七世纪)的丝织品遗物。古代的织物,通常很难保存下来。这次的出土物是由于当地干燥的气候才得以保持完整。它们质... 最近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和阗东面的尼雅遗址和吐鲁番附近的阿斯塔那墓地,发现了东汉(公元25—220年)和北朝至府初(六到七世纪)的丝织品遗物。古代的织物,通常很难保存下来。这次的出土物是由于当地干燥的气候才得以保持完整。它们质料良好,颜色鲜明,是很可宝贵的文物。这两处都位于新疆境内古代"丝路"的沿线。汉代的"丝路"从关中的长安开始,穿过河西走廊和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跨越过帕米尔高原,然后经过今日苏联的中亚各加盟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发现 新疆 汉代 颜色 考古学 提花机 图案 中国古代 叙利亚 循环
原文传递
诗可以怨 被引量:72
6
作者 钱锺书 《文学评论》 1981年第1期16-21,共6页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 到日本来讲学,是很大胆的举动。就算一个中国学者来讲他的本国学问,他虽然不必通身是胆,也得有斗大的胆。理由很明白简单。日本对中国文化各个方面的卓越研究,是世界公认的;通晓日语的中国学者也满心钦佩和虚心采用你们的成果,深知道要讲一些值得向各位请教的新鲜东西,实在不是轻易的事。我是日语的文盲,面对着贵国“汉学”或“支那学”研究的丰富宝库,就像一个既不懂号码锁、又没有开撬工具的穷光棍,瞧着大保险箱,只好眼睁睁地发愣。但是,盲目无知往往是勇气的源泉。意大利有一句嘲笑人的惯语,说“他发明了雨伞”(hainventato l’ombrello)。据说有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一天在路上走,忽然下起小雨来了,他凑巧拿着一根棒和一方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可以怨 司马迁 弗洛伊德 中国学者 汉书·艺文志 中国文化 文心雕龙 韩愈 诗歌 中国古代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文体学学科论纲 被引量:57
7
作者 吴承学 沙红兵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35,共14页
本文以“辨体”的辩证思考和“文体”的含义疏解为基本起点,并从两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学科思考一方面,通过对基本内涵与对象的探讨,勘划古代文体学学科的大致范围和性质;另一方面,通过与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现代西方... 本文以“辨体”的辩证思考和“文体”的含义疏解为基本起点,并从两个方面展开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学科思考一方面,通过对基本内涵与对象的探讨,勘划古代文体学学科的大致范围和性质;另一方面,通过与古代文学史、古代文学批评史、现代西方文体学等学科之间的互动,确立古代文体学在古代文学研究学术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同时保持诸学科之间的相对开放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体学 辨体 古代文学史 古代文学研究 现代西方 学科 中国古代 相对 位置 保持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初期“城市”这个概念 被引量:64
8
作者 张光直 《文物》 1985年第2期61-67,共7页
在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上,城市的初现是当作一项重要的里程碑来看待的。在西方社会科学的文献中有不少对什么是城市、城市在历史上什么阶段开始出现,以及城市初现的因素与契机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由于龙山文化与三代早期考古遗... 在人类社会史的研究上,城市的初现是当作一项重要的里程碑来看待的。在西方社会科学的文献中有不少对什么是城市、城市在历史上什么阶段开始出现,以及城市初现的因素与契机是什么这一类问题的讨论。近年来由于龙山文化与三代早期考古遗址的许多新发现,城市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便更成为一项引人注意的课题。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在研究新旧考古材料在社会发展史上的意义的同时,把"城市"的研究上的若干基本观念澄清一下,应该是有助于进一步的讨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市 城市革命 社会科学家 考古材料 考古学 青铜器 龙山文化 政治权力 中国古代 新发现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阴阳与五行说的合流——《管子》阴阳五行思想新探 被引量:57
9
作者 白奚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3-33,共11页
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本文提出并论证了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合流于《管子》的观点。作者认为《管子》中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一组文章是较成熟的阴阳五行家作品,它们各自配成了不... 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的合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的框架。本文提出并论证了阴阳与五行两大学说合流于《管子》的观点。作者认为《管子》中的《幼官》、《四时》、《五行》、《轻重己》一组文章是较成熟的阴阳五行家作品,它们各自配成了不同的阴阳五行图式,标志着阴阳与五行合流的实现。这一合流并不是一举完成的,在《管子》的其他篇章中,可以考见阴阳与五行由分离到并行再到试探着逐步结合的具体历程,反映了阴阳五行合流的不同阶段。本文还分析了阴阳五行合流于《管子》的政治背景,《管子》一书的创作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子》 阴阳五行说 阴阳二气 《吕氏春秋》 中国古代 阴阳学说 《五行》 四时教令 《黄帝四经》 阴阳说
原文传递
述“社邑” 被引量:64
10
作者 宁可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1期12-24,共13页
