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研究现状评述 被引量:21
1
作者 成一农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5-172,共28页
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的研究论著数量众多,但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而且存在很多错误。这并非由于史料的缺乏,而是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在研究方法上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以新的研究视... 中国古代地方城市形态的研究论著数量众多,但我们对于这一问题的了解依然十分有限,而且存在很多错误。这并非由于史料的缺乏,而是由于研究方法上存在各种问题。因此,今后的研究应当侧重于在研究方法上的修正,并以此为基础,以新的研究视角,提出新的问题、研究新的内容,以期能重新审视中国古代地方城市的城市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形态 中世纪城市革命 地方城市 评述 研究方法
原文传递
“中世纪城市革命”论说的提出和意义--基于“唐宋变革论”的考察 被引量:19
2
作者 宁欣 陈涛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了"唐宋变革论"学说。到70年代,美国学者施坚雅又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世纪城市革命"学说。他对中国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存在层... 20世纪初,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了"唐宋变革论"学说。到70年代,美国学者施坚雅又在此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中世纪城市革命"学说。他对中国城市史和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史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国区域经济存在层次性和多元性,城市体系不仅是经济体系,还受到社会和政府职能的影响。该理论为国内外学者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研究领域,也推动了"唐宋变革论"在城市研究方面的扩展和深入,加大了对这一时期城市规划和城市结构、城市空间等方面的研究。本文梳理了在上述两种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的重要著作,并做出了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城市革命 唐宋变革论 城市史研究
原文传递
“中世纪城市革命”的再思考 被引量:16
3
作者 成一农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7-87,共11页
自施坚雅归纳出“中世纪城市革命”的五个特点之后,这一命题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是,以往研究对这一命题的几个基础问题,即“市”、“坊”和“城外郊区”还缺乏深入研究,并且存在误解,这使得施坚雅提出的五个特点中有四点存在或多或少的问... 自施坚雅归纳出“中世纪城市革命”的五个特点之后,这一命题被学界广泛接受。但是,以往研究对这一命题的几个基础问题,即“市”、“坊”和“城外郊区”还缺乏深入研究,并且存在误解,这使得施坚雅提出的五个特点中有四点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因此“中世纪城市革命”这一命题必须要重新予以考虑。而且,当前“中世纪城市革命”的研究方法存在“预设前提”的现象;研究内容也局限在坊、市、城外郊区等少数问题上,忽略了城市中其他要素的研究;在研究时段上也缺乏足够的时间跨度,这些问题阻碍了相关研究的深入进行。今后对唐宋城市的研究应该以长时段为主导,深入研究地方城市中各个要素的变化,客观分析唐宋之间地方城市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是否构成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坚雅 中世纪城市革命
原文传递
论历史研究中的“比较法”——以“中世纪城市革命”视角下的唐宋都城研究为例
4
作者 成一农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0,共10页
“比较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对其局限和学术意义的讨论。大致而言,“比较法”与历史研究的其他方法近似,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的研究方法,由此其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历史认知和历史解释。不仅如此,世... “比较法”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往的研究中往往忽略了对其局限和学术意义的讨论。大致而言,“比较法”与历史研究的其他方法近似,是一种具有主观性和目的性的研究方法,由此其得出的结论也是一种历史认知和历史解释。不仅如此,世间万事万物都存在差异,因此单纯的比较研究并无价值,比较研究的价值必然在比较研究之外或之上。且比较研究除了可以阐释差异、变化和变革之外,还可以阐释相似和延续。而只有理解了相似和延续,才可以更为深刻地理解差异、变化和变革。因此对于相似和延续的揭示也应当是未来比较研究涉及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世纪城市革命 长安 开封 比较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