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原丝路上建立吐蕃佛幢的汉藏因缘
1
作者 尹邦志 康珠 《世界宗教文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经过多年的研究,“高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存在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有关它的真相和更多的意义还有待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索。从丝绸之路对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历史来看,高原丝绸之路为研究吐蕃佛教和汉藏佛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 经过多年的研究,“高原丝绸之路”的历史存在已经取得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有关它的真相和更多的意义还有待更加广泛和深入的探索。从丝绸之路对佛教在亚洲的传播历史来看,高原丝绸之路为研究吐蕃佛教和汉藏佛教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即从政教关系、教派源流和宗教领袖之外的立场,在一个更为宏阔的时间和空间维度上来看待佛教的历史和教义。本文聚焦于吐蕃时期桑耶寺建立佛法僧三宝齐备的法幢这一历史事件,立足于青藏高原丝绸之路来分析各方面的因缘,希望阐明汉藏佛教交流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具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藏传佛教是文明交汇的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丝绸之路 吐蕃佛教 汉藏交流 中印交流 佛教地缘关系
原文传递
海上丝路见证魏晋六朝与南亚次大陆的双向交流
2
作者 林硕 《世界知识》 2024年第8期64-66,共3页
魏晋六朝主要指北方的曹魏、西晋、十六国,偏安江南的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等政权。诸国在域外交流方面各有侧重,有些旨在稳定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有些则重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用。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与印度半岛诸政权的联... 魏晋六朝主要指北方的曹魏、西晋、十六国,偏安江南的东吴、东晋以及南朝宋、齐、梁、陈等政权。诸国在域外交流方面各有侧重,有些旨在稳定陆上丝绸之路畅通,有些则重视对海上丝绸之路的利用。在这一历史时期,中国与印度半岛诸政权的联系逐渐增多,继汉代之后开创了中印交流的又一个高潮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六朝 中印交流 海上丝路 南朝宋 海上丝绸之路 南亚次大陆 陆上丝绸之路 高潮阶段
原文传递
沟通中印两大文明的当代使者:谭中
3
作者 徐冬皓 《国际汉学》 2024年第3期58-63,156,157,共8页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印度华裔汉学家谭中教授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谭中教授以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家学渊源,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涵盖广泛,通过对其研究和著作进行分析,了解他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学及古代文化方... 本文旨在探讨当代印度华裔汉学家谭中教授在中印文化交流方面的重要贡献。谭中教授以其深厚的中文功底和家学渊源,成为中印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他的研究涵盖广泛,通过对其研究和著作进行分析,了解他在传播中国历史、文学及古代文化方面的贡献,可为两国人民提供宝贵的知识,促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与友谊。他的成就不仅在学术界获得广泛认可,也为中印两国的友好关系和互利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谭中 印度汉学 中印交流
下载PDF
《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故事的中印文学渊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立 铁晓娜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6,共8页
《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是一种复仇主体精神压抑释放的奇特方式。化虎之后的人而虎,虎而人,虎外而人其内,使主人公向杲与"复仇相助者"合二为一,复仇主体具有了隐身和复仇的能力。化虎道具,在以往故事中即有。化异类以复仇... 《聊斋志异》向杲化虎复仇,是一种复仇主体精神压抑释放的奇特方式。化虎之后的人而虎,虎而人,虎外而人其内,使主人公向杲与"复仇相助者"合二为一,复仇主体具有了隐身和复仇的能力。化虎道具,在以往故事中即有。化异类以复仇,来自佛经故事的基本艺术机杼。在"六道轮回"的佛教理念中,前世仇怨可在今世雪报,而报仇的复仇主体可能转世为某种动物。"虎皮",与其他相关道具一并得蒙蒲松龄青目,也可能模仿了佛经叙事。佛教生死观也被吸收融合,幻化故事为之更具有文学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蒲松龄 复仇 变身母题 佛经故事 中印交流
下载PDF
《秦王破阵乐》是否传人印度及其他--兼与宁梵夫教授商榷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远 《南亚研究》 CSSCI 2013年第2期140-156,共17页
中印交往,以印度之单向输出为主;中土文化之逆向传入十分罕见。宁梵夫教授质疑玄奘自述面见戒日王的交谈是玄奘将中国的帝王崇拜置于印度文化框架之中的虚构。本文辩称,《秦王破阵乐》极可能在戒日王时期曾传入印度,且玄奘所述与戒日王... 中印交往,以印度之单向输出为主;中土文化之逆向传入十分罕见。宁梵夫教授质疑玄奘自述面见戒日王的交谈是玄奘将中国的帝王崇拜置于印度文化框架之中的虚构。本文辩称,《秦王破阵乐》极可能在戒日王时期曾传入印度,且玄奘所述与戒日王会晤始末基本属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王破阵乐》 《大唐西域记》 玄奘 戒日王 中印交流
