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于“专制君主制”的译名 被引量:8
1
作者 北成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6年第2期135-136,共2页
“封建”和“专制”这两个词联在一起,在中国似乎是不言而喻的。“封建社会”或者说“封建”君主制越发达就越专制,这似乎是东西方通例。这似乎可以在中文版的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找到依据。
关键词 专制君主制 封建主义 东方专制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绝对主义 亚细亚生产方式 绝对君主制 西欧中世纪 东方专制制度 共产党宣言
原文传递
关于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再思考 被引量:6
2
作者 杨耕 李雅儒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50-57,共8页
本文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考察和审视,认为东方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农村公社的占有制和政治关系上的专制制度并不矛盾,三者相辅相成,而土地公有制构成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东方的国家起源于组织社会公共工程的... 本文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考察和审视,认为东方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农村公社的占有制和政治关系上的专制制度并不矛盾,三者相辅相成,而土地公有制构成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东方的国家起源于组织社会公共工程的需要;东方社会停滞性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根本原因是其不同的共同体之间缺乏“外部交换”,国家组织公共工程和农村公社的孤立性形成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从两个方面促使东方社会处于停滞状态;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正确把握较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这种方法本身体现着历史尺度和伦理原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 亚细亚生产方式 俄国农村公社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东方专制制度 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设想 西方资产阶级 土地公有制 伦理原则 土地私有制
下载PDF
“关于东方专制主义” 被引量:6
3
作者 廖学盛 《世界历史》 1980年第1期89-93,96,共6页
在社会科学著作中,经常可以碰到“东方专制主义”(或曰“东方专制制度”)这个名词。尽管迄今“东方专制主义”一词仍然没有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含义①,但大多数使用这一名词的人,是把“专制制度”与“东方”这样一种地理概念联系在一起... 在社会科学著作中,经常可以碰到“东方专制主义”(或曰“东方专制制度”)这个名词。尽管迄今“东方专制主义”一词仍然没有为大家所公认的确切含义①,但大多数使用这一名词的人,是把“专制制度”与“东方”这样一种地理概念联系在一起②。自从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以来,大多数主张存在特殊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人,都强调“东方”国家政体的普遍专制性质③。“专制制度”是否与“东方”结有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专制主义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东方专制制度 社会科学 政体 概念联系 名词 地理环境 水利灌溉 历史发展
原文传递
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实质的曲解——评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敦书 谢霖 《史学理论研究》 CSSCI 1995年第2期14-26,77-161,共15页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一书的理论基础是所谓“治水社会”。他是以“治水社会”为出发点论述他的“核心概念”——“东方专制主义”的。他说,他之所以采用“东方专制主义”这一名称作为他这本著作的书名,是“为了强调我的中心概念的历... 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一书的理论基础是所谓“治水社会”。他是以“治水社会”为出发点论述他的“核心概念”——“东方专制主义”的。他说,他之所以采用“东方专制主义”这一名称作为他这本著作的书名,是“为了强调我的中心概念的历史深度”(《东方专制主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导论,第19页。以下凡引此书,均在正文中注明页码,不另加注。如引自该书的“导论”、“序言”和“前言”,则在页码前分别注明);而这本书的“宗旨”就在于“为奴役和自由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解答”(前言,第58页)。魏特夫把“东方社会”和“亚细亚社会”作为“治水社会”、“农业管理者社会”的“同义语”(导论,第19页);他认为马克思所强调的“亚细亚式的经济制度”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序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专制主义 魏特夫 东方社会 亚细亚社会 理论实质 农村公社 东方专制制度 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式现代化”命题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培军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82-93,163,共13页
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与作为公社所有制概念的“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其核心要义是公社共同体内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就此而言,它是东方独有的生产方式。“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带有原始部落血缘... 在马克思话语体系中,“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与作为公社所有制概念的“亚细亚的所有制形式”密切相关,但并非等同,其核心要义是公社共同体内农业与手工业结合,就此而言,它是东方独有的生产方式。“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带有原始部落血缘共同体、专制制度政治共同体的双重属性,无论是归入原始社会,还是归入奴隶社会,都与马克思的原初语境背离。《〈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生产方式序列,是东西方存在结构性联系的世界演进图式。西方道路以“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为结构性逻辑起点,而以公社所有制为历史起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无法回避中国内地由马克思“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理论所揭示的历史起点,也无法回避中国传统的边疆“部族”话语所表现的公社结构性动力机制。马克思关于“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命题启示我们,古亚细亚的生产方式,可以不通过西方诸生产方式,而经过特殊的革命环节,走向社会主义的生产方式。关键是在现代社会历史条件下,革命之后要补现代生产力的课,而不是补资本主义的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的生产方式 东方专制制度 边疆公社制度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印度的村社制度——它的基本形态、内部结构和剥削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赵卫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4期101-108,共8页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 印度社会发展的一个特点是村社制度的长期存在。印度的村社制度,也和在其他国家一样,是在原始氏族公社解体向私有制过渡时期产生的一种农村组织形式。印度的特点在于它的长期存在,经历了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至今在大部分农村还顽强地残留着。但它并不是没有发生变化,马克思说过:“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小小的公社身上带着种姓划分和奴隶制度的标记。”不仅如此,印度村社的内部结构也不同于一般说的农村公社,并且已产生了封建的剥削关系,因此它成为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社制度 印度 剥削关系 东方专制制度 内部结构 基本形态 农村公社 过渡时期 氏族公社 历史发展
