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5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被引量:324
1
作者 习近平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10,共7页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国历史 忠诚 兴衰规律 历史经验 教科书 吏治 借鉴
原文传递
以中原为中心的历史趋势的形成 被引量:96
2
作者 赵辉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1-47,共7页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逐鹿中原”,意思是说,谁占据了中原谁就能统治中国。这个成语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原地区既是一个政治活动的核心地区,同时也是文化核心地区的历史趋势。作为一种趋势,它有时强劲突显,有时也软弱黯然。但在周、秦、汉、唐、宋、明、清这几个最强盛的历史朝代里,这个趋势表现得尤为醒目。因此,它确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主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区 中国历史 统治 朝代 政治活动 意思 中心 软弱 主流 表现
全文增补中
中国古代的巫 被引量:80
3
作者 童恩正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80-197,共18页
本文首先对原始宗教、多神宗教、一神宗教以及巫师、法师、祭司作出界定,接着对 中国古代的巫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仅仅将中国巫的研究作为 宗教史的一部分来看待是不够的。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氏族的精神支柱,是... 本文首先对原始宗教、多神宗教、一神宗教以及巫师、法师、祭司作出界定,接着对 中国古代的巫这一特殊社会集团的功能进行了考察。作者认为,仅仅将中国巫的研究作为 宗教史的一部分来看待是不够的。在原始社会里,巫是氏族的精神支柱,是智慧的化身, 是灵魂世界和现实世界一切疑难的解答者。在中国北方文明和国家起源的过程中,许多文 明因素如法律、文字、天文历算、医学等的创造和积累与巫师的活动都分不开。特别是巫 师集团促进了祖先崇拜的制度化和宗庙系统的出现,这对于文明和国家的起源起到了决 定性的作用。夏代开始,巫师的后继者祭师集团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知识分子集团。 由于他们的最高领袖为世俗的国王,所以他们既是政治上的统治者,经济的指导者,又是 一切精神财富的保存者。迨至西周,这一集团的政治地位开始下降,战国以后,随着早期 文明史的结束,他们的特殊政治地位也就一去不复返了;而在民间,古老的巫则继续存在, 但他们的活动已受到主流宗教的歧视和排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 祖先崇拜 宗教信仰 原始宗教 中国北方 陈梦家 宗教活动 巫术 黄河流域 中国历史
原文传递
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被引量:76
4
作者 方立天 《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33-41,共9页
中华民族是我国当前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弘扬、振兴。近百年来,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成为时断时续的文化热潮中的基本课题。本文拟就民... 中华民族是我国当前五十六个民族的总称,是世界上人口最多、具有悠久历史和高度文明的民族。一个民族的繁荣、富强,有赖于本民族主体精神的弘扬、振兴。近百年来,探讨中华民族精神一直成为时断时续的文化热潮中的基本课题。本文拟就民族精神的界定与实质、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核心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高扬与提升三个问题,略叙管见,以期引起更深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宽容精神 思想 具体内容 中国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 厚德载物 生活实践 人类与自然
原文传递
中国协商治理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85
5
作者 王浦劬 《求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6-38,共3页
协商治理,是政治主体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形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中国的协商治理产生于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历史、国情、政情、社... 协商治理,是政治主体基于政治组织和公民的政治权利,以协商和对话的程序和形式达成共识或者协调分歧,以实现国家和公共治理利益目标的特定政治机制。中国的协商治理产生于协商政治与协商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基于中国历史、国情、政情、社情和民情,在长期的人民民主政治实践基础上创造和发展的。它既是人民民主的运行机制,也是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的重要方式,还是中国特色的人权实现和保障途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政党与政党、政党与界别、政府与社会、公民与公民之间的协商共治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机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治理 协商民主 中国历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中国共产党领导 有机组成部分 人民民主 政府与社会
原文传递
习近平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的贺信 被引量:77
6
作者 习近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4,M0003,共2页
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 值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之际,我代表党中央,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国广大历史研究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社会科学院 中国历史 研究院 习近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贺信 历史研究 中华民族
原文传递
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 被引量:64
7
作者 桑兵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91-204,共14页
自梁启超倡导“新史学”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逐渐加强,其中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而这方面引起的主要变动,便是民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努力使民众成为历史表现的中心和主体。经过民国学人的探索,史学的“眼光向... 自梁启超倡导“新史学”以来,西方社会科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逐渐加强,其中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作用尤其值得关注。而这方面引起的主要变动,便是民史概念的提出以及努力使民众成为历史表现的中心和主体。经过民国学人的探索,史学的“眼光向下”和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心下移合流,民史的重建渐具雏形。但要避免中国历史研究的初民化,充分发挥社会学人类学影响史学的潜力,如何回到历史现场,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史学” 民史 历史表现 中国史学 国学 影响史 中国历史 社会学人类学 西方社会 变动
原文传递
“科举学”刍议 被引量:46
8
作者 刘海峰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2年第4期89-95,共7页
