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29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用于骨科手法复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
作者 梁宁 黄斌 李静 《广西医学》 CAS 2003年第4期533-534,共2页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用于骨关节脱位、闭合性骨干骨折手法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 ASA ~ 级 ,年龄 13~ 78岁 ;男 2 8例 ,女 12例。结果 :全部病例一次复位成功 ,麻醉经过平稳 ,无明显不良... 目的 :探讨静脉复合异丙酚、芬太尼、司可林用于骨关节脱位、闭合性骨干骨折手法复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4 0例择期手术 ASA ~ 级 ,年龄 13~ 78岁 ;男 2 8例 ,女 12例。结果 :全部病例一次复位成功 ,麻醉经过平稳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病人无痛无知觉状态下 ,肌肉松弛 ,术后苏醒迅速 ,安全 ,是一种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司可林 骨关节脱位 骨折 手法复位
下载PDF
异丙酚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
2
作者 景卫 陈素伟 卞彩玲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49-250,共2页
目的 探讨异丙酚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静注异丙酚2ml/kg,然后以每小时2mg/kg 静脉点滴,测定眼压、HR、SPO2 的变化,并与羟丁酸钠进行对照。结果 静注异丙酚后,眼压降低,与羟丁酸钠组对照P< ... 目的 探讨异丙酚在小儿眼科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方法 静注异丙酚2ml/kg,然后以每小时2mg/kg 静脉点滴,测定眼压、HR、SPO2 的变化,并与羟丁酸钠进行对照。结果 静注异丙酚后,眼压降低,与羟丁酸钠组对照P< 005 有显著性差异,HR、SPO2 、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眼压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47
3
作者 王玲 任洪智 +2 位作者 叶铁虎 范光升 罗爱伦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0-92,共3页
3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剂量为2.5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20~50mg以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结果表明,异丙酚诱导起效快而平稳,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麻醉时间及用药量的增加对... 30例人工流产手术患者接受异丙酚静脉全麻。诱导剂量为2.5mg/kg,术中必要时分次追加20~50mg以维持适当麻醉深度。结果表明,异丙酚诱导起效快而平稳,术后恢复迅速而完全,无明显不良反应。麻醉时间及用药量的增加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异丙酚对循环及呼吸有轻度抑制作用。我们认为异丙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能提供高质量的诱导及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麻 人工流产术
原文传递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 被引量:367
4
作者 罗红 曹济宏 黄增平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45-246,共2页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深圳蛇口联合医院(518067)妇产科罗红麻醉科曹济宏黄增平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流术中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 异丙酚静脉麻醉实施人工流产术300例分析深圳蛇口联合医院(518067)妇产科罗红麻醉科曹济宏黄增平人工流产术临床应用多年,由于手术简单,多不使用麻醉。在临床工作中发现,人流术中部分病人疼痛较严重,不能配合手术,甚至出现人工流产综合征。我院门诊于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术 静脉麻醉
原文传递
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比较 被引量:317
5
作者 耿志宇 宋琳琳 +1 位作者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 目的 评价异丙酚和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的诱导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 ASA 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的病人60例,年龄<65岁,随机分为静吸复合麻醉(C)组、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R)组及异丙酚芬太尼靶控(F)组,每组20例。观察麻醉诱导及气管插管时的血压、心率;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恢复室时间;观察病人拔管后即刻、离开恢复室、拔管后1、3和24h的意识状态(OAAS),认知功能测试(MMSE),疼痛评分(VRS)及主诉需要阿片药镇痛的时间;观察恶心呕吐等副反应,记录术中知晓的发生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 ①C组诱导时的舒张压低于R组和F组,低血压者多于R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F组的插管反应发生率高于R组。②三组病人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F组的定向力恢复时间和离开术后恢复室(PACU)的时间早于C组。F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3h的OAAS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离开PACU时的OAAS评分高于C组。F组病人拔管后1h的MMSE评分高于C组。R组病人在拔管后即刻、离开PACU时、拔管后1h和术后24h的VBS评分高于C组和F组,需要阿片药镇痛者R组多于其他两组。三组病人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靶控静脉麻醉 静吸复合麻醉 气管插管 麻醉诱导 血压 心率
原文传递
无痛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52
6
作者 王育华 王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589-590,共2页
据估计,世界上超过1/4的妊娠被行人工流产术(以下简称人流).在我国,人流作为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也早已被广泛接受.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如何在施术时提高镇痛技术,减免孕妇的痛苦显得极为必要.
