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域木雕的唐风新韵
1
作者 木合牙提·加海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I0006-I0007,共2页
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有灿烂的历史,而汉唐时期的西域木雕又别具风格,它承载了中西艺术交流带来的丰富多样性,又因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们需要大力传承的民族艺术遗产。6—9世纪是西域木雕的唐风形成期,在此期间西... 中国古代木雕艺术有灿烂的历史,而汉唐时期的西域木雕又别具风格,它承载了中西艺术交流带来的丰富多样性,又因贴近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而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是我们需要大力传承的民族艺术遗产。6—9世纪是西域木雕的唐风形成期,在此期间西域艺术家通过频繁的游历和交流,吸收中原艺术的因素,反哺或促动西域艺术的发展,从而将西域本土、中原艺术和中亚艺术再次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风 中西艺术交流 艺术的发展 艺术遗产 木雕艺术 中原艺术 中亚艺术 汉唐时期
下载PDF
于阗木雕与中亚贵霜文化渊源考释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健波 李钦曾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2期117-124,共8页
于阗木雕是西域重要的民间艺术样式,尼雅遗址中所发现的木雕具有三重不同的图像志来源。这三重图像志分别与塞人文化、犍陀罗佛教造像、大月氏人的游牧文化相关,这也是贵霜文化的混合型艺术特征在于阗木雕中的体现。
关键词 于阗 木雕 贵霜文化 中亚艺术 犍陀罗造像
下载PDF
流动的“黄金时代”:西亚艺术的传播及其在中亚和东北亚的流布 被引量:1
3
作者 John CHuntington 祁晓庆(译) 李蛟(校)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2期75-88,共14页
文章讨论了古代印度西北部的大夏、犍陀罗和克什米尔地区在宗教发展和艺术创造方面所经历的几个“黄金时代”,其中的“犍陀罗艺术”和“贵霜艺术”对佛教传播至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同样,中国的秦、汉时期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艺术... 文章讨论了古代印度西北部的大夏、犍陀罗和克什米尔地区在宗教发展和艺术创造方面所经历的几个“黄金时代”,其中的“犍陀罗艺术”和“贵霜艺术”对佛教传播至中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同样,中国的秦、汉时期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艺术发展的“黄金时代”。东西方艺术通过丝绸之路的繁荣得以相互影响,文章列举了一些具体的实例分析了西方视觉艺术对东方艺术的影响、萨珊艺术对中国佛教发展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亚艺术 中亚艺术 犍陀罗 中国佛教
下载PDF
吐鲁番佛寺幡画上的一些独特人物肖像
4
作者 祁晓庆(译) 《吐鲁番学研究》 2022年第1期132-152,共21页
虽然佛教诞生于印度,但它在中亚找到了永久的家园。这里,佛教艺术已经展现出将自身传统文化与希腊—罗马、帕提亚、粟特、大夏、印度、吐蕃、回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准备。中亚艺术融汇的特质已经被修改、混合,甚至创造了新神像,有... 虽然佛教诞生于印度,但它在中亚找到了永久的家园。这里,佛教艺术已经展现出将自身传统文化与希腊—罗马、帕提亚、粟特、大夏、印度、吐蕃、回鹘以及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准备。中亚艺术融汇的特质已经被修改、混合,甚至创造了新神像,有时还融入了非佛教的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肖像 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艺术 中亚艺术 帕提亚 吐鲁番 回鹘 大夏
下载PDF
19-20世纪中亚美术的历史演进
5
作者 刘洋 《内蒙古艺术》 2022年第6期13-18,共6页
19-20世纪俄苏美术汇入中亚,使中亚美术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历史融合与演进,改变了中亚美术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其轨迹较为清晰。中亚独立三十多年来,中亚美术在与世界美术的交流与融合中,在思想与精神、主题与内容、形式与语言上发生了重... 19-20世纪俄苏美术汇入中亚,使中亚美术经历了一次重要的历史融合与演进,改变了中亚美术独立发展的历史进程,其轨迹较为清晰。中亚独立三十多年来,中亚美术在与世界美术的交流与融合中,在思想与精神、主题与内容、形式与语言上发生了重要的变革。学术界对于这一时期中亚美术的历史演进的叙述,回归史学研究的全球史学观和丝绸之路历史视域,不回避历史问题,充分肯定了中亚美术的东方属性,纠正了以往对中亚美术“俄苏化”的偏见,实事求是地阐述了中亚美术在历史演进中表现出的理性、自由、开放的包容性与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20世纪 中亚艺术 东方文化属性 民族艺术
下载PDF
中亚希腊化艺术初探——以“甘奇”雕塑为例
6
作者 齐彬 《西北美术(西安美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104-106,共3页
中亚特有的甘奇雕塑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遗留下来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甘奇雕塑中,有很多雕塑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是中亚艺术希腊化的体现。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统治,使希腊文化得以传播,进而造就了中亚艺术的希腊化... 中亚特有的甘奇雕塑是其民族智慧的结晶,在遗留下来的希腊—巴克特里亚时代的甘奇雕塑中,有很多雕塑受到希腊艺术的影响,是中亚艺术希腊化的体现。亚历山大大帝及其继承者在东方的统治,使希腊文化得以传播,进而造就了中亚艺术的希腊化倾向。甘奇雕塑是中亚独特的艺术形式,通过对它的研究为我们揭秘了在伊斯兰艺术覆盖下的长达七八个世纪之久的希腊化中亚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化 中亚艺术 甘奇雕塑 巴克特里亚
原文传递
11世纪卫藏地区艺术多元化交融历程之映像夏鲁寺11世纪艺术编年史考述
7
作者 张亚莎 罗延焱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89,M0005,共15页
11世纪的夏鲁寺壁画艺术分为1020年代、1040年代以及1080年代以后三个发展时期,经历过三种风格的演变与叠加,首先是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中的早期“萨玛达类型”,中期出现直接来自印度的相对纯粹的波罗艺术风格,后期则是与扎塘寺壁画相类... 11世纪的夏鲁寺壁画艺术分为1020年代、1040年代以及1080年代以后三个发展时期,经历过三种风格的演变与叠加,首先是波罗—中亚艺术风格中的早期“萨玛达类型”,中期出现直接来自印度的相对纯粹的波罗艺术风格,后期则是与扎塘寺壁画相类似的11世纪末叶夏鲁寺特有的综合艺术样式。夏鲁寺位于上、下两路弘法的交汇处,同时还与南亚建立关系,因而成为11世纪后弘期东、西、南三方的衔接点。这些充分展示了11世纪卫藏腹地年楚河流域曾有过多民族、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藏 夏鲁寺壁画 波罗—中亚艺术样式 波罗艺术风格
