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9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淄齐国故城勘探纪要 被引量:94
1
作者 群力 《文物》 1972年第5期45-54,共10页
临淄齐国故城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今临淄城的西部和北部,东临淄河,西依系水(即今俗名泥河),南有牛山、稷山,东北两面是辽阔的原野,北距渤海百余华里。《史记·齐太公世家》
关键词 小城 层堆积 排水系统 城墙 西部 齐国 东北部 文化堆积 遗迹 勘探
原文传递
湖北随州叶家山西周墓地发掘简报 被引量:83
2
作者 曾令斌 黄玉洪 +10 位作者 余乐 项章 李玲 王立新 熊燕 艾玲莉 杨红 高俊 谭竹青 黄凤春 陈树祥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4-60,F0002,F0003,共59页
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随州市博物馆对叶家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63座、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等共739件(套),其中铜器325件(套),部分铜器铸有铭文,有的铜器上铭"曾侯"... 2011年上半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随州市博物馆对叶家山西周墓地进行了发掘。目前已发掘墓葬63座、马坑1座,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漆器、玉石器等共739件(套),其中铜器325件(套),部分铜器铸有铭文,有的铜器上铭"曾侯"或"曾侯谏"。此次报道的M1、M2、M27是墓地中的较大型墓,出土了大量的随葬器物,且3座墓均出土了成组的铜礼器。根据随葬器物和铜器铭文判断,此墓地为西周早期曾侯家族墓地。M1的年代大体在西周成王或康王时期,墓主可能是师;M2的年代大体在康昭之世,墓主可能是曾侯谏的媿姓妻子;M27的年代似应在昭王晚期或昭穆之际,墓主可能是白生或其夫人。此墓地的发现为研究西周及曾国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随州市 湖北省 墓地 西周 经济开发区 100米 东北部
原文传递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2007~2008年发掘简报 被引量:58
3
作者 周广济 赵吴成 +2 位作者 赵卓 花平宁 王辉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5-51,共27页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自2006年开始发掘,2007~2008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又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勘探,发现墓地由59座墓葬和祭祀坑组成,面积约2万平方米。墓地的布局以M6为中心,其余墓葬呈半月形分布在北部和东... 张家川马家塬墓地自2006年开始发掘,2007~2008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和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又对该墓地进行了发掘、勘探,发现墓地由59座墓葬和祭祀坑组成,面积约2万平方米。墓地的布局以M6为中心,其余墓葬呈半月形分布在北部和东西两侧。此次发掘清理墓葬多座,出土了大量精美器物,其中大型墓(M6)为中间斜坡墓道、两侧阶梯式墓道的竖穴土坑木椁墓,阶式墓道共有9级台阶,发现有随葬车辆、殉马等。马家塬墓地出土的车辆大多以髹漆、金银饰件、铜饰件以及料珠等装饰,极为豪华,显示了墓主人的身份和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张家川 墓地 战国 东北部 西南部 自治县 甘肃
原文传递
东北地区夏季降水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54
4
作者 韩艳凤 江志红 +1 位作者 王冀 张艳梅 《气象科技》 2005年第2期136-141,共6页
采用东北地区99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突变分析、旋转EOF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并存在14年和2~4年的变化周期。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 采用东北地区99个测站1960~2000年逐日降水资料,运用小波分析、突变分析、旋转EOF等方法,研究了东北地区不同区域夏季降水的长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并存在14年和2~4年的变化周期。东北地区夏季降水异常可分为5种空间分布类型:东北西南部型、东北东南部型,东北东北部型、东北西北部型、东北中部型。东北东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减少趋势最明显,东北西南部降水的增加趋势最明显。各区域降水的变化周期有所区别,东北东北部存在16~18年的变化周期,其它地区存在10~14年的变化周期,各区域降水突变的时间主要在60年代和80年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时空变化特征 变化周期 空间分布类型 夏季降水异常 区域降水 2000年 东南部地区 降水资料 小波分析 突变分析 80年代 60年代 西南部 东北部 EOF 趋势 西北部
下载PDF
四川盆地侏罗系源岩分布及地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42
5
