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提高语言能力 落实《苏州共识》——访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 被引量:2
1
作者 熊建辉 贾晓燕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第16期30-35,共6页
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中,语言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 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打开沟通理解之门的钥匙,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世界中,语言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我国向来重视语言文字工作,并且积极推动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本刊在世界语言大会成功召开之后专访了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姚喜双。姚喜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教授和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广播电视语言、播音主持艺术理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先后完成国家社科基本项目《中国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风格研究·发展趋势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语言不规范现象研究》等研究课题。在采访中,姚司长就我国语言文字工作所取得的成果,《苏州共识》的内容、特点和落实情况,以及语言能力与语言教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语大会 能力 苏州共识 文字工作
下载PDF
陆俭明: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2
作者 陆俭明 《海外华文教育动态》 2016年第1期44-45,共2页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形成的“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提升语言能力事关国家... “人之所以为人者,言也。”2014年世界语言大会形成的“苏州共识”指出:“语言是人类文明世代相传的载体,是相互沟通理解的钥匙,是文明交流互鉴的纽带。”实践表明,语言能力对个人、国家和整个人类意义重大,提升语言能力事关国家综合实力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 国家综合实力 陆俭明 世界语大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