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4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丘陵地区流域土地利用对氮素径流输出的影响 被引量:65
1
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1 位作者 张华 赵玉国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6-23,共8页
氮素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限制因子 ,土地利用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氮素输出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位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的安徽省南部宣城市梅村流域为实例 ,通过航空遥感图像解译、GIS分析和实地定位动态监测方法 ,研究了具有不同土... 氮素是地表水体富营养化的一个限制因子 ,土地利用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氮素输出具有重要的影响 .以位于亚热带低山丘陵地区的安徽省南部宣城市梅村流域为实例 ,通过航空遥感图像解译、GIS分析和实地定位动态监测方法 ,研究了具有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的农 林生态系统地表径流水的氮素含量和输出通量及其与土地利用的定量关系 .结果表明 :氮素的输出以NO- 3 N的输出为主 ,土地利用类型或土地利用格局对径流水中氮素的含量和输出具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在同一种土地利用结构系统下 ,NO- 3 N与T N的含量间具有极显著的正线性关系 ;而只有林地 水塘系统下 ,NH+ 4 N与T N的含量间有极显著线性关系 .而各类氮素的输出量间都具有极显著正的线性相关关系 .各类氮素的输出量都与土地利用类型具有指数相关性 ,林地、水塘对氮素输出具有负效应 ,而水田和村庄则具有正效应 .同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氮素 径流输出 流域污染 土地利用 养分输出 水体富营养化
下载PDF
太湖流域丘陵地区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 被引量:57
2
作者 曹慧 杨浩 +2 位作者 孙波 赵其国 臧波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01-205,共5页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的分析是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的基础,本文采用半方差和克立格插值法,研究了太湖丘陵地区高强度开发背景条件下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点。从变异系数看,土壤速效P最大,达120.76%,而pH最小,仅为14.85%。土壤养分... 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的分析是土壤养分管理和合理施肥的基础,本文采用半方差和克立格插值法,研究了太湖丘陵地区高强度开发背景条件下土壤肥力质量的空间变异特点。从变异系数看,土壤速效P最大,达120.76%,而pH最小,仅为14.85%。土壤养分在空间上有一定的自相关性,PH、有机质、水解N、速效P和速效K的相关距离分别为958.45、1295.18、449.37、299.53和295.37m。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受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其中菜地、水田土壤养分含量总体较高,而自然林下的土壤养分含量相对较低。同时,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短期种植的经济林地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降低,这是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应该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流域 丘陵地区 土壤养分 空间变异
下载PDF
对发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被引量:78
3
作者 罗锡文 《农机科技推广》 2011年第2期17-20,共4页
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县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区)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60%,依次是贵州(95.6%)、云南(92.3%)、四川(91... 我国高原和丘陵地区面积6.66亿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9.4%,丘陵山区县级行政区数占全国的2/3,拥有全国54.2%的人口。全国有11个省(市、区)的丘陵和山地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大于60%,依次是贵州(95.6%)、云南(92.3%)、四川(91.4%)、重庆(85.3%)、福建(78.9%)、广西(73.3%)、江西(70.3%)、浙江(70.0%)、广东(63.8%)、湖北(62.5%)、湖南(62.4%)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农业机械化 耕地面积 丘陵地区 山地面积 行政区 区县级 公顷
下载PDF
现阶段农地产权制度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影响的实证分析——以丘陵地区水稻生产为例 被引量:52
4