原文传递
唐初印中遣使若干细节考辨——取熬糖法、献菩提树、破阿罗那顺和翻老子为梵言 被引量:4
6
作者 张远 《中国典籍与文化》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1-66,共6页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来的重要记录。对于这段历史,中外前辈学者在研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讹谬或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运用正史、佛...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来的重要记录。对于这段历史,中外前辈学者在研究中存在不同程度的讹谬或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运用正史、佛典等相关文献,着重探讨取熬糖法、献菩提树、借兵破阿罗那顺之役、太宗诏玄奘翻老子为梵言这几个中印交流史上颇有争议的问题,以期对唐朝初年中印交流状况的深入研究贡献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日王 唐太宗 中印交流
原文传递
中印交流中被忽略的地缘文化及其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郭洪纪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13-119,共7页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由佛教传播肇始的两国间的知识互动,一直延伸到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从世界文明进程的视角来观照,两国文化的内核具有同构性与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两国的交往与合作中存在... 中国和印度作为两大文明古国,由佛教传播肇始的两国间的知识互动,一直延伸到数学、天文、医学、哲学、建筑、艺术等领域。从世界文明进程的视角来观照,两国文化的内核具有同构性与相似性。但由于诸多历史原因,在两国的交往与合作中存在着许多不信任因素和障碍。因此,为维护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促进各自的全面发展,需要超越西方式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局限,整合地缘经济,促进互利双赢,尤其要达成"地缘文化"共识,通过文化沟通来化解地缘政治困境,使两国关系得到根本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交流 儒家 印度教 地缘文化
下载PDF
秦汉时期的南方丝绸之路与中印交流 被引量:3
8
作者 李桂芳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3-118,共6页
自先秦始,中国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交流。中印之间最古老的交通线即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线路之一——"蜀身毒道",其主要路线区域就是《史记》所载之西南夷地区。秦汉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经营,古老... 自先秦始,中国与印度已有经济文化交流。中印之间最古老的交通线即是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线路之一——"蜀身毒道",其主要路线区域就是《史记》所载之西南夷地区。秦汉时期,随着中央王朝对西南地区的开发经营,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由民间商道逐渐发展为官方通道,进一步促进了中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汉 南方丝绸之路 中印交流
原文传递
明清小说中的喷火兽母题佛经来源及其异国情调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卫英 《东疆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中,喷火兽母题大为兴盛,这当属西来佛教故事母题。丝绸之路上的诸多游牧民族国家影响了由印度至华夏中原的佛经传译,给佛经文学注入了一些不可小视的游牧民族因子,而其中以马崇拜为代表的怪兽崇拜即是如此。对火器的... 在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中,喷火兽母题大为兴盛,这当属西来佛教故事母题。丝绸之路上的诸多游牧民族国家影响了由印度至华夏中原的佛经传译,给佛经文学注入了一些不可小视的游牧民族因子,而其中以马崇拜为代表的怪兽崇拜即是如此。对火器的热衷,也使得清代小说中的异兽喷火描写成为一种虚拟想象的心理补偿。清代小说家由于实战经验和军事常识的不足,使其在营构文学世界时只好在佛经故事的宝库中搬取材料,从而构成了通俗小说中的喷火兽意象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火兽母题 清代通俗小说 佛经故事 中印交流
下载PDF
隐忍母题与外来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立 《长江学术》 CSSCI 2008年第3期66-70,共5页
隐忍是一种弱者作为复仇主体所不得已采取的复仇策略,也是复仇者具有能否成功行事素质能力的一个表现。先秦时期最有传播能量的"儿子长大后复仇"故事,具有个体奋争复仇隐忍的内蕴。早期复仇与其成功过程的漫长,其间交织着复... 隐忍是一种弱者作为复仇主体所不得已采取的复仇策略,也是复仇者具有能否成功行事素质能力的一个表现。先秦时期最有传播能量的"儿子长大后复仇"故事,具有个体奋争复仇隐忍的内蕴。早期复仇与其成功过程的漫长,其间交织着复仇个体生命有限、机缘有限的困惑与苦恼,集聚到"黄昏"意象中。佛经推重对复仇能否成功进行理智判定,昭示了不要因复仇冲动而做无谓牺牲的意蕴,"羼提"是"忍辱"的音译,此为中国古人原有的隐忍观念增添了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仇主题 隐忍策略 佛经故事 中印交流 主题学
下载PDF
汉地早期造像记的发展——基于印度视点的考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虹 《艺术学研究》 2020年第4期96-106,共11页
