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农村合作社建立的必然性及其模式构建
1
作者 赵天祺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第18期17-18,共2页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还是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均农业资源较低,而且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格局也很大程度上...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也直接影响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进步。目前来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还是一家一户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均农业资源较低,而且这种落后的生产力格局也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也越来越不能与飞速发展的市场需求相适应。受到我国国情的影响,对于农业的发展国家并没有投入充足的物力和财力,再加上初级农产品创造的经济效益又比较有限,这就使得农业生产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下更是举步维艰。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合作社的建立势在必行,能够充分利用合作社制度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将割裂的土地资源统一起来,增加生产经营项目以及实现现代化的生产,大大提高农民在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中的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的巨大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合作社 建立 模式构建
下载PDF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1
2
作者 易棉阳 贺丽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25-31,共7页
中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于建国初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其理论起点既不是国际公认的合作原则,也不完全是马恩列的合作理论,主要是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理论起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既背离了国际合作原则又不完全遵... 中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建立于建国初年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其理论起点既不是国际公认的合作原则,也不完全是马恩列的合作理论,主要是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的理论起点决定了它是一种既背离了国际合作原则又不完全遵循马恩列合作理论的特殊制度安排这是导致日后中国农村信用社改革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信用合作社 农业集体化 集体金融组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