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之蜕:现代学术视野下的戏曲研究(下)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祯 张静 《戏曲研究》 2002年第2期98-112,共15页
三 20世纪戏曲观念与文学史变革20世纪具有革命性的戏曲思想、戏曲观念变化有两次,一次发生在世纪初,以王国维为代表;一次始于1949年,以一个新制度的建立为标志。王国维的戏曲研究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对前后两个五十年的戏曲研究所... 三 20世纪戏曲观念与文学史变革20世纪具有革命性的戏曲思想、戏曲观念变化有两次,一次发生在世纪初,以王国维为代表;一次始于1949年,以一个新制度的建立为标志。王国维的戏曲研究和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成立,对前后两个五十年的戏曲研究所产生的影响至为深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研究 戏曲学 戏剧学 学术视野 中国文学 元杂剧研究 中国俗文学 当代戏曲 观念变化 戏剧研究
原文传递
试论郑振铎先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被引量:3
2
作者 郑小梅 《山东图书馆学刊》 1983年第3期30-34,共5页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青年时代就立志为振兴中国的文化事业而献身。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并对新诗、散文、考古、绘画、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对外国文学、民间文学也颇有研究。著有《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大纲》、《... 郑振铎先生是我国著名学者、作家,青年时代就立志为振兴中国的文化事业而献身。他致力于研究中国古典文学,并对新诗、散文、考古、绘画、小说等方面均有建树;对外国文学、民间文学也颇有研究。著有《中国文学研究》、《文学大纲》、《中国俗文学史》等论著。他毕生对收集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保护文化遗产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对古籍整理、文物考古也有新的开拓。他的一生全部献给了中国的文化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先生 中国文学研究 中国俗文学 图书馆事业 文化典籍 郑先生 文化事业 北西厢记 古籍整理 戏曲家
下载PDF
宋元时期非戏剧形态目连救母故事与宝卷的形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祯 《民间文学论坛》 1994年第1期61-66,共6页
《佛说目连救母经》(以下简称《救母经》)是在日本京都金光寺发现的目连故事资料,宫次男氏在1967年第255号《美术研究》上公开影印发表,并从佛教美术研究角度加以解说。它真正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是1989年8月在湖南省怀化地区召... 《佛说目连救母经》(以下简称《救母经》)是在日本京都金光寺发现的目连故事资料,宫次男氏在1967年第255号《美术研究》上公开影印发表,并从佛教美术研究角度加以解说。它真正引起中国学者的注意和重视,是1989年8月在湖南省怀化地区召开的目连戏学术研讨会上,日本学者吉川良和宣读的论文《关于在日本发现的元刊<佛说目连救母经>》。①该发现所表明的时间——元刊,和故事所属形式——经,正处于目连文化和俗文学发展的断裂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连救母 目连戏 美术研究 忏法 金光寺 佛说盂兰盆经 全相平话 庆元路 伎艺 中国俗文学
下载PDF
对《中国民间文学史》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立君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3期76-81,48,共7页
北师大中文系55级同学集体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是继郑振鐸先生编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之后的又一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料。问世以来,一直成为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 北师大中文系55级同学集体编写的《中国民间文学史》(以下简称《史》),是继郑振鐸先生编著的《中国俗文学史》之后的又一部中国民间文学研究史料。问世以来,一直成为我国一些高等院校文科教学的重要参考教材,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觉得书中有些观点尚欠稳妥,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文学 参考教材 文科教学 民间文学作品 中国俗文学 两种文化 起义领袖 昏庸无道 晏子赋 韩朋赋
下载PDF
论魏晋南北朝俗赋 被引量:1
5
作者 池万兴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1994年第4期1-5,15,共6页
何谓“俗赋”?目前尚无定论。《辞海》、《辞源》皆无此条释义。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马积高《赋史》在讲《唐代的俗赋》时说:“所谓俗赋,是指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 何谓“俗赋”?目前尚无定论。《辞海》、《辞源》皆无此条释义。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说:“俗文学就是通俗的文学,就是民间的文学,也就是大众的文学。”马积高《赋史》在讲《唐代的俗赋》时说:“所谓俗赋,是指清末从敦煌石室发现的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显然他这里讲的是敦煌俗赋。那么除去前边的定语,可见他认为俗赋就是用接近口语的通俗语言写的赋和赋体文。因此,他认为王褒《僮约》、曹植《鹞雀赋》、左思《自发赋》皆为俗赋。综合郑、马二说,笔者认为,所谓俗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体文 敦煌 鹞雀赋 郑振铎 僮约 中国俗文学 鸿都门学 讽谕 嘲戏
下载PDF
