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香山群时代的商榷 被引量:17
1
作者 周志强 校培喜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0年第1期54-59,共6页
分布于宁夏中部的香山群划分为1~4个未命名的亚群,第一亚群中的薄层灰岩所含的三叶虫Holocephalites punctatus Zhou,Olenoides ningxiacus Zhou,Peronopsis ovalis Zhou组合时代为中寒武世,牙形石Furnishina asymmetrica Müller,F... 分布于宁夏中部的香山群划分为1~4个未命名的亚群,第一亚群中的薄层灰岩所含的三叶虫Holocephalites punctatus Zhou,Olenoides ningxiacus Zhou,Peronopsis ovalis Zhou组合时代为中寒武世,牙形石Furnishina asymmetrica Müller,F.furnishi Müller为晚寒武世,指示第一亚群的时代为中—晚寒武世。牙形石Cordylodus proavus Müller和Oistodiform分子在第二亚群的发现表明这个亚群的时代最可能属于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然而,整个香山群的精确时代仍不能完全确定,因为它的第三亚群和第四亚群不是化石稀缺就是不含化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香山群 寒武 早奥陶
下载PDF
扬子地块南缘中—晚寒武世浅海多次短暂增氧及其诱因:来自碳酸盐岩铈异常及碳-锶同位素证据
2
作者 柯伟杰 魏广祎 +3 位作者 殷一盛 何天辰 俞志航 凌洪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9-809,共21页
中—晚寒武世(509~485 Ma)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期间发生了多次碳同位素漂移和生物灭绝事件,表明地球表层环境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动。本文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剖面的清虚洞组、敖溪组和花桥组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碳、锶... 中—晚寒武世(509~485 Ma)是地球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期间发生了多次碳同位素漂移和生物灭绝事件,表明地球表层环境可能发生了剧烈变动。本文以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剖面的清虚洞组、敖溪组和花桥组的碳酸盐岩地层为研究对象,通过碳、锶同位素地层学对比和稀土Ce异常的分析,揭示出扬子地块南缘在中晚寒武世发生了四次短暂的浅海短暂增氧(CeN/CeN<0.8),分别位于乌溜期(约509~504.5 Ma)、早鼓山期(约505 Ma)、古丈期(约500.5~497 Ma)和早排碧期(约497~496 Ma),其中排碧期早期和乌溜期内发生的增氧可能指示了全球表层海水的广泛增氧,而鼓山期早期和古丈期内发生的增氧可能仅局限于扬子地块南部边缘海。根据最新的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浅海短暂增氧发生的时间与华南地区三叶虫和总体的生物多样性高峰基本对应,指示浅海氧气含量的上升可能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海水δ13C和87Sr/86Sr值的变化趋势指示大陆风化增强向海洋输入大量营养物质,导致表层海洋的初级生产力升高,可能是浅海氧化程度相对升高的重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铈异常 碳-锶同位素 浅海增氧 大陆风化 寒武
下载PDF
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混积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3
作者 张祎蕾 谭秀成 +1 位作者 张本健 李庚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19年第4期37-45,共9页
贵州省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发育有陆源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薄片鉴定,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的混积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娄山关群混... 贵州省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发育有陆源碎屑岩和海相碳酸盐岩的混合沉积。通过野外剖面实测和镜下薄片鉴定,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对贵州遵义松林地区中上寒武统娄山关群的混积特征进行详细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娄山关群混合沉积在微观上表现为碳酸盐岩组分与碎屑岩组分混合形成的混积岩,在宏观上表现为碎屑岩与碳酸盐岩呈夹层的形式沉积、碳酸盐岩与混积岩交互沉积以及混积岩本身交互沉积形成的混积岩层系;②其混合沉积类型有渐变式混合沉积、突变式混合沉积;③上扬子地区娄山关群为碳酸盐岩台地混合沉积模式,推测其陆源碎屑物质来自康滇古陆,间接证明其处于隆起剥蚀状态;④由渐变式混合沉积和陆源碎屑含量向上呈现两次减少-增加的过程反映两次三级海侵-海退旋回;泥质含量向上减少和颗粒含量的变化可推断沉积环境由混积潮坪向台内滩夹滩间演化;⑤风暴浊积岩与突变式混合沉积的伴生关系说明处于中低纬度地区是形成混合沉积的重要条件。因此混合沉积的研究对于指示康滇古陆隆升以及岩相古地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 娄山关期 混合沉积 黔北松林地区 碳酸盐岩 储集层
下载PDF
河北柳江盆地中晚寒武世藻类丘礁的演化 被引量:10
4
作者 巩恩普 韩书和 关广岳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5-81,共7页
河北柳江盆地中晚寒武世藻类丘礁十分发育,并形成完好纵向演化序列。藻礁具有两个演化方向,其一是骨骼钙藻Epiphyton向非骨骼蓝绿藻方向演化;其二是块状藻丘向厚层状叠层石礁方向演化。藻类丘礁的演化特征及其沉积相序揭示... 河北柳江盆地中晚寒武世藻类丘礁十分发育,并形成完好纵向演化序列。藻礁具有两个演化方向,其一是骨骼钙藻Epiphyton向非骨骼蓝绿藻方向演化;其二是块状藻丘向厚层状叠层石礁方向演化。藻类丘礁的演化特征及其沉积相序揭示了该区中晚寒武世时从碳酸盐台地边缘斜坡至台缘浅滩和潮坪环境的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江盆地 寒武 藻礁演化 沉积模式 地层
下载PDF
新疆阿尔泰山西段喀纳斯群碎屑锆石LA-ICP-MSU-Pb测年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赵同阳 朱志新 +1 位作者 韩琼 郑加行 《新疆地质》 CAS CSCD 2016年第1期25-29,共5页
