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 被引量:28
1
作者 陈茂荣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0,共10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指中国各民族经过文化上的融合、经济上的互惠和政治上的协商,汇集为"中华民族"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又是中华文化共同体,还是经济发展共同体,更是政... "中华民族共同体"指中国各民族经过文化上的融合、经济上的互惠和政治上的协商,汇集为"中华民族"整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既是中国各民族的民族命运共同体,又是中华文化共同体,还是经济发展共同体,更是政治生活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中国人民的命运共同体,表达了中国各民族大团结大繁荣、中国人民共发展共进步的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化共同体 经济发展共同体 政治生活共同体
下载PDF
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 被引量:18
2
作者 纳日碧力戈 特日乐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5,共8页
中央高层提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发展了过去"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多元一体表述,从多元找共识,由多生一,建立文化共同体,既是高层的意图,也是社会和睦的应然愿景。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指号人类学有"三合一"... 中央高层提出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和魂,发展了过去"政治一体,文化多元"的多元一体表述,从多元找共识,由多生一,建立文化共同体,既是高层的意图,也是社会和睦的应然愿景。基于皮尔士理论的指号人类学有"三合一"的观照,和道家"三生无限"的理念遥相呼应,对构筑中华文化共同体有理论价值。人是指号,人群也是指号,人和人群的本质体现在"三合一"的日常生活之中。扩展来说,"中华民族互联体"是构筑和认知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目标和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中华民族互联体 文化交互认同 民族团结 “三合一”
下载PDF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与内在逻辑 被引量:8
3
作者 纳日碧力戈 萨仁 《西北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7-38,共12页
中国作为“复杂共同体”,多民族交融共生,发展至今,实力日强。究其原因,文化的贡献不可低估。各族人民共同书写历史,交流互动,碰撞和亲,争做“正统”。以汉语汉字为代表的多种语言文字,或形声意相济,或约定俗成,音声表心,多体并存,互鉴... 中国作为“复杂共同体”,多民族交融共生,发展至今,实力日强。究其原因,文化的贡献不可低估。各族人民共同书写历史,交流互动,碰撞和亲,争做“正统”。以汉语汉字为代表的多种语言文字,或形声意相济,或约定俗成,音声表心,多体并存,互鉴互容。各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互嵌的民族生态,形成了重叠共识的价值观,其核心是“三生无限”的兼和思想。厚德载物,由二生三,兼和相济,互补共生,这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持续光大的思想和实践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兼和相济
原文传递
客家族群教育传统及海外新生代的教育传承——以广东梅州和印度、加拿大的调研为基础
4
作者 徐燕琳 《客家文博》 2024年第3期77-83,共7页
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需要深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客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踏实进取的家庭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世界客都”梅州学风鼎盛,客家华侨也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家乡捐资兴学,也有将孩... 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需要深入学校、家庭和社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客家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踏实进取的家庭教育,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奠定了基础。“世界客都”梅州学风鼎盛,客家华侨也非常重视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家乡捐资兴学,也有将孩子送回国内读书的习惯。同时他们努力在海外建设中文学校,并通过家庭教育方式传承客家文化,培养勤劳、坚忍、拼搏等品格。新生代继承了父辈的积极进取精神,不断开拓,并能尊亲孝悌,家庭观念很强,在社会适应上展现出包容开放的特点。海外客家族群的未来发展需要传承传播方言、习俗等传统文化,同时创新形式,推广和普及中文教育。他们的经验,对于国内的传统文化教育也有不少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教育 中文教育 客家文化 客家新生代 海外传播 中华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基于中华文化共同体语境下的元代“双陆”考释
5
作者 郝延省 《浙江体育科学》 2024年第5期109-112,共4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元代“双陆”为考察对象,以呈现元代“双陆”历史原貌为目的,研究表明:元代“双陆”兴起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时期,是中华各族棋类文化相交、相融的结晶;元代“双陆”开展范围广、扎根社会程度深,既完整、规范... 运用文献资料法,以元代“双陆”为考察对象,以呈现元代“双陆”历史原貌为目的,研究表明:元代“双陆”兴起于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历史时期,是中华各族棋类文化相交、相融的结晶;元代“双陆”开展范围广、扎根社会程度深,既完整、规范地传承了“双陆”棋艺,也为明清“双陆”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元代“双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中国古代“双陆”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重要历史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元代“双陆” 宫廷“双陆” 民间“双陆” 军中“双陆” 考察与阐释
下载PDF
中华文化共同体建构视域下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的交融 被引量:4
6
作者 邢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8-96,共9页
我们应该纠正以往的单一民族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模式,把大中国的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纳入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互动交融之中。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基石。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交流、... 我们应该纠正以往的单一民族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模式,把大中国的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纳入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的互动交融之中。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是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的基石。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的碰撞、交流、吸纳、累积、变迁、创新的动态过程中形成的,两种不同生态环境中生成的文化经过多种途径特别是历史上移民的交融,已经形成不可剥离的文化统一体。中华文化具有整体性与多元性、宏大性与包容性、共同性与共通性等特征,当前要在加强中华文化共同体文化认同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文化 农耕文化 中华文化共同体 公共文化记忆
