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型猪链球菌stk/stp1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特性研究
1
作者 李超龙 张剑 +5 位作者 吴倩倩 侯红芬 张会芳 王长军 曹祥荣 潘秀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53-458,共6页
目的丝/苏氨酸激酶(STK)与丝/苏氨酸磷酸酶(STP)通过对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调控原核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文中旨在研究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中、stk/stp1同时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2型... 目的丝/苏氨酸激酶(STK)与丝/苏氨酸磷酸酶(STP)通过对蛋白质的可逆磷酸化调控原核生物的各项生理活动。文中旨在研究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中、stk/stp1同时缺失对其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的影响。方法运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2型猪链球菌中国强毒株05ZYH33的stk/stp1基因敲除突变株Δstk/stp1,比较分析野毒株05ZYH33与突变株Δstk/stp1的生物学特性;通过细胞黏附实验、抗吞噬实验以及小鼠感染模型分析stk/stp1缺失对细菌毒力的影响。将30只SPF级BALB/c小鼠,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05ZYH33组(注射1 m L野毒株菌液)、Δstk/stp1组(注射1 m L突变株菌液)和THB组(注射1 m L的新鲜THB液体培养基),每组10只。结果 PCR结果显示,stk/stp1基因被壮观霉素抗性基因Spcr替换,突变株构建成功;生物学特性实验表明,05ZYH33和Δstk/stp1在接种2 h后开始缓慢增殖,在7 h时都到达平台期。突变株进入对数生长期(A600≈0.4)的时间比野毒株推迟1 h左右,到达平台期后的菌体密度比野毒株低(0.8 vs 1.0)。05ZYH33和Δstk/stp1在血平板上均长出灰白色、圆形半透明、湿润、表面光滑的细小菌落。菌落周围有明显的β-溶血环,菌落形态和溶血活性无明显变化。小鼠致病性实验显示,05ZYH33组小鼠在12 h内全部死亡,Δstk/stp1组小鼠在12 h内死亡9只,24 h内全部死亡,THB组无发病和死亡症状。结论 stk/stp1同时缺失可能主要影响细菌增殖、分裂相关蛋白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基因敲除 生物学特性 /苏氨酸激酶磷酸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