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大学教育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
被引量:2
- 1
-
-
作者
刘德群
-
出处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14-116,共3页
-
文摘
大学教育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刘德群高等学校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人的教育管理工作。而其最主要的管理对象是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渴望成才、追求个性完美,理想和幻想交织在一起的大学生。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个性能否得到健康的发展,将直...
-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大学生
大学教育
学生个性发展
等学校
个性健康
良好个性
个性意识
个性品质
管理过程
-
分类号
G645.5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
-
题名马斯洛关于人格健康人的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刘玉玲
陈晓一
-
机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
-
出处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8-61,共4页
-
文摘
在马斯洛的研究中,自我实现与人格健康意思相同。一般或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和高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着根本的差异。自我实现的含义大致可以描述为充分利用和发挥天资、能力和潜能等。马斯洛的健康人格模式是以其人类需要层次说和动机分类说为理论基础的。满足人的生理、安全、友谊和归属、尊重需要,是培养健康人格,使其走向自我实现之路的重要一步;开展成长心理治疗,创造一个充满爱、关心和尊重、理解的人际环境,确立正确的价值体系,自知、自改、自学,是形成健康人格的重要途径。
-
关键词
马斯洛
个性健康
自我实现
-
Keywords
Marsl
personality health
self-realization
-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
-
题名初中生个性与父母个性的典型相关分析
被引量:1
- 3
-
-
作者
李晶
刘根义
高翠
隋桂英
于海荣
-
机构
济宁医学院预防医学系
济宁市第八中学
-
出处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44-45,共2页
-
基金
济宁市科技局课题(2003JK)
-
文摘
目的探讨初中生个性与父母个性的关系,了解父母个性对初中学生个性的影响,为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年卷和成人卷)分别对学生和父母进行调查,应用WJZ心理测验和统计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及SAS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父母个性与子女个性呈显著正相关;父母的内外向和掩饰性与子女的内外向和掩饰性相关。结论要使家长意识到自身个性在孩子个性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从而加强自身个性的完善,积极引导孩子个性健康发展。
-
关键词
父母个性
典型相关分析
初中生
艾森克个性问卷
个性健康
统计软件
初中学生
科学依据
统计分析
原始数据
心理测验
个性形成
正相关
子女
外向
孩子
自身
-
分类号
R179
[医药卫生—妇幼卫生保健]
R395.6
[医药卫生—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
题名个性健康是促进人类潜能发挥的阶梯
- 4
-
-
作者
史惠军
刘洪亮
-
机构
山东惠民县教师进修学校
-
出处
《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2期17-18,68,共3页
-
文摘
健康是人类所向往的 ,而人类潜能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人的健康标准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 ,心理健康特别是个性健康尤其显得重要。了解健康个性的特征并培养健康的个性 ,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
关键词
心理健康
个性健康
潜能发挥
潜能开发
健康个性
生理机制
-
分类号
R395.6
[哲学宗教—心理学]
B848.6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实施和谐教育 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 5
-
-
-
机构
天津市和平区新华南路小学
-
出处
《普教研究》
1995年第3期30-32,共3页
-
文摘
我校进行的“和谐教育”改革实验,是以促进学生素质和个性充分发展为目的,以实现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三大基本要素”为骨架,以“五个基本观念”为基础构成的整体改革。三大基本要素是:以师生关系为主的学校人际关系的和谐,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在学校诸教育活动中教与学的和谐,以学校教育为主的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关系的和谐。
-
关键词
和谐教育
个性健康
进学
师生关系
学校人
三大基本要素
学生个性
关系的和
理解学生
健康发展
-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
-
题名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及其教育对策
- 6
-
-
作者
王翠春
高香美
-
出处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1期69-72,共4页
-
文摘
当前,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建立,“科教兴国”、“提高全民素质”等一系列战略方针的确立,都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时代呼唤高素质、高创造力和个性健康的人才.素质的核心是心理素质,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人的整体素质就难以发展到高水平.因此,高校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培养学生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
-
关键词
大学生心理问题
问题现状
心理素质
心理健康
心理咨询
心理教育
心理疾病
教育课程
人的素质
个性健康
-
分类号
G448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个性健康:增进潜能的阶梯
- 7
-
-
作者
韩云霞
-
机构
山东光远中学
-
出处
《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3年第1期5-6,共2页
-
文摘
健康是人类所向往的,而人类潜能的开发、利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般人的健康标准已经不适合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心理健康特别是个性健康尤其显得重要,只有好的体魄,而无良好的心境和健康的个性,人类的创造性乃至技能的发挥就难以实现.所以,了解健康个性的特征并培养健康的个性,无疑是生命的延续.每个人都能利用自己潜能的成长与发展,达到对社会变革适合并改造社会的目的,这也是成长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所强调的.