南北朝时期造像活动兴盛,随之产生的大量发愿文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宗教思想提供了珍贵材料。对此,学界已经积累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倾向于在中国语境下分析这些铭文,而不够重视这种造像积福思想的外来根源。功绩积累和转移的基... 南北朝时期造像活动兴盛,随之产生的大量发愿文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及宗教思想提供了珍贵材料。对此,学界已经积累了广泛研究。然而,现有研究倾向于在中国语境下分析这些铭文,而不够重视这种造像积福思想的外来根源。功绩积累和转移的基本概念在中国没有可供比较的先例,完全是印度的进口。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这个外来的想法是如何被中国的受众接受的?本研究从文化比较的角度,通过考察现存最早有铭文记录的3至5世纪末这一范围,试图重建文化差异被转化和吸收的过程。通过对汉语发愿文写作格式发展的动态分析,可以观察到汉语发愿文格式中的印度要素与中国本土文化逐渐达到平衡,以及通过文化翻译使一个完全陌生的概念本土化的历史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交流 造像记 南北朝佛教
下载PDF
唐代初期中印文化交流图景——以义净代表作为中心考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孟亮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1期45-51,共7页
义净是中国历史上西行赴印求法的代表性僧侣之一,其著作不仅较为全面地记述了唐初赴印求法僧侣的事迹和中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也对古代印度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义净赴印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印之间的主要通道,... 义净是中国历史上西行赴印求法的代表性僧侣之一,其著作不仅较为全面地记述了唐初赴印求法僧侣的事迹和中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状况,也对古代印度的文化发展状况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义净赴印时,海上丝绸之路逐渐成为中印之间的主要通道,室利佛逝是印度文化东渐的前沿。义净时期中印经海上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图景对今天研究中印关系史、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义净著作中以细致的观察、翔实的资料生动描绘了当时印度文化的发展情况,对于促进中印佛教文化的交流传播和兴盛、带动文化的全面交流与发展、保存丰富的印度古代史史料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净 中印交流 文化 海上丝绸之路
下载PDF
“义净寺·义净大师研究”系列之十四 义净大师 中印古代文明友好交流的旗帜 被引量:1
13
作者 常净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37,共2页
自公元5世纪左右开始,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陆续西行求法,中国和印度两个拥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开启了深入友好交往的篇章。2020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也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印人文交流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 自公元5世纪左右开始,法显、玄奘、义净等高僧陆续西行求法,中国和印度两个拥有灿烂文化和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开启了深入友好交往的篇章。2020年是中印建交70周年,也是中印两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中印人文交流年”,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回顾历史、放眼未来,梳理中印交流交往史上重要的历史人物,对于中印增强相互信任、增进双方友谊、加强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明 中印交流 交往史 义净 人文交流 重要节点 相互信任 友好交往
原文传递
新媒体应在中印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4
作者 王晓辉 《对外传播》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经济发展处在大致相同的阶段。近年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发展的怏车道,高层互访日益频繁;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双方的合作与协调明显增加,如在多哈回合谈... 中国和印度是世界上两个人口最多的国家,有着1700多公里的边境线,经济发展处在大致相同的阶段。近年来,中印关系进入了发展的怏车道,高层互访日益频繁;经贸关系迅速发展;在国际事务中.双方的合作与协调明显增加,如在多哈回合谈判中,中国与印度等相关国家联手,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交流 新媒体 发展中国家 多哈回合谈判 经济发展 中印关系 经贸关系 国际事务
下载PDF
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中印交流——以唐初六次遣使时间及唐使官阶为重心的回顾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远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0-144,共5页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来的重要记录。对于六次印中遣使的具体时间和唐使官阶,中外前辈学者或有提及,但并未做系统之研究,且存在... 戒日王(590-647)是印度古代著名君王,也是中印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641至648年间,戒日王与唐太宗频繁互遣使臣,书写了中印官方往来的重要记录。对于六次印中遣使的具体时间和唐使官阶,中外前辈学者或有提及,但并未做系统之研究,且存在不实之处。运用正史、佛典、碑铭等相关文献,考察唐初六次印中遣使的时间、唐使官阶等内容,以期深入探讨其在丝绸之路中印交流历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日王 唐太宗 出使时间 唐使官阶 中印交流
