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强DRX技术对TD-LTE系统节能机制中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张雅清 李方伟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4758-4760,4763,共4页
为了减少移动终端的功率消耗,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省电机制。分析了在TD-LTE系统中DRX机制的因素和特征。通过搭建DRX模型来实现增强型的DRX机制。基于分析模型,研究了DRX的省电因素。最后,... 为了减少移动终端的功率消耗,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引入了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省电机制。分析了在TD-LTE系统中DRX机制的因素和特征。通过搭建DRX模型来实现增强型的DRX机制。基于分析模型,研究了DRX的省电因素。最后,通过对因素的优先性选择实现终端的节能,同时保证用户的优良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接收 节能省电 时分同步的码分多址技术的长期演进 用户体验
下载PDF
LTE系统不连续接收周期配置改进算法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沈爱国 《邮电设计技术》 2014年第6期43-48,共6页
考虑到在LTE标准下DRX睡眠间隔是固定的,缺乏灵活性,提出了基于爱尔兰分组数据模型的DRX睡眠间隔指数平滑增长算法。该算法简化了系统结构,加强了相邻睡眠间隔的相关性,配置灵活,能在保证省电性能基础上,有效地降低平均时延、保证用户... 考虑到在LTE标准下DRX睡眠间隔是固定的,缺乏灵活性,提出了基于爱尔兰分组数据模型的DRX睡眠间隔指数平滑增长算法。该算法简化了系统结构,加强了相邻睡眠间隔的相关性,配置灵活,能在保证省电性能基础上,有效地降低平均时延、保证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TE 连续接收 时延 省电
下载PDF
智能终端网页浏览首包时延的分析和优化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帝烺 《信息通信技术》 2017年第5期14-20,共7页
文章首先从智能终端网页浏览的信令流程入手,阐述首包时延的概念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空口时延、DNS解析时延、TCP建立时延和发送请求时延),通过对首包时延的各个阶段时延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其关键阶段时延,最后通过无线侧的优化、无线Fea... 文章首先从智能终端网页浏览的信令流程入手,阐述首包时延的概念以及主要组成部分(空口时延、DNS解析时延、TCP建立时延和发送请求时延),通过对首包时延的各个阶段时延进行测试和分析,确定其关键阶段时延,最后通过无线侧的优化、无线Feature的应用和服务器及路由优化,使得浏览类业务的首包时延从721ms减少到454ms,提升了用户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终端 首包时延 优化 连续接收 混合自动请求重传 无线Feature
下载PDF
5G系统DRX开启时ping时延故障分析及排除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云 《通讯世界》 2021年第4期65-66,共2页
为了让手机省电,5G也采用了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本文首先详细介绍连接态DRX机制,分析各种情况下DRX状态变化。然后根据实际案例,分析DRX开启后ping时延过大的原因,找到其中的问题,解决问题,使其恢复正常。
关键词 5G 连续接收 ping时延
下载PDF
CPC技术的实现及其对HSPA+网络的影响
5
作者 赵博 《邮电设计技术》 2013年第5期66-70,共5页
详细研究了连续性分组连接(CPC)技术的实现算法和参数配置,并通过对系统仿真结果和话务统计数据的分析,讨论了不同配置的CPC对HSPA+网络性能的影响和应用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连续性分组连接 HSPA+ 连续发射 连续接收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线TCP时延的互联网业务问题定界和优化的方法
6
作者 林森 杨宁 +1 位作者 李永哲 苏英伟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18年第A01期74-79,共6页
在LTE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提升用户互联网业务感知、缩短建立时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建立时延的跨层优化方法.通过对TCP与LTE协议的跨层研究,将TCP建立时延拆解为无线TCP时延与核心TCP时延两个独立过程;论证了在用户数... 在LTE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为提升用户互联网业务感知、缩短建立时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建立时延的跨层优化方法.通过对TCP与LTE协议的跨层研究,将TCP建立时延拆解为无线TCP时延与核心TCP时延两个独立过程;论证了在用户数小于200个且网络性能稳定时,无线TCP时延与等待调度时间强相关.因此,本文重点研究LTE无线侧SR、DRX、HARQ等过程对TCP建立时延的影响和关键参数配置建议.通过定量分析、MATLAB建模仿真和现网试点验证,得到了无线TCP时延在eNode B无线资源管理机制下的SR调度数据量、DRX Inactive Timer和IBLER的设置值的较优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时延 跨层优化 调度请求 连续接收 混合自动重传
下载PDF
一种基于无线TCP时延的互联网业务问题定界和优化方法
7
作者 李正勇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2021年第5期38-44,共7页