作者 杜敏 陈盛吉 +2 位作者 万茂霞 郑平 李丹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15-17,69,i002,共5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展布特征研究,总结了侏罗系烃源岩在盆地内的分布特征,指出川中、川北和川东地区烃源岩厚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对中、下侏罗统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进行研究,得出盆地中部、北部和东北部...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烃源岩展布特征研究,总结了侏罗系烃源岩在盆地内的分布特征,指出川中、川北和川东地区烃源岩厚度较大。在此基础上,对中、下侏罗统源岩的有机质丰度、有机质类型和热演化程度进行研究,得出盆地中部、北部和东北部有机质丰度高于西部和西南部,一部分源岩为Ⅲ型,另部分源岩为Ⅱ型,少数源岩为Ⅰ型,其有机质类型优于上三叠统,源岩已达到成熟到高成熟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研究 四川盆地 侏罗系 有机质丰度 有机质类型 地化 热演化程度 烃源岩 分布特征 川东地区 下侏罗统 上三叠统 成熟阶段 西南部 东北部 展布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沉积相及储层特征 被引量:37
6
作者 张冬玲 鲍志东 +1 位作者 王建伟 杨文秀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5-196,共12页
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广泛发育三角洲相。其下部在研究区东北部以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夹滑动浊流沉积为特征,西部以扇三角洲沉积为特征,在中部两者交汇叠加。二段上部在东北部和西部都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研... 准噶尔盆地中部下侏罗统三工河组二段广泛发育三角洲相。其下部在研究区东北部以大型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夹滑动浊流沉积为特征,西部以扇三角洲沉积为特征,在中部两者交汇叠加。二段上部在东北部和西部都为曲流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在研究区中部交汇叠加。三工河组二段砂岩发育大量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为有利储层。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砂体的储集性能,成岩作用对砂岩储集性的改造并不强烈。二段下部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道微相及扇三角洲前缘河道微相具有大孔中渗的特点,为Ⅰ、Ⅱ类储层;上部的曲流河三角洲前缘分支河道及前缘席状砂微相,具中孔、中、低渗的特点,为Ⅱ和Ⅲ类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 三工河组 下侏罗统 中部 储层特征 沉积相 三角洲前缘 扇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相 浊流沉积 次生孔隙 原生孔隙 储集性能 沉积微相 成岩作用 辫状河 东北部 研究区 曲流河 河道 席状砂 发育 下部 西部 叠加 交汇
下载PDF
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组沉积相对鲕滩储层分布的控制 被引量:31
7
作者 杨雨 曾云贤 刘微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2年第3期1-9,共9页
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属于川东碳酸盐台地的一部分 ,位于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发育的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侧。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要是鲕粒坝 (滩 )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渗体 ,是四川气田目前勘探的重点... 川东北部地区飞仙关期属于川东碳酸盐台地的一部分 ,位于长兴晚期—飞仙关早期发育的开江—梁平海槽的东北侧。飞仙关组鲕滩储层主要是鲕粒坝 (滩 )经云化及溶蚀作用改造后形成的残余鲕粒云岩类孔隙性储渗体 ,是四川气田目前勘探的重点区层。储层的分布明显受沉积相带控制 ,鲕滩储层随沉积相带的演化在纵横向上不断迁移。在目前 375 0km2 的探区内 ,庞家山—月溪场—紫水坝一线以西为储层发育的最有利区 ,向北东方向储层物性变差 ,这已被目前的勘探实践所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鲕滩储层分布 控制 四川 东北部 飞仙关组 沉积相 鲕粒 油气地质
下载PDF
Far-fiel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ssociated with the 2011 Tohoku-oki earthquake in Japan observed by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被引量:37
8
作者 WANG Min LI Qiang +5 位作者 WANG Fan ZHANG Rui WANG YanZhao SHI HongBo ZHANG PeiZhen SHEN ZhengKang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1年第23期2419-2424,共6页
