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汇率制度的未来:当前的国际争论及评价 被引量:3
1
作者 张志超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17,共15页
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际政策圈和理论界对国际金融架构的讨论中,汇率制度成为中心论题之一。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中间制度消失论”的兴起,由此激起了各方热烈的讨论和交锋。全面分析和透视这场国际争论可以发现,各方就未来汇率制度... 亚洲金融危机后,在国际政策圈和理论界对国际金融架构的讨论中,汇率制度成为中心论题之一。其中,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中间制度消失论”的兴起,由此激起了各方热烈的讨论和交锋。全面分析和透视这场国际争论可以发现,各方就未来汇率制度提出的许多建议,既在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也存在着明显的分歧;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未来国际汇率制度的走向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这场讨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汇率 中间度消失论 自由浮动汇率 固定汇率 管理浮动汇率 亚洲金融危机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发展中国家 东亚美元本位
下载PDF
东亚美元本位制的可持续性——基于结构性权力的视角 被引量:5
2
作者 李俊久 《国际金融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28-36,共9页
东亚是支撑全球美元本位制的一个重要区域。从性质上看,东亚美元本位制是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在战后的长期交往中所达成的互惠性和恐怖性兼具的"博弈均衡"。其特征体现在高额的美元储备、对美元的"浮动恐惧"、美元... 东亚是支撑全球美元本位制的一个重要区域。从性质上看,东亚美元本位制是东亚各经济体与美国在战后的长期交往中所达成的互惠性和恐怖性兼具的"博弈均衡"。其特征体现在高额的美元储备、对美元的"浮动恐惧"、美元作为主要贸易计价及结算和外汇交易货币、缺乏对贸易长期失衡的有效调节及东亚陷入不对称调节困境。东亚美元本位制可持续的根源是美国在安全、生产、金融、知识和贸易等方面拥有对东亚的结构性权力。作为今后东亚摆脱美元依赖的一个合意选择,中国需重点在生产、金融、知识和贸易四个方面重塑东亚的权力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美元本位 博弈均衡 结构性权力 市场提供者
原文传递
美元本位制的前景与亚洲共同货币构想 被引量:1
3
作者 全毅 郑风华 《福建金融》 2012年第4期15-19,共5页
"二战"以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地位虽一度有所弱化,但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充当着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角色。东亚地区实际上也处于美元区内... "二战"以后形成的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实际上是美元本位的货币体系。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美元的地位虽一度有所弱化,但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中,美元仍然充当着最主要的国际货币角色。东亚地区实际上也处于美元区内,是美元体制的主要受益者和重要支撑力量。但是东亚与美国经济长期失衡和全球金融危机正在削弱美元本位制的基础,东亚维持这一体制的代价越来越大,以美元为基准的国际货币体系终将解体。随着东亚地区贸易投资关系形成的共同积极利益日益扩大,构建亚洲货币体系将成为大势所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货币合作 东亚美元本位 亚洲共同货币单位(ACU) 亚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