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海亲子队列”平台及其在临床研究应用中的思考
1
作者 张蕴晖 史慧静 翟晓文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8-767,共10页
心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及环境质量改变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突出性衍生问题,亟需通过出生队列长期研究,关注物质及社会环境因素对超大城市人群健康的影响,寻找新时期疾病的发病规律和危险因素。“上海亲子队列”采用“社区+产科医院+... 心理健康、行为生活方式及环境质量改变是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突出性衍生问题,亟需通过出生队列长期研究,关注物质及社会环境因素对超大城市人群健康的影响,寻找新时期疾病的发病规律和危险因素。“上海亲子队列”采用“社区+产科医院+学校”的全方位精细随访方式,对6714对母婴进行了孕早-中-晚期、分娩期及子代从出生到6岁期间的13次随访,建成了含标准化问卷、母儿疾病诊断、儿童体格生长、体成分、脊柱弯曲异常、肤纹、握力、身体活动量、认知能力及语言发育水平测试和临床诊疗档案等百万条数据的随访信息数据库;以及包括外周血、脐带血、指尖血、胎粪、胎盘、尿液、粪便、颊黏膜、头发、指甲等17类60万份标本的生物样本库;并形成了21份标准化操作程序操作程序(SOP)文件,对样本采集、冷链运输、分装入库、出库、回库等进行样本库全流程管理和质控。该队列平台不仅为揭示生命早期环境暴露对人群健康影响及多组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源支撑,也推动了多学科交叉创新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队列 环境暴露 社会心理 儿科疾 队列
下载PDF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专病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崔陶 陈悦悦 +5 位作者 梅玲 魏冬梅 余晓鹃 石薇 王涛 牛晓宇 《中国数字医学》 2022年第9期66-72,99,共8页
目的: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专病队列临床诊疗数据为基础建立临床科研平台,实现临床业务数据到科研数据的自动转化,加速成果产出及转化。方法: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制定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专病队列研究的核心数据指标,利用提取—转化... 目的:以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专病队列临床诊疗数据为基础建立临床科研平台,实现临床业务数据到科研数据的自动转化,加速成果产出及转化。方法: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制定针对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专病队列研究的核心数据指标,利用提取—转化—加载(ETL)技术,统一清洗并存储临床业务数据,对原业务系统存在的结构化指标进行映射和归一,对非结构化内容进行人工标注及机器学习训练,利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进行后结构化治理,建立基于Elasticsearch搜索分析引擎的专病数据模型,构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临床科研平台。结果:专病队列临床科研平台基于底层全结构化标准数据库,可提供全量病历信息全息展示,实现了临床诊疗信息到科学研究数据的自动转换,提高了科研队列纳排入组的效率,有利于挖掘提升临床诊断治疗的深度信息。结论:基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专病队列的临床科研平台可实现临床研究试验病例快速配置,加速临床科研成果产出及转化,可为后续拓展基于数据库的专科管理及辅助决策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 队列 临床科研平台 大数据
下载PDF
从流行病学角度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时期如何开展麻醉学临床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彭晓霞 李楠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2-266,共5页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麻醉医师不仅是COVID-19继发感染的高危人群(一线工作者),还需承担着总结规律、形成麻醉相关诊疗决策证据、及时优化麻醉相关治疗流程的临床研究任务。麻醉学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对于不断完善C...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COVID-19)流行期间,麻醉医师不仅是COVID-19继发感染的高危人群(一线工作者),还需承担着总结规律、形成麻醉相关诊疗决策证据、及时优化麻醉相关治疗流程的临床研究任务。麻醉学相关临床研究证据的产生对于不断完善COVID-19防控策略,有效落实相关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专业角度,针对COVID-19流行时期如何开展临床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及时对麻醉相关确诊病例开展病例报告与病例系列研究;(2)关注诊疗决策需求,及时总结经验和规律,推动证据快速产出;(3)建好COVID-19专病队列,开展预后研究;(4)研究医护人员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与环节,降低院内感染风险。旨在为临床医生如何在传染病流行时期开展高质量临床研究,产生可靠临床研究证据提供方法学建议,助力非常时期的科学研究,弥合临床-公共卫生之间的裂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毒肺炎 例报告 临床研究 队列 院内感染
原文传递
基于REDCap系统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研究数据库及其随访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邢娟丽 何丹丹 +7 位作者 王杰 朱海璐 巩晓颖 李欣阳 梁煊怡 王明旭 米白冰 马乐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开展高质量随访对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疾病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使用REDCap系统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并长期随访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设计在线调查表单采集患者基本资料,整合眩晕头晕残障程度评估量表、平衡信心量表、匹... 