Analysis of GEONET observations covering the entire territory of Japan shows that the great Tohoku-oki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March 11, 2011 off the east coast of Honshu in Japan caused an eastward movement of th... Analysis of GEONET observations covering the entire territory of Japan shows that the great Tohoku-oki earthquake that occurred on March 11, 2011 off the east coast of Honshu in Japan caused an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island by as much as 5.3 m. The GPS data from TEONET in China were used to derive far-field coseismic displacements and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Tohoku-oki earthquake on crustal deformation in eastern China. The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coseismic horizontal displacements induced by the earthquake are the level of millimeters to centimeters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with a maximum of 35 mm. Strain analysis also indicates that the earthquake resulted in an increase in the tensile strain on the north-northeast trending faults in North and Northeast China. The tensile strain imposed on the Yilan-Yitong and Dunhua-Mishan faults is more significant than that imposed on the faults in North China; the maximum normal strain reaches about 40 nano-strain. Considering that the static Coulomb stress loaded on the faults is limited, its effect on the regional seismic activity may not be significa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相 东北部 全球定位系统 OKI 位移观测 日本 远场 北东向断裂
原文传递
日本东北9.0级地震的同震与震后滑动 被引量:33
9
作者 Shinzaburo Ozawa Takuya Nishimura +5 位作者 Hisashi Suito Tomokazu Kobayashi Mikio Tobita Tetsuro Imakiire 张慧(译) 焦明若(校) 《华南地震》 2011年第3期11-18,共8页
大部分强震都发生在海沟,那里是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大量矩震级MW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若干区域,包括智利,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等。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鄂霍茨克板块的日本海沟,历史记载上没有发生过MW9.0地震,除... 大部分强震都发生在海沟,那里是海洋板块向大陆板块俯冲的地方。大量矩震级MW9.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若干区域,包括智利,阿拉斯加,堪察加半岛和苏门答腊岛等。位于太平洋板块俯冲鄂霍茨克板块的日本海沟,历史记载上没有发生过MW9.0地震,除了至今震级还有争议的公元869年Jogan大地震[1](可能超过MW9.0)。然而,根据最新的大地测量资料估算的应变积累速率比已发生的板块间地震的平均释放速率要高[2~6]。这一发现又引发了这样的疑问:这些区域如何释放积累的应变。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逆冲型MW9.0强震(下文中均称为日本东北大地震),撕裂了日本东北部的太平洋海岸板块边界。我们报道根据GPS网络监测到的地表位移确定的同震与震后滑动特征。同震滑移区域沿日本海沟方向长约400 km,与震前闭锁区域基本吻合[4]。震后滑动不仅覆盖了同震滑移区域,而且扩展到了其邻区,甚至其影响已经达到100 km深度区域,引起2011年3月25日的MW8.3地震。由于东北地震释放了积累数百年的应变,之前提到的应变积累与释放不平衡的问题可能得到部分解释。这次东北地震同时也提醒我们,即使在过去没有发生过强震的其它海沟地区,也有发生MW9.0强震的潜在危险。因此,利用空间对地形变观测技术监测应变积累,以确定强震潜在危险区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发生 日本海沟 东北部 滑动 震后 应变积累 潜在危险区 板块俯冲
下载PDF
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旱涝对全球气候变化响应 被引量:31
10
作者 王毅荣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61-166,共6页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演变特征,主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区域51站1961-2000年降水资料,研究植被生长期降水旱涝特征,分析和比较了干年和湿年降水。结果表明:区域响应以一致的涝或旱为主,高原中北部为响... 为了揭示黄土高原植被生长期降水演变特征,主要采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等方法,利用黄土高原区域51站1961-2000年降水资料,研究植被生长期降水旱涝特征,分析和比较了干年和湿年降水。结果表明:区域响应以一致的涝或旱为主,高原中北部为响应最敏感区;时间演变中1971年之前相对多雨,1985年后明显变旱,存在3~5a、8a左右的年际振荡,3~5a周期明显;高原东北部是干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干旱最突出的地方;高原北部是湿年降水响应最敏感区,是降水偏多最突出的地方(易涝);旱年降水响应中局地性较强,湿年降水响应以全区一致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植被 全球气候变化 生长期 旱涝 EOF分解 2000年 黄土高原区 年降水 1985年 敏感区 演变特征 小波分析 降水资料 区域响应 时间演变 年际振荡 北部 东北部 突出 早涝 干年 干旱