下载PDF
扎塘寺壁画艺术渊源再探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亚莎 威丽斯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7-187,219,220,共13页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 扎塘寺壁画在11世纪卫藏艺术环境中存在“孤立性”:扎塘寺壁画所代表的“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在11世纪卫藏并不具备普遍性。它与11世纪出现在卫藏的大昭寺壁画与唐卡遗存,时空背景相同却缺乏可比性,造型风格也明显不同;即使是被认为关系密切的夏鲁寺壁画,彼此之间也缺乏直接的关联性。从图像学角度分析,扎塘寺壁画至少占60%以上的艺术因素均与吐蕃王朝后期流行于敦煌中唐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样式相关,但二者在年代上相距两百余年,地理上也相距遥远,彼此如何衔接才是研究的关键。文章认为,9世纪中叶吐蕃王朝时期的“吐蕃—波罗”艺术,在卫藏因吐蕃王朝的崩溃而消失,但是在甘青西北吐蕃中仍有延续并发展成为“波罗—中亚”艺术样式,10世纪后期才随“下路弘法”从多康之地再返卫藏。壁画中出现的精美的汉服供养人形象,也间接地证明了卫藏与西北青唐吐蕃唃厮啰政权的特殊关系。通过比较与考证,文章提出结论:扎塘寺壁画继承了8—11世纪佛教吐蕃化传统,同时部分吸收了11世纪新进卫藏的波罗艺术风格影响,实现了外来波罗面相与本土服饰的完美结合。12世纪之后新的印度波罗艺术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扎塘寺艺术所代表的早期传统样式遂被完全覆盖,因此,其艺术史地位代表着“波罗—中亚”艺术样式在其结束之前的最后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塘寺壁画 艺术渊源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敦煌艺术
原文传递
5—6世纪中亚与中国佛教艺术之关系研究——以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为例
9
作者 祁晓庆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0-126,I0003,共8页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地区发现了公元1—2世纪贵霜佛寺遗址,研究表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本文选取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两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新疆、敦煌等地石窟艺术的比较,认为5—6世纪期间,犍陀... 乌兹别克斯坦的铁尔梅兹地区发现了公元1—2世纪贵霜佛寺遗址,研究表明这里是一个重要的佛教中心。本文选取卡拉贴佩佛寺壁画中有代表性的两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与犍陀罗艺术和中国新疆、敦煌等地石窟艺术的比较,认为5—6世纪期间,犍陀罗、中亚和中国佛教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亚佛教艺术 乌兹别克斯坦 卡拉贴佩 壁画
下载PDF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亚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7-106,共20页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1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20世纪3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G·杜齐命名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波罗/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顾名思义,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20世纪80~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对“波罗/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旺寺 江布寺 萨玛达类型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下路弘法 后藏二师
下载PDF
艾旺寺雕塑研究及其艺术风格分析(续)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亚莎 《中国藏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0-90,共11页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 1 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 ,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 2 0世纪 3 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 G·杜齐命名为“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 ,... 坐落于西藏自治区后藏康马县境内的艾旺寺是目前极少能够保存下来的 1 1世纪卫藏佛教艺术遗存 ,寺内残存的雕塑呈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风格——为 2 0世纪 3 0年代最早考察该寺的意大利藏学家 G·杜齐命名为“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 ,由于艾旺寺所在地是萨玛达地区 ,“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又最早出现于这一地区 ,西方学者亦称这种风格为“萨玛达类型”。这一综合性的艺术风格 ,顾名思义 ,主要由东印度波罗王朝艺术样式与“中亚”艺术共同构成 ,西方藏学家们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中亚”这一部分 ,杜齐提出“于阗说”;维塔利主张“西夏说”。杜齐之后 ,罗伯托·维塔利在这一研究领域中脱颖而出 ,对早期卫藏艺术的研究不断深化。与此同时 ,2 0世纪 80~ 90年代中国西藏文物普查队在对艾旺寺的调查基础上 ,提出艾旺寺雕塑显示出印度、汉地、于阗等多种风格的融合 ,说明这一风格不仅样式特殊 ,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信息。笔者希望在中西双方的考察研究的基础上 ,能够对艾旺寺的雕塑遗存 ,对“波罗 /中亚”艺术风格的源流有更深入的认识 ,并对艾旺寺雕塑中的汉地艺术影响作了剖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旺寺 江布寺 萨玛达类型 “波罗/中亚艺术风格 下路弘法 后藏二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