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地震应急预案 被引量:5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2年第28期16-24,共9页
1总则1.1编制目的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 1总则1.1编制目的依法科学统一、有力有序有效地实施地震应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正常秩序。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和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国发生地震及火山灾害和国外发生造成重大影响地震及火山灾害的应对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应急 应急预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突发事件应对 修订 编制依据 科学统一
下载PDF
重庆市地震预警管理规定
2
《重庆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21期1-3,共3页
第一条为了规范地震预警活动,有效发挥地震预警作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重庆市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关键词 突发事件应对 地震预警 减轻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重庆市 有效发挥 条例
下载PDF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 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27号)
3
作者 王凯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4年第19期2-3,共2页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8月20日省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河南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已经2024年8月20日省政府第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4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性评价 常务会议 减轻地震灾害 防震减灾 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河南省人民政府
下载PDF
加强我国城乡综合减灾规划设计的建议——写在汶川“5·12”大地震后的科学思考 被引量:4
4
作者 金磊 《安全》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场突发的地震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破坏。法律框架下中国政府抗击强震迅疾有力,它们是:2006年1月公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大地震,这场突发的地震灾害不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还对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建筑带来毁灭性破坏。法律框架下中国政府抗击强震迅疾有力,它们是:2006年1月公布的《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2007年1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8年5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等法规的联合实战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汶川县 减灾规划 地震后 科学 设计 城乡 政府
下载PDF
依法防震 科学减灾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辰 《防灾博览》 2009年第2期6-9,共4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发布实施以来,为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部门协作越来越密切,社会管理越来越规范,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发布实施以来,为促进我国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部门协作越来越密切,社会管理越来越规范,公共服务越来越完善,社会参与越来越广泛,科技支撑越来越有力。防震减灾工作在经济社会中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和防震减灾事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事业 科学 防震减灾工作 社会管理 经济社会 保障作用
下载PDF
防震减灾规划的沿革与发展 被引量:2
6
作者 修济刚 徐铁鞠 《防灾博览》 2009年第3期6-11,共6页
在今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的规划,将防震减灾规划单独作为一章。
关键词 防震减灾规划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工作
下载PDF
地震安全社区:彰显典范力量——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纪实 被引量:3
7
作者 许慧鹏 《城市与减灾》 2008年第2期47-48,共2页
50名社区救援队员,60名社区救援志愿者,8名社区急救医护人员,一辆120救护车,一辆110警车,一辆20米直臂云梯车……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10周年纪念日,也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被世界... 50名社区救援队员,60名社区救援志愿者,8名社区急救医护人员,一辆120救护车,一辆110警车,一辆20米直臂云梯车……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10周年纪念日,也是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青年公园社区被世界卫生组织安全协进中心授予“安全社区”2周年的日子。济南市地震局、槐荫区科技局、槐荫区青年公园党办及辖区公安分局、120急救中心和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在青年公园前卫街社区505号楼前,上演了一场快速、紧张、高效、有序地社区地震应急救援演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社区 应急救援 地震局 济南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公园 槐荫 演练
下载PDF
深度解读防震减灾法 精准把握市县防震减灾工作要求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明金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2期14-17,共4页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1997年制定、后经2008年修订的专门应对地震灾害的法律。该法对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中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做了全面的法律规定,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1997年制定、后经2008年修订的专门应对地震灾害的法律。该法对我国防震减灾领域中各个方面的社会关系做了全面的法律规定,在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防震减灾 解读 地震灾害 律规定 可持续发展 社会关系
下载PDF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执法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情况的报告——2018年10月24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 被引量:2
9
作者 艾力更.依明巴海 《中国人大》 2018年第23期15-19,共5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防震减灾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的特点。唐山、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防震减灾工作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事关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事关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具有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灾害重的特点。唐山、汶川等地发生的特大地震,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和沉痛的教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国家战略安全的高度出发,针对防震减灾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检查 防震减灾工作 民经济发展 地震灾害 民生工程 财产安全
原文传递
依法行政 加快首都防震减灾建设——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
10
作者 任振起 《城市与减灾》 2008年第2期6-8,共3页
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的纪念日。10年前的今天,《防震减灾法》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将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从那时起,全国先后建立了防... 2008年3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实施10周年的纪念日。10年前的今天,《防震减灾法》作为防震减灾工作的第一部法律,将我国的防震减灾事业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从那时起,全国先后建立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法规,国家也相继完善了防震减灾行业的行政法规和规章。10年后的今天,我国的防震减灾法律体系框架已基本建立,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正在逐步走向依法行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行政 防震减灾 首都 防震减灾工作 防震减灾事业 律体系 制化管理
下载PDF
求实创新扎实推进防震减灾工作
11
作者 孙莉 《呼和浩特科技》 2009年第1期38-39,共2页
2008年新城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 2008年新城区的防震减灾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特别是在市地震局的业务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大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努力增强全社会的防震减灾意识,提高全社会抵御地震的能力,创新求实,较好地完成了本年度的工作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求实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防震减灾意识 科学发展观 业务指导 减灾知识
下载PDF
初探新防震减灾法中的不足
12
