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化中的“希泼斯特”——解读《一场美国梦》中罗雅克的存在主义 被引量:1
1
作者 肖政艳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36-38,45,共4页
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诺曼·梅勒的《一场美国梦》描述了主人公罗雅克在一个完全异化的社会中对抗主流价值观、找寻自我与存在价值的经历。站在梅勒的存在主义伦理观立场上,分析了罗雅克思想和行为上的三大特征:信仰性和自我感觉、膜拜... 美国当代犹太作家诺曼·梅勒的《一场美国梦》描述了主人公罗雅克在一个完全异化的社会中对抗主流价值观、找寻自我与存在价值的经历。站在梅勒的存在主义伦理观立场上,分析了罗雅克思想和行为上的三大特征:信仰性和自我感觉、膜拜勇气和力量、崇尚暴力的反抗。认为他是梅勒笔下"希泼斯特"式英雄的典型,他的经历也表明反叛是存在主义者走出异化的唯一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场美国梦》 存在主义 希泼斯特 异化 诺曼·梅勒 主流价值观 个人反叛
下载PDF
社会强权压制下个人的反叛之路——解析卡夫卡的《审判》
2
作者 汪红霞 《科教文汇》 2009年第12期223-223,共1页
卡夫卡的代表作《审判》是一部对法的戏谑之作,文中无处不在的法影射着强大的社会权力压制,K的罪不是诉诸于法庭审判之罪,而是现代人精神自我审问的表现,而K对自己无罪的申辩过程则是在社会既定权力话语模式的约束下,现代人在自信外表... 卡夫卡的代表作《审判》是一部对法的戏谑之作,文中无处不在的法影射着强大的社会权力压制,K的罪不是诉诸于法庭审判之罪,而是现代人精神自我审问的表现,而K对自己无罪的申辩过程则是在社会既定权力话语模式的约束下,现代人在自信外表下掩盖着的迷茫无助的反抗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判 社会权利压制 个人反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