关键词 无痛人工流产术 临床应用 静脉麻醉 氧化亚氮-氧面罩吸入法
原文传递
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1
7
作者 徐建国 傅素娥 +3 位作者 陆雪芳 周志宏 王永光 嵇晴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561-563,共3页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效应。方法 :16 0 0例ASAⅠ~Ⅱ、妊娠 1~ 3月孕妇 ,80 0例自愿实行全麻人工流产者为治疗组 ,另 80 0例自愿无麻醉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两次推注给药法 ,首次给药至深镇静 ,1 5~ 2分钟... 目的 :评价异丙酚静脉麻醉人工流产的效应。方法 :16 0 0例ASAⅠ~Ⅱ、妊娠 1~ 3月孕妇 ,80 0例自愿实行全麻人工流产者为治疗组 ,另 80 0例自愿无麻醉人工流产者为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两次推注给药法 ,首次给药至深镇静 ,1 5~ 2分钟后再次追加 5 0 %诱导量。观察诱导剂量、诱导过程术中HR、BP、SpO2 变化、恢复时间、副作用、患者满意程度及对照组VAS评分。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为 5 2 8~ 5 44分钟 ,治疗组异丙酚用量 187 40± 32 18mg ;治疗组术中MAP下降大于 2 0 %的患者为 13 % ,对照组为 39% ;治疗组HR减慢超过 2 0 %为 7 9% ,对照组为 39% ;治疗组恶心和呕吐率分别为 2 1%和 1 9% ,对照组为 2 3 9%和 6 1% ,均有非常显著差异 (P <0 0 1)。对照组 80 1%患者出现人流综合症 ,VAS评分 7 1分 ,而治疗组满意率为 99 4% ,无不满意者 ,麻醉后清醒和定向力恢复迅速。结论 :异丙酚可满足人工流产手术的需要。异丙酚静脉麻醉用于人工流产明显减低副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静脉麻醉
下载PDF
芬太尼与异丙酚联合用于人工流产术的麻醉 被引量:212
8
作者 金毅 徐建国 +1 位作者 林宁 杨建军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700-701,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麻醉 芬太尼 联合用药 麻醉药
原文传递
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时的量效关系 被引量:181
9
作者 耿志宇 许幸 吴新民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60-263,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靶控输注诱导对气管插管时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50例择期全麻手术病人按瑞芬太尼的血浆靶浓度随机分为5组(R0、R2、R4、R6、R8组),即0、2、4、6、8 ng/ml组。异丙酚血浆靶浓度从3mg/ml开始,与瑞芬太尼同时输注诱导,病人意识消失后静注罗库溴铵辅助插管。结果 R0和R2组诱导时间明显长于R4、R6和R8组(P<O.05),R0和R2组意识消失时的异丙酚的血浆和效应室靶控浓度高于R4、R6和R8组(P<0.05)。R2和R4组插管后1 min及2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而R6和R8组仅插管后1 min的:MAP高于插管前(P<0.05)。结论 异丙酚和瑞芬太尼在诱导意识消失时具有协同作用,以异丙酚血浆靶浓度3μg/ml复合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6 ng/ml诱导能较好地控制插管时的血液动力学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靶控输注 量效关系 血液动力学 全身麻醉 气管插管
原文传递
异丙酚静脉麻醉诱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4
10
作者 贠逢全 焦士林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4-35,共2页
6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异丙酚,Ⅱ组硫喷妥钠。观察比较二者在静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反应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快于Ⅱ组(P<0.05)。气管插管评级两组基本一致。呼吸... 6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异丙酚,Ⅱ组硫喷妥钠。观察比较二者在静脉诱导时意识消失时间、气管插管反应和对呼吸循环的影响。结果表明,Ⅰ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快于Ⅱ组(P<0.05)。气管插管评级两组基本一致。呼吸暂停Ⅰ组明显高于Ⅱ组(P<0.05),气管插管后血压降低幅度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异丙酚作用快,维持时间短,恢复迅速平稳,不良反应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静脉麻醉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原文传递
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173
11