作者 马贤磊 《中国农村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1-41,50,共12页
本文利用2005年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表现为减少自然村土地调整次数和提高自然村土地证书发放比... 本文利用2005年江西省丘陵地区的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具有显著影响,其影响表现为减少自然村土地调整次数和提高自然村土地证书发放比例均能提高农地产权的安全性,激励农户进行自发的土壤保护性投资。分析同时还发现,农户厌恶风险的态度放大了农地产权因素对农户土壤保护性投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产权制度 土壤保护性投资 丘陵地区
原文传递
太湖缓坡丘陵地区雨强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38
5
作者 李瑞玲 张永春 +3 位作者 刘庄 曾远 李维新 张洪玲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20-1226,共7页
以流域尺度为研究单元,流量、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了雨强对太湖缓坡丘陵地区农田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影响.10场降雨试验结果显示,雨强对农田氮、磷径流迁移有巨大影响.总磷、磷酸盐及氨氮EMC值随雨强的增强而增大;小降雨强度条件下,... 以流域尺度为研究单元,流量、水质同步监测分析了雨强对太湖缓坡丘陵地区农田土壤养分随地表径流迁移的影响.10场降雨试验结果显示,雨强对农田氮、磷径流迁移有巨大影响.总磷、磷酸盐及氨氮EMC值随雨强的增强而增大;小降雨强度条件下,总氮、硝氮EMC值随雨强的增强而增大,强降雨条件下,其EMC值与雨强呈负相关.小雨、中雨、大雨及暴雨条件下,总氮及总磷的SMA值依次为1.91、311.83、127.65、731.69g/hm2及0.04、7.77、2.99、32.02g/hm2,与雨强表现出正相关.硝氮及氨氮是氮素迁移的主要类型,且主要是溶解态迁移.磷酸盐是磷迁移的主要形态.小降雨强度下,磷以溶解态迁移为主,随着雨强的增强,颗粒态磷迁移量逐渐增加,当雨强达到暴雨时,磷主要是颗粒态迁移.次降雨量、小时最大雨强、平均雨强及降雨历时影响因素中,氮、磷迁移量与小时最大雨强及次降雨量显著相关(p<0.01),均表现为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非点源 雨强 迁移 丘陵地区 太湖
原文传递
基于湖库水质目标的流域氮、磷减排与分区管理——以天目湖沙河水库为例 被引量:38
6
作者 李恒鹏 陈伟民 +1 位作者 杨桂山 聂小飞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5-798,共14页
湖库水环境保护在保障生产与生活用水、维系生态平衡、发展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质目标管理是保护湖库水质的最佳管理办法.本文以天目湖地区沙河水库及其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模型模拟沙河水库流域的水文与水质,评估入库污染通... 湖库水环境保护在保障生产与生活用水、维系生态平衡、发展旅游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水质目标管理是保护湖库水质的最佳管理办法.本文以天目湖地区沙河水库及其流域为研究区域,建立模型模拟沙河水库流域的水文与水质,评估入库污染通量和主要来源;依据水质目标测算氮、磷污染的容量和减排量,结合土地的生态保护与开发适宜性评估,提出氮、磷污染分区减排和土地管控的对策和措施.研究结果表明,沙河水库氮、磷污染物入库通量分别为206.01和3.29 t/a,面源总氮和总磷分别占总入库量的85.7%和67.5%.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氮、磷输出强度有显著差异,总氮输出强度依次为茶园>耕地>建筑用地>裸地>草地>退耕地>林地>河湖漫滩,总磷输出强度与地表覆盖度有关,依次为裸地>建筑用地>茶园>耕地>草地>退耕地>林地和河湖漫滩.从氮、磷输移过程来看,沙河水库流域总氮排放量为321.64 t/a,进入河流的为255.53 t/a,在河道输送过程中损失19.4%,最终有206.01 t/a进入水库;沙河水库流域总磷排放量为13.42 t/a,进入河流的为7.90 t/a,在河道输送过程中损失58.3%,最终有3.29 t/a进入水库.不同分区河流氮、磷滞留降解率有很大的差异,中田河总氮、总磷滞留降解能力最强,分别为34.71%和84.31%.2009年的通量计算结果显示,沙河水库总氮达到Ⅳ类水质目标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32.01 t/a,入湖削减比例为15.50%,总氮达到Ⅲ类水质目标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59.66 t/a,入湖削减比例为29.00%;总磷达到Ⅲ类水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0.682 t/a,入湖削减比例为20.70%,总磷达到Ⅱ类水需要的入湖减少量为1.479 t/a,入湖削减比例为44.90%.为了实现基于土地利用的面源污染减排管控,选定植被覆盖度、水源涵养能力、地形坡度、土地利用、氮磷分区贡献量、与道路和村落距离等指标综合评估生态保护价值和开发适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目标管理 面源污染 源解析 沙河水库 丘陵地区 流域分区 天目湖
下载PDF
太湖丘陵地区典型坡面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 被引量:29
7