王昭君和《汉宫秋》(下) 被引量:2
6
作者 瞿钧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10-15,共6页
台湾《幼狮学志》上刊登了曾永义先生撰写的《马致远杂剧的四种类型》一文。文中指出:马致远“写作汉宫秋时”,“取材著重在西京杂记和王昭君辞”。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从西京杂... 台湾《幼狮学志》上刊登了曾永义先生撰写的《马致远杂剧的四种类型》一文。文中指出:马致远“写作汉宫秋时”,“取材著重在西京杂记和王昭君辞”。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郑振铎在《中国俗文学史》中也谈到过这个问题,他认为:“从西京杂记和明妃曲变到汉宫秋,这其间的连锁却要在这一部王昭君变文里得之。”将两者比较一下,笔者认为后面的一种说法更为妥贴。《西京杂记》的《画工图形》和《王明君辞》,固然在情节上、主题上比史实有大发展,但毕竟是两部作品,篇幅极短。将王昭君故事大部分内容融合在一个作品中,又有偌大规模的,还只有《王昭君变文》,此其一。《王昭君变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宫秋 马致远 昭君辞 明妃曲 王明君辞 曾永义 《西京杂记》 中国俗文学 戏剧冲突 紫芝路
下载PDF
中国现存最早的剧本——晚唐进士王敷《茶酒论》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马潇婧 《戏曲研究》 CSSCI 2013年第3期163-172,共10页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收录的《茶酒论》~①创作于晚唐时期,其剧本结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相对完备。《茶酒论》的发现,一度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郑振铎先生曾经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提到过《茶酒论》,他认为《茶酒论》... 《中国戏曲志·甘肃卷》中收录的《茶酒论》~①创作于晚唐时期,其剧本结构、人物关系和故事情节相对完备。《茶酒论》的发现,一度引起了诸多专家学者的讨论。郑振铎先生曾经在《中国俗文学史》中提到过《茶酒论》,他认为《茶酒论》是散文,"这也是‘赋’之一体也"~②;赵逵夫在《唐代的一个俳优戏脚本敦煌石窟发现茶酒论考述》~③中认为《茶酒论》是一个俳优戏脚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酒论 赵逵夫 中国俗文学 参军戏 中国戏曲 郑振铎先生 动作性 相对完备 人物关系 唱白
原文传递
天威星 文化名家郑振铎
8
作者 郑绩 《温州人》 2016年第3期94-95,共2页
01郑振铎热爱古籍,尤其是明清戏曲、俗文学本子尽其所能,大量收罗,总量在十万册以上。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等》,由于掌握许多孤本、珍本,因此书中多是独家原材料。他对世界文学也多有涉猎,《国... 01郑振铎热爱古籍,尤其是明清戏曲、俗文学本子尽其所能,大量收罗,总量在十万册以上。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中国文学研究等》,由于掌握许多孤本、珍本,因此书中多是独家原材料。他对世界文学也多有涉猎,《国际歌》的歌词,就是他与耿济之共同翻译。除了翻译苏俄及印度文学之外,他还写过《俄国文学史略》《太戈尔传》《文学大纲》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振铎 俄国文学 中国文学研究 印度文学 明清戏曲 中国文学 中国俗文学 《国际歌》 中国济难会 中国著作者协会
原文传递
作为曲艺家的郑振铎先生
9
作者 倪锺之 《曲艺》 2008年第11期25-27,共3页
郑振铎先生所著《中国俗文学史》,不但是俗文学的奠基之作,也开创了曲艺史研究的先声。今年是郑先生诞辰110周年,《俗文学史》出版70周年,出国访问遇难50周年。谨写此文,表示敬仰与怀念。
关键词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 曲艺
原文传递
试论郑振铎的小说创作
10
作者 温炼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2期50-57,共8页
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没有不提到郑振铎的,但着墨大多在谈他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鲜有涉及他的小说创作的,即使偶有绍介,也只寥寥数字(如唐弢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有些更干脆只字不表,甚至专治现代小说史的(如杨义著《中国现代小... 一般的现代文学史著作中没有不提到郑振铎的,但着墨大多在谈他与文学研究会的关系,鲜有涉及他的小说创作的,即使偶有绍介,也只寥寥数字(如唐弢主编的《现代中国文学史》,有些更干脆只字不表,甚至专治现代小说史的(如杨义著《中国现代小说史》)也竟然未置一辞。当然,郑振铎终不以小说家显也确是事实,他的主要成就在中国文学史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史方面。同时,学术界对郑振铎早年文艺思想也有论述。然而,这一切都正如日本学者尾崎文昭指出的:“在中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说 郑振铎 现代中国文学 文学著作 讽谕 取火者 中国俗文学 桂公塘 《伤逝》 问题小说
下载PDF
《借马》——一出最高的喜剧
11
作者 懿民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1989年第Z1期23-25,共3页
《借马》在文学中确乎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它以自己特有的风采和极强的生命力在元人散曲中占有了一个特殊的、令人注目的位置,而且一直到现在仍然那么生气勃勃,有着自己极强的生命力。这是元代曲家马致远为文学画廊描下的重重的一笔,不... 《借马》在文学中确乎是一部独特的作品。它以自己特有的风采和极强的生命力在元人散曲中占有了一个特殊的、令人注目的位置,而且一直到现在仍然那么生气勃勃,有着自己极强的生命力。这是元代曲家马致远为文学画廊描下的重重的一笔,不朽的一笔。 为什么会这样?《借马》又是怎样的一部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人散曲 马致远 曲家 曲文 论雷峰塔的倒掉 人物形象 《闲情偶寄》 动作性 中国俗文学 创作特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