开展高质量随访对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与疾病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介绍使用REDCap系统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并长期随访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设计在线调查表单采集患者基本资料,整合眩晕头晕残障程度评估量表、平衡信心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等作为主要研究结局收集工具,通过链接医院信息系统的方式导入患者临床检查结果。以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3个月后、6个月后、12个月后5个事件采集节点,设置和创建前述数据收集表单,梳理并制定研究质量控制流程,设置并管理不同研究者的权限,最终建立眩晕患者专病队列项目并采集随访数据。截至2022年6月22日,已收集到378名眩晕患者数据信息,并计划进一步随访。实践发现,基于REDCap建立的专病队列随访项目可实现多地点、多终端同时输入,可实现医疗数据录入、质控及权限管理,可构建随访工作日历,最终建立优质高效的研究数据库。其设计流程简单、操作容易、信息收集完整,为耳鼻喉科医师开展眩晕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一个免费、便利、高效及标准化的项目管理和数据采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库 REDCap 眩晕 队列研究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嘉林 刘颖 +6 位作者 汤梁峰 毕允力 沈剑 王安乐 周燕华 万嫣敏 王翔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8期752-757,共6页
目的评价经膀胱镜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患... 目的评价经膀胱镜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治疗儿童神经源性膀胱逼尿肌过度活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20年4月至2021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行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患儿临床资料,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分析。患儿在注射治疗前均已接受清洁间歇导尿、持续性预防性抗生素及抗胆碱药物治疗,但效果不理想。分别比较注射前及注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清洁间歇导尿最大单次导尿量及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率的变化;比较注射前、注射后3个月充盈期膀胱壁厚度以及膀胱最大灌注量、膀胱安全容量、膀胱顺应性变化;观察注射治疗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共11例患儿纳入研究,其中男1例,女10例。注射治疗时年龄(80.36±43.35)个月,体重(21.86±7.47)kg。注射前导尿频率为(5.86±1.60)次/天,单次最大导尿量为(152.73±58.10)mL,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率为100%,膀胱壁厚度为(4.41±1.95)mm,尿动力检查膀胱最大灌注量(158.44±57.26)mL,膀胱安全容量(139.78±66.09)mL,膀胱顺应性(4.37±2.16)mL/cmH 2O。注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导尿频率分别为(6.18±2.31)次/天(P=0.652)、(5.91±2.38)次/天(P=0.948)、(5.68±1.91)次/天(P=0.736)。注射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最大单次导尿量分别增加至(206.82±72.05)mL(P=0.004)、(227.28±94.67)mL(P=0.003)、(185.46±75.38)mL(P=0.024)。发热性尿路感染发生率注射后1个月、3个月均为9%(P<0.001),注射后6个月为27%(P=0.001)。注射后3个月膀胱壁厚度(2.75±0.84)mm,较术前显著改善(P=0.004);尿动力检查膀胱最大灌注量(225.44±94.03)mL(P=0.041)、膀胱安全容量(216.11±106.44)mL(P=0.049)、膀胱顺应性(9.43±5.74)mL/cmH 2O(P=0.023),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周期内11例均未观察到与注射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结论经膀胱镜A型肉毒杆菌毒素膀胱注射对增加神经源性膀胱患儿膀胱功能性容量、降低膀胱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药物疗法 膀胱 神经原性/外科学 肉毒杆菌毒素类 A型 治疗结果 儿童基金项目: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队列项目(2020ZBDL11)神经源性膀胱队列
下载PDF
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设计应用于中医药专病专证研究的建议
6
作者 景城阳 刘建平 廖星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367-5374,共8页
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验证医学干预措施效果存在与否及其效应大小的“金标准”,是“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疗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一环。然而,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措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使得采用经典的随机对照设... 随机对照试验作为验证医学干预措施效果存在与否及其效应大小的“金标准”,是“讲清楚、说明白”中医药疗效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关键一环。然而,基于中医辨证施治原则指导下的中医药治疗措施形式多样、内容复杂,使得采用经典的随机对照设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时面临着诸多现实障碍,如缺乏标准化干预方案、难以实施双盲、安慰剂对照难以获取患者知情同意等。文章在总结当前中医药随机对照研究困境的基础上,引入并详细介绍了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这一复合型研究设计的开展流程、相关特性及应用现状,分析了其在中医药专病专证研究中的适用性,并提供了参考示例,以期为未来中医药随机对照研究应用此设计提供思路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队列多重随机对照试验 实效性试验 队列 方法学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