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伊沙拉运动到巴特寮革命:老挝反殖民运动的转折——兼及东南亚冷战的源起 被引量:2
1
作者 舒全智 《东南亚研究》 2023年第1期1-22,154,共23页
二战结束后的五年(1945—1949)是老挝反殖民运动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老挝反殖民运动经历了伊沙拉运动和巴特寮革命两个阶段。前者主导了早期的抗法斗争,但因内外交困而最终失败;后者在伊沙拉运动末期兴起,开启了反殖民运动的新模式... 二战结束后的五年(1945—1949)是老挝反殖民运动的转折时期。在这一时期,老挝反殖民运动经历了伊沙拉运动和巴特寮革命两个阶段。前者主导了早期的抗法斗争,但因内外交困而最终失败;后者在伊沙拉运动末期兴起,开启了反殖民运动的新模式。老挝反殖民运动从伊沙拉运动到巴特寮革命的转折反映了地区局势的冷战化趋势,塑造了战后老挝政治的框架。本文依托法国殖民档案、印支共文件和越南官方史料,试图厘清老挝反殖民运动的兴衰转型,进而揭示困扰战后老挝政治的根源,窥探东南亚冷战的源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挝 反殖民运动 伊沙拉运动 巴特寮革命 东南亚冷战
下载PDF
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中苏大国博弈——以第三次印支战争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宋少军 《宜春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15-19,75,共6页
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明确冷战中自身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取得第三世界亚非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对这些新兴国家施加影响力,并控... 东南亚安全格局是东南亚地区国际关系中带有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苏联在同美国的全球博弈过程中开始逐渐明确冷战中自身战略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于取得第三世界亚非国家的理解和支持。苏联和美国都试图对这些新兴国家施加影响力,并控制这些国家倒向自身阵营,冷战中后期双方争夺的重点也开始转向这些新兴国家。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特别是中越边境战争期间的立场对这一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美国在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对苏联的一系列严厉警告是导致苏联最终放弃直接干涉企图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在谋划、实施和结束这场战争的全过程展现出中国领导人对当时中美准同盟关系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格局 大国博弈 东南亚冷战
下载PDF
国际组织与东南亚经济冷战——国际援助印尼财团IGG缘起探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孙丽萍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4-142,238,共10页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多米诺骨牌理论支配下,约翰逊政府担心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败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认为"9·30"事件后上台的苏哈托政府能否在印尼建立起威权政治的合法性,是美国阻止"共产主... 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在多米诺骨牌理论支配下,约翰逊政府担心美国在越南战场的失败有可能在东南亚引起地缘政治的连锁反应,认为"9·30"事件后上台的苏哈托政府能否在印尼建立起威权政治的合法性,是美国阻止"共产主义势力"从中南半岛向东南亚海洋地区发展的关键所在。1967年,约翰逊政府联合日本、荷兰等多个西方盟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组建了国际援助印尼财团IGG,帮助苏哈托政府解决了国际债务问题,建立起多边经济援助机制,推动印尼国家战略转向"经济发展主义",并试图将印尼塑造为东南亚国家实现西方式现代化的榜样。印尼国家战略的转型促成了马来西亚危机的解决与东盟建立。在印尼、马来西亚等东南亚海洋国家国家战略发生转变的同时,中国也实行改革开放并逐步加入世界经济体系。印尼的国家转型、东盟的建立与发展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共同推动东南亚区域冷战从两极对抗逐步转向发展主义与区域一体化,全球冷战率先在东南亚地区落下了终结的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南亚经济冷战 国际援助印尼财团 威权政治 多边援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