喀纳斯群分布于阿尔泰山西段,下部为片麻岩-结晶片岩建造,上部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其沉积时限一直争议较大。通过对禾木乡南侧喀纳斯群哲理开特组变质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分布在(509.1±8.5)Ma... 喀纳斯群分布于阿尔泰山西段,下部为片麻岩-结晶片岩建造,上部为一套巨厚的浅变质碎屑岩建造,其沉积时限一直争议较大。通过对禾木乡南侧喀纳斯群哲理开特组变质砂岩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获得碎屑锆石年龄集中分布在(509.1±8.5)Ma,代表其沉积下限,最古老锆石年龄约为18.98亿年,反映喀纳斯群具古元古代沉积物。结合侵入喀纳斯群的410~475 Ma的中酸性岩体,认为喀纳斯群沉积时代应为中晚寒武世(475~509 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喀纳斯群 碎屑锆石U-Pb定年 寒武 阿尔泰山
下载PDF
湘黔交境中晚寒武世白云岩相区层序地层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尚彦 杨家騄 +3 位作者 林启祥 龚淑云 秦松贤 孟德保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90-594,共5页
根据新发现的许多古岩溶不整合面和暴露带 ,以及副层序和副层序叠置规律 ,将湘黔交境台地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组 (白云岩相 )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 ,每一层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沉积 .同时归纳和描述了 6种... 根据新发现的许多古岩溶不整合面和暴露带 ,以及副层序和副层序叠置规律 ,将湘黔交境台地中晚寒武世娄山关组 (白云岩相 )划分为 7个三级层序 ,每一层序都由海进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组成 ,缺少低水位体系域沉积 .同时归纳和描述了 6种副层序类型 .这些三级层序与东邻台缘斜坡区的划分基本吻合 ,但缺少该区的层序Ⅲ1.从整体看 ,本区层序Ⅲ2 ,Ⅲ3 ,Ⅲ4 ,Ⅲ5,Ⅲ6的底界和Ⅲ7的顶界具广泛对比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白云岩相 寒武 湘黔交境
下载PDF
黔东湘西中晚寒武世顶底沉积间断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7
作者 孟德保 王尚彦 《湖南地质》 1998年第4期222-236,共15页
黔东湘西中晚寒武世处于碳酸盐台地和台缘斜坡两大相区,其顶底存在沉积间断,间断面特征表现为断土岩古风化壳,古岩溶角确岩化带,古喀斯特面等,横向具广泛的区域对比意义,表明它们的形成是受两次大规模海平面下降控制,从而厘定了... 黔东湘西中晚寒武世处于碳酸盐台地和台缘斜坡两大相区,其顶底存在沉积间断,间断面特征表现为断土岩古风化壳,古岩溶角确岩化带,古喀斯特面等,横向具广泛的区域对比意义,表明它们的形成是受两次大规模海平面下降控制,从而厘定了事件界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 顶底沉积间断 黔东湘西 沉积构造
下载PDF
江南过渡带寒武纪中晚期层序地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孝才 罗雷 +3 位作者 殷延端 徐锦龙 杨梅 洪天求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544-1551,共8页
文章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对江南过渡带(安徽石台—黟县一带)寒武纪中晚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的寒武纪中晚期地层可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历时约3.1Ma,... 文章运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沉积相分析,对江南过渡带(安徽石台—黟县一带)寒武纪中晚期地层进行了露头层序地层分析。研究表明:江南过渡带的寒武纪中晚期地层可划分出1个二级层序和7个三级层序,平均每个三级层序历时约3.1Ma,反映该区域在寒武纪中晚期曾出现7次相对较大的海平面升降旋回。三级层序发育海侵体系域(transgressive systems tract,TST)和高水位体系域(highstand systems tract,HST),有时缺失低水位体系域(lowstand systems tract,LST),局部凝缩段(condensed section,CS)难以识别。通过对江南过渡带北西—南东向7条剖面的对比分析发现,该区域当时的古地理呈北西侧高南东侧低之势,海水向南东方向持续退出。北西侧下扬子地层分区为台地,水体较浅,灰质成分含量较高;南东侧江南地层分区为盆地,水体较深,泥质成分含量较高;中间的江南过渡带,主体为斜坡相沉积,局部发育重力流沉积。二级、三级层序的形成与发展可能与江南断裂在同沉积期的活动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地层格架 寒武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辽河断陷东部凸起北部乐古2井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牙形石地层
9
作者 王仁厚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3-273,共11页
辽河断陷东部凸起北部一直缺乏完整的早古生代钻探资料,制约了对该区地层、储层、构造以及烃源岩发育等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乐古2井的钻探首次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下完整揭露了晚古生代及其下伏的早古生代大套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并在井... 辽河断陷东部凸起北部一直缺乏完整的早古生代钻探资料,制约了对该区地层、储层、构造以及烃源岩发育等特征的进一步认识。乐古2井的钻探首次在中、新生代地层之下完整揭露了晚古生代及其下伏的早古生代大套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并在井底钻遇新元古界。其中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是潜山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经过系统选样,在其中发现了较为丰富的牙形石化石。通过横向对比,表明这套厚层质纯的碳酸盐岩地层属于中寒武统的张夏组、上寒武统的崮山组、长山组和凤山组,早奥陶统的冶里组和亮甲山组、中奥陶统的下马家沟组和上马家沟组,这一地层划分对比结论,进一步表明辽东太子河早古生代大套碳酸盐岩地层在辽河断陷东部凸起北部仍然非常发育,累计视厚度达一千余米。由于这套碳酸盐岩地层具有一定的生油和储集性能,对于在东部凸起北部进一步寻找"古生古储"和"新生古储"式潜山油气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形石 生物地层 早古生代 寒武 奥陶 辽河断陷 辽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