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社会历史各个方面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发生过关系,几乎每一位成功的政治家都经历过科举生涯,各代名臣主要是... 具有十足的中国特色、在中国历史上存在时间长达1300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中国社会历史各个方面都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几乎每一位知识分子都与科举考试发生过关系,几乎每一位成功的政治家都经历过科举生涯,各代名臣主要是通过科举阶梯而登上历史舞台的。研究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政治、文化乃至社会风俗都不得不牵涉到科举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制度 科举学 中国历史 中国封建社会 进士科 社会风俗 官僚政治 存在时间 政治家
下载PDF
战国题铭概述(上) 被引量:43
9
作者 李学勤 《文物》 1959年第7期50-54,共5页
我国旧名为"金石学"的学科,用现代术语来说,可称为"题铭学"。中国先秦的题铭,按照时代演进,应分为殷、西周至春秋、战国等三个阶段。器物题铭的内容及形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 我国旧名为"金石学"的学科,用现代术语来说,可称为"题铭学"。中国先秦的题铭,按照时代演进,应分为殷、西周至春秋、战国等三个阶段。器物题铭的内容及形式的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反映。夏、商、西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早期奴隶制时期。自西周晚年以至春秋,族长制(宗法制)关系逐渐瓦解,氏族贵族的统治逐渐崩溃。适应于这一过程,在铜器题铭上可以看到下列现象:第一,西用早期、中期,铜器都属于居统治地位的姬、姜等氏族的贵族及其僚属,至此开始出现了"庶姓"甚至"蛮夷"的题铭,例如曹姓的邾器、曼姓的邓器、允姓的鄀器,都表现了一些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题铭 三个阶段 战国时代 中国先秦 西周 奴隶制 陶器 中国历史 金石学 社会发展
原文传递
我国税制结构、税收负担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41
10
作者 刘军 《财政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59-62,共4页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如财政及货币政策改革,减少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规制,广泛的实行公司化改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其中,税收... 从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各项改革措施纷纷出台。既有宏观层面的也有微观层面的,如财政及货币政策改革,减少对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的规制,广泛的实行公司化改造,改革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等。其中,税收制度在1984年和1994年进行了新中国历史上两次大的.也是最重要的改革。尤其是1994年的税制改革.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税收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税制结构 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 税收负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 税收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 中国历史 劳动力市场
原文传递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 被引量:42
11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25,共21页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林甘泉当二十世纪的第一线曙光出现时,古老的中国正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起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政治变革。但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仍然停留在半殖民... 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学林甘泉当二十世纪的第一线曙光出现时,古老的中国正在近代化的道路上蹒跚起步。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政治变革。但就社会性质而言,中国仍然停留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只是到了1949年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史学 中国历史 郭沫若 二十世纪 唯物史观 实证史学 历史研究 王国维 顾颉刚 中国史学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斗争与融合 被引量:42
12
作者 范文澜 《历史研究》 1980年第1期3-9,共7页
本文是作者范文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夏间交给《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原稿首页空白处有"附记"一则,全文如下: "附记:这是我在一些学校里曾经讲过的发言稿,因为预备得不够充分,难免言者以为无罪,听者却认为该受呵责。现在... 本文是作者范文澜同志在一九六二年夏间交给《历史研究》编辑部的。原稿首页空白处有"附记"一则,全文如下: "附记:这是我在一些学校里曾经讲过的发言稿,因为预备得不够充分,难免言者以为无罪,听者却认为该受呵责。现在我把发言稿整理出来,予以发表。按照百家争鸣的方针,史学界同仁可以展开争论。我愿意虚心接受好的意见,如果我的论点不正确,那就改正好了。" 话虽如此,但在当时情况下,作者顾虑仍所难免,所以没有发表。现在重读一过,觉其中精义,甚多启发。作者弃世,忽忽十年。公布遗文,感怀无限。附记提到一些学校,据编者所知,系中央党校、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在场者大概都还记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民族斗争 汉族 民族融合 历史研究 游牧民族 各民族 华夏族 马克思恩格斯 史学工作者
原文传递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被引量:39
13
作者 李伯重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5-19,共5页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把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 本文对中国历史上气候变化对人口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分析,把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个方面。所谓“直接影响”,即气候变化引起农业产量的增减、农业区域的移动,从而导致人口发生变化;而所谓“间接影响”,则指的是气候恶化通常激化社会矛盾、触发社会危机,引起原有社会结构解体,同时还会引起外来烈性传染病的传播,从而导致人口减少;反之则引起人口的增加。通过这个分析,作者指出:20世纪以前的两千年中,气候变化是引起我国人口变化的决定性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中国历史 自然生态环境 气候变迁 人口变化 社会结构 农业区域 北方游牧民族 农业产量 气候恶化
原文传递
新疆文物调查随笔 被引量:41
14
作者 史树青 《文物》 1960年第6期22-31,7-8,共12页