下载PDF
马克思的东方专制制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基本内容 被引量:3
7
作者 郑祖铤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5期21-27,共7页
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东方专制制度理论的思想来源,并且对马克思关于东方专制制度的起源、基础、性质、剥削方式、稳定性和可能的前途等六个方面的论述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对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和认识东方社会的前途有重... 文章探讨了马克思东方专制制度理论的思想来源,并且对马克思关于东方专制制度的起源、基础、性质、剥削方式、稳定性和可能的前途等六个方面的论述作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对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和认识东方社会的前途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专制制度 马克思 东方社会理论 东方专制主义 思想来源 村社 政治制度 地理环境决定论 资产阶级 印度
下载PDF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的“东方”概念 被引量:3
8
作者 俞良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40-45,共6页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问题”的概念,含义指沙皇俄国与西方一些大国为瓜分东方的土耳其而进行斗争。他们提出,只有通过欧洲革命,才能解决“东方问题”。他们认为,东方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和“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问题”的概念,含义指沙皇俄国与西方一些大国为瓜分东方的土耳其而进行斗争。他们提出,只有通过欧洲革命,才能解决“东方问题”。他们认为,东方的“中央集权的政府”和“东方专制制度”,建立在农民生活的孤立性及彼此隔绝状态的基础上,它是造成东方社会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东西方社会发展的相互作用将导致东方专制制度灭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 东方问题” 东方专制制度 革命
下载PDF
论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及其方法论意义 被引量:2
9
作者 杨耕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3期1-9,共9页
本文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考察和审视,认为:东方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农村公社的占有制和政治关系上的专制制度并不矛盾,三者相辅相成,而土地公有制构成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东方的国家起源于组织社会公共工程... 本文对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进行了新的考察和审视,认为:东方社会的土地公有制或国有制、农村公社的占有制和政治关系上的专制制度并不矛盾,三者相辅相成,而土地公有制构成了东方专制制度的基础,东方的国家起源于组织社会公共工程的需要;东方社会停滞性的直接原因是自然经济长期存在,根本原因是其不同的共同体之间缺乏“外部交换”,国家组织公共工程和农村公社的孤立性形成一种对立统一关系,从两个方面促使东方社会处于停滞状态;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的意义,在于为我们正确把握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方法论,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互作用的辩证法,这种方法本身就体现着历史尺度和伦理原则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社会理论 马克思 亚细亚生产方式 俄国农村公社 东方专制制度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 土地私有制 方法论 西方资产阶级 土地公有制
下载PDF
驳卡尔·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大琨 《历史研究》 1982年第4期27-36,共10页
卡尔·魏特夫(Karl A.Wittfogel)教授在一九五七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东方专制主义》(Oriental Despotism)的著作。这书出版后,到一九六四年已经发行了五版。本文作者所看到的,就是一九六四年的版本。全书篇幅虽然很... 卡尔·魏特夫(Karl A.Wittfogel)教授在一九五七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过一本名为《东方专制主义》(Oriental Despotism)的著作。这书出版后,到一九六四年已经发行了五版。本文作者所看到的,就是一九六四年的版本。全书篇幅虽然很厚,共有五百多页,并附有详细的参考书目和各种注释,从形式上看似乎是"学术性"很强的一本专门著作。但如果我们真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角度来对这本书作一认真考察的话,就会发现魏特夫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有关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所叙述的有关东方各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的历史,是既不符合马克思的理论也不符合历史上的真实情况的。魏特夫这本书的真正目的,是要反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魏特夫 东方专制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 东方专制制度 马克思主义 无产阶级专政 水利 历史上 理论
原文传递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
11
作者 于庆和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101-105,共5页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他们所提及的东方、亚洲都是些地理方位名称,涉及的印度人、埃及人、腓尼基等古代民族,所指的是东方民族,还没有提及... 一、正确理解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在学习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我们看到,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初,他们所提及的东方、亚洲都是些地理方位名称,涉及的印度人、埃及人、腓尼基等古代民族,所指的是东方民族,还没有提及东方公社、亚洲社会、亚细亚生产方式等问题,还没有见到东方型或亚洲型等一类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正确理解 历史发展 东方专制制度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东方民族 所有制形式 东方社会 原始公社制 社会经济形态
下载PDF
驳卡尔·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大琨 《中国社会科学》 1983年第1期181-182,共2页