下载PDF
泰戈尔的大爱思想——泰戈尔与中国 被引量:1
16
作者 毛世昌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9,共7页
泰戈尔在20岁时写了《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对中国人民深表同情。1924年的访华,打通了几近闭塞的中印交流的通道,并在国际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学院,促成了谭云山成为现代玄奘。泰戈尔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痛斥... 泰戈尔在20岁时写了《鸦片——运往中国的死亡》一文,对中国人民深表同情。1924年的访华,打通了几近闭塞的中印交流的通道,并在国际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中国学院,促成了谭云山成为现代玄奘。泰戈尔坚决支持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痛斥日本无耻文人野口米次郎为日本侵略辩护的无耻行径。这些都源于他的大爱思想。泰戈尔的大爱思想是他热爱中国的思想根源和中印世代友好的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戈尔 大爱 中印交流 中国 印度
下载PDF
从《史记》、《汉书》和《后汉书》探讨两汉时期中印交流 被引量:1
17
作者 谢晓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47-48,54,共3页
中印之间的交流在两汉时期就已有记载。作为中国的邻国,当时的印度不仅在物质、文化等方面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其对中国东输的植物、宗教等至今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对于... 中印之间的交流在两汉时期就已有记载。作为中国的邻国,当时的印度不仅在物质、文化等方面受到当时中国的影响,其对中国东输的植物、宗教等至今仍在中国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史记》、《汉书》和《后汉书》对于西域等国的认识发展变化的梳理,分析两汉时期的中印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交通 中印交流
下载PDF
火光引路母题的佛经文学来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立 《南亚研究》 CSSCI 2011年第2期131-141,共11页
神奇火光能引导当事人走出迷惑,使陷入绝境者得救,还能作为王朝兴盛的预兆等。佛教中火光有神圣、圣明的寓意。中土火光引路母题,源于中古汉译佛经。佛经认为,不同的火光,从不同距离来看,有着不同的亮度和层次;当事人在火光指引下遇难呈... 神奇火光能引导当事人走出迷惑,使陷入绝境者得救,还能作为王朝兴盛的预兆等。佛教中火光有神圣、圣明的寓意。中土火光引路母题,源于中古汉译佛经。佛经认为,不同的火光,从不同距离来看,有着不同的亮度和层次;当事人在火光指引下遇难呈祥,走出命运低谷;昭示希望,使其迷途知返,还象征佛本身就是众生迷茫人生中的灯火。中土叙事文学该母题在后世得以多元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光引路 母题 中印交流 佛经文学
原文传递
唐敕使王玄策崇佛史迹及其对大唐佛教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刘丽娜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6期45-48,共4页
王玄策是我国唐朝杰出的外交活动家,其相关事迹主要分为中印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和大唐境内的崇佛活动,这对大唐佛教影响深远。他把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传入中国,为大唐佛教艺术引入了新的表现素材;他带回了许多佛教圣物,为长安成为"... 王玄策是我国唐朝杰出的外交活动家,其相关事迹主要分为中印之间的佛教文化交流和大唐境内的崇佛活动,这对大唐佛教影响深远。他把印度佛教艺术风格传入中国,为大唐佛教艺术引入了新的表现素材;他带回了许多佛教圣物,为长安成为"东方佛都"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维护了佛法正统,传播了大乘思想;他促进了大唐佛教交流,为长安成为国际佛教文化交流中心奠定了基础,把大唐佛教文化交流推向了更新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玄策 大唐佛教 中印交流 影响
下载PDF
《搜神记》的小说母题史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立 王俊杰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6-12,共7页
干宝《搜神记》在古代小说母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该书不全,仍可看出文学与神秘崇拜交互影响的诸多母题,如树神、神物、火神、狐精崇拜等,还有宝失家败、冤死天怒、小人国和外星人等,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母题来自印度和西域故事,... 干宝《搜神记》在古代小说母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今存该书不全,仍可看出文学与神秘崇拜交互影响的诸多母题,如树神、神物、火神、狐精崇拜等,还有宝失家败、冤死天怒、小人国和外星人等,有些来自民间传说,有些母题来自印度和西域故事,体现了整理民间故事和跨文化文学资源的中转之功。干宝将这些故事母题进行了文学化发挥,使其更加富有审美能量和文化蕴涵。由于《搜神记》名气太大,惯于以类化之,《搜神记》成为一个类化名词,造成一系列托名干宝的叙述。这些"追认"之作,更确认了《搜神记》母题史多重价值和启发开创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宝 《搜神记》 小说史 中印交流 接受影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