为提升用户互联网业务感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建立时延的跨层优化方法,将TCP建立时延拆解为无线TCP时延与核心TCP时延两个独立过程。以某省TCP业务为样本,通过多项式回归算法得到无线TCP时延与用户数的关系,论证了在用户数小于200... 为提升用户互联网业务感知,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TCP建立时延的跨层优化方法,将TCP建立时延拆解为无线TCP时延与核心TCP时延两个独立过程。以某省TCP业务为样本,通过多项式回归算法得到无线TCP时延与用户数的关系,论证了在用户数小于200个且网络性能稳定时,无线TCP时延与等待调度时间强相关、与业务类型无关。通过定量分析、建模仿真和实际验证,确定了无线TCP时延在无线资源管理机制下的SR调度数据量、DRX InactiveTimer和IBLER的最优配置策略,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P时延 跨层优化 调度请求 连续接收 混合自动重传
下载PDF
支撑NB-IoT特征的关键技术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姚美菱 吴蓬勃 +2 位作者 张星 曲文敬 李明 《电信快报(网络与通信)》 2018年第4期5-7,共3页
介绍NB-IoT(窄带物联网)四个关键特征:强覆盖、小功耗、大连接、低成本,详细分析支撑每个特征的关键技术。强覆盖主要基于高发射功率谱密度和数据重传,以更低速率换取覆盖增益;小功耗主要得益于省电模式、扩展的不连续接收及定期位置更... 介绍NB-IoT(窄带物联网)四个关键特征:强覆盖、小功耗、大连接、低成本,详细分析支撑每个特征的关键技术。强覆盖主要基于高发射功率谱密度和数据重传,以更低速率换取覆盖增益;小功耗主要得益于省电模式、扩展的不连续接收及定期位置更新的更长周期;大连接基于NB-IoT低速率、时延不敏感、小数据包的话务模型特征,它要求核心网在用户管理、上下文管理、IP地址管理上进行优化,在无线侧做好拥塞和过载控制;低成本主要基于芯片成本降低、建网成本低及产业链成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IoT(窄带物联网) 功率谱密度 PSM(省电模式) EDRX(扩展的连续接收)
下载PDF
5G网络中基于波束成形和休眠机制的能量优化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沈爱国 郑新旺 +1 位作者 胡奕彬 杨光松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0-847,共8页
为提高频谱利用率,5G毫米波通信采用的波束成形技术会对当前的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产生不利的影响。提出一个基于信道质量提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反馈的不连续接收机制(C-DRX),波束成形只在必要... 为提高频谱利用率,5G毫米波通信采用的波束成形技术会对当前的不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机制产生不利的影响。提出一个基于信道质量提示(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CQI)反馈的不连续接收机制(C-DRX),波束成形只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在此基础上,通过优化波速成形策略进一步降低波束成形时间,达到节省能量和降低时延的目的。采用半马尔科夫过程对波束失准事件下C-DRX的建模分析,仿真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案的能量和时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通信 波束成形 连续接收机制(C-DRX) 波束失准
下载PDF
3GPP R12 MTC终端功耗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石华宇 唐伦 陈前斌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59-1666,共8页
总结了6种机器类通信(MTC)终端节能功耗方案。在移动通信行业各大公司对终端功耗优化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MTC终端功耗在3GPP R12版本标准化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了各方案对UE的影响和对eNB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其... 总结了6种机器类通信(MTC)终端节能功耗方案。在移动通信行业各大公司对终端功耗优化研究的基础之上,重点介绍了MTC终端功耗在3GPP R12版本标准化研究的进展情况,研究了各方案对UE的影响和对eNB的影响,对比分析了每种方案的优缺点及其应用场景,为MTC功耗优化问题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GPP 机器类通信 终端功耗优化 物联网 连续接收
下载PDF
基于波束标记的M2M业务建模及性能优化
11
作者 沈爱国 郑新旺 +1 位作者 叶秋波 胡奕彬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0年第6期475-480,共6页
提出一个在5G毫米波场景下基于波束标记的不连续接收(M-DRX)的休眠机制,以减少不必要的波束赋形。在此基础上,分别对M2M业务数据和波束失准过程进行泊松分布模拟,评估数据到达率和波束失准率对DRX休眠机制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 提出一个在5G毫米波场景下基于波束标记的不连续接收(M-DRX)的休眠机制,以减少不必要的波束赋形。在此基础上,分别对M2M业务数据和波束失准过程进行泊松分布模拟,评估数据到达率和波束失准率对DRX休眠机制的影响。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所提方案能缩短系统时延、提升节能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M2M 基于波束标记的连续接收(M-DRX) 节能 时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