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汉唐西域经营看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
1
作者 赵梦涵 《兵团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126-131,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科学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将其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西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唐时期创制的西域都护府制度、屯田制度、羁縻制度等都为西域经营注入了... 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系统、科学地阐释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将其概括为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西域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汉唐时期创制的西域都护府制度、屯田制度、羁縻制度等都为西域经营注入了不竭动力。汉唐时期胡汉互鉴,多种文化深入交融,西域文明为中华文明所兼容并包。历代王朝西域经营中和平、统一的理念为今日治疆方略奠定了基础。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角度理解汉唐西域经营问题,有助于进一步认知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丰富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应然的实践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西域 羁縻
下载PDF
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价值旨向
2
作者 闫昭宁 王振杰 《广西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6,共8页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的价值旨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的“连续性”赋予深厚根基,“创新性”赋予不竭动力,“统一性”赋予重要保障,“包容性”赋予精神特质... 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中华文明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长远意义的价值旨向。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华民族的“连续性”赋予深厚根基,“创新性”赋予不竭动力,“统一性”赋予重要保障,“包容性”赋予精神特质,“和平性”赋予基本底色。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以中华民族为载体,中华民族的建设与发展亦需要中华文明的内化和引导。在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滋养下,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成熟、自信的姿态创造历史、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也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更好发展打牢文明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价值旨向
下载PDF
从中华文明特性看丝路人文共同体建设的逻辑理路 被引量:1
3
作者 马丽蓉 《西亚非洲》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156,共20页
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探讨中国的丝路人文共同体建设逻辑,实为研究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人文共同体思想的新认知。其丰富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应然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与世界古今丝路关系共处之... 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探讨中国的丝路人文共同体建设逻辑,实为研究习近平主席关于“一带一路”倡议中构建人文共同体思想的新认知。其丰富的理论逻辑、厚重的历史逻辑和应然的实践逻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究中国与世界古今丝路关系共处之道。具体而言,创新性是中华民族在丝绸之路上成长与复兴的动力,体现在汲古向前、开拓进取之创新精神等方面;包容性是中国构建丝路人文共同体的策略,彰显中华文明对不同思想与宗教文化兼容并包、和合共生之要义;和平性是中国伙伴外交在“丝路精神”引领下的演进本质和丝路多元行为体共处之道。在破解西方国家臆造的“我们是谁”的身份迷障、廓清“我们如何共处”的路径选择,以及筑牢“我们去哪里”的共有认知中,它为南南合作理论、实践提供了历史逻辑与现实基础,从“中国视角”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特色伙伴外交自主知识体系,彰显丝路语境中中华文明特性所释放的学术自信,助力提升“一带一路”话语权,从而深化中国与丝路国家的人文共同体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创新性 包容性 和平性 全球文明倡议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关系 丝路人文共同体
原文传递
全球安全倡议的文明基底、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被引量:1
4
作者 彭博 薛力 《国际安全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9-101,154,共24页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因此展现出以合作安全、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多边安全为特征的理论逻辑。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动机,对亚太地区施加以竞争安全、封闭安全、分割安全和单边... 全球安全倡议根植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与和平性,并因此展现出以合作安全、开放安全、共同安全与多边安全为特征的理论逻辑。美国出于维护其全球霸权的动机,对亚太地区施加以竞争安全、封闭安全、分割安全和单边安全为特征的传统安全范式,导致该地区大国战略博弈日益加剧、安全阵营化趋势加快、安全困境螺旋上升和非传统安全竞争日趋升温,破坏了该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全球安全倡议提供了一个新的安全范式,即以合作安全应对竞争安全、以开放安全对抗封闭安全、以共同安全替代分割安全、以多边安全超越单边安全。针对美国推行遏制中国的“印太战略”,全球安全倡议为实现亚太地区的普遍安全和持久和平提供了实践路径,包括促进地区大国良性互动、完善以东盟为中心的地区安全机制、塑造地区国家间的相互信任,以及强化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安全倡议 中华文明特性 亚太安全治理 新安全范式
下载PDF
论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传承与弘扬
5
作者 杨婷婷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12-16,共5页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字、历史书写和元典传承;创新性表现为守正创新与互鉴创新;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发展上的共生共荣、认同上的交流融合和家国上的众志成城;包...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每一方面都有其丰富的内涵。连续性表现在中华文明的方方面面,最具代表性的是文字、历史书写和元典传承;创新性表现为守正创新与互鉴创新;统一性具体表现为发展上的共生共荣、认同上的交流融合和家国上的众志成城;包容性表现为和合为念的价值追求、博采众长的德性精神、协和万邦的气概胸襟;和平性不仅仅表现为爱好和平,而且更强调“立人”“达人”。把握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丰富内涵,对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优秀文明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特性 文明传承与创新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从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以共同性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朱永梅 陈金龙 杨柳 《黑龙江民族丛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8-46,共9页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要领。