下载PDF
山西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 被引量:31
11
作者 薛新明 杨林中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25-560,I0003-I0016,共50页
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北部,在中条山脉南麓、黄河北侧,为山前丘陵坡地(图一)。由于遗址地跨西陌乡寺里和陌南镇坡头村,所以称为寺里一坡头遗址,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最早发现于1955年,1965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 清凉寺史前墓地位于山西省芮城县东北部,在中条山脉南麓、黄河北侧,为山前丘陵坡地(图一)。由于遗址地跨西陌乡寺里和陌南镇坡头村,所以称为寺里一坡头遗址,面积约200万平方米。最早发现于1955年,1965年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5和1984年,当地村民在清凉寺旁的断崖上取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凉寺 山西省 芮城县 墓地 史前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丘陵坡地 东北部
原文传递
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砂岩漂白现象与天然气逸散的关系 被引量:29
12
作者 马艳萍 刘池洋 +5 位作者 赵俊峰 黄雷 喻林 桂小军 房建军 王建强 《中国科学(D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127-138,共12页
漂白砂岩是证明油气是否曾经存在及其逸散规模的重要证据,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漂白现象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层中.通过对延安组漂白砂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以及与邻近... 漂白砂岩是证明油气是否曾经存在及其逸散规模的重要证据,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漂白现象主要分布在中生代地层中.通过对延安组漂白砂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稀土元素及微量元素分析研究以及与邻近砂岩的对比,初步确定该区漂白砂岩形成于酸性还原环境.岩石学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自生高岭石胶结为主,含铁矿物边部颜色较中心浅;主量分析结果证实漂白砂岩的Al2O3含量较高,Fe3+/Fe2+比值较低,其总铁含量明显低于白色微红砂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显示,漂白砂岩ΣREE较其他砂岩低,且显示Eu亏损和Ce相对富集;微量元素结果显示漂白砂岩Co含量相对较高,Sr相对亏损,Zr和Hf相对较富,与绿色蚀变砂岩值接近,略低于砂岩矿石.同时,盆地北部油砂样品地球化学特征表明,油砂是盆地中部气田石炭—二叠系的较高成熟度的煤成气逸散到地表形成的.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C,O同位素值较轻,分别为-11.729‰~-10.210‰和-14.104‰~-12.481‰,指示碳酸盐成因与有机质有关.综合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北东部中生界砂岩漂白现象指示了天然气的逸散作用,其为上古生界天然气还原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砂岩 天然气逸散 中生界 东北部 鄂尔多斯盆地
原文传递
川中地区侏罗系油气源对比及烃源条件研究 被引量:30
13
作者 陈盛吉 万茂霞 +2 位作者 杜敏 张鉴 谢邦华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5年第2期11-14,42,i002,共6页
通过油气源研究指出,川中地区侏罗系气藏产出的油气主要来自侏罗系本身的烃源岩,但在局部地区侏罗系产出的天然气特征与下伏产层极为相似,这些气藏可能有深部气源层对其成藏的贡献。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展示中、下侏罗统有机碳丰度高,源... 通过油气源研究指出,川中地区侏罗系气藏产出的油气主要来自侏罗系本身的烃源岩,但在局部地区侏罗系产出的天然气特征与下伏产层极为相似,这些气藏可能有深部气源层对其成藏的贡献。烃源岩的地化特征,展示中、下侏罗统有机碳丰度高,源岩以Ⅱ型为主,Ro多为1%左右,正处于成油高峰期。烃源岩定量评价结果表明,中、下侏罗统油气源较为丰富。在川中的中部和东北部烃源条件较好,有寻找油气的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烃源条件 川中地区 侏罗系 油气源对比 下侏罗统 烃源岩 地化特征 评价结果 天然气 气源层 有机碳 高峰期 东北部 产出 气藏
下载PDF
山东北部商周时期海盐生产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青 朱继平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4-89,96,共7页
关键词 海盐生产 商周时期 东北部 东部沿海 实物资料 技术流程 文献记载 检测数据 文献考证 生产环节
原文传递
河南淮阳平粮台十六号楚墓发掘简报 被引量:28
15
作者 曹桂岑 张玉石 《文物》 1984年第10期18-27,共10页