作者 周少丽 马武华 陈秉学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2002年第6期329-331,共3页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 异丙酚是一种新型的非巴比妥类静脉全麻药,它对心血管有负性肌力、负性传导及负性变时的作用;对外周血管有直接扩张作用,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肺循环影响不明显;使脑灌注压及脑氧代谢率下降,降低颅内压。异丙酚对心血管系统副作用有几种作用机制,目前针对其副作用产生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使异丙酚更安全、有效应用于临床。本文综述异丙酚的心血管作用的表现、作用机制,以及副反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系统 副作用 药理学 心肌保护作用
下载PDF
异丙酚联合阿托品开展无痛人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75
12
作者 周晔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11-312,共2页
我院自1998年4月起使用异丙酚作为麻醉药联合阿托品开展无痛人流,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1998年4月至1998年10月行人流术患者132例,均为健康妊娠妇女,年龄21~... 我院自1998年4月起使用异丙酚作为麻醉药联合阿托品开展无痛人流,经临床观察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自1998年4月至1998年10月行人流术患者132例,均为健康妊娠妇女,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80±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阿托品 无痛
原文传递
异丙酚麻醉下行人工流产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5
13
作者 吕艳文 张雅金 +5 位作者 任春 刘亚滨 孙英 李光实 任静 吴蕊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437-43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麻醉 疗效
原文传递
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64
14
作者 徐灿霞 姜希望 +1 位作者 唐五良 肖定华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2年第6期327-330,共4页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 915例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640例予常规操作(不给任何镇静药),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观察其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 目的 研究联合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在胃镜检查中的镇静效果和安全性。方法胃镜检查患者1 915例给予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镇静,640例予常规操作(不给任何镇静药),比较2组胃镜检查中患者反应和感受、操作时间,观察其清醒时间及检查前、中、后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结果 镇静组患者99.2%无不适,而对照组为35.0%(P<0.01)。镇静组患者咳嗽、躁动、恶心呕吐和咽喉不适的发生率分别为1.1%、0.8%、0.5%与0%,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5.0%、5.3%、45.0%与37.5%,P<0.01),镇静组胃镜操作时间为(4.5±1.5)min,短于对照组(5.6±1.8)min,(P<0.01)。镇静组患者清醒时间为(1.4±1.3)min,检查中有血压下降,但检查结束后迅速恢复至检查前水平。结论胃镜检查时适量应用异丙酚和咪唑安定静脉镇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安定 胃镜检查 镇静
原文传递
异丙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200例分析 被引量:157
15
作者 陈桂瑜 刘佩鸣 +1 位作者 刘萍 杨新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637-638,共2页
关键词 人工流产 麻醉 麻醉效果
原文传递
异丙酚的剂量与镇静和呼吸抑制作用之间的关系 被引量:143
16
作者 王祥瑞 杭燕南 +1 位作者 孙大金 金正均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590-592,共3页
研究不同剂量的异丙酚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腺瘤切除病人,随机分为5组,Ⅰ组,0.5mg/kg、Ⅱ组0.75mg/kg、Ⅲ组1.0mg/kg、Ⅳ组1.5mg/kg、V组2.0mg/kg.采用Star呼吸机监测呼吸功能指标,同时观察其神志变化,应用Probit法分析该药... 研究不同剂量的异丙酚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50例甲状腺腺瘤切除病人,随机分为5组,Ⅰ组,0.5mg/kg、Ⅱ组0.75mg/kg、Ⅲ组1.0mg/kg、Ⅳ组1.5mg/kg、V组2.0mg/kg.采用Star呼吸机监测呼吸功能指标,同时观察其神志变化,应用Probit法分析该药量效关系。结果:Ⅱ、IV、V组随着剂量增加,潮气量降低的幅度和呼吸抑制持续时间明显增加,以给药后1~3分钟潮气量减少最为明显(P<0.01),浅睡状态ED_(50)为0.98mg/kg.深睡状态ED_(50)为1.26mg/kg,呼吸抑制ED_(50)为1.1mg/kg。结论:静注0.8~1mg/kg异丙酚可以产生适用于非全麻病人的镇静、催眠作用,而对呼吸抑制的作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静 呼吸功能试验 剂量
