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5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被引量:85
1
作者 赵世瑜 邓庆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57-172,共16页
关键词 中国社会史 20世纪中国史学 中国历史学 年代 经历 复兴 学术 领域 理念 概括
原文传递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35
2
作者 戴逸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16,共12页
20世纪即将过去,留下了鲜明的轨迹。21世纪即将到来,正准备迈开雄健的步伐。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它经历了崎岖曲折的路程,也取得了伟大丰硕的成绩。这100年内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前半个世纪已有章太炎、梁... 20世纪即将过去,留下了鲜明的轨迹。21世纪即将到来,正准备迈开雄健的步伐。回顾过去一个世纪的中国历史学,它经历了崎岖曲折的路程,也取得了伟大丰硕的成绩。这100年内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历史学家,前半个世纪已有章太炎、梁启超、王国维、陈垣、陈寅恪、胡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学 唯物史观 进化史观 世纪之交 历史研究 梁启超 理性精神 传统史学
原文传递
《新史学》之后——1929年的中国历史学界 被引量:26
3
作者 葛兆光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97,共16页
梁启超在 1 90 2年就写出了《新史学》 ,但是中国历史学的根本变化却出现在二十多年之后。本文以 1 92 9年为例 ,叙述那个时代中国历史学界的新变。一方面西方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大量引入中国 ,历史学家关注的领域已经从汉族中国扩展到四... 梁启超在 1 90 2年就写出了《新史学》 ,但是中国历史学的根本变化却出现在二十多年之后。本文以 1 92 9年为例 ,叙述那个时代中国历史学界的新变。一方面西方历史学理论和方法大量引入中国 ,历史学家关注的领域已经从汉族中国扩展到四裔甚至世界 ,“新史学”正在日渐试图成为“科学”并与西方“接轨” ;但是另一方面 ,在历史学界种种动向与争论的背后也隐藏了另一个问题 ,即什么才是“中国”的“新史学” ,这一新的问题引起历史学界关于世界主义与民族主义、科学取向与民族认同之间的紧张与焦虑 ,并一直延续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1929年 科学 疑古 民族主义 世界主义 生态环境 中国历史学 新变
原文传递
作为一种新史学的环境史 被引量:22
4
作者 王利华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新史学 环境史 中国历史学 《新史学 社会科学理论 学术内涵 历史情境 梁启超
原文传递
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20
5
作者 陈星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0,共10页
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张光直著陈星灿译作为一种通过物质遗存对过去所做的系统调查,中国的考古和它所研究的文明一样古老。不过,传统上它仅仅是中国历史学的附庸。近代以来,田野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始从西方传入中国。最近这些年,新的... 考古学和中国历史学张光直著陈星灿译作为一种通过物质遗存对过去所做的系统调查,中国的考古和它所研究的文明一样古老。不过,传统上它仅仅是中国历史学的附庸。近代以来,田野考古学作为一门科学始从西方传入中国。最近这些年,新的考古发掘给我们带来大量的新材料,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考古学 中国历史学 古器物 郭沫若 考古学家 安特生 历史语言研究所 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 青铜器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17
6
作者 黎澍 《历史研究》 1983年第2期3-16,共14页
解放以来,我国历史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和许多专题资料的编辑和出版,《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重印,外国历史名著的翻译等等,都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由于做了大量整理资料的工作,历... 解放以来,我国历史学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中国史学会主编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和许多专题资料的编辑和出版,《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重印,外国历史名著的翻译等等,都为历史研究工作提供了便利。由于做了大量整理资料的工作,历史著作的出版也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景象,可以说,在我国社会科学各学科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 历史学 研究历史 中国历史学 中国革命 毛泽东同志 历史科学 江青反革命集团 历史著作 恩格斯
原文传递
反对放空炮 被引量:13
7
作者 范文澜 《历史研究》 1961年第3期1-4,共4页
这是范文澜同志在1961年4月7日中国历史学会和北京历史学会联合举行的纪念巴黎公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在这个发言中,范文澜同志特别谈到目前历史学界的学风问题,指出踏踏实实进行科学工作的重大意义.编者认为范文澜同志提出的... 这是范文澜同志在1961年4月7日中国历史学会和北京历史学会联合举行的纪念巴黎公社九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上的发言.在这个发言中,范文澜同志特别谈到目前历史学界的学风问题,指出踏踏实实进行科学工作的重大意义.编者认为范文澜同志提出的问题很重要,所以把他的发言稿发麦在这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黎公社 帝国主义 社会主义阵营 中国历史学 历史学 范文澜 大炮 世界社会主义 反对 民族解放运动
原文传递
寻觅“他者”镜像下的中共革命史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金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16,共5页
