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摩崖造像中的《药师变》和《药师经变》 被引量:5
1
作者 胡文和 《文博》 1988年第2期51-56,100,共7页
(一) 《药师变》和《药师经变》,主像为药师琉璃光佛,故如是命名,由于药师琉璃光佛是佛教所称谓的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又名为“东方净土变”。药师琉璃光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的意译,音译鞞杀社窭噜。在中国,他被冠以“药师佛”... (一) 《药师变》和《药师经变》,主像为药师琉璃光佛,故如是命名,由于药师琉璃光佛是佛教所称谓的东方极乐世界的教主,所以又名为“东方净土变”。药师琉璃光佛,是梵文Bhaisajyaguru的意译,音译鞞杀社窭噜。在中国,他被冠以“药师佛”、“药师”,或者“药王”的名字而受到崇拜。根据有关的经典,他的名字和传说在公元四世纪左右就译成了汉文佛经中说,当释迦牟尼未成佛之前在修菩萨行时,药师佛就是东方净琉璃世界的教主。他曾经发十二大愿,要满足众生一切欲望,拔除众生一切痛苦。他有两名侍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崖造像 成佛 净土变 一切众生 地藏菩萨 文殊师利 摩尼珠 西方极乐世界 世尊 佛菩萨
下载PDF
黄龙慧南的悟道因缘与禅法教学特色
2
作者 米进忠 《华夏文化》 2024年第1期50-51,共2页
按照禅宗一贯的说法,禅宗的传承开始于摩诃迦叶。据说,世尊当年在灵山法会之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因此,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由此,摩诃迦叶成为... 按照禅宗一贯的说法,禅宗的传承开始于摩诃迦叶。据说,世尊当年在灵山法会之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惟迦叶破颜微笑。因此,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由此,摩诃迦叶成为禅宗初祖。此后,递相传承二十八代至菩提达摩。菩提达摩东渡中华,又为东土初祖。此后经慧可、僧粲、道信、弘忍,传至六祖慧能。禅宗传至慧能,蔚为大观,出现了东土著作中唯一被尊为经的《坛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提达摩 六祖慧能 《坛经》 实相无相 破颜微笑 世尊 弘忍 慧可
下载PDF
工巧源流 被引量:2
3
作者 工珠.元丹嘉 文国根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4期71-81,88,共12页
分三个问题讲:一、佛塔(意依); 二、佛象(身依); 三、经典(语依)。 一、佛塔源流 “殊胜工巧三宝依, 首先出现聚莲塔, 余者信众逐一造。” 工巧包括身、语、意的一切。这里主要讲身业工巧,这是一切工巧中现在和将来都是受益无穷的,与三... 分三个问题讲:一、佛塔(意依); 二、佛象(身依); 三、经典(语依)。 一、佛塔源流 “殊胜工巧三宝依, 首先出现聚莲塔, 余者信众逐一造。” 工巧包括身、语、意的一切。这里主要讲身业工巧,这是一切工巧中现在和将来都是受益无穷的,与三宝的关系很密切,是身、语、意之所依。其中首先出现的是法身依,即佛主在蓝毗尼园降生时,净饭王等为其建造的聚莲宝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毗尼园 法身 迦湿弥 净饭王 能仁 摩揭陀 文殊菩萨 世尊 难行道 帝释天
下载PDF
回鹘文《妙法莲华经·普门品》校勘与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铁山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56-68,共13页
保留至今的回鹘文文献多为佛教译本残卷。它对于我们研究回鹘语文及回鹘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校勘与研究的回鹘文文献《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就是译自汉文的佛教译本残卷。回鹘文《妙法莲华经》保留至今者,均为该经的... 保留至今的回鹘文文献多为佛教译本残卷。它对于我们研究回鹘语文及回鹘佛教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这里校勘与研究的回鹘文文献《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就是译自汉文的佛教译本残卷。回鹘文《妙法莲华经》保留至今者,均为该经的《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华 回鹘文 普门 观世音菩萨 佛教史 佛教文献 三千大千 优婆夷 世尊 辟支佛
下载PDF
法门寺唐代地宫北斗七星护摩坛场浅释 被引量:3
5
作者 梁子 《文博》 1993年第4期55-61,51,共8页
