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0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乡村成为问题与成为问题的中国乡村研究--围绕“晏阳初模式”的知识社会学反思 被引量:156
1
作者 赵旭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0-117,共8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乡村发展 知识社会 晏阳初 国家行政 国家意识形态 社会责任感 以民为本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庙会中的狂欢精神 被引量:78
2
作者 赵世瑜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83-196,共14页
本文以对中国传统社会庙会及娱神活动中狂欢精神的考察向“中国人把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压缩到最低限度”之说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庙会及娱神活动中存在着明显的狂欢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反规范性的特征。庙会狂欢具有心理... 本文以对中国传统社会庙会及娱神活动中狂欢精神的考察向“中国人把非理性的情感因素压缩到最低限度”之说提出了质疑。作者认为,庙会及娱神活动中存在着明显的狂欢精神,这种精神具有原始性、全民性、反规范性的特征。庙会狂欢具有心理调节器、社会控制安全阀以及维系社会组织、增进群体凝聚力的良性功能,因而,它不但反映了理性与非理性的对立,也反映了表现形式的非理性行为具有理性意义这一深刻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理性与非理性 原始性 反规范 全民性 娱神 狂欢活动 酒神精神 原始宗教 情感因素
原文传递
“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一种法哲学上的阐释 被引量:59
3
作者 吕世伦 张学超 《法制与社会发展》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102,共18页
“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 ,是协调统一的。法治是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制度安排 ,“以人为本”则是深藏在它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从总体上说 ,自由、民主、平等以及个体本位没有内生于中国... “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 ,是协调统一的。法治是源于人类对自身的存在、价值和命运的一种制度安排 ,“以人为本”则是深藏在它背后决定其发展方向和命运的最高的精神力量。从总体上说 ,自由、民主、平等以及个体本位没有内生于中国传统社会的观念文化中 ,这是数千年中国法意识和法制度匮乏的重要原因。当代中国 ,“依法治国”与“以人为本”要求树立与之相适应的法治观念体系。社会主义法治应以彻底解放人作为最高宗旨 ,“以人为本”与“依法治国”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社会主义法治 法哲学 中国传统社会 法意识 中国 法治观念 “以人为本” 制度安排 宗旨
原文传递
伦理视角下中国乡村社会变迁中的“礼”与“法” 被引量:69
4
作者 王露璐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94-107,共14页
迄今为止,费孝通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作出的“乡土性”论断,仍是看待乡村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视角。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伦理关系、道德... 迄今为止,费孝通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作出的“乡土性”论断,仍是看待乡村乃至整个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视角。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以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和相对封闭的生活方式为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乡村伦理关系、道德生活样式和对人与人之间公平、公正关系的基本理解。今天,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转型相伴随的,是以农业的工业技术化、农村的城镇化和农民的流动性、市民化为基本内容的乡村社会变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社会变迁 中国传统社会 伦理视角 “法” “礼” 中国社会转型 现代化进程 生活方式
原文传递
“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 被引量:68
5
作者 田毅鹏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55-160,共6页
伴随着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剧变。在城市文明的强势扩张和挤压之下,村落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村落组织走向消解,从而出现了"村落终结"这一背景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村落社会的命运问... 伴随着当代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城乡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剧变。在城市文明的强势扩张和挤压之下,村落数量开始急剧减少、村落组织走向消解,从而出现了"村落终结"这一背景复杂且影响深远的社会问题,村落社会的命运问题开始被提上日程。作为传统农业大国,中国社会的这一复杂变迁不可能是从"传统"到"现代"的单向过渡,其中必定充满着矛盾冲突与复杂的结构转换。在此背景下,村落的未来及其发展走向便成为当下中国社会所必须直面的根本性问题。本组专题论文即是围绕中国乡村社会的这一空前剧变展开的。《村庄前景系乎国家愿景》一文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阐述了不同情况下村庄发展与国家规制的互动关系及其社会后果,并提出将发展农村社区和城乡社区衔接作为村庄转型的方向和解决城乡二元化的路径。《"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一文明确了"村落终结"的涵义及其复杂性,分析了"村落终结"的形态及其组织变迁,并指出了农民走上再组织化之路的对策建议。《村庄合并与农村社区化发展》一文用详实的数据阐述了当前中国村庄合并的具体情况,并重点分析了合并后的新社区出现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城乡结合部"村落终结"的难题》一文则分析了城乡结合部所具有的特殊功能,正是基于这些独特功能使城乡结合部在走向"村落终结"的过程中,遇到了更加艰巨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组织化 农民 中国传统社会 村落 现代社会 乡土社会 马铃薯 马克思
下载PDF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被引量:53
6
作者 萧功秦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4期11-17,共7页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萧功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 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萧功秦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承负着整合传统社会生活并维系社会内部的文化生态平衡的功能。它对传统中国的政治、文化、思想、教育、经济与社会生活的运行均起到枢纽与调节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科举制度对传统社会的整合作用,来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度 近代以来 清末新政 改革科举制度 知识分子 文化生态平衡 政治参与 传统中国 中国传统社会 稀缺资源
