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人信息处理“同意”行为解析及规则完善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琳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80-91,共12页
目前我国多将"同意"定性为合同承诺或信息权益处分行为,产生了各种实践困局。信息处理者对个人享有事实上的私权力,"同意"这一法律行为定性与意思自治精神发生背离。从制度逻辑看,"同意"实现的是合作性... 目前我国多将"同意"定性为合同承诺或信息权益处分行为,产生了各种实践困局。信息处理者对个人享有事实上的私权力,"同意"这一法律行为定性与意思自治精神发生背离。从制度逻辑看,"同意"实现的是合作性组织秩序,个人没有设权意愿也不设定权利义务规则,与合同权益变动规律有罅隙;从法律技术看,个人信息人格价值不得处分,财产价值处分权不由个人享有,"同意"不构成处分性的抽象法律行为。"同意"是准法律行为,行为意思与表示意思保护个人"同意"自主性及其对"同意"法律意义的认识,效果法定是对权力失衡的纠偏,避免了主体客体化。作为正当基础,"同意"是信息处理加入权的行使,法定效果是处理者既获得了限制个人信息人格价值和生产保有个人信息财产价值的双重正当性,又产生了法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的动态"同意",是对信息处理决策权和退出权的行使。"同意"这一准法律行为定性,使个人信息保护的公法性强制规范与私法性自由规范形成链接,在定纷止争的基础上,给个人提供更加完整的权利救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个人信息决定权 同意 准法律行为 意思表示
原文传递
个人信息权的分析与建构 被引量:11
2
作者 萧鑫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3-93,共21页
就个人信息上是否有抽象个人信息权的问题,存在分析路径和观点的争论。采取民法传统的权利分析路径,立足解释论自下而上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针对个人信息的内容层,实际规定了三类具体权利:决定他人是否有处理权... 就个人信息上是否有抽象个人信息权的问题,存在分析路径和观点的争论。采取民法传统的权利分析路径,立足解释论自下而上地分析可以发现,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针对个人信息的内容层,实际规定了三类具体权利:决定他人是否有处理权限的利用性权利、他人没有处理权限时的防御性权利和他人有合法权限时的权利。其中,前两项具体权利向上统辖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第44条规定的个人信息决定权,个人信息决定权就是在利益归属描述上采取排他策略、具有相当追及效力的非典型支配权。个人信息权利体系包括指向个人信息初次分配秩序的个人信息决定权和指向个人信息交换处理秩序的知情权、携带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 支配 利束 个人信息决定权 个人信息利体系
原文传递
论电子证据的偏在性及其克服 被引量:13
3
作者 周翔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91-102,共12页
电子证据的主体偏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新突显的证明难题。司法裁判实践表明,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已十分依赖电子数据,同时又由于网络平台垄断数据而出现个人信息本人不可得的现象。解决证据偏在,现存欧陆和英美两种模式。以证明责任减轻理... 电子证据的主体偏在,是一个网络时代新突显的证明难题。司法裁判实践表明,当事人证明案件事实已十分依赖电子数据,同时又由于网络平台垄断数据而出现个人信息本人不可得的现象。解决证据偏在,现存欧陆和英美两种模式。以证明责任减轻理论为中心的欧陆模式,为我国所沿袭。然而电子证据的偏在出现了新情况:不再是个案现象,偏在主体趋于垄断,证据偏在已影响到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明。上述境况之下,服务于现代型诉讼的理论难以有效回应网络型诉讼的电子证据偏在。美国的电子证据开示模式,以尖端科技解决技术变革产生的证据问题、坚持当事人主导证据收集的思路值得借鉴。但由于开示负担过重、宽泛的开示范围以及同现有的证明责任分配规则的难以协调,又使我们无法直接照搬。从技术、成本、制度3个维度出发考察,当前的收集手段存有较大局限性,未来可将其纳入个人信息决定权的范畴内考虑,并在充分评估风险-收益后,适时地提出网络平台的信息公开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证据 网络平台 证明责任减轻 证据开示 个人信息决定权
下载PDF
《民法典》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亮点与适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红霞 刘青哲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期116-122,共7页
《民法典》总则编和人格权编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性规定和具体规则,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内涵,并区分了个人信息与隐私。《民法典》赋予了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各项权益,同时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和"告... 《民法典》总则编和人格权编规定了个人信息保护的一般性规定和具体规则,明确了个人信息的内涵,并区分了个人信息与隐私。《民法典》赋予了自然人对其个人信息享有的各项权益,同时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的合法、正当、必要原则和"告知同意"规则。《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165条第一款、第1194条是信息主体请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请求权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决定权 告知同意 责任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
5
作者 马思源 《现代商贸工业》 2020年第3期125-126,共2页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地位则显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个人信息自决权、作为基础理论,推动着个人信息保护的进程。然则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内容零散,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需建...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个人信息的地位则显得愈发重要。与此同时,个人信息自决权、作为基础理论,推动着个人信息保护的进程。然则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个人信息保护体系,内容零散,没有明确可行的规定,难以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因此需建立个人信息之民法保护模式,例如:我国的个人信息权保护模式、德国的一般人格权保护模式等;通过个人信息民法保护模式来为个人信息的立法保护提供一架桥梁,为了进一步规范个人信息保护不当的现象,我国需通过法律赋予信息主体个人信息控制权、自我决定权理论促进个人信息的发展,方能使个人信息得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减少侵权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个人信息决定权 保护模式 立法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