-
关键词
个性健康
人类潜能
心理健康
生理机制
-
分类号
B8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6个性健康错误你犯了吗
- 8
-
-
-
出处
《医药与保健》
2010年第11期22-23,共2页
-
文摘
性健康的问题难以找到正确的获取途径,向长辈咨询?那不是现代女性认可的方式;去医院,医生也未必有时间听你细细说明来意。于是,性健康错误可能就这样一直在意识里扎根发芽……
-
关键词
个性健康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精神状态
-
分类号
R395.6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对中学生健康的影响
- 9
-
-
作者
李会峰
-
机构
宁夏交通学校
-
出处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3年第31期106-107,共2页
-
文摘
随着改革的深入,教学过程由机械性、单一的认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学向互动性、多维性和综合性的教学特征转向。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素质能力、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教”与“学”的活动才能发挥其作用。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中,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只有学生感兴趣、喜欢,心理上需要的事物,动机的产生才有可能使个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个性健康
锻炼意识
选修性项目教学
-
分类号
G807.4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开设语文活动课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 10
-
-
-
机构
广州市清泉街小学
-
出处
《教育导刊(上半月)》
1996年第6期21-22,共2页
-
文摘
我校语文活动课的开设,经过几年实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课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地发展,全面提高语文科的教学质量。语文活动课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一、重视语文活动课的实验和探索 开设学科活动课,有利于加速知识的内化,发展学生的个性,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了有计划、有系统地上好语文活动课,我校领导首先组织教师学习素质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活动课的教学理论,通过学刀使教师们逐步明确开设语文活动课的目的。
-
关键词
语文活动课
语文教学
教学质量
礼貌用语
语文科
教学理论
课程理论
语文学科
个性健康
发展学生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体育俱乐部教学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
- 11
-
-
作者
卜虹杰
-
机构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出处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S1期140-149,共2页
-
文摘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是(1)大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2)它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3)它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高;(4)它有利于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
关键词
大学生个性健康
高校俱乐部教学
-
分类号
G807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
-
题名小议“体育课选修性项目教学与中学生的个性发展”
- 12
-
-
作者
杨耀群
-
机构
河南省潢川县第五中学
-
出处
《商情》
2009年第25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参与性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和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水平。在中学阶段的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仅注重发展身体素质,已经不能满足中学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只有学生感兴趣,喜欢,心理上需要才能使个性得到发展。因此,学校的体育教研组应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思想,在全校开展体育课选修性项目的参与式教学,为学生创造宜人的教育环境。在体育锻炼中他们会有意识和无意识地表现自我个性发展的能力,满足学生的精神发展,对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关键词
体育课选修性项目
心理
个性健康
-
分类号
G40-012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G6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英语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研究
- 13
-
-
作者
孙余娟
-
机构
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蒋垛中学
-
出处
《成才之路》
2016年第6期85-85,共1页
-
文摘
从提高学生正确的学习理念,组织阅读理解角色扮演,阅读理解教学融合英语俗语等三个方面,对英语阅读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
关键词
高中英语
阅读
中学生
个性健康
-
分类号
G633.41
[文化科学—教育学]
G444
[哲学宗教—心理学]
-
-
题名改变不良习惯,为健康成长奠基
- 14
-
-
作者
毛莉莉
-
机构
广东东莞市常平镇振兴中学
-
出处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20年第5期72-72,共1页
-
文摘
教师既要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还要做好学校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要了解并研究学生,不仅仅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然而,一些学生较为"顽劣",在屡次批评教育后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对于这些学生要适当调整教学策略,用更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方式加以引导,这样才能促使其健康成长.
