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域歌舞戏对中原戏剧发展的贡献 被引量:5
1
作者 郎樱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5-61,共7页
本文论述西域歌舞戏的发展轨迹及其传入中原后对唐代歌舞戏形成发展的影响 ,并指出它对中国戏剧发展的巨大贡献。
关键词 西域歌舞戏 中原戏剧 发展 贡献 唐代
下载PDF
关于中国戏剧文化的几点体认 被引量:1
2
作者 周琪 《戏曲艺术》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26-32,共7页
在中国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系统化的过程中,“中国戏剧文化学”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学科得以确立.“戏剧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戏剧的研究正在从纯艺术领域的狭区走向大文化的环境;从浅层的艺术表象走向深层的文化哲学的思考... 在中国文化研究不断走向深入和系统化的过程中,“中国戏剧文化学”作为其中一个分支学科得以确立.“戏剧文化”这一概念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戏剧的研究正在从纯艺术领域的狭区走向大文化的环境;从浅层的艺术表象走向深层的文化哲学的思考.正确、客观地认识和评价中国戏剧文化,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剧文化 中国戏剧 传统戏剧 戏剧艺术 中国古典戏剧 中国文化 艺术形式 天人合 中原戏剧 哲学思想
原文传递
突破与超越——第七届戏剧大赛的点滴思考
3
作者 兰纪先 《东方艺术》 1998年第6期34-35,共2页
1998年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早已落下帷幕,但是大赛产生的轰动效应并没有停止,其辐射波仍在继续,文化人和戏剧界人士仍在热烈地谈论、评述、探讨和进行着深层次的思考。戏剧专业工作者和观众普遍认为此次大赛超过了以往历届赛势... 1998年河南省第七届戏剧大赛早已落下帷幕,但是大赛产生的轰动效应并没有停止,其辐射波仍在继续,文化人和戏剧界人士仍在热烈地谈论、评述、探讨和进行着深层次的思考。戏剧专业工作者和观众普遍认为此次大赛超过了以往历届赛势:剧目丰富,戏剧品种多样,戏剧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破与超越 农民戏剧 戏剧艺术 戏剧美学思想 艺术创作 主流文化 传统文化 现代意识 大赛 中原戏剧
原文传递
中原戏剧的崛起 被引量:1
4
作者 兰纪先 《东方艺术》 2001年第1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中原戏剧 大赛 现代戏剧 平民英雄 生存境遇 英雄主义 观众群体 主流文化 英雄形象 王权 英雄人物 剧目
原文传递
壮剧史源再探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贵恩 《民族艺术》 1989年第3期122-131,共10页
壮剧,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分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两支。建国三十多年来,滇、桂两省(区)对壮剧的历史源流均作了调查了解,并进一步作了探讨和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但因壮族没有文字,又没有史记,所以在多年的探讨研究中,对其史源,众说纷纭。... 壮剧,由于流行地区不同,分广西壮剧和云南壮剧两支。建国三十多年来,滇、桂两省(区)对壮剧的历史源流均作了调查了解,并进一步作了探讨和研究,取得很大成果。但因壮族没有文字,又没有史记,所以在多年的探讨研究中,对其史源,众说纷纭。综观众议,总的存在三说:即七百年说,四、五百年说,百多两百年说。专家们各抒己见,言之有据,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通过争鸣,对弄清它的源流沿革无疑是有好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宁壮剧 云南 广西 壮族 历史源流 侬智高 源流沿革 中原戏剧 探讨研究 流行地区
原文传递
一个导演的戏剧证明——在“李利宏导演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6
作者 罗怀臻 《东方艺术》 2011年第S1期4-5,共2页
我觉得,"李利宏导演艺术研讨会"的召开是一份证明,证明了中原戏剧近年以来的扎实崛起。李利宏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河南整体的戏剧创作水平,他标志着河南省从一个创作的输入省变成了一个输出省。记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河... 我觉得,"李利宏导演艺术研讨会"的召开是一份证明,证明了中原戏剧近年以来的扎实崛起。李利宏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河南整体的戏剧创作水平,他标志着河南省从一个创作的输入省变成了一个输出省。记得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河南的戏剧舞台上多晃动着外地的,包括上海的一些创作人员的身影,他们带来新的戏剧观念,也带来新的舞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演艺术 戏曲现代化 当代戏剧 中原戏剧 话剧 舞台艺术 河南省 程式化 作品 创作
原文传递
豫剧现代戏的新收获 被引量:2
7
作者 罗怀臻 《东方艺术》 2012年第S1期10-10,共1页
半个月内三次到郑州,都是围绕着河南省的现代戏创作。在全国戏剧界普遍还处在一种彷徨、埋怨、期盼的氛围下,河南戏剧却是风景独好。今天这个会议,就是河南戏剧目前状况的折射,会场上群贤毕至,气氛融洽,讨论热烈。一出剧目,能牵动这么... 半个月内三次到郑州,都是围绕着河南省的现代戏创作。在全国戏剧界普遍还处在一种彷徨、埋怨、期盼的氛围下,河南戏剧却是风景独好。今天这个会议,就是河南戏剧目前状况的折射,会场上群贤毕至,气氛融洽,讨论热烈。一出剧目,能牵动这么多领导、专家、媒体和观众的心,实在值得各地戏剧人羡慕。作为一个来自上海的同行,我在羡慕之余也随便表达希望在河南这块戏剧沃土上参与创作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现代戏 豫剧 戏剧创作 河南省 中原戏剧 代表作 村官 艺术精品 生活原型 新收获
原文传递
中原地方特色戏剧的传承与传播研究——以灵宝木偶戏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郭琳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0-172,共3页
一个地区戏剧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体现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在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前提下,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积聚中原地方戏剧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戏剧文化特色,转化... 一个地区戏剧文化的发展不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体现了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和水平。河南省地处中原地区,文化资源丰富,在向文化强省迈进的前提下,必须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积聚中原地方戏剧文化资源,发挥地方戏剧文化特色,转化为强有力的文化支撑,行之有效地加强对中原地方戏剧文化的传承与对外传播,让中原戏剧艺术走出河南,让中原经济区的经济、文化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灵宝木偶戏和中原其他地方特色戏剧一样是中原地方戏剧极具特色的戏曲艺术奇葩,但由于多种因素,其演出剧目不断减少,艺人青黄不接。对灵宝木偶戏等地方特色戏剧的发展、保护以及对外传播工作任重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原地方特色戏剧 灵宝木偶戏 道情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文传递
中原民俗戏剧探讨
9
作者 高翔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7期121-122,共2页
中原民俗戏剧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傩戏、罗戏两个时期,目前以南乐县目连戏和商丘地区目连戏为代表。通过探讨中原民俗戏剧的演变脉络,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实生活中的民俗文化形象,进而掌握其发展规律。
关键词 中原民俗戏剧 傩戏 罗戏 目连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