平粮台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地,台高3至5米,面积百余亩,《准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的墓... 平粮台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东南4公里的大朱庄西南地,台高3至5米,面积百余亩,《准阳县志》称其为"平粮冢"、"贮粮台",当地群众称其为"平粮台"。此台是一座龙山文化古城址,古城废弃后,成为战国、两汉的墓葬区。1979年至1980年我们在平粮台清理了一批战国、两汉墓葬,其中以十六号楚墓形制最大,出土遗物也比较丰富,现简介于下。一墓葬形制十六号墓位于平粮台古城址内的东北部,发掘前由于社员取土烧砖已将此墓的东半部墓口及墓内部分填土挖去,残损的墓口及墓道因之暴露于外。此墓系竖穴木椁墓,墓向107°,平面为"甲"字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墓 标本 古城址 龙山文化 形制 墓主 河南省 东北部 墓葬 古城废弃
原文传递
中国东北部多年冻土的地理南界 被引量:24
16
作者 鲁国威 翁炳林 郭东信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14-218,共5页
中国东北部的多年冻土,广泛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松嫩平原北部以及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根据大量资料划出了多年冻土的地理南界。多年冻土南界的分布状况,是地理纬度和区域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近百年来由于频繁的人为活动,... 中国东北部的多年冻土,广泛分布在呼伦贝尔高原、松嫩平原北部以及大小兴安岭的森林地区。根据大量资料划出了多年冻土的地理南界。多年冻土南界的分布状况,是地理纬度和区域自然条件综合影响的结果。但是,近百年来由于频繁的人为活动,天然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使多年冻土南界不断北移。只有处在森林地带以内的多年冻大,在森林天然更新具有强大优势的自然环境中,其退移速度才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土 地理 分布 东北部
下载PDF
糯稻文化区 被引量:23
17
作者 游修龄 《中国稻米》 1995年第1期26-28,共3页
关键词 糯稻 稻文化 栽培 稻作 北部地区 稻米 东北部 老挝 亚洲 印度
下载PDF
普光气田礁滩相储层表征方法 被引量:23
18
作者 曾大乾 彭鑫岭 +1 位作者 刘志远 宿亚仙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9-13,106,共5页
针对普光气田以礁滩相储层为主,储层岩相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特征参数难以定量或定性表征的特点,应用模式聚类识别技术开展单井储层岩相识别,结合层序地层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岩相横向展布特征;采用声密幅值比... 针对普光气田以礁滩相储层为主,储层岩相复杂、储集空间类型多、储层非均质性强、储层特征参数难以定量或定性表征的特点,应用模式聚类识别技术开展单井储层岩相识别,结合层序地层研究成果,明确了储层岩相横向展布特征;采用声密幅值比等识别储集空间类型,并分类评价储层特征参数;最终采用储能系数等参数表征储层储集能力与展布,实现全面表征礁滩相储层的目标。形成了一套适用于岩相、储集空间类型复杂,物性特征多样,储层非均质性强的川东北礁滩相储层表征方法。研究结果认为,沉积相是控制礁滩相储层展布的主要因素,岩相对礁滩相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影响明显,储集空间类型又制约了储层参数特征,储能系数能有效反映储层的物性特征。实现了对储层特征参数的定量或定性表征,为培育高产井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东北部 普光气田 礁滩相 模式聚类 地层层序 储集空间 孔隙结构 储能系数
下载PDF
浙江平湖市庄桥坟良渚文化遗址及墓地 被引量:22
19
作者 徐新民 程杰 《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14,i0003-i0004,共6页
2003~2004年对庄桥坟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3座人工土台,清理236座墓葬,以及灰坑、沟、祭祀坑等遗迹近100处,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这对认识良渚文化时期的聚落形态和社会组织结构等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关键词 浙江平湖市 庄桥坟遗址 良渚文化 墓地 文化遗址 平湖市 浙江省 乍浦港 杭州湾 东北部
原文传递
黑龙江省萝北县团结墓葬清理简报 被引量:21
20
作者 李英魁 《北方文物》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5-18,共4页
萝北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端,西北濒嘉荫河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接壤,南为松花江,东与绥滨县毗邻,东北隔黑龙江与苏联相望。墓葬分布在萝北县团结砖场西部的沙岗之上。沙岗近椭圆形,南北长约50米,... 萝北县地处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端,西北濒嘉荫河与嘉荫县相连,西以梧桐河为界,与鹤岗市、汤原县接壤,南为松花江,东与绥滨县毗邻,东北隔黑龙江与苏联相望。墓葬分布在萝北县团结砖场西部的沙岗之上。沙岗近椭圆形,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35米。西邻去县城公路,北距凤翔镇9.5华里,南0.5公里为团结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墓葬 清理简报 绥滨县 腹径 椭圆形 沙岗 东北部 砖场 陶器 底径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