法门寺唐代地宫后室是以八重宝函内的第一枚舍利为主尊中心,各种供养道具按一定的仪轨依序放置的护摩曼茶罗坛场,这不论从文物的放置次序看,还是从文物用途来看,都与北斗七星护摩坛场的仪轨、图像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地宫文物中,除金... 法门寺唐代地宫后室是以八重宝函内的第一枚舍利为主尊中心,各种供养道具按一定的仪轨依序放置的护摩曼茶罗坛场,这不论从文物的放置次序看,还是从文物用途来看,都与北斗七星护摩坛场的仪轨、图像有本质上的相同之处。地宫文物中,除金银供养道具以外,还有13枚玳瑁开元通宝、13件秘色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曼茶罗 仪轨 密教 舍利塔 八重宝函 开元通宝 秘色瓷 陀罗尼集经 十二因缘 世尊
下载PDF
佛教的无常学说 被引量:3
6
作者 尼耶纳莫利比丘 李荣熙 《法音》 1982年第5期35-39,共5页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 无常是上座部佛教文献中通常称为“三法印”之中的第一印。所谓“法印”即是一切事物共同具有的性质。无常经常被认为是其它二法印的基础,不过第三法印“无我”有时只以第二法印“苦”为依据。定义经藏中对于无常一词的主要定义有下列诸说:“众云无常。世尊,何谓无常?物质(色)是无常,感受(受)、知觉(想)、心识作用(行)、意识(识),俱为无常。”(《杂部》Ⅲ、195)。这一陈述在某部论著中概括为:“何谓无常?五蕴为无常。以何义而谓为无常?有生有灭,故谓无常。”又曰:“一切皆无常。所谓无常者,一切为何物?眼为无常、可见之物(色)眼识、眼触、由眼触而生起的乐受苦受,以及非乐非苦的感受,俱皆无常。”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杂部》Ⅳ28);或者更简洁地说:“一切心识作用,都是无常”(《中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法印 清净道论 佛教文献 一切心 上座部 世尊 经藏 无常经 非乐 色蕴
原文传递
五台山文殊信仰与密宗 被引量:3
7
作者 吕建福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2期29-32,12,共5页
五台山因传为文殊化现道场成为佛教一大圣地,其中与密宗有很多重要的关系。在密宗还未成立之前,印度密教早已流传于唐,它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五台山与文殊信仰,本来并无联系,只因“一乘典语,兴在中华”(不空语)。... 五台山因传为文殊化现道场成为佛教一大圣地,其中与密宗有很多重要的关系。在密宗还未成立之前,印度密教早已流传于唐,它对五台山文殊信仰的形成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五台山与文殊信仰,本来并无联系,只因“一乘典语,兴在中华”(不空语)。新译《华严经》固然是五台山为文殊化宇的主要经典依据,但密教经典为此提供了更直接的依据。菩提流志译的《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说:“尔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殊信仰 密宗 文殊师利 《华严经》 密教 世尊 佛陀波利 金刚界 化现 金阁寺
下载PDF
灵石寺塔《佛说预修十王生七经》简况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松涛 《上海文博论丛》 2014年第1期49-57,共9页
灵石寺塔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西20公里处、头陀镇潮济乡灵石山南麓。据传此寺原名甘露,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东晋末年孙恩起义时至此而驻,天降灵石,因后改名灵石寺(1)。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原有两塔立于大雄宝... 灵石寺塔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城西20公里处、头陀镇潮济乡灵石山南麓。据传此寺原名甘露,始建于东晋隆安二年(398)。东晋末年孙恩起义时至此而驻,天降灵石,因后改名灵石寺(1)。灵石寺塔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5),原有两塔立于大雄宝殿前东西两侧,东塔清初已毁,西塔于1963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塔高21米,层高3米,边长2.42米,六面七级砖砌。至1987年因时久失修,塔体严重残损倾斜,于当年11月大修。在修缮过程中,塔内每层均出土了大量文物,基本情况考古简报已刊发(2)。佛塔的第四层原设有两座天宫南北平行排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石寺 预修十王生七经 灵石山 文保单位 文吏 乾德 平行排列 往生净土 三年 世尊
下载PDF
说“嚏喷” 被引量:2
9
作者 季羡林 《文史知识》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2-55,共4页
在中国民间,小孩子一打嚏喷,有点古风的大人往往说:'长命百岁.'我原以为,这不过是中国一个地方,甚至只是中国北方的风俗。后来到了德国,在那里,大人或者小孩一打嚏喷,旁边的人就连忙说:'Gesundheit(健康).'