作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传统领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党史研究学术化成就与深度的重要承载体。随着时日推移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历史学和中国历史学的研究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作为中共党史研究的传统领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党史研究学术化成就与深度的重要承载体。随着时日推移尤其是步入新世纪以来,整个世界历史学和中国历史学的研究格局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在这种情势下,如何在研究理念、选题拓展、理论思辨、话语体系和发展方向等方面继续推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学术创新,持续加强和提升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水准,仍然是整个党史学界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论题。鉴于此,我刊拟开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的继续深化与发展方向”笔谈栏目,约请具有相关研究经历和学术成就的老中青三代研究者立足自身研究,总结学术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继续深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指点发展方向。本期先推出几位学者的笔谈文章,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党史研究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他者” 20世纪80年代以来 革命史 中国历史学 镜像 寻觅
下载PDF
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12
9
作者 林甘泉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6,共13页
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林甘泉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20周年的时候,大家都很关心社科院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下一个世纪。史学片各单位和院科研局的几位同志,回顾了新时期... 新的起点:世纪之交的中国历史学林甘泉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在庆祝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20周年的时候,大家都很关心社科院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进入下一个世纪。史学片各单位和院科研局的几位同志,回顾了新时期历史学(含考古学)的发展,并对今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历史学 史学工作者 文化保守主义 世纪之交 历史研究 新时期 比较研究 毛泽东 主流地位
原文传递
清史研究八十年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文海 《清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清史研究 修清史 历史转折 唯物史观 《清史稿》 档案价值 鸦片战争 道光朝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历史学
原文传递
近20年中国历史学的新发展 被引量:10
11
作者 陈启能 《世界历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75-83,共9页
1978年底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扭转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纠正了此前的“左”的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此后20年来,中国各方面的工作... 1978年底举行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扭转了十年“文化大革命”的混乱局面,纠正了此前的“左”的错误,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中国从此走上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此后20年来,中国各方面的工作都获得了新的发展,出现了新的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学 学科特性 社会功能 历史唯物主义 学科建设 文化史 史学理论 历史认识论 理论和方法 历史研究
原文传递
论郭沫若“泛神”的艺术思维方式 被引量:11
12
作者 刘悦坦 魏建 《郭沫若学刊》 2000年第4期4-10,共7页
关键词 郭沫若 20世纪中国文学 十七年 革命文学 文学创作 作家 “五四” 中国历史学 考古学 大革命
全文增补中
六十年来中国史学之变迁 被引量:10
13
作者 王学典 《文史知识》 2009年第8期4-13,共10页
人们怎样创造历史,一般来说,人们就会怎样叙述和研究历史。因此.历史学的变迁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变迁历来同步,当代中国也同样如此:六十年来的历史学与六十年来的共和国可以说共命运。六十年来共和国的中心问题是“现代化”问题,而... 人们怎样创造历史,一般来说,人们就会怎样叙述和研究历史。因此.历史学的变迁与社会历史本身的变迁历来同步,当代中国也同样如此:六十年来的历史学与六十年来的共和国可以说共命运。六十年来共和国的中心问题是“现代化”问题,而这一“现代化”的路径是“计划”与“市场”的选择之争。而无论是“计划”还是“市场”,均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论题。“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诠释问题遂自然而然地成为此一时期意识形态部门的敏感问题。正是奠基于此,六十年来中国历史学变迁的中心线索。毫无疑问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即“史观派”的命运及其起伏。大体说来,从1949年到1958年,从1959年到1989年,从1990年到2000年,从2001年至今,可以看作是六十年来中国史学所走过的四个段落。尽管这四个段落脉络各有不同,起支配作用的力量相异。且各有其中心话题.但从“马克思主义史学”由边缘走向中心,到近二十年来这个中心地位遭到本土“国学”和西方“中国学”的双重挑战,则构成了近六十年来中国史学演变的总体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史学 变迁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历史学 社会历史 当代中国 中心问题 意识形态
原文传递
戊戌变法后的中国历史教科书 被引量:7
14
作者 周朝民 《史学史研究》 1983年第4期70-75,共6页
