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95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十世纪的中国科举制度史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何忠礼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42-155,共14页
关键词 选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度史 察举 中国古代 废除 不一致 史学界 两汉 隋唐
原文传递
试论两汉的玉衣 被引量:41
2
作者 卢兆荫 《考古》 1981年第1期51-58,共8页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使用的殓服。在汉代文献中,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或"玉框"。《韵会》:"匣,通作柙。"《辞通》:"柙、匣,古今字;框字俗。""玉匣"、"玉... 玉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死时使用的殓服。在汉代文献中,玉衣又称"玉匣"、"玉柙"或"玉框"。《韵会》:"匣,通作柙。"《辞通》:"柙、匣,古今字;框字俗。""玉匣"、"玉柙"和"玉(木匣),都是"玉衣"的同义词。 "玉匣"一辞,虽早见于文献,但其形状如何,从汉代以后便不为一般人所知道了。完整的玉衣是一九六八年在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和其妻窦绾的墓中首次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衣 玉片 汉代 满城汉墓 西汉前期 考古资料 两汉 出土 长方形 考古工作
原文传递
四川汉代砖石室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0
3
作者 罗二虎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53-482,共30页
本文所说的四川,即传统概念中的四川地区,它包括现在重庆市所辖的原四川I东部地区。在这一地区内,墓葬由传统的竖穴墓向横穴墓的转变大体发生在两汉之际。汉代四川地区的横穴墓可以分为三种大的类型,即砖室墓、石室墓和崖墓。在这... 本文所说的四川,即传统概念中的四川地区,它包括现在重庆市所辖的原四川I东部地区。在这一地区内,墓葬由传统的竖穴墓向横穴墓的转变大体发生在两汉之际。汉代四川地区的横穴墓可以分为三种大的类型,即砖室墓、石室墓和崖墓。在这三种类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室墓 崖墓 砖室墓 墓葬 汉代 两汉 形制结构 类型 转变 传统
原文传递
略论两汉疫情的特点和救灾措施 被引量:29
4
作者 张剑光 邹国慰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3-19,共7页
两汉时期,史书明确记载的疫病有38次,平均每11.18年就出现一次,其特点为:王朝后期较前期增多;与行军作战紧密相关;乱世发生频繁;高发区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与其他灾害相伴而行。对此,两汉统治者采取了帝王自责,给医药... 两汉时期,史书明确记载的疫病有38次,平均每11.18年就出现一次,其特点为:王朝后期较前期增多;与行军作战紧密相关;乱世发生频繁;高发区域在南方和东部地区;与其他灾害相伴而行。对此,两汉统治者采取了帝王自责,给医药,施钱财,开仓赈济,安葬死者,隔离病人等措施,以缓和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疫病 救灾措施
下载PDF
太昊和少昊传说的考古学研究 被引量:34
5
作者 栾丰实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18,共16页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可知 ,太昊和少昊都属于古史传说时期的较早阶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古代东方地区两个主要的支系 ,或可称为两大部族。据有关文献的注解和太昊、少昊后裔的居住区域 ,一般认为太昊部族主要... 全面分析先秦两汉关于太昊和少昊的传说可知 ,太昊和少昊都属于古史传说时期的较早阶段 ,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是古代东方地区两个主要的支系 ,或可称为两大部族。据有关文献的注解和太昊、少昊后裔的居住区域 ,一般认为太昊部族主要分布于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 ,少昊部族主要分布于鲁中南地区 ,向北可延伸到鲁北中部一带。距今 50 0 0年前后 ,豫东、皖北和鲁西南地区是大汶口文化的分布区 ,其居民应为传说中的太昊部族。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和海岱地区东部的同时期文化之间具有较多的共性 ,进而可以推定其自东部的沂沭河流域迁徙而来。少昊部族所处的时代大体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相当 ,结合传说中少昊部族的地望 ,即主要分布于泰山南北两侧地区 ,可以认为这一地区的大汶口文化 (至少是晚期 )应是少昊部族所创造的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昊 太昊 大汶口文化 考古学研究 古史传说 后裔 两汉 时期 时代 地望
原文传递
诗的赋化与赋的诗化——两汉魏晋诗赋关系之寻踪 被引量:28
6
作者 徐公持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6-25,共10页
这里研究的是两汉魏晋时期的一个文学现象。诗与赋这两大文体,在这一时期都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说,也展示了奇妙的演变过程。它们最初彼此疏隔,然后彼此靠拢,终至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走上比肩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中... 这里研究的是两汉魏晋时期的一个文学现象。诗与赋这两大文体,在这一时期都经历了重要的发展阶段,就它们之间的关系说,也展示了奇妙的演变过程。它们最初彼此疏隔,然后彼此靠拢,终至互相影响,互相渗透,走上比肩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中古文学史上的一个纠结,它昭示了两大文体的发展轨迹,也体现着当时文学的重要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时期 诗赋 赋的诗化 两汉 文学现象 文学史 文体
原文传递