下载PDF
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百年裂变与重建 被引量:4
7
作者 姜义华 王学斌 +2 位作者 喻文益 刘长林 李德顺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48-51,共4页
新文化运动尽管在青年学生和许多文化人中掀起了一阵旋风,却和广大现代劳动者没有直接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确实有着极为强烈的心志伦理或意图伦理,但对中国和世界的了解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对于如何通过可实际操作的步骤,建立新... 新文化运动尽管在青年学生和许多文化人中掀起了一阵旋风,却和广大现代劳动者没有直接关系。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确实有着极为强烈的心志伦理或意图伦理,但对中国和世界的了解有着很大的片面性;对于如何通过可实际操作的步骤,建立新型的社会秩序,缺乏实践的能力。这当是这场新文化运动未能完成重建真正富有生命力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的重要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文化运动 裂变 重建
下载PDF
唐诗与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黄立一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1-150,共10页
唐前多元民族文化激荡融合为唐诗形成独特的格律体式和精神气质创造了重要条件。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创作者的民族身份和诗歌文本展现出来的主题、内容、风格、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也使得唐诗成为特定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艺术呈现... 唐前多元民族文化激荡融合为唐诗形成独特的格律体式和精神气质创造了重要条件。在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创作者的民族身份和诗歌文本展现出来的主题、内容、风格、价值取向、文化心理等也使得唐诗成为特定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艺术呈现。在唐代之后,唐诗又以其独特的价值促进新的中华文化共同体的生成,并在新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中扮演重要角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从产生、发展到唐代之后的被接受和产生广泛影响,唐诗与每个时代中华文化共同体的构建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可以作为我们当下统战工作的一面旗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 中华文化共同体 民族融合 一体多元
下载PDF
中华文化共同体形成研究
9
作者 熊建军 单晓云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22-32,共11页
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的。历经主动与被动、适应与冲突、分裂与整合的文化传播,汉文化作为主流、“四夷”文化作为支流的文化共同体最终成型。中华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源自于华夏远裔... 中华文化共同体是在中原文化与“四方”文化的跨文化传播实践中形成的。历经主动与被动、适应与冲突、分裂与整合的文化传播,汉文化作为主流、“四夷”文化作为支流的文化共同体最终成型。中华文化共同体之所以能够形成,源自于华夏远裔对于远祖文化的主动亲近,也因为自我与他者在用无观念影响下的接触,整体而言都与中央政权早期生成的天朝心态息息相关。归根结底,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即便受到支流文化的强力冲击,但仍无法改变其中心地位;同时也表明主流文化具有强大的溶解与建构能力,愿意并有能力将支流文化包容在主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共同体 濡化 用无观念 文化整合 文化传播阻力
下载PDF
我国港台地区玄奇题材电影的互动影响及其文化价值
10
作者 李宜真 《西部广播电视》 2019年第5期104-105,共2页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鬼怪玄奇题材电影在大陆电影市场渐渐式微,而由蒲松龄《聊斋志异》乃至更早建立起来的鬼神题材在港台的电影历史上反而佳作屡出。随着大陆与港台地区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及文化交融日益加深,当代电影市场上题材... 相当长一段时间以来,传统的鬼怪玄奇题材电影在大陆电影市场渐渐式微,而由蒲松龄《聊斋志异》乃至更早建立起来的鬼神题材在港台的电影历史上反而佳作屡出。随着大陆与港台地区的关系更加密切以及文化交融日益加深,当代电影市场上题材的再接纳与融合也印证了大陆与港台关系的构建与发展趋势正一路向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神文化 电影市场 中华文化认同 中华文化共同体
下载PDF
从苗绣母题共享看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淑华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45-55,182,183,共13页
基于民族工艺文化基因型中材、纹、型、技、意、制的六元结构,对清水江上游苗族织绣母题进行了田野调查与文化基因识别,发现:在共时性条件下,清水江上游苗族各支系共享了大部分的材料、技法、骨架、纹样、匠意和制度文化基因;而在历时... 基于民族工艺文化基因型中材、纹、型、技、意、制的六元结构,对清水江上游苗族织绣母题进行了田野调查与文化基因识别,发现:在共时性条件下,清水江上游苗族各支系共享了大部分的材料、技法、骨架、纹样、匠意和制度文化基因;而在历时性的共享上,苗绣母题与先秦时期中华文化原型高度契合,苗绣母花本是历史上各族人民交流、交往、交融的重要物证,对铸牢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历史精神凝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绣母题 文化基因识别 文化基因共享 中华文化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中华文化海外传承消融和断裂问题的探讨
12
作者 朱静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3期153-158,共6页
中华文化传承使海外华人华侨成为心系祖国的海外爱国力量;传承带来的二元文化优势又使他们成为祖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桥梁。然而,随着代际发展,他们的后代面临着中华文化认同消融和传承断裂两大问题。为此,文章分析华人华侨祖籍文化传承... 中华文化传承使海外华人华侨成为心系祖国的海外爱国力量;传承带来的二元文化优势又使他们成为祖国与海外的文化交流桥梁。然而,随着代际发展,他们的后代面临着中华文化认同消融和传承断裂两大问题。为此,文章分析华人华侨祖籍文化传承模式和途径,梳理相关研究文献,发现“优化传承途径、解决文化冲突、突出传承意义、克服政治干扰、弥补传播漏洞”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提高华人后代对祖籍文化的兴趣与关注、华文教育精准化和本土化、建立海外中华文化经济共同体、培养海外中坚力量弘扬中华文化”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文章探讨了中华文化海外传承问题和解决方法,为涵养和壮大海外爱国力量、实现海内外中华民族大团结提供策略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人华侨 中华文化 传承途径 传承模式 祖籍文化认同消融 祖籍文化传承断裂 海外中华文化经济共同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