社邑(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其性质、类型、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所反映的阶级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① 春秋以前的社是农村公社的组织。当时,村社通称邑、里,其所奉祀的社神(土神),即村社... 社邑(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基层社会组织。其性质、类型、组织形式、活动内容、所反映的阶级关系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随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演变。① 春秋以前的社是农村公社的组织。当时,村社通称邑、里,其所奉祀的社神(土神),即村社的保护神。奉祀社神的地方称为“社”。于是这种村社组织也有径称“社”的。社神是邑、里中最重要的神祗,其标识一般是一株大树或丛木;有的则进一步封土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邑 基层社会 农村公社 组织形式 中国古代 阶级关系 社会生活 社神 村社 活动内容
下载PDF
中国古代民事诉讼制度通论 被引量:42
11
作者 张晋藩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6年第3期54-61,共8页
关键词 民事诉讼制度 刑事诉讼 中国古代 审理民事案件 州县官 民事纠纷 司法机关 刑事附带民事 当事人 民事诉讼法
原文传递
地域偏见和族群歧视:中国古代瘴气与瘴病的文化学解读 被引量:59
12
作者 张文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77,共10页
关于瘴气与瘴病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在疾病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医疗社会史范畴;由于所谓的瘴气与瘴病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包含多种地方性疾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统称,因而这一研究便失去了可靠基础;事实上,所谓的瘴气与瘴病,不过是... 关于瘴气与瘴病的研究,以往学界主要集中在疾病学、历史地理学以及医疗社会史范畴;由于所谓的瘴气与瘴病并非一种疾病,而是一组包含多种地方性疾病在内的复杂疾病的统称,因而这一研究便失去了可靠基础;事实上,所谓的瘴气与瘴病,不过是以汉文化为主体的中原文化对于南方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地域偏见与族群歧视的“形象模塑”,它更多的是文化概念,而非疾病概念。随着近代医学知识的普及和中国文化优势意识的减弱,瘴气与瘴病的概念也渐趋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歧视 族群 偏见 地域 文化学 解读 历史地理学 西南地区 中原文化 文化概念 文化优势 医学知识 疾病 社会史 地方性 汉文化
原文传递
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 被引量:49
13
作者 张少康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0-52,共13页
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张少康我们当代文艺学的发展,从“五四”以来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五四”时期提倡反帝反封建、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有“全盘西化”的片面性,否定... 走历史发展必由之路──论以古代文论为母体建设当代文艺学张少康我们当代文艺学的发展,从“五四”以来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五四”时期提倡反帝反封建、学习西方的科学民主,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也有“全盘西化”的片面性,否定了继承和发扬我们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论 中国古代 文学创作 当代文艺学 王国维 《文心雕龙》 思维方式 历史发展 当代文论 中西文论
原文传递
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35
14
作者 王卫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217,共6页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东渐的浪潮,“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开始出现,教养结合的慈善机构渐趋增多,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慈善事业 国有 浪潮 近代转型 理念 明清时期 慈善机构 收养 中国古代
下载PDF
中国秦汉魏晋南北朝时代的陵园和茔域 被引量:49
15
作者 徐苹芳 《考古》 1981年第6期521-530,共10页
中国古代墓葬,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流行在地面上筑坟丘以后,发展到秦汉时代,墓上构筑坟丘已成定制。特别是帝王和世家大族的墓葬,坟丘高大,有些还一直留到今天。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除了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坟丘本身进行形制上的考察以外... 中国古代墓葬,从春秋战国时代开始流行在地面上筑坟丘以后,发展到秦汉时代,墓上构筑坟丘已成定制。特别是帝王和世家大族的墓葬,坟丘高大,有些还一直留到今天。作为考古学研究的对象,除了对这些不同时期的坟丘本身进行形制上的考察以外,还要进一步研究与这些坟丘墓有密切关系的附属建筑,以及这些坟丘墓之间的排列顺序和位置,即应对当时的帝王陵园制度和世家大族的茔域制度作必要的分析。因为,陵园制度和茔域制度的变化反映着礼俗和宗法制度的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家大族 陵园 南北朝时代 陪葬墓 中国古代 墓葬 宗法制度 秦汉时代 排列顺序 西汉
原文传递
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 被引量:48
16
作者 漆侠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1期29-52,共24页