关键词 世尊 咒愿 突吉罗 毗奈耶 四分律 十诵律 优婆夷 善礼 巴利文三藏 一切众生
原文传递
盂兰盆供讲义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明 《法音》 北大核心 1993年第9期6-13,共8页
盂兰盆供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开演的一部法门。梵语盂兰盆,又音乌兰婆拏,义译为救倒悬。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盂兰盆之缘起与修法,历代有人注疏,其著者为华严五祖唐圭峰宗密禅师之经疏二卷。自圭峰大师著疏阐扬,又比附儒... 盂兰盆供是根据佛说盂兰盆经而开演的一部法门。梵语盂兰盆,又音乌兰婆拏,义译为救倒悬。佛说盂兰盆经一卷,西晋竺法护译,说盂兰盆之缘起与修法,历代有人注疏,其著者为华严五祖唐圭峰宗密禅师之经疏二卷。自圭峰大师著疏阐扬,又比附儒门教孝,才使这部法门普及民间。千多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盂兰盆供 佛说盂兰盆经 竺法护 七世父母 宗密 华严经 成佛 世尊 禅定 大乘教
原文传递
图景与意象:佛教艺术视野下的“拈花微笑”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务起 《法音》 2020年第3期39-43,共5页
中国禅宗奉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而西天祖师可上溯至摩诃迦叶,据说当时在灵山法会上,大梵天王向释迦牟尼佛献上了一枝金色优钵罗花,世尊即拈花示众。众不解其意,皆默然无语。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世尊便将不立文字、教... 中国禅宗奉菩提达摩为东土初祖,而西天祖师可上溯至摩诃迦叶,据说当时在灵山法会上,大梵天王向释迦牟尼佛献上了一枝金色优钵罗花,世尊即拈花示众。众不解其意,皆默然无语。唯有大弟子摩诃迦叶心领神会,破颜微笑。世尊便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微妙法门传给摩诃迦叶。此便是被称为"禅门第一公案"的"拈花微笑"。在传说和相关记载中,"释迦拈花,迦叶微笑"一直被当作禅宗的开始。禅宗经典也确以"拈花微笑"为纲宗:"纲者,提挈众目之主脑;宗者,汇合万流之朝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迦牟尼佛 中国禅宗 菩提达摩 破颜微笑 不立文字 梵天王 世尊 教外别传
原文传递
佛说受生经 被引量:2
12
作者 侯沖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10年第1期109-136,共28页
[题解]《佛说受生经》,又作《寿生经》、《填还受生经》、《填还受生经卷》、《受生福果真经》、《受生福果尊经》、《受生真经》等。中国佛教典籍。撰人不详。本经为宋代以来汉地佛教僧人为施主举行纳还受生钱法会常用经典,由序文、经... [题解]《佛说受生经》,又作《寿生经》、《填还受生经》、《填还受生经卷》、《受生福果真经》、《受生福果尊经》、《受生真经》等。中国佛教典籍。撰人不详。本经为宋代以来汉地佛教僧人为施主举行纳还受生钱法会常用经典,由序文、经文、十二相属、疏文等四部分组成。经文后有附录《延寿真言》(或称《解冤经》、《减五逆之罪经》)。经文称,每个人在受生为人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经 佛教典籍 佛教文献 善男子 十二相 离贯 本命星 《金刚经》 世尊 若波
原文传递
长老的含义与类别
13
作者 陈浦燕 《佛教文化》 2022年第5期106-107,共2页
长老是禅林中对年高腊长,德高望重的比丘的尊称。《传灯录·禅门规式》云:“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日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长老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者年、耆宿、耆旧、老宿、长宿、住位。长老的名称来自... 长老是禅林中对年高腊长,德高望重的比丘的尊称。《传灯录·禅门规式》云:“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号日长老,如西域道高腊长呼须菩提等之谓也。”长老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者年、耆宿、耆旧、老宿、长宿、住位。长老的名称来自于《增壹阿含经》,经云:“阿难白世尊:比丘当云何自称名号?世尊告日:若小比丘向大比丘称长老,大比丘称小比丘称名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尊 禅门规式 阿难 传灯录 长老
原文传递
人间佛教与以戒为师——学习太虚大师关于人间佛教思想的体会 被引量:1
14
作者 拙缁 《法音》 1988年第8期5-7,共3页
关于人间佛教释迦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始自鹿苑,终于双林,均以人类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法义,亦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佛陀屡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完企有理由这样认为:自从人间有了... 关于人间佛教释迦世尊降迹人间,生活、修道、成佛均在人间;说法度生,始自鹿苑,终于双林,均以人类众生为主要对象;所说法义,亦以人生现实为依据,以觉悟人群为中心。佛陀屡赞“人生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完企有理由这样认为:自从人间有了佛陀及佛陀的教法,佛教就是属于人间的;佛教的思想必须扎根于现实人生;离开人生的现实,佛教便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土壤和基础。人类的优胜,在许多经论中受到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佛教 太虚大师 人生佛教 成佛 世尊 经论 释迦 三聚净戒 迹人 戒法