中国历史教科书从它诞生起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历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探讨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编纂思想、内容、方法,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当是不应忽视的一个课题。一、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缘起戊戌变法是在民族... 中国历史教科书从它诞生起至今,不过百年的历史。它作为中国历史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探讨其产生的历史条件,以及编纂思想、内容、方法,对于了解中国近代史学的发展,当是不应忽视的一个课题。一、中国历史教科书之缘起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刺激下发起的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其失败后的三年内,中国人民又遭受了八国联军的侵辱,清政府再一次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国势日危的形势下,资产阶级改良运动继续发展,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逐步萌发。一些要求进步或革命的学者,深感中国社会和中外关系的急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纂思想 中国历史学 中外关系 历史教科书 中国古代史 编纂方法 历史现象 章节体 中国 史学
下载PDF
世纪之交中国历史学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5
15
作者 戴逸 《历史教学问题》 1999年第1期3-10,共8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学 二十世纪 马克思主义史学 历史学 唯物史观 进化史观 世纪之交 历史学 历史研究 梁启超
原文传递
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化史理论体系——新中国史学发展70年的一个侧面 被引量:8
16
作者 马敏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0-18,共9页
新中国历史学已走过了整整70个年头。70年来,在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史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史学理论体系。这一史学理论体系,既有对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又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 新中国历史学已走过了整整70个年头。70年来,在几代学人的不懈努力下,新中国史学取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并初步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中国史学理论体系。这一史学理论体系,既有对中国优秀史学传统的继承,又有因时而变、与时俱进的创新。其中,根据中国现代化的实践经验,在借鉴与反思西方现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理论体系,是新中国史学发展的最新进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发展 现代化史 中国特色 中国 史学理论体系 西方现代化理论 侧面 中国历史学
原文传递
从强调“一般”到侧重特殊——40年代后期中国历史学的动向之一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学典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2年第4期46-55,共10页
中国史学界对唯物史观的理解,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漫长过程。把“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依次演进的认识,简单等同于唯物史观——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史学界最初的理解之一。
关键词 唯物史观 史学 资产阶级 生产方式 人类历史 亚细亚 中国历史学 马克思主义 奴隶制 中国古代社会史
原文传递
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研究的发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左玉河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6-50,55,共5页
左玉河认为,唯物史观促进了中国历史学研究方向的转变,使历史研究从描述孤立的、主要是政治事件为主的方面,转向面对社会和经济这一复杂而长期的过程的研究,使史学家认识到需要研究人们的生活物质条件,并重视人民群众对历史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历史研究 唯物史观 马克思墓 剩余价值理论 中国历史学 20世纪 恩格斯
下载PDF
文化传承与文明互鉴的历史阐释(笔谈) 被引量:4
19
作者 韩志斌 邹芙都 +5 位作者 郑威 徐昭峰 谢乃和 梁晨 郭辉 董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2,共32页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定文化自... 2023年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才能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方向和指南。本刊特邀韩志斌、邹芙都、郑威、徐昭峰、谢乃和、梁晨、郭辉、董杰等八位历史学科(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科技史)国家高层次人才工程入选者就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与时代价值、深入认识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与意义等议题展开笔谈,以期为推动中国历史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使命 文化传承 中国历史学 高层次人才 创新性发展 创造性转化 中国
下载PDF
从清史看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浒 《历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49,共12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景式把握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一条全面理解中国历史的中心线索,对于正在积极探索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中国历史学来说,具有重大指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景式把握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史的基础上,提炼出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这是一条全面理解中国历史的中心线索,对于正在积极探索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中国历史学来说,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只有通过深入开展历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史 中国历史学 五个突出 中心线索 创新性 全景式 连续性 统一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