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庆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7-102,共6页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天国战后
苏浙皖交界地区
两湖
移民
地域分布
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态、经济格局与乡村互动模式——对明清两湖移民社会的考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雪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明清时期,移民进入生态复杂多样的两湖地区定居并进行开发,其中主要在两湖平原开发垸田和湘鄂西山区复垦,最终形成两湖平原的稻作经济区和湘鄂西的旱作农业区。在鄂东及两湖平原,移民在资源竞争中加速了宗族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同时在稻...
明清时期,移民进入生态复杂多样的两湖地区定居并进行开发,其中主要在两湖平原开发垸田和湘鄂西山区复垦,最终形成两湖平原的稻作经济区和湘鄂西的旱作农业区。在鄂东及两湖平原,移民在资源竞争中加速了宗族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同时在稻作经济区也需要超家户的合作,形成宗族同构的互助圈。宗族精英是乡村权威结构中的主体。在湘鄂西山区,由于移民的个体及同乡迁移方式,加上山区的旱作农业和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单个家庭都能完成,社会缺乏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于是形成原子化的小农。与南北方相比较,位于南北中间地带的两湖地区因不同的生态、经济格局形成不同的乡村互动模式,以至于不同的乡村秩序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
两湖
移民
生态格局
经济格局
乡村互动
宗教组织
乡村秩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文化流播--汉江上游湘文化区的个案考察
3
作者
柯西钢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7-229,共3页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移民由江西、安徽等人口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西迁至湖北、湖南,后又汇合两湖移民一起沿长江和汉江两条水路继续西迁至今汉江上游和川蜀地区,即所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移民由江西、安徽等人口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西迁至湖北、湖南,后又汇合两湖移民一起沿长江和汉江两条水路继续西迁至今汉江上游和川蜀地区,即所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始于康熙初期,直到道光、咸丰年间,持续二百余年,累计有数百万人。移民的迁徙一方面带动了迁入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也使湘楚文化流播至此,形成了今天汉江上游的湘文化区。这些地区的百姓唱花鼓戏,过端午节,湘音湘语,文化体系的方方面面至今都保留着较完整的湘楚文化元素,有别于聚居地的原文化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两湖
移民
风俗习惯
语言体系
流播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
被引量:
4
1
作者
葛庆华
机构
复旦大学人事处
出处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7-102,共6页
文摘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许多地方出现人口的“真空”、“半真空”状态,从而引发了战后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湖北、湖南两省是这场移民运动的重要迁出地。两湖移民的迁移活动从战后初期一直持续到清末,大量两湖移民的迁入,对本区的经济、文化和风俗习尚各个层面都产生重要影响。
关键词
太平天国战后
苏浙皖交界地区
两湖
移民
地域分布
影响
Keywords
after the war of Tai Ping Tian Guo
the intersectional region of Jiangsu-Zhejiang-Anhui province
Hubei and Hunan immigrants
regionally distribute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态、经济格局与乡村互动模式——对明清两湖移民社会的考察
被引量:
2
2
作者
吴雪梅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文摘
明清时期,移民进入生态复杂多样的两湖地区定居并进行开发,其中主要在两湖平原开发垸田和湘鄂西山区复垦,最终形成两湖平原的稻作经济区和湘鄂西的旱作农业区。在鄂东及两湖平原,移民在资源竞争中加速了宗族组织的制度化建设,同时在稻作经济区也需要超家户的合作,形成宗族同构的互助圈。宗族精英是乡村权威结构中的主体。在湘鄂西山区,由于移民的个体及同乡迁移方式,加上山区的旱作农业和较原始的耕作方式,单个家庭都能完成,社会缺乏宗族和其他社会组织,于是形成原子化的小农。与南北方相比较,位于南北中间地带的两湖地区因不同的生态、经济格局形成不同的乡村互动模式,以至于不同的乡村秩序形态。
关键词
明清
两湖
移民
生态格局
经济格局
乡村互动
宗教组织
乡村秩序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文化流播--汉江上游湘文化区的个案考察
3
作者
柯西钢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27-229,共3页
基金
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度社科基金项目(青年)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07年度社科基金项目(青年)
文摘
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了几次规模较大的移民浪潮。移民由江西、安徽等人口稠密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西迁至湖北、湖南,后又汇合两湖移民一起沿长江和汉江两条水路继续西迁至今汉江上游和川蜀地区,即所谓"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移民始于康熙初期,直到道光、咸丰年间,持续二百余年,累计有数百万人。移民的迁徙一方面带动了迁入地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也使湘楚文化流播至此,形成了今天汉江上游的湘文化区。这些地区的百姓唱花鼓戏,过端午节,湘音湘语,文化体系的方方面面至今都保留着较完整的湘楚文化元素,有别于聚居地的原文化体系。
关键词
明清时期
两湖
移民
风俗习惯
语言体系
流播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太平天国战后苏浙皖交界地区的两湖移民
葛庆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生态、经济格局与乡村互动模式——对明清两湖移民社会的考察
吴雪梅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论明清时期两湖移民的文化流播--汉江上游湘文化区的个案考察
柯西钢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