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反对“废止中医案”群体1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丁坤 《中医文献杂志》 2018年第4期64-66,共3页
近代以来废止中医的呼声愈演愈烈,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包括中医药界、政界和报业人士在内的人士形成了以保存中医为目标的群体。群体内成员各自动机不一。中医药界更多为自身存亡而奔走;报业更多视中医... 近代以来废止中医的呼声愈演愈烈,1929年国民政府卫生部通过了"废止中医案"。包括中医药界、政界和报业人士在内的人士形成了以保存中医为目标的群体。群体内成员各自动机不一。中医药界更多为自身存亡而奔走;报业更多视中医药为舆论热点;政界人士之动机最为复杂。在群体的合力下,"废止中医案"被撤销,成立了中央国医馆,并对中医理论加以革新,促进了中医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止中医 中西医之争 中医群体
下载PDF
儒家德性价值与中医规范的形成 被引量:2
2
作者 郑言 《自然辩证法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1-127,共7页
儒家的德性价值型塑了古代中医群体的价值观,并进一步构建出医德规范的雏形。鉴于缺乏相关制度制约,中医群体的自律无疑成为一种有效的约束。在德性的求善价值诉求中,中医群体无论是在医疗、医际关系还是医学教育中都秉持着"仁义... 儒家的德性价值型塑了古代中医群体的价值观,并进一步构建出医德规范的雏形。鉴于缺乏相关制度制约,中医群体的自律无疑成为一种有效的约束。在德性的求善价值诉求中,中医群体无论是在医疗、医际关系还是医学教育中都秉持着"仁义礼智信"的准则。援儒入医的举措,不仅在经学思想的影响下确立了医学经典并为中医学的发展建构了范式,进而为其理论的系统性提供了可能,而且在型塑其医德规范的同时也刻画出较为鲜明的中医群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德性价值 中医群体 规范 古代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贵州医者群体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权 《中医药文化》 2021年第1期41-49,共9页
通过系统查阅明代至民国时期贵州省的200余部地方志资料,发现其所记载的120位医者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来移民、儒生兼医、弃儒从医、道士和尚、从军人士、武术群体等,医术的传承主要依靠亲属传承、访名师、主动授徒、自学等方式。这些医者... 通过系统查阅明代至民国时期贵州省的200余部地方志资料,发现其所记载的120位医者的来源主要包括外来移民、儒生兼医、弃儒从医、道士和尚、从军人士、武术群体等,医术的传承主要依靠亲属传承、访名师、主动授徒、自学等方式。这些医者有较高的医术和理论水平,留下了56部医学典籍。他们有着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行医时不辞辛劳,敬业奉献,为贫穷患者义诊甚至赠送药物,日常生活中也有乐善好施的高尚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贵州 中医群体 地方志
下载PDF
清代四川中医群体的组成
4
作者 周荣 江澄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0期48-49,共2页
中医群体的组成反映了地方中医群体的基本面貌,在中医教育被纳入现代教育体制之前的清代四川,地方中医群体组成人员的身份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并受到以儒家文化为主的多元文化影响。
关键词 清代 四川 中医群体 组成
下载PDF
近三十年民国时期中医群体研究概述
5
作者 刘正强 《财经政法资讯》 2016年第2期62-6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提出“一切历史都是社会史”,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社会群体研究如“新大陆”般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民国中医群体即其中之一。史学界在研究民国中医群体时,主要利用现代化、国家与社会等理论框架及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史学界提出“一切历史都是社会史”,为史学研究开辟了新的路径。社会群体研究如“新大陆”般日益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民国中医群体即其中之一。史学界在研究民国中医群体时,主要利用现代化、国家与社会等理论框架及文献分析、计量史学、跨学科研究、个案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医史、医病关系、中西医关系、医政关系、中医群体等方面进行探讨及分析。对已有成果进行梳理分析,有利于中医群体研究精细化,进一步推动民国中医群体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群体 医病关系 医政关系 民国时期
原文传递
中医心理学理论在高校考前焦虑群体团体心理辅中的应用性研究
6
作者 曹赓 赵卫灵 +3 位作者 卓宝珍 田国瑞 王传志 杨月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0期501-501,共1页
中医心理学是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和实践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及心理因素在人体疾病过程中的作用的一门学科。中医心理学与团体训练相结合运用于高校考前焦虑群体团体心理辅导中不仅是一种创新,并且收效良好!
关键词 中医群体 心理辅导
下载PDF
晚明至民国时期中医译者群体研究
7
作者 陈媛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1期201-205,共5页
中医译者群体是中医西传的主体,以中医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晚明至民国时期的中医译者群体及其翻译活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医译者群体的特点、影响,及其中医观、翻译观和调试策略等。在中西交流的文化竞合关系中... 中医译者群体是中医西传的主体,以中医译者群体为研究对象,考察晚明至民国时期的中医译者群体及其翻译活动,探讨不同历史时期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中医译者群体的特点、影响,及其中医观、翻译观和调试策略等。在中西交流的文化竞合关系中,传教士、汉学家、医生和药剂师等中医译者群体在不同时期对中医表现出赞许、尊重、质疑等不同态度,也选择了不同的翻译方式和内容。中医译者群体的活动,受到历史环境和中西文化碰撞等因素的影响,折射出中西两种医学类型,乃至中西文化的竞争与融合。中西文化的竞合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中医译者群体的形成、活动特点、观念态度和译事选择等。厘清其中发展可为完善中医外译史书写提供素材,为当下中医外传献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译者群体 明清时期 民国时期 文化竞合 中西交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