作者 武成智 吴艳锐 +1 位作者 郭锋 孙纪财 《城市与减灾》 2010年第6期11-12,共2页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月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汲取了我国防震减灾的工作经验和教训,... 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是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08年月12月27日修订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的。修订后的《防震减灾法》汲取了我国防震减灾的工作经验和教训,在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灾害预防、监督管理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防震减灾规划 工作经验 灾害预防 监督管理 修订
下载PDF
防震减灾工作中的标准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黎益仕 《防灾博览》 2010年第3期20-23,共4页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社会参与、条件保障、科技支撑和法律责任的同时,也首次对防震减灾活动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总则第十条提到"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在进一步强化政府职能、部门职责、社会参与、条件保障、科技支撑和法律责任的同时,也首次对防震减灾活动过程的标准化制度做出了明确规定。在总则第十条提到"从事防震减灾活动,应当遵守国家有关防震减灾标准",这既体现了近年来防震减灾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也充分体现了标准化对震减灾工作的强大支撑作用,同时也对地震标准化工作提出了更高和更迫切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标准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政府职能 社会参与 律责任 科技支撑 活动过程
下载PDF
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
14
作者 许昆林 《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3期28-30,共3页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已于2023年1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许昆林2023年1月30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169号《江苏省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规定》已于2023年1月2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4月1日起施行。省长许昆林2023年1月30日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提高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能力,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国务院《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江苏省防震减灾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安全性评价 常务会议 工程抗震设防 防震减灾 管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江苏省
下载PDF
海南省人民政府令第311号
15
作者 冯飞 《海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3年第4期2-4,共3页
《海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1月3日七届省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2023年1月11日海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地震预警活动,加强地震预警管理,发挥地震预警作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 《海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已经2023年1月3日七届省政府第11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23年5月1日起施行。2023年1月11日海南省地震预警管理办法第一条为规范地震预警活动,加强地震预警管理,发挥地震预警作用,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秩序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地震监测管理条例》《海南省防震减灾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务会议 地震预警 减轻地震灾害 社会秩序稳定 防震减灾 海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下载PDF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 扎实推进河南省“十三五”地震构造探查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尧兴 张扬 《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1期60-65,共6页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河南省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与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新挑战,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河南省基本形成现代化建设大格局,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与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面对新时期防震减灾工作新要求新挑战,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河南省防震减灾条例》《中共河南省委关于制定河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河南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决定》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安全发展 地震构造 防震减灾工作 探查 城镇化进程 小康社会
下载PDF
地震在线分析会商广播系统建设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坚 李盛乐 刘珠妹 《城市与减灾》 2017年第5期60-62,共3页
项目立项背景监测预报工作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石,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 项目立项背景监测预报工作在防震减灾三大体系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石,做好监测预报工作是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方向;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第十七条规定:国家加强地震监测预报工作,建立多学科地震监测系统,逐步提高地震监测预报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监测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广播系统 在线分析 防震减灾工作 预报工作 项目立项 预报水平
下载PDF
“群测群防”,防震减灾的重要法宝 被引量:1
18
作者 顾永强 《现代职业安全》 2009年第3期76-77,共2页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现行法律的有些规定并不适应形势变化。比如, 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就反映出我们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些新问题。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现行法律的有些规定并不适应形势变化。比如, 5·12四川汶川地震的发生,就反映出我们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一些新问题。因此,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以下简称"防震减灾法")实施10年来的经验基础上,全国人大对现行"防震减灾法"作了补充、修改和完善。2008年12月27日通过的新修订的"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国家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和个人开展群测群防活动,对地震进行监测和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工作 群测群防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城市化水平 经济社会 经验基础 社会组织 地震
原文传递
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设的现状和应注意把握的几个环节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江驰 《国际地震动态》 2010年第7期35-38,共4页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学校建设 示范 科普 科学技术教育 防震减灾意识 基础教育 组成部分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区村庄抗震防灾规划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博 《小城镇建设》 2010年第6期73-76,共4页
村庄抗震防灾工作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城镇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村庄抗震防灾规划是城乡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 村庄抗震防灾工作是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城镇防震减灾工作的重要任务。村庄抗震防灾规划是城乡规划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2009年5月1日起实施的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对村庄抗震防灾规划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厦门市海沧区山边村环境整治规划和抗震防灾规划实际工作的开展,分析了东南沿海地区村庄抗震防灾规划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可操作的规划方案,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和抗震防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探索出对东南沿海地区村庄抗震防灾规划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划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防灾规划 东南沿海地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 村庄 抗震防灾工作 新农村建设 防震减灾工作 环境整治规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