五大特性是中华文明内在一体性的外在集中标识。共同性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理论基点,之于共同体具有根本规定性,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主线。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中华...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要领。五大特性是中华文明内在一体性的外在集中标识。共同性是理解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理论基点,之于共同体具有根本规定性,也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主线。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与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耦合。连续性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性的外在表征,创新性是其发展逻辑,包容性拓宽了共同性的内涵外延,统一性是其根基,和平性是其伦理基石,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核心文化标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文化共同体 共同性 耦合 文化标识
原文传递
用考古成果书写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
7
作者 霍巍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2024年第1期87-100,M0007,共15页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也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书写好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考古成果的利用十分重要。考古学是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重要知识来源,尤其是这个... 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各民族共同创造伟大祖国的历史,也是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目标,书写好中华文明史的新篇章,考古成果的利用十分重要。考古学是中华民族历史认知的重要知识来源,尤其是这个学科所具有的科学性与客观性特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上各区域、各族群之间的文明创造及其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将起到弥补文献记载不足的作用,书写中华文明史新的篇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 中国考古学 文明探源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与民族地区现代化内在机理研究
8
作者 王伟 韩文清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3,共10页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其立足于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独树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明根基和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独特性,需走基于“四个共同”、把握“两个结合”和坚持“以人...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是其立足于世界文明百花园中的独特标识,是中华民族独树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明根基和中华民族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独特性,需走基于“四个共同”、把握“两个结合”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道路;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一体性,要坚持“人心相聚、价值相通”的精神归一,“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利益归一以及“四个与共”的命运归一的一体性现代化;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共融性,要继承和发扬兼容并包、和而不同与天下大同的历史属性;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开创性,必须坚持强劲韧性并以新型理论与制度,走出富有民族地区特色的独特路径;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赋予民族地区现代化道义性,要坚持各族人民共享的现代化,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求世界人民共同繁荣的现代化。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是民族地区现代化的价值指引与路径导向,民族地区现代化是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生动阐释和集中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民族地区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由义到理:包容性的语义源流、内涵特质与哲学基础
9
作者 孙海科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2,共7页
全面理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包容性,需要由“义”到“理”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深刻把握其语义源流、内涵特质与哲学基础。语义源流考察,使我们明晰“包容性”的思维与精神如何在言与意中含蕴与传达。容·融... 全面理解领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包容性,需要由“义”到“理”进行深入研究阐释,深刻把握其语义源流、内涵特质与哲学基础。语义源流考察,使我们明晰“包容性”的思维与精神如何在言与意中含蕴与传达。容·融·共·成的内涵特质,则生动地展现了“包容性”层层递进的内在运行机理。对“包容性”深层次哲学基础的阐释,则围绕一多关系、同异关系、自他关系几对范畴来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包容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
原文传递
五种路径: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理答——以七年级历史教学为例
10
作者 伏军 《教师教育论坛》 2024年第4期72-74,共3页
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根植于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尝试通过... 历史教学中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文化视野和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本文结合七年级历史教学案例,将中华文明突出特性根植于课堂实践,强化学生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并尝试通过以下五种路径理解和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选取典型文化符号,在深度学习中体味文明特性;透析历史变法改革,在史料实证中总结文明特性;把握时代变化特征,在主题教学中提炼文明特性;立足王朝宏大气象,在问题探究中归纳文明特性;走进诸子百家先贤,在文本解读中剖析文明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初中历史 教学路径
下载PDF
论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文化担当的三个着力点
11