下载PDF
论中国传统慈善事业的近代转型 被引量:35
7
作者 王卫平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2-217,共6页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 慈善事业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并在宋代以后尤其是明清时期日趋兴盛。对古代慈善事业施予最大影响的莫过于支配中国传统社会二千年之久的儒家思想。但中国古代慈善机构重在“收养”,这种理念和现实,在晚清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伴随西学东渐的浪潮,“教养兼施”的慈善理念开始出现,教养结合的慈善机构渐趋增多,中国的慈善事业开始由传统向近代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慈善事业 国有 浪潮 近代转型 理念 明清时期 慈善机构 收养 中国古代
下载PDF
台州古村落数字记忆平台建设研究——以高迁古村为例 被引量:49
8
作者 冯惠玲 梁继红 马林青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4-75,共2页
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乡村,乡土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面。古村落是人类迈向工业文明过程中的重要文化遗存,也是乡土中国的重要象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提供了构建古村落“数字遗产”和“数字记忆”的可能,即利用数字信... 中国传统社会的根基在乡村,乡土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层面。古村落是人类迈向工业文明过程中的重要文化遗存,也是乡土中国的重要象征。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文化提供了构建古村落“数字遗产”和“数字记忆”的可能,即利用数字信息资源在网络世界中还原、再造和再现物质世界、心理世界中的古村落遗产与记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记忆 古村落 平台建设 台州 中国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信息技术 数字信息资源
下载PDF
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与士绅力量的消长及其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2
9
作者 孙立平 《天津社会科学》 CSSCI 1992年第4期58-64,共7页
本文拟探讨自秦至清这一段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和士绅这两种重要的社会力量的消长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以期获得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状况的更深入的了解。一、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贵族与士绅在人类文明史上,自国... 本文拟探讨自秦至清这一段中国传统社会中贵族和士绅这两种重要的社会力量的消长过程以及对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影响,以期获得对中国传统社会的社会结构及其运作状况的更深入的了解。一、中国传统社会中的贵族与士绅在人类文明史上,自国家产生以后,绝大多数社会的社会结构(或曰社会力量的结构)都是由国家、统治阶级和普通民众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如下图)。在这三个层次的金字塔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族 中国传统社会 中贵 社会结构 统治阶级 诸侯 秦统一 绅权 基层社会 科举制
原文传递
论宗族制度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被引量:37
10
作者 郑定 马建兴 《法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9-30,共12页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梁启超先生曾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①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数千年的宗族制度,本身寄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 宗族制度是中国古代以家长制为核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特殊社会体制.梁启超先生曾谓:"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①这种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几数千年的宗族制度,本身寄身于传统的农业经济体系之中、依托于农耕生产方式而存在,同时又构成了传统社会正统价值体系、政治制度的基础.中国传统社会中最重要的几方面要素,包括儒家学说、伦理观念等思想因素,以及外在的专制体制、社会等级制度,无不与宗族观念、宗族制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 政治制度 家族本位 宗族制度 专制体制 家长制 先生 中国历史 纽带
原文传递
养老:一种特定的传统文化 被引量:25
11
作者 姚远 《人口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0-35,共6页
本文从“养老,也是一种文化”的角度,探讨了传统养老文化反向价值观的内涵、国家性家庭养老的模式以及与社会系统互为作用、和谐统一的基础。本文最后指出,在研究现代养老问题时,应注意分析传统养老文化的方方面面,为今所用。
关键词 养老文化 家庭养老 老年人 社会系统 传统国家 中国传统社会 君主专制制度 精神赡养 家族制度 反馈关系
原文传递
中国传统社会农业产权辨析 被引量:29
12
作者 王家范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共9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社会 土地所有权 产权性质 授田制 私有产权 社会分层 中国历史 云梦秦简 马克思 商君书
下载PDF
明代赣南的风水、科举与乡村社会“士绅化” 被引量:22
13
作者 黄志繁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0-75,共6页
自明中期起,赣南社会掀起一股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地方官的倡导、地方绅士的响应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代赣南社会出现这股热潮,表明了明代中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追求“士绅化”的心态。把风水和科举联系起来,虽然是中国人... 自明中期起,赣南社会掀起一股造风水、兴科举的热潮。在这股热潮中,地方官的倡导、地方绅士的响应起了很大的作用。明代赣南社会出现这股热潮,表明了明代中期以来中国传统社会追求“士绅化”的心态。把风水和科举联系起来,虽然是中国人祈福求祥心态的自然反映,但并非单纯是风水术上的一个发展问题,更不是赣派风水发源地赣南独特的社会现象,而是宋以来南中国整体社会变迁的一个过程和结果。风水这类看似游离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民俗观念,其实蕴藏着非常复杂的国家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应放置于整体社会变迁的背景中加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赣南 风水 科举 士绅化 明代中期 乡村社会 士绅 中国传统社会 官方意识形态
下载PDF
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艳国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99-104,共6页