我于1958年8月至1959年4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指派参加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进行民族调查和民族简史的编写工作.在工作中,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在调查组领导下,于1959年1月至4月,专门组成文物... 我于1958年8月至1959年4月由中国历史博物馆指派参加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新疆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进行民族调查和民族简史的编写工作.在工作中,并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征集少数民族文物.在调查组领导下,于1959年1月至4月,专门组成文物调查征集分组,参加的调查人员除我以外,还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的刘长源、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的吉发习二同志,并由新疆语文学院维语系吕永福同志任翻译,在南疆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文物调查征集工作.总计九个月中,在南疆、北疆各地二十余县市,共收集古代、现代民族文物2,973件,全部调查征集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少数民族 文物调查 伊斯兰教 中国科学院 中原地区 中国历史 出土文物 考古 尼雅遗址 古代
原文传递
历史认同与民族认同 被引量:34
15
作者 王仲孚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1999年第3期10-16,3,共8页
关键词 历史认同 公民教育 历史记忆 历史教学 民族精神教育 少数民族 中国历史 中国民族 台湾 梁启超
原文传递
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被引量:41
16
作者 习近平 《前线》 CSSCI 2019年第2期4-8,共5页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 我们学习中国历史上的吏治,目的是了解我国历史上吏治的得失,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一些借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历史记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败,重视、研究、借鉴历史,了解历史上治乱兴衰规律,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启示。重视吸取历史经验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干部队伍 中国历史 忠诚 兴衰规律 历史经验 教科书 吏治 借鉴
下载PDF
论宗族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被引量:37
17
作者 郑定 马建兴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0,共12页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梁启超先生曾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①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数千年的宗族制度,本身寄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梁启超先生曾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①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数千年的宗族制度,本身寄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存在,同时又构成了传统社会正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几方面要素,包括儒家学说、伦理观念等思想因素,以及外在的专制体制、社会等级制度,无不与宗族观念、宗族制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 政治制度 家族本位 宗族制度 专制体制 家长制 先生 中国历史 纽带
原文传递
论中国历史上的市镇 被引量:32
18
作者 赵冈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5-18,共14页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 一,比较观察 近几年国内掀起了一阵市镇史的研究热潮,佳作迭出。许多学者化费大量精力与时间,将地方志与碑刻上有关市镇的资料,发掘搜集,并悉心整理,使后来的研究者可以很容易地看出这些市镇发展的轨迹与经济活动。但是不幸这些精彩的研究作品却对这个课题留下了一个很关键性的空白点——缺一个宏观的注释。大家指出明清时期市镇的数目与规模都有快速的增加,是因为这时期的人口、商业、手工业都有快速的增长。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这是一个国家城市化自然而正常的过程。 如果我们进一步深究一下,可能就不会满意上面的简单答案。如果我们追问,人口增加,为什么不进城去?不向大城市发展?不在大城市里从事商业与手工业?为什么要在大中型城市以外创造这么多的市镇?读者不要以为我所提出的是些可笑的问题,需要严肃的思考,寻求严肃的答案。事实上,中国历史上的城市化过程并非一个正常的过程,在世界上是独一无二的特例。不错,各国历史上都出现过许多小型的市镇(MASKETTWON)。但是,这只是城市化的过渡阶段。市镇所能完成的功能与任务,大中型城市也都可以完成,而后者却具有更多的规模经济,所以小市镇逐渐转变发展成大中型城市,而市镇在整个城市人口中的比重逾来逾小。但是中国明清时期的市镇发展不像是一个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市 小农户 中国历史 城市化过程 县治 粮食供应 大中型 市镇发展 草市 城市人口
下载PDF
中国历史上的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经验及其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 被引量:37
19
作者 王启涛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7,共7页
汉语言文字成为历代中央政权的通用语言文字,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历代中央政权在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宝贵经验,一、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二、通用语言文字以政治、经济、文化... 汉语言文字成为历代中央政权的通用语言文字,这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文章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历代中央政权在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方面的宝贵经验,一、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象征;二、通用语言文字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为基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数量众多的使用人口;三、通用语言文字是经过不断地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而来的;四、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字典辞书进行全民普及;五、通用语言文字通过学校学习传统经典文化而获得;六、推广通用语言文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 通用语言文字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原文传递
超越“雅俗”──金庸的成功及武侠小说的出路 被引量:29
20
作者 陈平原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25-31,共7页
金庸的成功,对于世纪末中国的文坛和学界,都是个极大的刺激。所谓雅俗之争、所谓大/小传统之别、所谓高等/大众文化的分野,由于《笑傲江湖》等小说的出现,变得更加复杂。在上述三对概念中,“雅俗”的历史无疑最为久远,边界也最... 金庸的成功,对于世纪末中国的文坛和学界,都是个极大的刺激。所谓雅俗之争、所谓大/小传统之别、所谓高等/大众文化的分野,由于《笑傲江湖》等小说的出现,变得更加复杂。在上述三对概念中,“雅俗”的历史无疑最为久远,边界也最为模糊。选择相对含混的“雅俗”作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侠小说 新文学家 游侠精神 金庸小说 小说类型 小说家 《笑傲江湖》 言情小说 中国历史 章回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