作者 周禄涛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7-12,共6页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形塑大学生自信自强文化人格的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有着特殊文化担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担当,涉及明晰担当、彰显重点、践行体系3个紧密相连的着力环节。明晰担当,就要捋清立德树...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形塑大学生自信自强文化人格的使命,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过程中有着特殊文化担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担当,涉及明晰担当、彰显重点、践行体系3个紧密相连的着力环节。明晰担当,就要捋清立德树人与以文化人的关系理路,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为内容载体、以“化”为方法渠道铸魂育人。彰显重点,就要全面理解中华文明突出特性,在历史与现实的纵向对照、自我与他者的横向比较中阐释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何以不同”。践行体系,既要在场域维度使文化塑造与课程结构互补融通,也要在主体维度让教师文化引导与学生文化自觉协调共促,以培养大批能够担当新的文化使命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文化担当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自信自强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国际视野——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为视点
12
作者 邢广程 《世界经济与政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4,159,160,共24页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国际环境。作者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为视点,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国际视野进行了考察,具体包括五方面:其一,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历史使命,即对中华传统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离不开国际环境。作者以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为视点,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构建的国际视野进行了考察,具体包括五方面:其一,从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看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历史使命,即对中华传统文明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其二,从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道路和制度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为推动中华文明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不断进行创新。其三,从中华文明突出的统一性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界影响。“共同信念”从国土、国家、民族和文明的视角阐述了中华文明统一性诸要素与国际环境之间的关系,强调国家统一永远是国家核心利益的核心。其四,从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看中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包容性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韧性和吸收其他文明优秀成果的重要品质。其五,从中华文明突出的和平性看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趋势。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文明的思想传统和优秀品质,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中国需要善于与世界上的“三教九流”打交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交流互鉴
原文传递
中华之道: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哲学阐释
13
作者 张志强 《史学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4,158,共12页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规律性特征,是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内涵。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就是中华之道。中华之道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之道,是中国所以为中国的原理性揭示,是中华民... 中华文明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是中华文明长期发展中形成的规律性特征,是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内涵。中华文明发展规律就是中华之道。中华之道是中华文明的形成发展之道,是中国所以为中国的原理性揭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团结凝聚的道理总结,也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为人类永续发展贡献的智慧结晶。“五个突出特性”能够准确地刻画中华文明的本质规定性,能够精准呈现中华之道的内涵。连续性对中华之道具有奠基性意义,创新性是中华文明连续发展的内在根据,统一性是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包容性是实现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必要途径,和平性是中华文明包容性的价值表现。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在坚持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前提下,充分实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现代化,创造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必定是对中华文明突出特性一气贯通中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的现代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之道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哲学阐释
原文传递
习近平关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重要论述的理论贡献
14
作者 鲁力 罗冰玉 《甘肃理论学刊》 2024年第2期9-18,共10页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明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文明观为理论根基,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 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的中华文明观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中华文明观为理论根基,深刻总结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经验,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华文明具有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五大突出特性的重要论述。这一重要论述立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全面总结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绵亘不绝的深层原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是对马克思主义文明观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从文化记忆理论视角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15
作者 范玉刚 许诗怡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4-32,共9页