卡尔·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东方专制制度"的描述也不符合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把它同马列主义者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混淆起来,更是莫大的歪曲。为了澄清史实,以... 卡尔·魏特夫在《东方专制主义》一书中,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解不符合马克思的原意,对"东方专制制度"的描述也不符合历史上的实际情况;把它同马列主义者所主张的无产阶级专政混淆起来,更是莫大的歪曲。为了澄清史实,以利于国内外学术界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经济学系教授吴大琨著文,对魏特夫的观点予以驳斥: 一、"水利社会"论不等于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马克思所说的建立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上的"东方社会"或‘亚细亚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魏特夫 东方专制主义 马克思 东方专制制度 东方社会 无产阶级专政 马列主义 水利 政治经济学
原文传递
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东方专制制度——再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两种社会经济形态说
13
作者 宋敏 《社会科学战线》 1988年第3期124-131,共8页
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中,主张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一个时代,而是两个时代,即两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者,有两派论点。一派论者认为马克思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原来指的是原始社会。后来,在摩尔根发现... 在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讨论中,主张马克思提出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不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一个时代,而是两个时代,即两种社会经济形态的论者,有两派论点。一派论者认为马克思提出亚细亚生产方式,原来指的是原始社会。后来,在摩尔根发现氏族制度之后,马克思把亚细亚生产方式放到阶级社会之中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东方专制制度 社会经济形态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 所有制形式 社会形态 恩格斯 奴隶制度 沙皇专制制度 公有制
原文传递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过程与逻辑叙述——兼评“五形态论”理论框架内的诸说
14
作者 张凌云 《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 CSSCI 1992年第4期71-79,共9页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的研究顺序是:东方专制制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由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过渡阶段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对这一理论的逻辑叙述顺序则要倒过... 本文探讨了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过程和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这一理论的研究顺序是:东方专制制度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人类社会由原生形态向次生形态过渡阶段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而对这一理论的逻辑叙述顺序则要倒过来。文章依据马克思自《资本论》创作时期至《人类学笔记》创作时期的有关论述,由对上述二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主要特点的概述,论证了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有别于“五形态论”所说的五种生产方式的独立的生产方式,从而说明了“五形态论”理论框架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诸说之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 奴隶制生产方式 东方专制制度 五形态论 农村公社 理论框架 人类社会 东方社会 创作时期
下载PDF
古代东方法研究的一朵奇葩——评王立民《古代东方法研究》
15
作者 殷啸虎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9-80,共2页
如何正确认识并深人系统地研究东方法律传统及其对当代法律的影响,已成为法学领域尤其是法制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东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历史发展的研究还很不够,尤其缺... 如何正确认识并深人系统地研究东方法律传统及其对当代法律的影响,已成为法学领域尤其是法制史领域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对东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的历史发展的研究还很不够,尤其缺乏从整体上对古代东方法律的发展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东方 王立民 私有制 法律渊源 研究对象 东方专制制度 发展沿革 法的起源 部门法 宗教
下载PDF
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探讨——兼评一种理论观点
16
作者 王逸舟 《马克思主义研究》 1985年第3期74-86,共13页
文章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的地位做了考察,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比“古代的”(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生产方式更为原始的一种生产方式,其分工和交往程度、生产发展水平、思想文化水... 文章对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及其在马克思的历史观中的地位做了考察,认为:在马克思看来,“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比“古代的”(如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生产方式更为原始的一种生产方式,其分工和交往程度、生产发展水平、思想文化水准、对外开放及接纳新事物的能力都十分低下。这种生产方式以东方专制制度为典型(如“印度公社”),但又不局限于亚洲范围;它主要映射史前史,但又不仅仅存在于古代社会。它在近现代的保留和偶现,是社会发展“主子”上的“分支”,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成长过程之外的“旁系”。但是,无论是有着典型发展途径和阶段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还是形同异端的“亚细亚生产方式”,都必定沿着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前进,并展示其中的“铁的必然性”。文章指出,在方法论上,需要分清“马克思是否把‘亚细亚生产方式’视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一种可能的起点”扣“马克思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分析是否有助于理解现实社会主义的某些现象”这样两个性质不同的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在讨论“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时以一种客观而严谨的态度对待马克思的历史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细亚生产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理论观点 历史观 社会主义革命 现实社会主义 东方专制制度 发展途径 资本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