原文传递
异丙酚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9
17
作者 王放鸣 郑斯聚 《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36-237,共2页
异丙酚诱导后引起动脉压下降,与心肌的负性变力效应、外周血管扩张、体血管阻力降低和前负荷减少有关。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给药剂量、速度,以及抗胆碱药、β-肾上腺受体阻滞药、苯二氮(?)类、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和年龄、性别等因素均可... 异丙酚诱导后引起动脉压下降,与心肌的负性变力效应、外周血管扩张、体血管阻力降低和前负荷减少有关。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给药剂量、速度,以及抗胆碱药、β-肾上腺受体阻滞药、苯二氮(?)类、阿片类药物的应用和年龄、性别等因素均可影响异而酚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眠镇静药 血液动力学
下载PDF
新型静脉麻醉药异丙酚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127
18
作者 郭忠武 李万亥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1-104,共4页
自人们发现一些酚类化合物有麻醉作用以来,便开始从中寻找一种作用快,维持短,多次用药无蓄积,在诱导、麻醉及苏醒时无兴奋副作用的药物。筛选的结果以异丙酚(ICI 35 868商品名:Diprivan或Disproiol)较为理想。Kay等于1977年首次介绍了... 自人们发现一些酚类化合物有麻醉作用以来,便开始从中寻找一种作用快,维持短,多次用药无蓄积,在诱导、麻醉及苏醒时无兴奋副作用的药物。筛选的结果以异丙酚(ICI 35 868商品名:Diprivan或Disproiol)较为理想。Kay等于1977年首次介绍了该化合物的临床药理作用。异丙酚的化学名是2,6-二异丙基苯酚。从结构上看(图1),它与现用的麻醉药巴比妥类,丁香酚类,氯胺酮及甾体类等不同,是一种新的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药理作用 麻醉作用 商品名 等效剂量 类化合物 呼吸抑制作用 注射痛 安泰酮 睫毛反射消失
原文传递
两种靶控方法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较 被引量:111
19
作者 易杰 叶铁虎 +4 位作者 罗爱伦 陈广俊 任洪智 黄宇光 郭向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83-186,共4页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 目的 比较靶控血浆浓度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选择44例腹腔镜胆囊切除的病人,年龄18~65岁,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靶控血浆浓度组(P组)和效应室浓度组(E组)。设定异丙酚和瑞芬太尼的靶浓度分别为4 μg/ml和2 ng/ml。观察给药后意识消失时间、血液动力学变化以及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AIs)的变化。术中调整两药靶浓度保持AAIS低于20。记录术毕停药后自主呼吸恢复和睁眼时间和AAIs的恢复。结果 E组意识消失的时间[(0.45±0.10)min]明显短于P组;此时两药的用量也明显高于P组。两组均能引起明显的低血压,但降低程度相似,且均未见严重的心血管副作用。AAIs在意识消失时P组为41±22;E组49±16:但插管时均在20以下。术中血液动力学保持较低水平(P<0.01)。两组的插管评分、麻醉质量评分相似。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两组均无统计学差异。Aldrate评分及手术结束时疼痛评分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靶控血浆和效应室浓度输注均可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但靶控效应室诱导时间更短,且无明显心血管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瑞芬太尼 安全性 有效性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原文传递
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麻醉在门诊短小手术的应用 被引量:123
20
作者 刘存明 张国楼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2期94-95,共2页
目的:在28例门诊短小手术病人观察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先静注芬太尼1μg/kg,接着静注异丙酚1.5mg/kg,并继以0.2mg·kg-1·min-1的速率持续输注... 目的:在28例门诊短小手术病人观察异丙酚加小剂量芬太尼的麻醉效果及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先静注芬太尼1μg/kg,接着静注异丙酚1.5mg/kg,并继以0.2mg·kg-1·min-1的速率持续输注。结果:麻醉效果满意,对循环功能影响较轻。但对呼吸功能仍有明显抑制,呼吸频率减慢发生率为53.6%,SpO2下降发生率为60.7%,但在5min内均自行恢复。结论:异丙酚配合小剂量芬太尼用于门诊短小手术简便易行,诱导迅速舒适,苏醒快而完全,但应注意其对呼吸、循环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静脉麻醉 剂量 ⅠⅡ级手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