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穆旦50年代的诗歌创作 被引量:4
1
作者 段从学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4-20,共7页
穆旦1957年的诗歌创作,一方面表现了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歌颂了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对个人的真实性及其在新时代中的位置作了深入的思考。后者使得他的个人立场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疏离,从而遭到了压抑与放逐。穆旦的命运,实际上是一代... 穆旦1957年的诗歌创作,一方面表现了对新生活的热情向往,歌颂了新时代,另一方面又对个人的真实性及其在新时代中的位置作了深入的思考。后者使得他的个人立场与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疏离,从而遭到了压抑与放逐。穆旦的命运,实际上是一代人的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创作 穆旦 主流意识形态 个人立场 20世纪50年代 扭曲 个人真实性
下载PDF
“自我”与“普遍者”——个人真实性的可能性考察
2
作者 张文喜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5-7,共3页
生存论意义上的“我”与语句世界中的“我”有所不同。前者指向有个性的、在特定际遇中的“我” ;后者是被约化为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无个性的“我”。西方哲学的古典形态将“自我”的本质认识为“普遍者” ,无视真实的个人生命的存在 ;... 生存论意义上的“我”与语句世界中的“我”有所不同。前者指向有个性的、在特定际遇中的“我” ;后者是被约化为普遍必然性知识的、无个性的“我”。西方哲学的古典形态将“自我”的本质认识为“普遍者” ,无视真实的个人生命的存在 ;后现代主义的冲动 ,则成为对普遍主义的“自我”解蔽的必要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 普遍者 普遍主义 生存论 个人真实性 后现代主义 哲学
下载PDF
质疑与回应:围绕法律以人为本的法理论辩 被引量:3
3
作者 胡玉鸿 《政法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2-108,共7页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指以所有人、一切人为本,简单地说,即以个人为本。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个人的存在是否真实?个人是否为孤立的甚至是反社会的原子?统一的法律如何应对众多的个人?法律虽然以抽象的人作为定规立制的基础,但其背后... 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指以所有人、一切人为本,简单地说,即以个人为本。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个人的存在是否真实?个人是否为孤立的甚至是反社会的原子?统一的法律如何应对众多的个人?法律虽然以抽象的人作为定规立制的基础,但其背后仍然是真实的人的形象,个人不能被社会所同化,整体只是为个人而存在;对于个人的本质来说,随着"原子论"为"单子论"所取代,人的社会本性为人们所承认,也为法律所吸纳。为了应对社会上各种不同的个人,法律以抽象化、身份化、角色化、个别化的立法和司法技术,完满地解决了法律的普遍性与个人的特殊性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人为本 个人真实性 个人的社会 法律技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