历史气候与两汉农业的发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马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28-133,共6页
汉代与春秋战国以来同属一个温暖期 ,这一历史时期气候的相对温暖与湿润 ,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并使土壤与植被都处在良好的自然循环状态。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诸如农作物布局的变化、农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特色的形成都与之息... 汉代与春秋战国以来同属一个温暖期 ,这一历史时期气候的相对温暖与湿润 ,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 ,并使土壤与植被都处在良好的自然循环状态。汉代农业的发展状况 ,诸如农作物布局的变化、农产量的提高以及农业经营方式特色的形成都与之息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生态环境 气候 农业
下载PDF
徐州两汉诸侯王墓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尊志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7-98,共42页
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400余年,今徐州一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 在全国范围内分封诸侯王是汉代中央政府巩固统治的措施之一。两汉400余年,今徐州一带共属七个不同的诸侯国,前后有数十位诸侯王。目前徐州境内共发现两汉诸侯王墓十余处,墓葬近二十座。本文拟以考古资料为基础,结合历史文献及其他相关资料对这些诸侯王墓进行研究,并对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侯王墓 两汉 徐州 中央政府 考古资料 历史文献 诸侯国 汉代
原文传递
甘肃武威磨咀子汉墓出土王杖十简通考 被引量:20
9
作者 陈直 《考古》 1961年第3期160-162,165,共4页
第一至第二简原简文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徵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建始二年九月甲辰下。制诏御史诏丞相御史与制诏御史,皆为两汉诏书起句最习见之语。诏丞相御史,见汉书武帝纪建... 第一至第二简原简文制诏御史曰:年七十受王杖者,比六百石。入官廷不趋,犯罪耐以上,毋二尺告劾,有敢徵召侵辱者,比大逆不道。建始二年九月甲辰下。制诏御史诏丞相御史与制诏御史,皆为两汉诏书起句最习见之语。诏丞相御史,见汉书武帝纪建元元年诏书,制诏御史,见尹翁归传。御史即御史大夫之省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史大夫 西汉 兰台 两汉 汉书 颜师古注 出土 东汉 廷尉 尚书令
原文传递
论两汉时代冬小麦在我国北方的推广普及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淑玲 昌森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1999年第2期37-46,249-250,共12页
本文从最近出土的尹湾汉简材料中,找出了西汉 末年东海郡大面积种植冬,小麦的确切证据,并根据文献资料考证 了华北平原各地冬小麦已基本普及,而且在西汉中期以后推广到 关中平原,从农书所记冬小麦种植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证明两汉时 ... 本文从最近出土的尹湾汉简材料中,找出了西汉 末年东海郡大面积种植冬,小麦的确切证据,并根据文献资料考证 了华北平原各地冬小麦已基本普及,而且在西汉中期以后推广到 关中平原,从农书所记冬小麦种植技术的进步也可以证明两汉时 代我国北方冬小麦已得到普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冬小麦 普及
原文传递
两汉之际儒生价值取向探微 被引量:8
11
作者 臧知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0-76,共7页
西汉末年儒生之归附王莽是因为西汉在制度及其运作的两个层面均不能满足其入仕的要求,而不是为了通过王莽实现其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刘秀“尊崇节义”重用儒生的本质一方面是满足儒生的利禄追求,一方面是在精神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 西汉末年儒生之归附王莽是因为西汉在制度及其运作的两个层面均不能满足其入仕的要求,而不是为了通过王莽实现其千百年来的“政治理想”。刘秀“尊崇节义”重用儒生的本质一方面是满足儒生的利禄追求,一方面是在精神和制度两个层面加强对儒生的控制,把儒生彻底地文吏化;儒生遂彻底放弃其批判、改造现实的传统而以“吏事”为业,导致了儒学衰退的同时,也消弭了儒生的伦理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儒生 价值取向 功利化
下载PDF
论两汉民间的巫与巫术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新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两汉时代是中国古代宗教的萌生阶段 ,民间社会充满着浓厚的神鬼气氛 ,巫与巫术盛行。巫蛊术、祝诅术、降神术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汉代的巫并没有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宗教僧侣集团 ,而是一分为二 ,或... 两汉时代是中国古代宗教的萌生阶段 ,民间社会充满着浓厚的神鬼气氛 ,巫与巫术盛行。巫蛊术、祝诅术、降神术都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 ,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汉代的巫并没有转化成相对独立的宗教僧侣集团 ,而是一分为二 ,或成为朝中辅佐君王与天沟通的工具 ,或成为民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到东汉时代 ,巫的功能进一步下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巫与巫术 巫蛊
下载PDF
两汉“故事”论考 被引量:17
13
作者 阎晓君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9-36,共8页
在两汉主要的法律形式律、令、科、比之外 ,故事还是一种重要的法律形式 ,在汉代政治法律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汉王朝设“掌故”一职“主故事”。本文在搜集两汉故事的基础上 ,主要考述了两汉故事的形成与废止 ,两汉故事的内容 。