作者 曹慧 杨浩 赵其国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建立了基于1 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的定量模型 ,采用有关土壤养分流失方程 ,对太湖地区典型坡面的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流失进行初步估算 .结果表明 ,研究地区的典型坡面存在着一定的土壤侵蚀 ,林地各个剖面点的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 1313.6t/... 建立了基于1 37Cs技术的土壤侵蚀的定量模型 ,采用有关土壤养分流失方程 ,对太湖地区典型坡面的土壤侵蚀和土壤养分流失进行初步估算 .结果表明 ,研究地区的典型坡面存在着一定的土壤侵蚀 ,林地各个剖面点的土壤侵蚀模数平均为 1313.6t/(km2 ·a) ,而菜地所在的微地貌部位土壤侵蚀更达 5 185 .6 8t/ (km2 ·a) .土壤侵蚀主要受植被覆盖和人为耕作的影响 ,侵蚀量的大小排序为坡麓菜地 >坡中马尾松林地 >竹林地>坡顶马尾松林地 .选择的典型坡面存在着一定的土壤养分流失 ,林地有机质、全氮、全磷与全钾的平均流失量亦分别高达 2 8.2 9,1.38,0 .35和 16 .76t/ (km2 ·a) ,养分流失量大的地貌部位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低 ,而土壤侵蚀微弱的坡顶林地土壤养分含量较高 .菜地土壤养分流失量最大 ,但由于施肥作用 ,土壤养分含最高 .太湖丘陵地区的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不仅关系到本地区土壤肥力的退化 ,并对太湖水体环境质量的产生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太湖地区 土壤侵蚀 养分流失 铯同位素
下载PDF
旱地冬小麦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3
8
作者 何宪平 李明芳 +2 位作者 薛凤梅 姜海刚 任永太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年第4期81-81,83,共2页
关键词 旱地冬小麦 高产栽培技术 优质 高效栽培技术 播种面积 丘陵地区 黄土高原 旱作农业 单产水平 彭阳县
下载PDF
基于GIS的湘中紫色土丘陵地区土地适宜性评价——以衡南县谭子山镇紫色土综合治理试验区为例 被引量:27
9
作者 谢树春 赵玲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105,共5页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 文章以湘中紫色土丘陵综合治理试验区为研究范围,以中国1∶100万土地资源图的评价系统为指导,系统分析了评价系统中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阐述了如何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进行紫色土丘陵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试图为我国南方同类地区的土地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一定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评价 中国 试验区 丘陵地区 评价系统 土地资源 衡南县 紫色土 综合治理 南方
下载PDF
我国草莓新品种选育进展及育种实践 被引量:32
10
作者 万春雁 糜林 +2 位作者 李金凤 霍恒志 陈雪平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1期37-39,44,共4页
综述了我国草莓生产中的品种变迁、新品种的选育,介绍了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草莓育种实践,提出了当前草莓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关键词 草莓新品种 选育进展 育种实践 Practice China New 科学研究所 育种工作 应对措施 丘陵地区 草莓生产 镇江 农业 江苏
下载PDF
皖南丘陵地区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杨金玲 张甘霖 周瑞荣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共4页
以亚热带北部皖南丘陵地区小流域定位实地观测为基础 ,研究了农林共存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规律。发现小流域氮素径流输出季节性变化明显。降雨和施肥是影响这一变化的重要因子 ,模拟分析表明 。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小流域 径流 养分输出 皖南地区 动态变化 水体污染 降雨 施肥
下载PDF
基于多时相GF-1 WFV数据的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面积提取 被引量:28
12
作者 刘吉凯 钟仕全 +1 位作者 徐雅 陈燕丽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149-154,共6页
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具有分散、形状多样等特点,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甘蔗种植面积时,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度都难以满足要求。利用高分辨率GF-1WFV遥感数据,分析比较甘蔗与其他地物类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植被指数时间变化差异,... 南方丘陵地区甘蔗种植具有分散、形状多样等特点,利用中低分辨率遥感数据提取甘蔗种植面积时,数据的有效性和精度都难以满足要求。利用高分辨率GF-1WFV遥感数据,分析比较甘蔗与其他地物类的光谱特征、纹理特征及植被指数时间变化差异,采用多时相迭代方法构建甘蔗提取特征向量决策树模型。利用该模型提取了广西江州区的甘蔗种植面积,经野外实地调查验证,甘蔗面积提取的用户精度为90.13%,生产精度为88.78%,表明GF-1WFV数据是复杂地形下提取甘蔗等农作物的潜力数据源,该提取思路可以为在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了解甘蔗种植情况,进行甘蔗长势监测和产量估测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F-1 甘蔗 丘陵地区 多时相 决策树模型