-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成长
教学策略
不良习惯
学生身心特点
个性健康
学生的学习
组织者
-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留守孩”易患“心病”
- 15
-
-
-
出处
《江苏卫生保健(今日保健)》
2008年第3期47-47,共1页
-
文摘
因父母外出打工、经商或学习而将孩子寄留家乡由爷爷奶奶、亲戚、朋友或老师监护、代养,被称为“留守孩”。据最近出版的《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公布的一项研究报告表明,“留守孩”与在父母身边的孩子相比,易出现心理问题,从而影响个性健康发展和学习成绩。
-
关键词
“心病”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学习成绩
外出打工
心理问题
个性健康
孩子
-
分类号
R395.6
[哲学宗教—心理学]
R179
[医药卫生—医学心理学]
-
-
题名海外信息
- 16
-
-
-
出处
《时尚育儿》
2009年第8期16-16,共1页
-
文摘
双性化教育——家庭教育新理念今年5月,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调查,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相反,那些兼有温柔、细致等气质的男孩和兼有刚强、勇敢等气质的女孩,却大多智力。
-
关键词
儿童节
人际关系
气质
化学物质
基因表达
智力
父母
发展
家庭
个性健康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点体会
- 17
-
-
作者
张建立
-
机构
蠡县大百尺中学
-
出处
《新课程学习》
2010年第4期172-172,共1页
-
文摘
当今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把传统地理应试教育中对地理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创新意识的增强和个性健康的发展。
-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地理教学
地理知识
社会实践
应试教育
引导学生
创新意识
学生能力
个性健康
地理课堂教学
-
分类号
G633.55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张正梅:育在细微,爱在无言
- 18
-
-
作者
高林福
彭一皓
张正梅
-
机构
不详
重庆市璧山区北街幼儿园
-
出处
《课堂内外(中国好老师)》
2021年第12期53-53,共1页
-
文摘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从教21年来,张正梅在平凡的岗位上坚持用真心和爱心呵护每一位幼儿,把自己的爱灌注给每一个孩子,注重掌握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引导幼儿个性健康发展。微笑的赞赏、关注的目光、信任地点头,这些都是她表达爱的方式。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乐孩子所乐。
-
关键词
因材施教
美的语言
爱的方式
引导幼儿
无言
个性特点
个性健康
爱心呵护
-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
-
题名职业院校学生个性健康教育
- 19
-
-
作者
樊静
-
机构
东营市技师学院(东营市中等专业学校)
-
出处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第24期253-253,共1页
-
文摘
个性作为在社会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所特有的较为稳定的知识、能力、思想、感情和行为模式,是个人创造力发展的动力,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个人素质要求之一。针对职业院校学生个性非健康或亚健康的特征,从教育思想,教育模式,社会因素,学生因素分析了原因。
-
关键词
个性化
个性健康
个性教育
-
分类号
G717.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写给妈妈:入园准备从宝宝出生后开始
- 20
-
-
作者
Ricky
梁雅珠
-
机构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早期教育研究所
北京市学前教育研究会
-
出处
《时尚育儿》
2012年第8期120-120,共1页
-
文摘
据调查,在宝宝入园前一个月甚至一年,不少妈妈就开始为宝宝入园做各种训练准备了,比如让宝宝自己吃饭、穿衣,让宝宝尝试和小区内同龄的孩子玩耍、游戏,有的妈妈还为宝宝提前准备了新书包,希望宝宝在幼儿园学到更多知识。在您为孩子所做的各种准备中,有的是正确的,有的却是不该做的,要知道,妈妈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您的每一个习惯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从行为习惯入手众所周知,孩子的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对此,梁雅珠老师认为,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压力让家长列孩子的早期教育易形成误区,认为早期教育就是学知识。
-
关键词
幼儿园
家长
早期教育
行为习惯
心理健康
观察能力
身体健康
考察
个性健康
教师
-
分类号
G78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