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中国味的美感形态——赵树理与汪曾祺的审美特征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汉东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4期43-47,共5页
本文从文化学和文艺美学角度阐述了赵树理主要受中国俗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入俗美和汪曾祺主要受中国雅文化熏陶而形成的素朴美的审美特色,并考察了这两种美感形态在他们作品中的体现,最后探索了赵、汪二位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形成... 本文从文化学和文艺美学角度阐述了赵树理主要受中国俗文化的熏陶而形成的入俗美和汪曾祺主要受中国雅文化熏陶而形成的素朴美的审美特色,并考察了这两种美感形态在他们作品中的体现,最后探索了赵、汪二位审美心理结构和审美意识形成的过程及其对各自的审美特色的制约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素朴美 审美心理结构
下载PDF
生命的渴望与超越——中国仙话研究刍议 被引量:2
2
作者 梅新林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0年第3期45-47,17,共4页
仙话是以描写仙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中国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一种特殊产物。仙话晚出于神话,最初由神话发展演变而来。但仙话之所以能在中国神话的母体中诞生,中国神话之所以走向仙话化,归根到... 仙话是以描写仙人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民间文学作品,是中国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土壤中的一种特殊产物。仙话晚出于神话,最初由神话发展演变而来。但仙话之所以能在中国神话的母体中诞生,中国神话之所以走向仙话化,归根到底是由上古时代中国生命意识觉醒的独特道路和导向所决定的。早在被西方学者称之为“轴心时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话 中国神话 发展演变 神仙思想 远古神话 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昆仑神话 超越
下载PDF
永明诗僧康宝月及其诗歌考论 被引量:2
3
作者 包得义 《求索》 CSSCI 2013年第1期130-133,共4页
诗僧康宝月,知名于萧齐永明年间,颇得当时帝王、名臣之赏识;其通解音律,擅长作诗,梁钟嵘《诗品》中称其诗"有清句"。文章探讨了康宝月的生平及其在永明年间的行事,分析了其传世诗歌具有的模仿乐府旧题、表现艳情内容的两大特... 诗僧康宝月,知名于萧齐永明年间,颇得当时帝王、名臣之赏识;其通解音律,擅长作诗,梁钟嵘《诗品》中称其诗"有清句"。文章探讨了康宝月的生平及其在永明年间的行事,分析了其传世诗歌具有的模仿乐府旧题、表现艳情内容的两大特色,认为其诗风格清新流畅,与文人同类诗作相比也不遑多让。最后论述了其诗歌余韵波及后世,影响颇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僧康宝月 中国文化 中国古代诗歌
原文传递
俗、雅两种不同韵味——赵树理与汪曾祺作品审美特色 被引量:1
4
作者 吕汉东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82-86,共5页
赵树理作品主要受中国俗文化、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的熏陶,形成了“俗”的审美韵味;汪曾祺作品主要受中国雅文化、地域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影响,形成了“雅”的审美韵味。“俗”、“雅”是不同的特色,但它们都是通过作品结构、人物描写。
关键词 赵树理 汪曾祺 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 地域文化 韵味
下载PDF
“侠”与中国文化
5
作者 张旗 《华夏文化》 1998年第1期39-40,共2页
“侠”与中国文化□张旗“侠”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曾是中国历史宏伟乐章中的一阙插曲,但没有成为历史主潮。侠符合中国文化心态,其在悠悠岁月里嬗变成一种精神象征。这种象征在维系中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 “侠”与中国文化□张旗“侠”作为一种历史现象,曾是中国历史宏伟乐章中的一阙插曲,但没有成为历史主潮。侠符合中国文化心态,其在悠悠岁月里嬗变成一种精神象征。这种象征在维系中国文化的生存与发展过程中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本文试通过“侠”管窥中国文化的某些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精英文化 中国文化 侠义精神 秦汉时期 《说文解字》 重义轻利 文化地位 《史记》 中国知识分子
下载PDF
“中国俗文化丛书”出版
6
作者 鲁民 《民俗研究》 2000年第1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丛书 汇刻书 于培杰 叶涛 出版
全文增补中
中国俗文化的历史演化初探
7
作者 林慧平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12期172-174,共3页
作为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中国俗文化源远流长。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史前、先秦两汉、六朝与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和当代六个阶段。从横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发展完善、革除变迁、融合创新的众多过程。这一... 作为与世俗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中国俗文化源远流长。从纵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史前、先秦两汉、六朝与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和当代六个阶段。从横向发展来看,中国俗文化经历了发展完善、革除变迁、融合创新的众多过程。这一历史演化的过程是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标志,也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从俗文化的概念入手,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民俗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重点论述现代民俗对传统民俗的传承,并对未来俗文化的发展方向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历史演化
下载PDF
西江月 项楚师八十华诞暨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蓉召开(外三首)
8
作者 赵义山 《岷峨诗稿》 2019年第3期27-29,共3页
关键词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国文化
原文传递
“中国俗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9
作者 张子开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中国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会议综述 文学 语言 信仰
下载PDF
“中国文学的雅俗、民族、传承与地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22年年会”综述
10
作者 王召杰 《文学遗产》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6-186,共1页
2023年5月12—14日,“中国文学的雅俗、民族、传承与地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22年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多所院校... 2023年5月12—14日,“中国文学的雅俗、民族、传承与地方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2022年年会”在成都召开。会议由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国内外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的一百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并提交论文。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项楚在致辞中指出,史料是论述的基础,论述是史料的升华,离开了史料的论述是空论,根据错误的史料,或者对史料的错误理解来论述则是谬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 名誉所长 科研机构 四川大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中华文学史料学 错误理解
原文传递
文学人类学研究
11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1年第1期304-304,共1页
本刊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 本刊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学界同人积极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关注和阐释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人类学 中国文化 学术队伍 交叉学科 百年历程 学理分析 人文社科
原文传递
文学人类学研究
12
《文学人类学研究》 2020年第1期-,共1页
本刊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 本刊为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会刊,由中国比较文学学会文学人类学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文学人类学研究已在中国走过了百年历程,如今发展为前沿性交叉学科,学术队伍日益壮大,学界同人积极运用文学人类学理论关注和阐释多民族中国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不但聚焦古今关联的学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比较文学 文学人类学 中国文化 学术队伍 交叉学科 百年历程 学理分析 人文社科
原文传递
过程与具体:对生命文化的解读——评徐桂兰《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淑君 陈华文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3-155,共3页
关键词 徐桂兰 中国文化叠合》 生育风 民族特色 地域特色
下载PDF
过程与具体:对生命文化的一种解读——徐桂兰《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评析
14
作者 陈淑君 《固原师专学报》 200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人类生来就拥有文化,文化在人类生命孕育的过程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本文分别从理论与叙述、生育习俗、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等方面,对徐桂兰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一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中国文化叠合》 理论 叙述 生育习 民族特色
下载PDF
山兰花开,幽香徐徐飘来——评徐桂兰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
15
作者 兰林友 《百色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127-128,共2页
广西民族学院徐桂兰同志的《中国育俗的文化叠合》 ,通俗易懂 ,个案丰富 ,图文并茂 ,作者用浅显的语言将纷繁驳杂的各种育俗现象表达出来 ,的确是一部中国育俗文化的通俗性、普及性著作。
关键词 徐桂兰 <中国文化叠合> 特色
下载PDF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简介
16
《江西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四川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 简介 学术交流 学风 硬件建设 科研工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