下载PDF
基于熵权TOPSIS模型的南方丘陵地区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以赣州为例 被引量:26
13
作者 游细斌 代启梅 郭昌晟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99-907,共9页
以赣州18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南方丘陵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Arc GIS9.3对2013年赣州市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分异进行可视化与特征分析。结... 以赣州18个县(市)为研究对象,构建由目标层、系统层和指标层组成的乡村人居环境评价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对南方丘陵地区的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运用Arc GIS9.3对2013年赣州市乡村人居环境空间分异进行可视化与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在5项一级指标中,社会文化环境所占权重最大,经济指标权重最小,说明在乡村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中,社会文化是一项重要指标,经济是基础指标;(2)赣州乡村人居环境呈现"单核突出,整体跟进,局部沦陷"的空间格局;(3)表征人居环境质量的各项指标在空间上显示出集中程度不同的空间分异特点。通过对案例区人居环境空间特征形成机制的分析,以期为赣州乡村人居环境建设提供参考和建议,并尝试为南方丘陵区同类型乡村人居环境规划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与科学依据,促进该区域乡村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TOPSIS模型 人居环境 丘陵地区 赣州
下载PDF
四川丘区农村耕地撂荒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14
作者 文华成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8-20,共3页
关键词 四川 丘陵地区 农村 耕地撂荒问题 土地管理
下载PDF
丘陵地区非农就业类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基于江西省东北部农户调查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26
15
作者 周来友 饶芳萍 +1 位作者 马贤磊 石晓平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农户非农就业类型的角度切入,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江西省东北部3个村3次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不同非农就... 非农就业与农地流转的关系一直是学术界的热点问题,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为推动农地规模经营提供决策参考。本文从农户非农就业类型的角度切入,利用2000年、2005年和2010年江西省东北部3个村3次农户调研数据,检验了农户不同非农就业类型对农地流转的影响。分析表明,本地务工和外出务工均会带来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数量约束效应和收入增加效应,但本地务工带来的农业劳动力质量约束效应和数量约束效应均小于外地务工。本文首先利用双变量Proboit模型对调研农户非农就业决策与土地流转决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农户外出务工决策与土地流入决策存在显著的负向关系,表明二者之间是联立的;然后采用工具变量法,并利用Probit模型对不同非农就业类型与农地流转的关系进行回归,发现外出务工对农户农地流出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对农户农地流入行为的影响不显著;本地务工和混合务工对农户农地流入和流出行为的影响均不显著。因此,在当前大力推进农地规模经营的背景下,应发展城镇非农产业,吸引农户异地转移就业,为农地流转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地务工 外出务工 农地流转 丘陵地区 江西省
原文传递
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21
16
作者 范怀超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17-322,共6页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地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地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更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农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地是“三农”问题的关键环节,农地问题也是我国农村最基本的问题,更是与农村繁荣、农业稳定和农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重要问题。文章主要阐述了四川丘陵地区农地流转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地适度流转和推进农地业主开发经营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形式与问题 对策与措施 丘陵地区 四川
