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增暖与土壤湿度异常的联系 被引量:8
1
作者 余波 陈海山 孙悦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01-211,共11页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土壤湿度、云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CPC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的联系,探讨了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影响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 利用1979—2015年ERA-Interim再分析土壤湿度、云量资料,NCEP/NCAR再分析环流资料和CPC土壤湿度资料,分析了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异常的联系,探讨了前期春季土壤湿度影响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增暖的可能途径。结果表明,东亚中纬度夏季土壤表层温度呈全区一致增暖趋势,其中贝加尔湖及以南地区温度变化最剧烈、增暖最迅速,且1990年代中期前后存在一个明显由冷向暖的年代际转变。进一步分析发现,春、夏季西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北部地区的土壤湿度与夏季贝加尔湖及以南地区的土壤表层温度在年代际和年际尺度上均存在紧密联系:西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北部地区土壤湿度异常偏高,通常对应贝加尔湖及南部地区夏季土壤表层温度偏高。西西伯利亚到贝加尔湖北部地区春、夏土壤湿度异常可以引起夏季大气环流异常,从而对东亚夏季中纬度陆面热力异常产生影响:春、夏土壤湿度偏高时,贝加尔湖及其南部地区上空位势高度为正异常,对应为反气旋性异常环流,云量减少,有利于东亚中纬度陆面增暖;反之,则对应为气旋性异常环流,不利于陆面增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中纬度 土壤表层温度 陆面增暖 土壤湿度
下载PDF
北极海冰年际变化对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的指示作用及其可能原因 被引量:2
2
作者 吴磊 陈海山 周洋 《气象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7-436,共10页
本文分析了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和春、夏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变化与夏季东亚中纬度陆面热力异常在年际上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1950-2014年,东亚中纬度夏季近地面温度明显增暖,并伴有明显的... 本文分析了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温度和春、夏北极海冰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了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变化与夏季东亚中纬度陆面热力异常在年际上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1)1950-2014年,东亚中纬度夏季近地面温度明显增暖,并伴有明显的年际变化,年际变率最大值的区域主要位于40°N以北至贝加尔湖地区;春、夏格陵兰海和巴伦支海的海冰也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同时表现出较强的年际变化特征。(2)春、夏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对东亚中纬度夏季陆面热力异常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春、夏格陵兰海、巴伦支海海冰异常偏多,通常对应夏季东亚中纬度近地面的东亚中纬度夏季增暖现象;反之亦然。(3)春、季格陵兰海、巴伦支海北极海冰指数(Arctic Sea Ice Index,ASII)高值年(海冰异常偏多年份),贝加尔湖及西南的蒙古高原地区通常为大范围的异常高压控制,有利于近地面温度升高;同时由于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减弱,极地南下的冷空气减弱,有利于东亚中纬度区域的温度升高。而ASII低值年的情形则相反,贝加尔湖以南地区受异常低压控制,乌拉尔山阻塞高压增强,冷空气易向南侵袭,不利于东亚中纬度近地面升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海冰 东亚中纬度 陆面异常增暖
下载PDF
1979—2013年东亚中纬度春、夏温带气旋活动特征及其与东北地区同期降水的联系 被引量:4
3
作者 陈海山 滕方达 蒋大凯 《大气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43-452,共10页
基于ERA-Interim一日4次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利用气旋的客观识别和追踪方法分析了1979—2013年东亚中纬度地区春、夏温带气旋活动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旋活动与同期东北地区降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气旋活动在蒙古中部阿尔泰山脉... 基于ERA-Interim一日4次海平面气压再分析资料,利用气旋的客观识别和追踪方法分析了1979—2013年东亚中纬度地区春、夏温带气旋活动的变化特征,并探讨了气旋活动与同期东北地区降水的可能联系。结果表明,气旋活动在蒙古中部阿尔泰山脉以东地区至中国黑龙江省北部这一带状区域内活动最为频繁,气旋在移动过程中强度逐步增强,在大兴安岭以西地区达到最大值后减弱消亡。春季气旋活动范围比夏季大,并且强度更强,但两个季节气旋的生命史长短差异不大。近35 a在气旋活动的关键区(80~140°E,40~50°N)内春、夏季气旋数均呈现线性减少趋势。春、夏两季气旋活动均对东北地区同期的降水有影响,特别是在东北东部地区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气旋活动强年两个季节造成东北东部地区降水增多的原因不同。在春季,东北东部地区低层存在气旋性环流,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增多;在夏季,西风带水汽输送异常使得东北东部地区水汽偏多,降水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中纬度温带气旋 气旋客观识别和追踪方法 东北降水
下载PDF
Propagation and influence o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of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ver mid-latitude East Asia in boreal winter
4
作者 JIAO Yang WU Renguang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CSCD 2019年第3期155-161,共7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of 9–29-day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ver midlatitude East Asia during boreal winter, and find that the intraseaso... The authors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pagation and the influence o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of 9–29-day intraseasonal variation over midlatitude East Asia during boreal winter, and find that the intraseasonal wind signal can propagate both eastward and southward. In the case of eastward propagation, the intraseasonal wind signal is mainly confined to the midlatitudes, featuring eastward migration of anomalous cyclones and anticyclones. In the case of southward propagation, intraseasonal meridional wind perturbations may extend from the mid to the low latitudes, and even the equatorial region. The accompanying wind convergence/divergence induces anomalous precipitation in the near-equatorial regions, forming a north–south dipole precipitation anomaly pattern between the southern South China Sea and the eastern China– Japan region. An anomalous meridional overturning circulatio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nking tropical and midlatitude intraseasonal wind and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raseasonal wind variation midlatitude East Asia eastward and southward propagation tropical precipitation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