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张艳国(湖北社会科学院)传统家训,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盛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传统家训,不仅在中国宗法─—专... 简论中国传统家训的文化学意义张艳国(湖北社会科学院)传统家训,是指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形成和繁盛起来的关于治家教子的训诫,是以一定社会时代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内容作为教育内涵的一种家庭教育形式。传统家训,不仅在中国宗法─—专制社会是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家庭教育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家训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文化 社会意识形态 家庭教育 文化学 《颜氏家训》 中国传统社会 文化精神 文化内容
下载PDF
俗乐的双重定位:与礼乐对应/与雅乐对应 被引量:26
15
作者 项阳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106,共18页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俗乐可双重定位:与礼乐对应,与雅乐对应。礼乐观念确立,便有俗乐观念与之对应。礼乐与礼制仪式相须固化为用,而俗乐则在世俗日常多种场合为用,这是礼乐制度确立后乐之为用的两条主导脉络,俗乐是礼乐之外的概念;典籍中... 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俗乐可双重定位:与礼乐对应,与雅乐对应。礼乐观念确立,便有俗乐观念与之对应。礼乐与礼制仪式相须固化为用,而俗乐则在世俗日常多种场合为用,这是礼乐制度确立后乐之为用的两条主导脉络,俗乐是礼乐之外的概念;典籍中"俗乐"一词晚出,隋文帝将太常用乐分为雅、俗二部,这是礼乐下一层级的类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礼乐观 俗乐 对应 雅乐 中国传统社会 礼乐制度 隋文帝 世俗
原文传递
制度角色和制度能力——以元杂剧为材料 被引量:24
16
作者 苏力 《法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3-86,共14页
元杂剧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昏官与能吏(包括污吏)共存。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来观察,中国古代官员需要借助胥吏来完成其政治任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过分重视道德文章而忽略司法技术知识所引发的一个... 元杂剧反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昏官与能吏(包括污吏)共存。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来观察,中国古代官员需要借助胥吏来完成其政治任务,而这正是传统中国社会政治生活过分重视道德文章而忽略司法技术知识所引发的一个弊端。由此,也显示出从比较制度能力和个人制度角色论证司法独立的重要性比用权威断言和比较道德角色的论证来得更有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技术 中国传统社会 司法独立 胥吏 政治任务 用权 政治生活 制度能力 个人 弊端
原文传递
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历史地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勇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1年第4期160-166,共7页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的法学研究,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成文法典为依据,忽略中国社会存在的多层次的习惯法规和多元的权力体系,即重视汉民族以及入主中原后的少数民族制定的典章则例的研究,疏漏了弱小周边少数民族社区中的习惯法在中国法律... 本文认为,长期以来的法学研究,以国家权力为核心,以成文法典为依据,忽略中国社会存在的多层次的习惯法规和多元的权力体系,即重视汉民族以及入主中原后的少数民族制定的典章则例的研究,疏漏了弱小周边少数民族社区中的习惯法在中国法律体系中所处的历史地位。作者从习惯法这一社会基层文化的角度,以多民族法文化并存的实象来纠正中华法系一统天下观念的不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习惯法 历史地位 中国法律体系 中国传统社会 国家权力 中华法系 中国社会 行为规范 成文法典 基层文化
下载PDF
当代调解制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20
18
作者 邱星美 《比较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8-132,共15页
关键词 制度比较研究 调解 中国传统社会 法制理念 道德教化 现代社会 儒家思想 德主刑辅
原文传递
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 被引量:20
19
作者 孙立平 《战略与管理》 CSSCI 1996年第5期38-45,共8页
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孙立平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RierreBourdieu)所开辟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表明,教育制度并不仅仅是知识或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精英和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制。布迪厄的研究令人... 科举制:一种精英再生产的机制孙立平法国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RierreBourdieu)所开辟的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向表明,教育制度并不仅仅是知识或文化传承的工具,同时也是社会精英和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制。布迪厄的研究令人信服地表明,教育体制能够在各个阶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举制 社会结构 中国传统社会 统治阶级 贵族 秦统一 三层结构 基层社会 职业 精英
下载PDF
'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13
20
《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6-49,共4页
’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王晓明社会转型一词源自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社会学理论,率先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使用,用来表示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转折。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21世纪的即... ’97中国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研究的新进展◇○王晓明社会转型一词源自西方现代化理论和发展社会学理论,率先在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使用,用来表示一个社会正在经历的深刻变革和巨大转折。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21世纪的即将到来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文化转型 中国传统社会 转型研究 中国文化 近代中国 现代社会 中国近代 综合创新 中国社会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