下载PDF
河北邯郸赵王陵 被引量:24
17
作者 罗平 《考古》 1982年第6期597-605,564+681-682,共12页
公元前386年至228年,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国都。现在的邯郸市区是当时市民居住的大城,王城在大城的西南,陵墓区在市西北的丘陵地区(图一),有五组,分别筑在五个小山头上。南三组在邯郸县三陵公社的陈三陵村及工程公社的周窑村,北二组在永... 公元前386年至228年,邯郸是战国时赵国的国都。现在的邯郸市区是当时市民居住的大城,王城在大城的西南,陵墓区在市西北的丘陵地区(图一),有五组,分别筑在五个小山头上。南三组在邯郸县三陵公社的陈三陵村及工程公社的周窑村,北二组在永年县两岗公社的温窑村。虽分属两县,但三个公社地界相连,实为一个陵墓区(图二)。邯郸一带,把一般小墓叫墓(坟),大的和比较大的叫冢,这五组大墓却叫陵,又叫赵王陵。邯郸县三组陵周围的几个村也以陵为名,如陈三陵、张三陵等,叫某三陵的共有六个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王陵 邯郸市 车马坑 殉葬坑 丘陵地区 陵墓 夯土 图版 河北 公社
原文传递
安徽潜山彭岭战国西汉墓 被引量:23
18
作者 杨鸠霞 《考古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1-280,i0001-i0024,共74页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为山区、丘陵、平原三者兼有的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山屏列,为大别山区的余脉地带。合肥至潜山的103国道纵贯该县的东南部地带,路东南为平原和小丘陵,路西北为丘陵地区。彭岭墓群位于该县... 潜山县位于安徽省的西南部,为山区、丘陵、平原三者兼有的地形,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高山屏列,为大别山区的余脉地带。合肥至潜山的103国道纵贯该县的东南部地带,路东南为平原和小丘陵,路西北为丘陵地区。彭岭墓群位于该县的南部,县城北2.5公里的潘浦乡彭岭村,合潜公路西侧,属于低山丘陵岗地,海拔约500米(图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西汉墓 战国 丘陵地区 大别山区 西南部 低山丘陵 潜山县 西北 平原
原文传递
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流转市场潜在需求的影响研究——以江西省丘陵地区为例 被引量:23
19
作者 仇童伟 石晓平 马贤磊 《资源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5-653,共9页
在构建"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农地转入意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市场潜在需求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江西省东南部丘陵地区的铅山县、余江县和贵溪市辖区2006年和2011年农户... 在构建"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农地转入意愿"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理论分析了农户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市场潜在需求的影响机制,并利用江西省东南部丘陵地区的铅山县、余江县和贵溪市辖区2006年和2011年农户调查数据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实证检验了农地流转经历、产权安全认知对农地流转市场潜在需求的实际影响。研究表明,在江西省丘陵地区,农户转入农地的经历将激励农户农地转入需求,转出农地的经历会抑制农户农地转入需求。安全的产权认知能够激励不同类型农户的农地转入需求,但对转入户的激励效应明显大于转出户和未流转农户。为了促进丘陵地区农地流转,建议应以转入户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对象,加大农地规模经营补助力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市场潜在需求 流转经历 产权安全认知 丘陵地区 江西省
原文传递
华南丘陵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前景 被引量:22
20
作者 杨文采 田钢 +1 位作者 夏江海 杨波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47-454,共8页
地下工程设施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和安全。节能来自于地下的恒温环境,安全来自于封闭的环境,很少人为的干扰。本文基于杭州市西湖一带山体结构特点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提出华南丘陵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有广阔的利用前景。具体阐... 地下工程设施的最大优点是节能和安全。节能来自于地下的恒温环境,安全来自于封闭的环境,很少人为的干扰。本文基于杭州市西湖一带山体结构特点和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析,提出华南丘陵地区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有广阔的利用前景。具体阐述了如何保持优秀生态环境的科学问题,可利用地下空间的分类和特点,可利用地下空间的调查内容和方法。针对当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华南丘陵地区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地区 地下空间 开发利用 科学问题 分类调查 调查方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