宋代社会生产力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发展,在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总过程中,亦即在春秋战国之交(前476年)至鸦片战争前(1840年)的二千三百多年间,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细致的研究。本文打算从如下两个方面... 宋代社会生产力究竟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个发展,在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的总过程中,亦即在春秋战国之交(前476年)至鸦片战争前(1840年)的二千三百多年间,又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这些问题还缺乏系统的细致的研究。本文打算从如下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一是从纵的方面考察一下整个封建时代生产发展的状况,从这个考察中可以看出宋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总过程中所处的地位。二是从横的方面考察一下生产发展不平衡的状况,由这个考察说明各地区在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差距,而这一考察则是以宋代作为典型的。然后综合这两方面的考察,看看它对社会生产的关系、经济发展的方向等等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个探讨是初步的,因而也是肤浅的,深望得到同道们的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产力发展 宋代 封建时代 精耕细作 发展过程 宋神宗 粮食生产 中国古代 两浙路 经济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历代尺度概述 被引量:49
17
作者 曾武秀 《历史研究》 1964年第3期163-182,共20页
前言关于中国历代计量制度的研究,在度、量、衡三个方面之中,目前以尺度的研究较为充分。这主要是由于三个原因:一、尺度问题本身比较量、衡为简单;二、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对制礼作乐十分讲究,根据传统的乐律理论。
关键词 代尺度 尺长 黄钟 律历志 中国历代 北魏 乐律 中国古代 著录 出土
原文传递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被引量:36
18
作者 胡明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95-108,共14页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 关于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胡明中华民族有三千年光华灿烂的文学,诗、辞赋、散文、骈文、词、曲、戏剧、小说、鼓词弹词、俗曲、歌谣、批评、理论……源远流长,蔚为大国。然而所有这些文学的文本典籍中,女性的作品究竟占了多少?女性的作家究竟有多少?中国古代的妇女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文学 中国古代 李清照 文学作品 《国风》 中国文学史 《列女传》 女子 妇女解放 《子夜歌》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关于见义勇为的立法 被引量:39
19
作者 郑显文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82-85,共4页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历代统治者... 弘善抑恶、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曾记载了许许多多有关见义勇为的事迹。这些事迹千百年来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妇孺皆知,成为指导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准则。历代统治者从维护其封建专制统治的立场出发,顺应民意,也先后制定了许多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令法规,以此来惩恶扬善、弘扬正义,适应社会的发展。但这些法令法规因时代久远和历史的变革,有的早已佚失,有的散见于不同的文献典籍中,十分零乱,迄今尚未见学术界有专文进行研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法制史研究中的一件憾事。基于此,笔者试图对这一问题略作探讨,不妥之处祈求教正。中国古代有关见义勇为方面的法律条款很多,概而言之可分为如下三方面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见义勇为者 中国古代 法律保护 法律制度 见危不救 《唐律疏议》 见义不为 犯罪行为 《睡虎地秦墓竹简》 《宋刑统》
原文传递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型 被引量:36
20
作者 夏锦文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9期57-63,共7页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型夏锦文(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法律传统并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系统,即“... 中国法律文化的传统及其转型夏锦文(南京师范大学南京210097)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传统法律文化逐渐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法律精神品格和制度特征,从而成为区别于其他法律传统并在世界法律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的法律系统,即“中华法系”。因此,概括地总结中国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法律 中国法律文化 中华法系 价值取向 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 法律文明 诸法合体 法律体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