关键词 故事 两汉 掌故 考述 汉代 搜集 政治 废止 重要作用 生活
原文传递
近年出土的战国两汉铁器 被引量:19
14
作者 黄展岳 《考古学报》 1957年第3期93-108,共16页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是当前史学界存在着重大意见分歧的问题之一。战国两汉的社会性质是各家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者肯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判断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例如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主要关键当在... 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是当前史学界存在着重大意见分歧的问题之一。战国两汉的社会性质是各家争论的焦点。马克思主义者肯定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判断某一特定的历史阶段的社会性质——例如由奴隶制转变为封建制,主要关键当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去追求。"是甚么因素把生产力提高了,而且划时代地提高了呢?在古代,铁的出现和使用是值得特别重视的一个关键性的因素"。战国与两汉的生产力到底有没有差别,差别在那里?旧新金属(铜与铁)的使用程度怎样?旧新金属中的生产工具和兵器的相互消长情况又是怎样?搜集战国与两汉的出土铁器,从器类、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 出土 工具 铁器 两汉 战国 决定力量 使用程度 容器 墓葬
原文传递
先秦两汉时期的“云何” 被引量:13
15
作者 卢烈红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2-25,共4页
“云何”是东汉以后使用较多的疑问代词,佛典中尤为多见。先秦“云何”用例不多,还不是一个词。西汉“云何”由语气词“云”+“何”凝固成词。东汉汉译佛经中“云何”的使用渐繁,不过语法功能还不完备。
关键词 云何 先秦 两汉 发展
下载PDF
两《汉书》“五行志”关于自然灾害的记载与认识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业新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文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 ,对两《汉书》之《五行志》的价值进行了探析 ,认为《五行志》的出现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因此 ,其在两汉灾害状况研究、两汉历史气候研究、两汉灾异思想研究 ,以及反映政府在灾害中的职能与民众灾后的... 本文从灾害历史文献学的角度 ,对两《汉书》之《五行志》的价值进行了探析 ,认为《五行志》的出现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 ,因此 ,其在两汉灾害状况研究、两汉历史气候研究、两汉灾异思想研究 ,以及反映政府在灾害中的职能与民众灾后的恐惧心理等方面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学界对其文献价值应予以相当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 《汉书》 历史文献学 五行 历史气候 民众 思想研究 必然 灾异 反映
下载PDF
汉简所见奉例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梦家 《文物》 1963年第5期32-41,共10页
汉代奉给制度的更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文献上关于它的记录,很不完备;河西走廊出土的汉简。
关键词 西汉 后汉书 破城子 都尉 公元前 御史大夫 候长 东汉末 两汉 制度
原文传递
汉元帝渭陵考古调查、勘探简报 被引量:18
18
作者 王东 马永嬴 +2 位作者 赵旭阳 杨武站 曹龙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2-34,共13页
渭陵是两汉元帝刘睫(公元前76年至公元前33年)的陵同,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西南,西临康陵,东接义陵(图一)。1949年后,在渭陵曾开展过三次比较有影响的考占调查和钻探工作。1979年,陕西省文管会和咸阳市博物馆对... 渭陵是两汉元帝刘睫(公元前76年至公元前33年)的陵同,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周陵镇新庄村西南,西临康陵,东接义陵(图一)。1949年后,在渭陵曾开展过三次比较有影响的考占调查和钻探工作。1979年,陕西省文管会和咸阳市博物馆对渭陵进行了调查。20世纪80年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包括渭陵在内的西汉帝陵进行了踏查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咸阳 渭陵 汉元帝 两汉
原文传递
从汉代画像石看汉代的牛耕技术 被引量:17
19
作者 徐燕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关键词 画像石 牛耕 汉代 技术 社会生产力 社会经济 活动画面 农业发展 农业生产 两汉
下载PDF
唐代家庭财产继承制度初探 被引量:12
20
作者 郑显文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26-135,共10页
中国古代自西周以来在家庭内部提倡同财共居 ,反对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在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后都走向了分户析财的道路 ,分家析财成为成为必然的趋势。唐代社会沿用了两汉以来“诸子均分”家庭财产的... 中国古代自西周以来在家庭内部提倡同财共居 ,反对祖父母、父母在而别籍异财。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家庭在经历了由小到大的发展后都走向了分户析财的道路 ,分家析财成为成为必然的趋势。唐代社会沿用了两汉以来“诸子均分”家庭财产的传统 ,并有所变化。唐代法典及正史文献对唐代财产继承的情况记载极为简略 ,敦煌文书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这方面的真实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文书 唐代 两汉 西周 正史 继承制度 经历 家庭财产 法典 祖父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