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与历史情境创造,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有助于准确把握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创新与文明价值指向。究其价值意味,它可以启示我们,在传统... 遵循习近平文化思想特别是“第二个结合”的根本要求与历史情境创造,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有助于准确把握作为魂脉的马克思主义与作为根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理念创新与文明价值指向。究其价值意味,它可以启示我们,在传统文化与现代发展、文化道统与革命伦理、西方文明与自我革新、文明多样性与文明主体性的古今中外论争中,可以深入剖析一个民族是怎样理解、感受自己的文化脉络,如何在赓续传统中重新认识自身,并在思想价值创新和现代化探索中确立发展道路,从中把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演进的内在逻辑与生成机制,在根脉与魂脉有机统一中创造作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载体的新的文化生命体。以文化记忆理论为视角阐发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有利于在创造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文化条件中,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新视域和方向性启示,推动中华民族由坚定文化自信迈向文明自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记忆理论 “第二个结合”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文化认同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选择及其理论超越——基于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董志勇 沈博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4-55,共12页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剖析与把握。具体而言,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特征的深层次逻辑,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信息:连续性蕴含着自主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性塑造... 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解读,离不开对中华文明深厚底蕴的剖析与把握。具体而言,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对应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特征的深层次逻辑,涵盖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信息:连续性蕴含着自主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新性塑造着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统一性助推着多元一体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包容性指向着包容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和平性决定着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依托中华文明五个突出特性的积淀,中国式现代化具备了超越西方现代化模式的创新根基:连续性有助于破除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迷思;创新性有利于突破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框架局限;统一性有助于整合多元现代化主体的话语权;包容性能够帮助消解西方中心论的优越情结魔障;和平性则为挣脱零和博弈的现代化竞争思维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道路选择 理论超越
原文传递
时空重构、场景折叠与视角延展:中华文明突出特性的媒介呈现——对四部大运河题材纪录片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凌亚涛 《传媒观察》 2023年第S02期76-78,共3页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时空标记,在其沟通南北的显性空间中饱含连接古今的隐形特质,对大运河的影像记录勾勒出广阔山河背景下的文化传承脉络。近年来涌现的大运河题材电视纪录片,构建了多层次叙事时空,营造了穿透式表达场景,突破地理视界... 大运河是中华文明的时空标记,在其沟通南北的显性空间中饱含连接古今的隐形特质,对大运河的影像记录勾勒出广阔山河背景下的文化传承脉络。近年来涌现的大运河题材电视纪录片,构建了多层次叙事时空,营造了穿透式表达场景,突破地理视界和文化视界,衍生出更广阔的媒介体验,多维度呈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大运河 纪录片 叙事时空
原文传递
中华文明包容性的历史呈现、思想基础与当代意义
18
作者 邵佳德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46,共6页
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在中国历史的文化繁荣、伦理秩序、民族和谐、信仰多元、生活多彩等层面均有体现,塑造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绚丽景象。包容性特点的形成,建立在传统文化对事物之多样性与同一性关系认知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的... 中华文明具有的突出的包容性,在中国历史的文化繁荣、伦理秩序、民族和谐、信仰多元、生活多彩等层面均有体现,塑造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绚丽景象。包容性特点的形成,建立在传统文化对事物之多样性与同一性关系认知的思维模式与价值取向的哲学基础上。通过对这一特性的历史梳理、结构把握和当代转化,能够对锻造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智慧与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包容性 和而不同
原文传递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被引量:13
19
作者 孙正聿 《中国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2-27,204,205,共8页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哲学在新时代所担负的重大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形成了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独特优势”“深厚基础”和“源头活水”。马克... 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而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是当代中国哲学在新时代所担负的重大文化使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形成了构建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的“独特优势”“深厚基础”和“源头活水”。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打开了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的文化使命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 共有的精神家园
原文传递
文化传承与创新语境下中国电视文艺的发展思考 被引量:3
20
作者 胡智锋 兰健华 《当代电视》 2023年第12期4-10,共7页
中国电视文艺通过文化留存、文化体验、文化再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电视文艺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调整和优化创作与传播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深化... 中国电视文艺通过文化留存、文化体验、文化再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独特贡献。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电视文艺需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指引下,积极调整和优化创作与传播的思路与方法—不断展现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不断深化拓展“第二个结合”、不断推动技术和传播手段创新,才能肩负起新时代党和国家赋予中国电视文艺的文化使命,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建设做出中国电视文艺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承 中国电视文艺 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 第二个结合 文化自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