原文传递
佛教的五大菩萨(五)——地藏菩萨 被引量:1
15
作者 明旸 《法音》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4-29,共6页
地藏圣号的由来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十地,具有七义:1.能生义,土地能生万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万物,令其安... 地藏圣号的由来梵语乞叉底蘖沙(Ksitigarbha),译为地藏。地即十地,具有七义:1.能生义,土地能生万物,喻菩萨能生一切善法。2.能摄义,土地能摄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萨能摄取一切善法于大觉心中。3.能载义,土地能负载万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萨能负载一切众生,由众苦交煎的此岸,运载到清凉的彼岸。4.能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藏菩萨 一切众生 一切万物 地藏十轮经 善法 一切智成就如来 成佛 一实境界 声闻形 世尊
原文传递
崇善寺《世尊示迹图》艺术赏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金玉 《法音》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27-30,共4页
关键词 世尊 善财童子 太子瑞应本起经 五十三参 八相成道 转法轮 艺术赏析 佛道 过去现在因果经 佛画
原文传递
三事共勉 被引量:1
17
作者 正果 《法音》 1985年第3期8-12,共5页
这几年来我们佛教徒看到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实,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大好的时节因缘中,每一个佛教徒,不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一个好教徒。为此... 这几年来我们佛教徒看到国家日益繁荣富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逐步落实,感到由衷的高兴。在这大好的时节因缘中,每一个佛教徒,不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都必须树立正确的观念,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做一个好教徒。为此,我提出爱国爱教、坚持正信、住持正法三事件,同教友们谈谈,以资共勉。一、爱国爱教 1.爱国:佛教徒是人民队伍中的一部分,首先必须热爱祖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众 四弘誓愿 声闻乘 遗教经 成佛 一切众生 缘中 烦恼业 染净 世尊
原文传递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新讲(二)
18
作者 王世安 《五台山研究》 1989年第4期3-8,共6页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 (9)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为什么对于佛法有人相信,有人不信,有人排斥呢?这关系到各人的根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戒 世尊 佛所 善根 斯陀含 须陀 无为法 实相 三藐三菩提 有为法
下载PDF
佛教汉语的“时”和“时时”
19
作者 朱慶之 《汉语史研究集刊》 1998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时''时时'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表示频率的副词,除了表示'经常''常常'以外,还可以表示相反的意思。例如《韩非子·解老》:'胥靡有免,死罪时活。'《战国策·齐策》:'令初下,群臣进谏,... '时''时时'在古代汉语中作为表示频率的副词,除了表示'经常''常常'以外,还可以表示相反的意思。例如《韩非子·解老》:'胥靡有免,死罪时活。'《战国策·齐策》:'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迎牟尼 世尊 佛教文献 大乘佛教 姚秦 四分律 一侗 原始佛教 方便品 梵本
原文传递
照明菩萨经
20
作者 林敏 《藏外佛教文献》 CSSCI 2008年第1期195-210,共16页
[题解]《照明菩萨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一卷。作者不详。本经最早著录于《法经录》卷二,列为"众经伪妄"。其后《仁寿录》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贞元录》卷二八均著录为伪经。... [题解]《照明菩萨经》,中国人所撰佛经。一卷。作者不详。本经最早著录于《法经录》卷二,列为"众经伪妄"。其后《仁寿录》卷四、《大唐内典录》卷一○、《大周录》卷一五、《开元录》卷一八、《贞元录》卷二八均著录为伪经。故未为历代大藏经所收。现知敦煌遗书存本经1号,原为李盛铎旧藏,卷首钤有"敦煌/石室/秘笈/"印,卷末钤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内典录 开元录 大周录 善男子 二百五十戒 世尊 十住 经录 敦煌遗书 佛教文献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